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作家李书纬/图文

在中国的历史上,李鸿章此人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一个卖国贼,也有人说他是在弱国外交的背景下,勉为其难的才成了一个内政外交的裱糊匠。那么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他在处理内政、外交事务中,任用自己家人做重要的职务可以看出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顺访英国的李鸿章觐见英国女王

作为一个官场大佬,肯定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要维护自身的利益的,从曾国藩的一个小跟班一路跃升到大清王朝内政、外交的重要决策者,李鸿章自然有不同寻常的为官之道。李鸿章从甲午战争的败局中无奈成为一个奉命到日本议和之人,再到后来的出访俄国签订《中俄秘约》以及交涉东三省问题,肯定有很多不为外人知道的内幕,因而,从个人感情和交涉的隐秘性而言,他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形象,肯定要选择自己信得过的人做自己的随员。

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在日本议和时的李鸿章

1896年,李鸿章奉命出使俄国,在他的使团中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个是他的秘书罗丰禄,一个是他的养子李经方。这两个人一个跟随李鸿章多年,一个是他的样子,李经方,从感情上来说,都是李鸿章信得过的人

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李鸿章

甲午议和时,李经方就跟随李鸿章出使日本参与谈判议和,扮演李鸿章秘书的角色。在日本,李鸿章曾经遭到日本此刻的刺杀,所幸没有生命危险,但此后,都是李经方代理李鸿章成为中方的实际谈判者。李经方跟随李鸿章前往俄国,朝中很多大臣反对。军机大臣兼礼部尚书李鸿藻反对最为强烈。他和朝中的一些御史联名上奏,说了这两个人的种种不是。总而言之,让这两个人出使,实在难为朝廷挣回利益。

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李鸿章

李鸿藻的折子使光绪帝陷入了沉思。慈禧太后也默然不予表态。李鸿章听说李鸿藻弹劾他的养子,却先自跳了起来。要“保官取位”,他觉得应该为养子洗清“冤屈”,他给上奏折说马关议和,他受了很多窝囊气,在日本挨了日本人的黑枪险些丧命自且不说。当时也是有翰林院的一些书生们联名上奏,指责他丧权辱国,更可气的是这些书生们说他将搜刮来的赃款数百万两白银寄存在日本的一家煤矿公司,入股当了股东,更说他的养子李经方用贪污来的钱在日本开了洋行,牟取暴利。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这些书生们更是说,李鸿章父子并不想让大清获胜,因为中国胜了,那么这一对汉奸父子很担心在日本的财产遭受损失,正所谓“利令智昏为日本人牵鼻,闻(中国)败则喜,闻胜则忧”。

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李经方

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李经方与他的妻子、儿子

不仅李鸿藻弹劾李鸿章父子,对于这次李经方随团使俄。翰林院的书生们也多有微词。御史易顺鼎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把李鸿章父子比作宋代的蔡京、蔡攸父子和明代的严嵩、严世蕃两代奸相父子。易顺鼎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还煞有其事地说,李经方好色路人皆知,可是他竟然在受命出使日本时,纳日本天皇倭仁的外甥女做自己的小老婆,这实在是认贼为父,大逆不道。这些议论,李鸿章当然明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于“保官取位”的本能,李鸿章再次给光绪帝上了道折子,为李经方申诉,他在奏折中说:

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晚年的李鸿章

臣子李经方幼曾兼习西国语言文字,嗣充驻英参赞,游历法、德、美各邦,旋充出使日本大臣,于各国风土人物,往来道里,均所熟谙。臣年逾七十,精神步履日见衰颓,所有沿途舟车馆舍及随从仆役约束指挥,势不能处处周到,而所至之地,各国官商士庶必多闻风来谒,不胜接待之,若得李经方同行,则程途之照料,宾客之酬应,均可分劳。……吁恳天恩,俯念臣老朽多病,准令李经方一併随行。……再马关之役,势处万难,所有办理各事,皆臣相机酌夺,请旨遵行,实非李经方所能为力。局外不察,横腾谤议,应邀圣明洞鉴。

从甲午议和到出访俄国,李鸿章让养子李经方做秘书是举贤不避亲吗

李鸿章与俄国沙皇合影

李鸿章当然明白,父子关系、天下最大,保护了李经方就等于维护了自己在官场的地位。光绪帝看了李鸿章的这个奏折,也是没有表态。但是对李经方随团出访却是默认的。李鸿章为养子李经方辩护,有点护犊子的嫌疑,而光绪帝对李经方出使俄国的默认,在当时的大清,光绪皇帝也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人选出使俄国参加沙皇的加冕典礼了。而李鸿章让李经方跟随,在外交上和私人关系上,正可以避人耳目,李鸿章在俄国受贿300万卢布,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晚清官场任人唯亲,这样的官场政治,怎能不引起民怨。

——————

李书纬根据《晚清外交七十年》整理改写,详细内容请关注《晚清外交七十年》,转载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