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蛋哥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蛋雞養殖戶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傳喉”和“傳支”是養雞中常見的烈性呼吸道病。“傳喉”俗稱“喉炎”,“傳支”俗稱“支氣管堵塞”都具有發病急、傳播快、死亡率高的特點。且傳喉和傳支所表現的臨床症狀非常相似,病雞都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張口伸脖,所以從臨床症狀上,即使是有經驗的養戶,也很難判斷出是傳喉還是傳支。如若雞群發病,沒有及時診治,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傷亡。今天就來學習一下,如何快速鑑別傳喉和傳支以及有效防治的思路。

“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一、傳喉和傳支的鑑別方法

我們在鑑別疾病時,可以藉助很多方法進行科學準確的診斷,比如通過對病雞體表臨床檢查、對病死雞解剖檢查,也可用依據疾病的傳播速度、傷亡情況、發病日齡進行判斷,以及通過實驗室進行準確診斷等。其中,對於養戶來說比較常見的就是體表和解剖檢查,同時結合發病特點進行綜合診斷。

“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1)傳喉和傳支臨床症狀的區別

傳喉和傳支的臨床症狀雖然說非常相似,不管是傳喉還是傳支,病雞都表現出明顯的呼吸困難,出現張口呼吸、向上伸頸,這一點養戶都很清楚。而且一旦出現這一典型症狀,養戶便可把目光聚焦到傳喉和傳支。而在體表症狀上傳喉和傳支的不同點在於,感染了傳喉的病雞出現怪叫、拉長音,俗稱“來回音”。感染傳支的病雞打噴嚏,大多發不出呼吸音,或仔細聽才有輕微的“咕嚕”音,這時兩者的不同之處。此外,嚴重的傳喉病雞還會“咳血”,養戶能看到帶血的黏液掛在籠具或甩在糞帶上,這一點也是傳支病雞不會出現的。

“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2)傳喉和傳支剖檢症狀的區別

顧名思義,傳喉的主要發病部位在喉部,傳支的發病部位在支氣管。就發病部位而言,傳喉在呼吸道的上端,傳支在呼吸道的下端。另外,病雞感染傳喉後,剖檢病死雞,鼻腔嚴重充血、出血、有多量鼻液。病雞喉頭、氣管上1/3黏膜潰爛出血、有針尖樣出血點,氣管內有多量血痰。

“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慢性傳喉病例的喉頭或上1/3氣管有黃白色乾酪物堵塞。感染傳支的病死雞,則在氣管的下1/3、支氣管有漿液性或黃白色乾酪樣物堵塞,尤其在氣管和支氣管交叉口常常形成“人字形”黃色乾酪物堵塞。

“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3)傳喉和傳支發病特點的不同

從發病特點上,傳喉和傳支都具有發病急、傳播快、死亡率高的特點,但急性傳喉的病死率高於傳支,急性傳喉的死亡率可達到50%-70%,平均為10%-20%,傳支的死亡率為5%左右。此外,傳喉和傳支在發病日齡上也有不同,雖然各個日齡階段的雞群都容易感染,但是傳喉主要危害青年雞和成年雞,而雞呼吸型傳支主要危害雛雞,尤其是40日齡以內的雛雞發病最為嚴重。

“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二、傳喉和傳支的預防方案

(1)首先,呼吸道病的發生與環境質量有很大的關係,預防呼吸道病,首先要加強管理,做好雞舍通風、消毒工作。此外,飼養密度要合理,溫度要適宜,勤出糞,雞舍無刺激性氣體。選擇雙鏈季銨鹽、聚維酮碘幾種不同的消毒劑交替使用,進行帶雞消毒。

(2)其次,目前預防傳喉和傳支主要依靠疫苗免疫。對於傳喉的高發地區、高發雞場,分別在雞群20日齡和80-90日齡滴肛免疫喉炎苗。免疫前做好預處理,用強力黴素+泰樂菌素+硫酸粘桿菌素,連用4天,淨化腸道和呼吸道內的細菌。

預防傳支時,根據雞群易感日齡可在5日齡,30日齡、60日齡、120日齡進行疫苗的免疫接種。雞群前期用傳支或疫苗滴鼻點眼,120日齡用新支減油苗肌肉注射。此外,在給雞群免疫疫苗時,免疫前後都用3-4天的多維,以減少疫苗應激。

“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一旦雞群確診為傳喉或傳支,首先緊急接種疫苗控制病情發展,然後對症治療呼吸道症狀。

感染傳喉的雞群,在發病早期緊急接種喉炎苗,喉炎苗應激大,為減少疫苗應激,可選用滴肛的免疫方式。免疫48小時後,產蛋雞使用麻杏石甘或麻杏魚腥草+雙黃連,化痰止咳緩解呼吸道症狀,同時配合含有穿心蓮、地錦草的中藥,連用3-5天,消除腸道炎症。

感染傳支的雞群,早期緊急接種2-3倍量新支二聯弱毒苗,點眼免疫。50日齡前用4系H120、50日齡以後4系H52,能夠較快控制病情發展。同時配合多維或轉移因子,減少應激、提高免疫力。間隔48小時後,用雙黃連配合甘草顆粒治療呼吸道,緩解表症。

“喉炎”和“支氣管堵塞”,農村養雞人如何鑑別,又該如何防治?

蛋聯網,集雞場管理、禽蛋商城、金融為一體,為禽蛋行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雞場智能管理,省時省力,提高養殖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