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在日常拍攝中光圈優先(Av 檔)

無疑是最常用的一種拍攝模式

在這一模式下我們必須先手動

設定一個光圈值再調整其它

拍攝參數來進行曝光控制

那麼問題來了該怎麼選擇光圈值呢

大光圈小光圈和不大不小的光圈

各自有啥不同的畫面效果

使用這些光圈值有什麼注意事項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同光圈值帶來不同的效果

適合不同的題材

別急 現在為你慢慢講解

大光圈的優勢和應用

f/4以下的大光圈景深很淺

焦平面外的清晰範圍很小

很容易拍出主體模糊而背景清晰的效果

有效地將主體與背景分離

如下圖 在大光圈下離主體很近的其它

花朵都變模糊了有力地突出了主體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大光圈的這一特性在日常生活中

常見的應用是美女人像與靜物

拍攝人像最麻煩的就是選擇背景

背景太亂搶眼靜物太多是

很讓人的頭疼的問題而只要把光圈開大

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一切的一切

都會化作斑斕的色塊

清晰的唯有主體的容顏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看著挺美的吧不過好像缺少點

讓人回味的內涵這類背景一團糊

主體美滋滋看上去很美卻不太

有內涵的照片被稱為糖水照

會拍糖水照是好事只會拍或者只滿足

於拍糖水照就不是好事了――這對你提升攝影水平可是個大敵唷

除人像外靜物攝影包括商品展示

植物花卉乃至美食攝影等題材都

可以利用大光圈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在街拍和旅遊攝影等題材中

由於背景往往會很亂用大光圈來“欽定”

你的畫面主體也是很常用

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利用大光圈創造淺景深

只讓主體清晰而讓其它景物模糊

觀眾很容易就能看出哪個是主體

你想表達什麼主體

如下圖 大光圈清晰地告訴觀眾

“我拍的是右下角那對打啵兒的,而不是那一堆遊人還有那個巨大的摩天輪”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大光圈的問題

大光圈製造的淺景深

會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有時候

景深淺得過分了

什麼叫“景深淺得過分”

如下圖,景深太淺

淺到半張臉都模糊的地步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不過這個例子有點極端

很少人會粗心到半張臉都模糊了

還沒察覺的地步

但即便是整個主體都處於清晰範圍內

另一個問題仍舊存在

那就是如果光圈開得太大

會導致主體的銳度降低也

就是清晰度和細節表現力不足

光用文字說明可能有些不好理解

還是老樣子舉例說明吧

下圖左側的石獅子顯然是畫面主體

整體位於畫面清晰範圍內

看著好像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但是雖然看起來好像主體的整體都挺清晰的

其實各部分還是存在著清晰度上的差異

下圖紅圈處石獅子臉部是對焦點

最清晰而下圖藍圈處和臉平面

有一定距離的獅子捲毛部分

雖然看起來也是清晰的

但如果您把圖片放大仔細看

會發現細節缺失了不少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這就是大光圈拍攝的一個顯著問題

主體不夠銳利對主體的各部分

細節可能無法兼顧

當然也有人覺得這不是問題

反而是值得我們利用的一種福利

比如說這位天才的

利用大光圈淡化女友臉上痘痘的仁兄

如下圖光圈越大臉上的瑕疵越不明顯

當然他好像不在乎

“一隻眼睛清晰一隻眼睛模糊”的問題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另外在最大光圈下的鏡頭

畫質也可能會略微降低

越是入門鏡頭這種現象就越嚴重

所以最好調小一到二級光圈再使用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光圈除了控制景深

還是控制曝光的一個因素

如果你在大晴天大太陽下

開大光圈拍攝又沒帶減光鏡

而且相機的最高快門速度又不是很高

那麼你的照片可能會過曝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說了那麼多大光圈的內容該說小光圈

小光圈的優勢與應用

和大光圈剛好相反

小光圈有著很大的清晰範圍

能最好地發揮攝影的記錄職能

適用於風光 旅遊 紀實類等拍攝題材

拍風光基本上都是用小光圈

配合泛焦操作

可以讓整個巨大空間尺度的畫面

都位於清晰範圍內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近處的樹叢遠處的山都是清晰的

小光圈的問題

之前說過小光圈能獲取大景深

讓畫面清晰範圍更大

那麼是不是光圈越小越好呢並不是的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小孔衍射”實驗

而在很小的光圈值下光圈

正好變成了一個小孔

可能發生衍射作用部分影響畫質

F22 小光圈下拍攝的一張照片

我們對紅框處進行放大得到

左下小圖和正常拍攝的該區域對比

發現畫質有所損失

教你搞清楚如何調整光圈值大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