有些小銀行利息高,非常受歡迎,為什麼不在全國開網點?

銀行業是我國監管最嚴的行業,能在哪地方開展業務,開展什麼業務都有嚴格的監管,不是你想開就可以開的,想要在全國開展業務,你得有相關的牌照才可以。

目前我國有多種類型的銀行,不同的銀行服務範圍是有很大的限制。


有些小銀行利息高,非常受歡迎,為什麼不在全國開網點?


第1類銀行、央行。

央行是我國銀行業的領導機構,是國務院的重要組成部門,負責制定我國貨幣政策,金融監管,防範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第2類銀行、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有特殊的目的,其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目前我國有三家政策性銀行,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這三大銀行在全國都可以開展業務。

第3類銀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

國有控股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中堅力量,也是我國銀行業最主要的幾個銀行,目前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以及郵政儲蓄銀行。這些銀行可以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開展業務,也可以把業務開展到國外去。

有些小銀行利息高,非常受歡迎,為什麼不在全國開網點?


第4類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所謂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就是可以在國內開展銀行業務的銀行,股份制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具活力的一類銀行,目前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總共有12家,分別是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光大銀行,恆豐銀行、渤海銀行。

第5類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

所謂地方性商業銀行,就是業務範圍受到地域限制的銀行。目前地方性商業銀行的類型比較多,包括省一級的銀行,比如上海銀行,還有市一級的銀行,比如桂林銀行。此外還有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以及信用合作社。

地方性商業銀行在開展業務的時候都有很大的地域限制,一般只能在註冊地範圍之內開展業務,不能跨地區經營。但是有部分銀行評級比較高的,也可以在全國開展業務,比如有些省級銀行監管評級達到二級以上,就可以在省外設立分支機構,像我們看到的北京銀行、江蘇銀行等地方銀行在全國也有很多網點。

第6類銀行、民營銀行。

民營銀行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一種新型銀行,從2014年開始到現在總共誕生了17家民營銀行。但是這些民營銀行的經營範圍也有很大的限制,比如小存小貸(設定存款和貸款上限)、大存小貸(存款設定下限,貸款設定上限)、公存公貸(只對法人)、特定區域存貸款(限定業務範圍和經營區域)。比如網商銀行以及微眾銀行主要定位於互聯網金融,而上海溫州等地的一些民營銀行則只能在本地開展業務,不能跨區域經營。

所以儘管目前有些小的信用社以及民營銀行給到的存款利率都很高,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卻沒法在全國開設網點,只能在本地開展業務或者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


那為什麼監管部門要限定銀行的服務區域範圍呢?

看到這個估計有些朋友就替小銀行感到不平了,為什麼那些大銀行可以在全國開展業務,越做越大,可以選擇全國優質的客戶,而小銀行卻只能服務於本地客戶呢?

這個裡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是為了讓金融迴歸實體經濟,真正的服務本地經濟的發展。

金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命脈,也是實體經濟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支撐,同時也是調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限制地方銀行只能在本地開展業務,就是為了讓他們安下心來真正的服務本地的經濟。

比如2019年1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強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意見要求農村商業銀行應準確把握自身在銀行體系中的差異化定位,確立與所在地域經濟總量和產業特點相適應的發展方向、戰略定位和經營重點,嚴格審慎開展綜合化和跨區域經營,原則上機構不出縣(區)、業務不跨縣(區)。應專注服務本地,下沉服務重心,當年新增可貸資金應主要用於當地。

第2個原因是出於金融安全監管,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

目前我國有4000多家銀行,不同的銀行實力都不一樣,如果允許所有的銀行在全國開展業務,市場競爭就比較混亂,比如一些欠發達地區的銀行肯定想把業務開展到發達地區來,畢竟這些地區的客戶相對比較優質,這樣不僅當地經濟得不到金融支持,反而大家把錢集中砸到一個地方容易造成競爭混亂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