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帶著甜

到底什麼是詩和遠方?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自己的答案。

一直信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作者,認為簡單地說,如果把每一次旅行,特別是去遠方旅行的見聞感受進行提煉和昇華,把在山川風物間捕捉到的靈感和內心深處的思考感悟,創作轉化成詩詞美文,那就是“詩和遠方”。

而如果非要把我的“詩和遠方”加以凝鍊梗概的話,便是“文化苦旅帶著甜”。

或許不加“文化”這個定語,旅遊會更加簡單而輕鬆。

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對旅遊有著怎樣的認知,經歷或感觸?

放眼到大的環境中,改革開放40年,可以說我國的旅遊業漸漸發展繁榮起來了,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或曾經是遊客。我首先來淺談一番吧!

一、從“沒有概念”到“人在囧途”再到“說走就走”

過去,人們要想出趟遠門,那是相當不容易的。古代遊人的舟車勞頓我就不在此贅述了;大家可以憑藉各種古裝影視劇大致腦補一番。

而稍微讀一些史書就會了解到,我國古代對人口的管制那是相當嚴格的。用通俗的話說,要是沒有官方的介紹信,別說隨便來個跨省遊了,那是寸步難行,一不小心就成了非法的流民!

所以,在我國曆史上很長一段時期,乃至到了近現代,國民們的心中幾乎是沒有“旅遊”這個概念的。當然,也不排除徐霞客這樣的大旅行家,類似這樣的例外。

然後且不提戰亂時期,再說說和平年代,比如改革開放以前的時期,20世紀70年代初期——稍微有錢和時間或者公務在身的人,漸漸有了旅行的意願或需求,要出遠門,比如要出差,探親,度蜜月等等。

可是,免不了的,要遭遇“人在囧途”的現實版。比如從南到北跨越整個祖國大陸,最經典的方式就是坐綠皮火車,而許多旅客為了省錢,可以坐硬座,一直坐個幾天幾夜!

至於飛機,輪船等等,那時基本都是有錢人才捨得享受的。

但是不管用什麼交通工具,肯定都不能同現在的高鐵和飛機比。

而住宿的地方,往往是單位的辦事處招待所,或者是親友家,因為那時候並沒有現在那麼多的酒店和旅館。

那時人們的具體旅程是悲摧呢,搞笑呢,還是回憶悠長呢,大概只有老一輩的人最有發言權。

而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如今,中國的旅遊產業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經濟實力的提升,交通的發達便利和信息的飛速傳遞,不管男女老少,都對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憧憬和了解,也更願意花費時間和金錢,到外面走走看看。

文化苦旅帶著甜

現在,人們不僅時常把“詩和遠方”掛在嘴邊,還真的可以任性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大家的旅行目的地,也從國內逐漸延伸至國外,從著名的旅遊景點,擴大到比較冷門的地方,甚至是去極地,荒漠探險。

總之,從“沒有概念”到“人在囧途”再到“說走就走”,這一組國民旅行畫像,是一個關於旅行的從無到有,從苦到甜的集體漸變寫照。

那麼,作者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為啥還要說“文化苦旅帶著甜”,這“苦”從何來,“甜”又在哪兒呢?

二、文化之旅的苦與甜

著名作家餘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就叫《文化苦旅》。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文化苦旅帶著甜

這本書是20歲生日那年,一個大學舍友送我的生日禮物。雖然時隔多年了,但看起來還是很新,而扉頁上舍友的留言,字跡秀麗,清晰依舊。

這些天整理書架時偶然看到,於是我忍不住拿出來翻閱一會兒。

雖然如今電子書特別興盛,但我以為紙質書的質感和書香仍是不可替代的,每次讀起來頗有一些懷舊的感覺。

其實,更早以前,早在這本書出版之初,聲名大噪之時,懵懂年幼的我,便在圖書館裡大致看過了。

當時我也很不解,為何要用一個“苦”字來形容文化之旅,覺得大概有些文人莫名的悲觀或者苦情的意味。

於是這本書很快就被我擱置下了。

如今再看,我才慢慢體會了老前輩為書命名《文化苦旅》的良苦用心。

而其中選錄的數十篇遊記,就像是一顆顆明亮圓潤的大珍珠。

讀者們大可以細細賞讀品鑑之,或吸取其中智慧的精華,或研習其中文筆的精粹。

而我卻不由得想到那珍珠形成時,貝殼被沙石刺痛的苦,而越發覺得這珍珠是彌足珍貴的。因為,我也有寫遊記,寫詩詞的愛好,知道寫東西絕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麼輕鬆瀟灑。

即使文思敏捷,靈感常在,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何況有時候為了寫好,還會斟詞酌句,苦苦思索,反覆修改。

此外,自古文人墨客如果不考取功名,往往難以憑藉筆墨維持生計,這也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如果從做文章,寫詩詞的角度來說,這“文化苦旅”的“苦”,我也是有體會的。

那麼我說的“甜”從何而來呢?我認為,它是把旅途的見聞苦苦提煉,昇華並轉化成文藝作品後,作者內心泛起的滿足感;它也是每一個讀者讀過那作品後嚐到的“甜”。

三、苦中帶甜,這就是旅行

每一次旅行的苦與甜,每一個旅途回憶,也許還存在每一個遊客的心中,只是尚未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罷了。

比如,有一些人在旅途疲憊時會感慨“簡直是花錢買罪受!”;還有的抱怨說“呵,旅遊,起得比雞早,吃得比豬差,玩得比狗累”。但也有的人在旅遊中嘗試新鮮食物,看到新奇景觀,挑戰自我時興奮不已,露出開心的笑臉。還有的人通過拍照的方式,在每一處景點的標誌性地方“打卡”留念,作為“到此一遊”的證據。

一千個遊客,就有一千個不同的旅行。

作者幸運地生長在一個旅遊業蓬勃發展的時代。幾乎每年,我都會和親友去旅行,有時候跟團,有時候自由行。

但是不得不說,跟團的時候雖然省心,卻往往覺得是在“走馬觀花”;自由行的遊覽時間充裕多了,卻要勞心勞力地好好計劃一番,還要當心迷路等問題。

文化苦旅帶著甜

餘秋雨的話說“那種揚旗排隊的旅遊隊伍到不了我要去的地方”,“最好是單身孤旅,但眼下在我們這兒還難於實行:李白的輕舟、陸游的毛驢都僱不到,我無法穿越那種似現代又非現代、由擁塞懈怠白眼敲詐所連結成的層巒疊嶂”,“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腳印的所在”。

這些大概總結出了許多遊客,特別是對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興趣的遊客的心聲。

我們在享受現代的交通訊息便利,加入了浩浩蕩蕩的國內“幾日遊”大軍,甚至走馬觀花遊遍世界時,或許內心更期待的是那種純粹的文化之旅吧!但不管何時何地,苦中帶甜,這就是旅行。

最後,讓我用泰戈爾的話作為本篇的結語吧:我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去追逐那無名的潮水,因為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召喚我,他正沿著這條路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