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漫谈改革开放40年来息县公安局的变化

退休了,当再走进息县公安局的时候,看见气势宏伟的公安局办公大楼,看见大院停放整齐的警车,停满的各款式民警的私家车,看见温馨而又舒适的办公室,看见办公室摆放的电脑以及各种现代化的办公硬件设施,感慨万千,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变,我想起了息县公安局80年代初期的状况,往事又历历在目浮现在眼前……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我是1980年6月从部队退役后又考入息县公安局当警察的。那个时候,县公安局座落在县委大门西侧的一个小四合院。办公区,也是民警的生活区,简陋而干净。在我去上班报到的时候,全县公安机关(包括城关派出所和包信派出所)一共才77名民警。住在局机关的民警多是“一头沉”民警,这些民警多数是从部队转业退伍的当兵的人。

记得在这个四合院每天上班的早晨,这一群人在进办公室之前,都总是先在院子里聚集一阵子,相互传播一下“早间新闻”,相互调侃一下。那个时候局机关洋溢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波”的气氛。他们在说说笑笑的“早间新闻”结束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忙碌着一天的工作。稍后会有民警带着公文包陆陆续续的骑着自行车去下乡办案。

全局唯一的一辆北京212吉普车,非紧急的情况下是舍不得用的。非常爱惜车辆的贾文杰老师傅每天都要把这辆爱车擦拭一遍。记得1981年的一个冬季,早晨刚上班去到办公室,局长陆克军就披着大衣风风火火的说:”小谢,走,今天和政办室同志去包信派出所看望一个生病住院的老民警”。能够和局长一块看望老民警,能够坐上全局唯一的一辆吉普车,心里满心欢喜。外面是漫天飞舞的大雪,包信派出所离县城45公里,局长在寒冷的冬天冒着大雪去看望一位老同志让我感觉到了局长对老民警的深厚感情,我也同样感觉到了温暖。

雪越下越大,在去包信派出所的途中,风雪弥漫,212吉普车如蜗牛一样的缓慢爬行,吉普车多次抛锚,局长陆克军和我们下车时而推车而行。当车行至张陶乡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两点多了,吉普车又再次抛锚,司机老贾只能去路边老乡家求助,贾师傅借来了老乡的铁锨铲雪。照这样下去,夜晚赶到包信派出所是不可能了,当老乡得知是县公安局局长去包信看望生病的老民警的时候,热情的老乡牵来了家中一头黄牛,老乡赶着黄牛在雪地里拖着我们的吉普车行至20公里,终于在夜晚天黑的时候赶到了包信乡政府。

这件事,虽然时隔几十年了,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息县公安局和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一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砸烂公、检、法时候,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全部解散,成立了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机构,叫着“息县革命委员会军事管制领导小组”。

文革结束之后,又重新组建恢复了公安局,法院、检察院。重新组建后的息县公安局不足50人,警力十分紧张。公安局共设8个股,所,队,室。有办公室,政办室,政保股,治保股,内保股,预审股,消防股,看守所。治保股分管治安管理和刑事侦查。常常有重大的案件,事件发生。一旦发生了大的案件,事件,除留下值班人员在值班室看守电话以外,所有民警都要全力以赴去办案。

后来,为了解决一部分进城民警家属的居住问题,公安局在武警中队生产农场盖了四栋家属房,群众称谓“公安村”。“公安村”位于当时的县城城河外围偏僻的东城郊区,周边没有居民,周围都是树林和庄稼地。,离局机关比较远。那个时候,没有电话,夜晚一旦发生了情况紧急的案件,就是让公安局的通讯员去“公安村”敲门召集警力。现在还没有退休的两任通讯员陈法胜和张运华是去“公安村”敲门的常客。

警力虽然严重不足,通讯条件虽然极端落后,但是,那个时候的民警工作情绪是十分高涨的。居住在公安村的民警一旦听见通讯员的敲门声后,就像听见了冲锋陷阵的号角,他们争先恐的起床后骑着唯一的交通工具,自己的自行车奔向局机关集结。

1982年的冬季,那个冬天也好像来的比较早,那个时代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的年代,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夜幕降临就闭户睡觉了!而就是在这样的寒冷的冬天,犯罪分子也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城区抢劫。一连数日的夜晚,犯罪分子肆无忌惮的抢劫群众财物,作案的地点不定,但是作案的时间都是在午夜的零点以后。那个时候凭刚成立的仅有9人的刑侦队民警去破案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尽快破获此案,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每当民警吃罢晚饭后,都不约而同的去单位请领任务,参加巡逻,蹲坑守候。就在犯罪分子第十三次作案的时候,被蹲坑守候的民警当场抓获。县城很快恢复了安定祥和。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四十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我入警时候的77名老民警,现在健在的老民警屈指可数了,和我共同战斗过的老前辈,老同事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的脑海浮现……

他们平凡而伟大,他们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一直在激励着我,鼓舞着我,鞭策着我前行!

城关派出所指导员张绍其同志,是我们局老民警何书琴的丈夫,是张黎的父亲,他年轻有为,把公安事业视为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在警力少的那个时代,没日没夜的工作,终于累倒在派出所突发疾病而英年早逝。

中渡店派出所所长周子元同志,是河南省公安战线上的英模,老所长有这样的光环,也不用去介绍他的事迹了,他身患直肠癌,手术后身上带着粪便袋,他无惧病魔和死亡仍然乐观着在派出所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消防股的副股长李运平同志(李霞的父亲)在夜晚加班写工作汇报材料的时候突发脑溢血急送医院医治无效……

张陶派出所老所长朱明浦,(朱勇的父亲)在退居二线以后,仍然日夜奔忙在派出所上班。在他去世的那天早晨,他是为了给夜晚加班的同志们烧开水,提着满满的一桶水倒下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夏庄派出所所老所长李常彩,信访股股长何宪坤他们都是积劳成疾没有工作到退休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和战友的!他们都是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践行人民警察的誓言!他们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和楷模。

还有预审股老民警彭明耀同志,他在患病的弥留之际,我们局领导去医院看望他的时候,组织上问他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需要帮助没有,彭明耀提出的唯一一个要求是在退休之前没有穿上新式警服,请求局领导给一套新式警服,死后能够穿一套新式警服……他的遗愿是下一辈子还当警察!

写到这里,我扣然泪下,我的心也难以平静!因为我亲历他们离开人世的前的艰辛沧桑,目睹了他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家庭都一贫如洗!多么好的前辈,多么好的战友,多么好的同事,他们拼搏了一生,就这样走了,就这样永远的走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年轻的下一代,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属于你们,未来属于你们。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写这篇文章,也是让你们用我们的人生经历去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绩,历史是一面镜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参加工作是从月薪29元开始的。你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从我入警后,公安部一直呼吁人民警察的待遇要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人民警察工资待遇的提高在你们这一代人身上就要实现了!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特作诗一首寄语你们:

从警岁月数载,

几度警服更换:

如今警服臧蓝,

头上国徽庄严,

两肩扛起正义。

双手托住平安

曾经出生入死,

为国流血流汗。

侦破命案要案,

追捕露宿风餐。

为民抢险救灾,

一路冲锋在前。

确保交通顺暢,

风霜雨雪岗站。

遏制毒犯肆虐,

深入虎穴龙潭。

为国为民除害,

心中风清云淡。

只要人民安宁,

无私奉献心甘。

警察一心为党,

矢志沥胆披肝。

寄语后辈小生,

再创辉煌公安。

2018年12月20日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一线传真」一位退休警察的往事回忆

审核| 王娇

来源 | 警察之家

发布| 双鸭山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