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市值涨超400亿,11家药企跌出500强,5家掉队千亿阵营!下一个会是谁?

  • 根据Wind最新发布的“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共计43家医药相关企业以25822亿元的总市值入围500强。尽管相较去年整体有了1198亿元的增幅,但一方面,千亿市值企业严重缩水;另一方面,11家去年上榜的企业今年已经不见踪影。一切都在显示着,医药行业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重构。明年今日,还有哪些企业能继续活跃在市场上,又有哪些企业将黯然出局?

近日,Wind发布最新“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根据榜单,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共计43家医药相关企业入围,总市值达到了25822亿元,占所有500强企业总市值的比例为3%,而去年同期则为4%。

恒瑞市值涨超400亿,11家药企跌出500强,5家掉队千亿阵营!下一个会是谁?

纵观整个2018年,医药股走势以五六月份为分界可以简单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伴随着强劲的业绩增长和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医药企业特别是部分创新药企的股价纷纷创出新高。而六月份之后,则只有一个字:跌。尤其是在那场标志性的4+7集采之后,整个医药股市值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蒸发3000亿。

但如果同去年同期进行比较,今年的榜单仍然有不少变化。从数量上,今年入围500强的医药企业数量比去年增加一席,从总市值来看,较去年同期则有了1198亿元的增幅。但一方面,千亿市值企业严重缩水;另一方面,11家去年上榜的企业今年已经不见踪影。一切都在显示着,医药行业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重构。

那么可以猜想一下,明年今日,还有哪些企业能继续活跃在市场上,又有哪些企业将黯然出局?

1

千亿市值俱乐部:只剩三席!

榜单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中国医药相关企业市值在千亿元以上的,只剩三家,分别是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而这三家企业恰巧分别以制药、器械、CRO等新药研发服务为自己的核心业务领域。这一点,同2018年几乎全部以制药企业为主的格局,有很大不同。

作为新入榜的公司,迈瑞医疗和药明康德在500强中排名分别为69和107位,市值分别达到1633亿元、1083亿元。

而更大的变化,在于多达5家医药企业掉出千亿市值俱乐部之列,分别为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和云南白药。其中,又以康美药业跌幅最大,下跌140名,从去年同期的90名跌至230名,市值更是缩水一半,由1118亿元降至520亿元。

过去一年康美药业可谓是负面消息缠身,麻烦不断。2018年四季度以来,接连被爆出高频率和高额融资、存款和有息负债双高、涉嫌信披违规、受证监会调查等黑天鹅事件,股价近一年暴跌逾70%。尤其是2018年10月16到23日,短短5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跌去40.36%。

此外,千亿行列中的复星医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的排名也都下跌50位以上。

复星医药下跌的原因或与其“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处境相关。2018年,复星医药三次交出盈利下滑的成绩单,从一季度报、中报到三季度报,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复星医药的同期净利润都是倒跌数据。三份财报中,公司净利润跌幅分别为4.3%、7.6%以及13.4%,下跌幅度在不断扩大。

近期公布的2018年全年数据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8亿元,同比减少13.33%,在第四季度也仍未能挽回下跌趋势。

复星医药表示,营业收入较2017 年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核心产品的收入增长、新并购企业贡献及医疗服务业务拓展所致,扣非净利润减少则主要受创新研发和业务布局投入上升,部分参股企业亏损,利息费用增加,以及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列支股份支付费用、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利润减少、报告期内对控股子公司Breas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000 万元等因素影响。

而市值跌去四分之一的石药,目前面临的风险主要是集中采购政策影响下的仿制药降价预期、维生素价格面临波动风险以及公司大分子生物药开发相对弱势。

同样,伴随着市场整体走弱以及国家关于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出台,中国生物制药2018年股价从最高点13.87元下跌到了10月份的最低点6.03元,跌幅超50%。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北京泰德成为附属公司,中国生物制药预期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增加至89.08亿到92.84亿元,同比增长约310.3%-327.6%。

2

冠军背后的隐忧

千亿市值俱乐部的常客,并且仍然位列医药行业市值第一的,仍然是被称为“研发一哥”的恒瑞医药。截至2019年末,其市值为2894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了429亿元。排名则由去年同期的39名上升6为,至33名。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一的恒瑞医药,其市值比排名第二、第三的企业市值之和,还要多178个亿。

上市19年的恒瑞,最近几年一直稳坐A股医药“一哥”。而其创新历史也达到了16年之久,2003年,恒瑞医药开始了第一个创新药艾瑞昔布的临床申请。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四个创新药,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和吡咯替尼上市。

上个月晒出的2018年年报,也展现了其保有的高速增长率。恒瑞医药在2018年实现营收174.18亿元,同比增长25.89%;净利润40.66亿元,同比增长26.39%。

但需要注意的是,恒瑞目前面临营业利润率下滑和创新药竞争压力大的问题。

漂亮数据背后恒瑞医药数项关键指标下滑 。其主营业务毛利率则已连续两年下滑,即从2016年的87.18%降至2017年的86.66%,2018年则再次小幅降至86.6%。其营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27.52%降至26.39%,下降了1.13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公司的费用在大幅增加。首先是研发费用,2018年该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2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81%。当然,作为一个要创新的企业,研发费用增长是正常的。

但是,近五年,恒瑞医药销售费用占当年营收的比例始终维持在1/3左右。2018年年报显示,销售费用中54.24亿元用于学术推广、创新药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占总销售费用的83.91%。此外,恒瑞医药管理费用在2018年同比增长36.26%至16.26亿元,远高于同期营业收入的增幅。

高营收背后,是其销售部门的支撑,业内人士评论道。“‘左手研发,右手销售’是创新药企必备的核心布局,恒瑞医药亦不例外。”对于高额的销售费用,恒瑞医药相关负责人曾在公开场合如此表示。

恒瑞医药称,研发投入促进创新成果逐步进入收获期,对公司业绩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尽管恒瑞医药2018年在创新药方面有所收获,但也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资料显示,恒瑞医药已获批上市的创新药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在同类产品中,石药集团的津优力和齐鲁制药的新瑞白已经率先上市。另一款获批上市的创新药马来酸吡咯替尼片(艾瑞妮),国内也已有上市的药物,还有罗氏的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帕妥珠单抗以及诺华的拉帕替尼3款进口药。

3

步长、华海等11家跌出500强

与2018年第一季度相比,共有11家医药企业跌出市值500强,他们分别是乐普医疗、同仁堂、科伦药业、丽珠集团、康哲药业、步长制药、金斯瑞、华海药业、华兰生物、亿帆医药、贝达药业。

不少制药企业在2018年跌出市值500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医药行业在过去一年里经过的涉及筋骨的变动,例如4+7之后,医药行业市值狂跌3000亿,很多企业实际上都无法独善其身。

12月6日,带量采购靴子落地,当天,乐普医疗,贝达药业、普洛药业股价跌停;华东医药、泰格医药大跌超过9.5%;复星医药、万孚生物、丽珠集团、海辰药业、海正药业、恩华药业等逾20只个股跌幅超过5%。

而对于中成药企业来说,在增长动力不足,辅助用药目录出台、医保限制使用、修改说明说等一系列政策的打击下,靠营销驱动的单一产品布局已经很难抵御中成药增长乏力和政策监管带来的冲击。

作为传统的中药企业,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这400个品规的营收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类、补益类、清热类、妇科类4个领域,今年除了心脑血管类营收28.48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6.27%。其它3个领域出现了3.87%-14.39%业绩下滑。跌出千亿市值的云南白药药品版块也增长乏力,出现下跌。

步长制药是国内知名的中成药企业,尤其在心血管领域地位突出。但这一领域也是辅助用药出现概率最高的领域。

其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谷红注射液2018年上半年合计收入达39.02亿元,占公司该期营收的比重接近68%,去年这一比例接近72%。

但步长制药近些年多次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口碑和形象。另外,在中药注射剂受到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步长制药的相关产品也面临被限制使用的局面。其市值也是从顶峰时期的千亿落至目前的二百多亿。

而这11家企业中,最为特殊的可能是华海药业。2018年,缬沙坦事件几度升级,并在资本市场上持续呈现负面效应。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约2.55亿元,同比近乎腰斩,营收增长也不足10%,2018年全年业绩也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

股价更是一蹶不振。自去年创下32.65元/股的历史峰值后不久,缬沙坦含致癌物事件便遭曝光,再加上国家带量采购政策所带来的降价压力,公司股价跌跌不休,2018年全年累计跌幅近56%,进入2019年,华海药业股价更是刷出新低,已创下自2015年3月以来新低,市值也是跌去了逾百亿。

而去年新晋的华兰生物和贝达药业,今年则跌出了500强。

4

12个新面孔,黑马出现

今年入围“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的医药企业为43家,与去年相比增加一家。但通过跌出、新晋的企业我们可以发现,跌出的11家企业以传统制药企业为主,而新晋的12家,以生物科技公司为主,例如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泰生物、三生制药,此外还有医疗器械厂商迈瑞、安图,另外6家分别为阿里健康、恒大健康、药明康德、德展健康、海普瑞和汤臣倍健。

在政策对化药造成冲击的同时,生物科技企业在2018年则更多被看好。目前,共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股上市。智飞生物、百济神州连续两年入围前三百,智飞生物的排名近两年持续上涨。

今年新入围的药明生物以逾800亿的市值排名医药企业第10位,还未盈利的信达生物以284亿元的市值排名40位。

作为国内生物药CDMO巨头药明生物,2018年实现营收人民币25.35亿元,同比增长56.6%;净利润6.31亿元,为去年同期的249.6%,北美为其第一大市场。

作为受益于去年港交所开闸登陆上市的创新药企,信达生物自上市后便一直颇受市场关注,虽然同为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但在赴港上市之后,该公司却打破了同类药企上市破发的魔咒。去年10月31日首日挂牌上市就涨了19%,而截止去年年末,短短两个月上市时间里涨幅更是超七成。

而近日公司财报一出,股价更是大幅上扬,创下了去年十月上市以来的新高,最高达到31港元,较招股价13.98元已经高出2.2倍。

信达生物当前已经拥有20种在研药物,其PD-1已于去年上市,目前在研的包括一些重磅的生物类似药,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收割上市。

招商证券认为,在2019年,中国的生物制药将迎来分水岭。上交所公布科创板上市细则,更多生物医药公司赴科创板上市将能更好体现和锚定其价值,此外,2019年的医保目录调整与以往主要惠及仿制药不同,将更多惠及生物制药公司。

得益于扩大的医保准入和丰富的融资机会,招商证券认为,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将在2019年由市场的可选标的变成必选的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