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带着甜

到底什么是诗和远方?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

一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认为简单地说,如果把每一次旅行,特别是去远方旅行的见闻感受进行提炼和升华,把在山川风物间捕捉到的灵感和内心深处的思考感悟,创作转化成诗词美文,那就是“诗和远方”。

而如果非要把我的“诗和远方”加以凝炼梗概的话,便是“文化苦旅带着甜”。

或许不加“文化”这个定语,旅游会更加简单而轻松。

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对旅游有着怎样的认知,经历或感触?

放眼到大的环境中,改革开放40年,可以说我国的旅游业渐渐发展繁荣起来了,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或曾经是游客。我首先来浅谈一番吧!

一、从“没有概念”到“人在囧途”再到“说走就走”

过去,人们要想出趟远门,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古代游人的舟车劳顿我就不在此赘述了;大家可以凭借各种古装影视剧大致脑补一番。

而稍微读一些史书就会了解到,我国古代对人口的管制那是相当严格的。用通俗的话说,要是没有官方的介绍信,别说随便来个跨省游了,那是寸步难行,一不小心就成了非法的流民!

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乃至到了近现代,国民们的心中几乎是没有“旅游”这个概念的。当然,也不排除徐霞客这样的大旅行家,类似这样的例外。

然后且不提战乱时期,再说说和平年代,比如改革开放以前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期——稍微有钱和时间或者公务在身的人,渐渐有了旅行的意愿或需求,要出远门,比如要出差,探亲,度蜜月等等。

可是,免不了的,要遭遇“人在囧途”的现实版。比如从南到北跨越整个祖国大陆,最经典的方式就是坐绿皮火车,而许多旅客为了省钱,可以坐硬座,一直坐个几天几夜!

至于飞机,轮船等等,那时基本都是有钱人才舍得享受的。

但是不管用什么交通工具,肯定都不能同现在的高铁和飞机比。

而住宿的地方,往往是单位的办事处招待所,或者是亲友家,因为那时候并没有现在那么多的酒店和旅馆。

那时人们的具体旅程是悲摧呢,搞笑呢,还是回忆悠长呢,大概只有老一辈的人最有发言权。

而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如今,中国的旅游产业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经济实力的提升,交通的发达便利和信息的飞速传递,不管男女老少,都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憧憬和了解,也更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到外面走走看看。

文化苦旅带着甜

现在,人们不仅时常把“诗和远方”挂在嘴边,还真的可以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大家的旅行目的地,也从国内逐渐延伸至国外,从著名的旅游景点,扩大到比较冷门的地方,甚至是去极地,荒漠探险。

总之,从“没有概念”到“人在囧途”再到“说走就走”,这一组国民旅行画像,是一个关于旅行的从无到有,从苦到甜的集体渐变写照。

那么,作者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为啥还要说“文化苦旅带着甜”,这“苦”从何来,“甜”又在哪儿呢?

二、文化之旅的苦与甜

著名作家余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就叫《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

文化苦旅带着甜

这本书是20岁生日那年,一个大学舍友送我的生日礼物。虽然时隔多年了,但看起来还是很新,而扉页上舍友的留言,字迹秀丽,清晰依旧。

这些天整理书架时偶然看到,于是我忍不住拿出来翻阅一会儿。

虽然如今电子书特别兴盛,但我以为纸质书的质感和书香仍是不可替代的,每次读起来颇有一些怀旧的感觉。

其实,更早以前,早在这本书出版之初,声名大噪之时,懵懂年幼的我,便在图书馆里大致看过了。

当时我也很不解,为何要用一个“苦”字来形容文化之旅,觉得大概有些文人莫名的悲观或者苦情的意味。

于是这本书很快就被我搁置下了。

如今再看,我才慢慢体会了老前辈为书命名《文化苦旅》的良苦用心。

而其中选录的数十篇游记,就像是一颗颗明亮圆润的大珍珠。

读者们大可以细细赏读品鉴之,或吸取其中智慧的精华,或研习其中文笔的精粹。

而我却不由得想到那珍珠形成时,贝壳被沙石刺痛的苦,而越发觉得这珍珠是弥足珍贵的。因为,我也有写游记,写诗词的爱好,知道写东西绝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潇洒。

即使文思敏捷,灵感常在,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何况有时候为了写好,还会斟词酌句,苦苦思索,反复修改。

此外,自古文人墨客如果不考取功名,往往难以凭借笔墨维持生计,这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如果从做文章,写诗词的角度来说,这“文化苦旅”的“苦”,我也是有体会的。

那么我说的“甜”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它是把旅途的见闻苦苦提炼,升华并转化成文艺作品后,作者内心泛起的满足感;它也是每一个读者读过那作品后尝到的“甜”。

三、苦中带甜,这就是旅行

每一次旅行的苦与甜,每一个旅途回忆,也许还存在每一个游客的心中,只是尚未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罢了。

比如,有一些人在旅途疲惫时会感慨“简直是花钱买罪受!”;还有的抱怨说“呵,旅游,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玩得比狗累”。但也有的人在旅游中尝试新鲜食物,看到新奇景观,挑战自我时兴奋不已,露出开心的笑脸。还有的人通过拍照的方式,在每一处景点的标志性地方“打卡”留念,作为“到此一游”的证据。

一千个游客,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旅行。

作者幸运地生长在一个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几乎每年,我都会和亲友去旅行,有时候跟团,有时候自由行。

但是不得不说,跟团的时候虽然省心,却往往觉得是在“走马观花”;自由行的游览时间充裕多了,却要劳心劳力地好好计划一番,还要当心迷路等问题。

文化苦旅带着甜

余秋雨的话说“那种扬旗排队的旅游队伍到不了我要去的地方”,“最好是单身孤旅,但眼下在我们这儿还难于实行: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都雇不到,我无法穿越那种似现代又非现代、由拥塞懈怠白眼敲诈所连结成的层峦叠嶂”,“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脚印的所在”。

这些大概总结出了许多游客,特别是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的心声。

我们在享受现代的交通讯息便利,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国内“几日游”大军,甚至走马观花游遍世界时,或许内心更期待的是那种纯粹的文化之旅吧!但不管何时何地,苦中带甜,这就是旅行。

最后,让我用泰戈尔的话作为本篇的结语吧: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名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