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有道,勤學為徑:中科院院士席南華母校講學

中國青年網懷化11月13日電(通訊員周穎 朱鵬程)11月7日,懷化學院數學系1978級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席南華蒞臨母校,在東區圖書館報告廳為師生們作了一場主題為“理解數學”的講座。講座由數學系主任林曉豔主持。

席南華,現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席南華,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一等獎、首屆 “總理基金”獎;2001年在第二屆世界華裔數學家大會上獲晨興數學獎(全球華人數學獎)銀獎;2007年其學術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席南華認為,對待數學的態度應該是試圖理解數學,而不是研究數學。報告中,席南華從簡單的素數、映射和排隊引出抽象的群概念,由方程的求解歷史導出代數數、伽羅華定理和費爾馬大定理,通過計數來闡述連續統假設和不完備性定理,利用物理學中的具體方程來解釋微分方程。整個報告涉及素數、計數、解方程等數學領域。席南華結合實際問題對數學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易於理解。他深入淺出、風趣幽默的講解為學生們開啟了一個奇妙的數學大門。

成长有道,勤学为径:中科院院士席南华母校讲学

數學系主任林曉豔主持本次講座

在講述理論知識的同時,席南華引用數學界天才人物Galois和Abel的事蹟,鼓勵學生做事冷靜,不要害怕挫折,學會用平常心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在學生提問環節,席南華耐心地解答了每位同學的提問。“把該弄明白的弄明白,把該做的做好,時刻反問‘自己明白了嗎?’”在被問及如何學好數學時,席南華說道,“同學們平時學習中可以涉獵一些哲學、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因為淵博的哲學理論知識和很好的文學修養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數學理解力。

成长有道,勤学为径:中科院院士席南华母校讲学

席南華院士為大家作“理解數學”講座

8日上午,席南華院士與校黨委書記譚偉平,副院長董正宇,院長助理張松青,老領導鄒中柱、曾嶽生等老師及50名學生代表在西區信也樓五樓會議室開展了“母校師生座談會”。

成功:等於“高目標”與“不放棄”

席南華認為,一個人的成功與他的天賦、受教育的環境、對事物的認識感悟有關。談及自己成功的緣由,他說:“我和別人最大的差別在於有高標準的目標,並且能沿著目標不斷努力,永不放棄。”他總以一名偉大的數學家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勉勵自己。

席南華坦言,大學時他也曾迷茫過。他認為迷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迷茫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思考迷茫的原因,一時無法找到迷茫的原因,就應該立足於當下,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1994年,他在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長達137頁的數學理論專著,許多人認為這已經是很大的成就了,但席南華覺得這點成就與偉大的數學家相比相差甚遠。他潛心科研,用心鑽研學術,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應酬和媒體採訪之中。

他勉勵同學們,一定要樹立人生的奮鬥目標,感到疲憊,可以休息一下,但遇到困難,絕不能放棄。因為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總有解決的辦法,世界上總有一條道路適合你,並引導你走向滿意的彼岸。

針對學生關於“如何看待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的提問,席南華表示,付出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能獲得回報,同學們應將眼光放遠,今天的付出是明天收穫的基石。立竿見影就能得到的回報與經過不懈努力而獲得的回報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成长有道,勤学为径:中科院院士席南华母校讲学

師生座談會現場

人生:是“理性規劃”與“感性情感”的融合

作為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席南華院士具有非常人的理性思維,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充滿了感性的情愫。

一次,在澳大利亞出差,席南華被當地的梔子花所深深吸引,想起妻子也是一位“梔子花迷”,他“偷偷”地從樹上摘下一朵花,然後用信件郵寄給國內的妻子,他的這一浪漫舉動,讓妻子備受感動。

作為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的席南華,主動要求擔任學生班主任。他很享受與學生交流產生的樂趣,他希望通過講述自己的生活體驗,啟發學生排除人生困惑,幫助學生解決生活難題。

他喜愛讀詩,在詩歌中獲取心靈的恬靜和浪漫。此次,母校之行,他的揹包中就攜帶了一本李白的詩集。

他對母校有著深厚的情誼。“在母校渡過了人生最為關鍵的三年,母校的老師和同學早已在我心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樣的親切,讓人難以忘懷。”席南華說道。

座談會最後,席南華院士勉勵同學們:“成功的人生並不是因為有好計劃,而是有好的方向,併為這個好的方向付諸行動。”他希望同學們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奮鬥。

成长有道,勤学为径:中科院院士席南华母校讲学

席南華院士與母校師生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