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運動,一本小說得到毛主席如此高的評價 他是怎麼做到的

五四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是由於中國巴黎外交失敗而產生的,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

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

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

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而這次運動出現了以“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化集體。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

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

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一次運動,一本小說得到毛主席如此高的評價 他是怎麼做到的

《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

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

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一次運動,一本小說得到毛主席如此高的評價 他是怎麼做到的

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水嶺。

舊文化與新文化的分水嶺。

毛澤東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