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洗了個臉”,煥發青春,趁小長假看看去吧

樂山大佛“洗了個臉”,煥發青春,趁小長假看看去吧

四川樂山大佛

曾經,我們熟悉的樂山大佛是醬紫,巍峨無比的同時,卻有個“花臉”,好似得皮膚病一般。如今,經過幾個月“清洗”、“治療”,大佛的面部問題終於“治好”,看上去年輕不少。

樂山大佛“洗了個臉”,煥發青春,趁小長假看看去吧

大佛臉洗乾淨啦

導致其“花臉”的元兇究竟是什麼?

經過“診療”,維修人員發現,“病原體”主要為苔蘚、地衣等藻類、菌類生物。

它們又如何被清除呢?

大佛“體檢”項目負責人、中鐵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孫博說:“這次臉部未添補任何材料,就像女孩做臉部SPA一樣,只是擦臉、蒸麵、打磨。”

為清除黑斑又不破壞大佛臉部面層,十幾個工人只能拿無纖毛巾一點一點為其“洗臉”。針對個別地衣或菌類粘得特別牢的地方,項目組還使用了蒸汽法對其進行軟化,再用砂紙挨個輕輕打磨。

“就像膠水粘信封,直接撕開的話,信封也會被撕破。但放在杯子上燻一會兒,操作會簡單許多。”孫傅說,“暴力破解”很可能導致連植物帶大佛面層一起撕開。

除頭部腳手架已被拆除,3月25日,大佛胸部腳手架也在著手拆除;4月1日,九曲棧道將重新對外開放;4月下旬,大佛“體檢”報告將正式對外發布。

提到九曲棧道,即為大佛右側懸崖上一條自上而下盤旋至大佛腳下的險峻棧道。來一場驚險、刺激的棧道體驗,近距離領略大佛的無限風姿,這是萬千遊客最為夢寐以求的。如今棧道重新開放,絕對是個大好消息。


樂山大佛“洗了個臉”,煥發青春,趁小長假看看去吧

大佛右側的九曲棧道

本次胸腹部殘損開裂區域的搶救性修復,自去年10月8日起,歷時將近半年。而新中國成立後,大佛已經歷9次較大規模修繕。

現在不妨探討一個問題,大佛為何要“體檢”呢?

因為它是一個相當脆弱的“老者”。大佛開鑿於唐代,距今已逾千年,且所處山體為質地較軟的紅砂岩,保護難度極大。同人一樣,歲月不僅帶來閱歷,還有種種疾病。

我們在時光車輪中回溯,2001年的大修,大佛頭部、胸部、手部、腳部等均得到修繕。但景區管委會文物部門據長期監測發現:大佛頭部發髻附加層材料,出現裂紋和脫落,並致使部分發髻裸露;頸部修繕材料起鼓崩裂,面積越來越大;胸腹部多處起鼓並出現較長裂口,且開始與大佛基岩脫離。這些不但破壞了樂山大佛的整體形象,破損部位一旦剝離墜落,還會危及下方文物本體的安全,存在明顯隱患。於是,也就有了最近這次歷時半年的修繕。

對維修人員來講,修繕要講究,拆腳手架也得講究。過程應緩慢有序,確保不會意外碰傷文物本體與周邊巖壁。同時,文保人員還會採用軟梯從半空中對大佛手部指縫等平時難以清理位置,進行植物病害去除與清潔工作。

所有這一切,都旨在讓樂山大佛以最佳狀態重新與遊客見面。

歷經千年風霜雨浸,大佛依然安祥平和地俯瞰著足下驚濤。他是跨越千年的老者,但在文保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又不斷煥發出青春。

樂山大佛“洗了個臉”,煥發青春,趁小長假看看去吧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