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大唐诗坛上的那场“华山论剑”


那一年,大唐诗坛上的那场“华山论剑”


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


开元年间的大唐诗坛,大V辈出,一首诗动辄传唱天下,搁今天那就是分分钟阅读量10W+的贴子,其中尤为耀眼的有三位: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那一年,这哥仨都还年轻,大家交情很铁,V度也相当,加之也没分配工作,不存在什么职位高低,自然谁也不服谁。

这一天,下了点雪,大冷天的,三位待业青年无所事事,商量之下,决定一起跑去酒楼喝酒撸串看姑娘。酒喝到一半,正在吹水的三位却被打断了,原来一群梨园子弟来搞团建,跟三位商量让个位置。文学青年自然好说话,三人于是换了个靠边的位置。


那一年,大唐诗坛上的那场“华山论剑”


谢稚柳《旗亭赌唱图》(局部)

没多久,又来了四位颜值爆表的小姐姐。梨园子弟的团建,自然少不了才艺表演,而且毕竟是专业人士,演奏的都是当时的名曲,三位这下水也不吹了,索性做个吃瓜群众围观人家的表演。正围观着,王昌龄第一个坐不住了,提议说:「二位,我们平时谁也不服谁,不如今天就来分个高下,一会这几位小姐姐肯定会献唱,干脆这么着,谁的诗被唱得最多就算谁最牛,怎么样?」高适、王之涣表示:「不怂!就是干!」

果然,没过多久,一位小姐姐就率先发声,就着节拍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唱的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小王同学沾着酒水在墙壁上画了一道,面带微笑:「不好意思,先拔头筹啦。」小高和另一位小王表示不屑:「让你一首又如何!」

这时轮到第二位小姐姐献唱,只见她唱的是:

开箧泪沾臆,

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

犹是子云居。

这是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的前四句,小高同学同样在墙上画一道:「我也一首了!」

接下来第三位小姐姐出场,唱的是:

奉帚平明金殿开,

强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回还是王昌龄,唱的是《长信秋词》。王昌龄再画一道:「两首了哦。」

王之涣同学自问名气不输另外二位,可是到目前已经三人献唱了,自己还是零收入,脸上有点挂不住,加上喝了酒,有点上头,跟王、高二位说:「这几位小姐姐不行,只能唱你们这些下里巴人之曲,我的诗都是阳春白雪,不是她们敢唱的。」

王昌龄、高适无视之,并表示「呵呵你一脸。」

王之涣不理,指着最后的小姐姐说:「这位姐姐最漂亮,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对二位甘拜下风!但万一唱的真是我的诗,二位就认我当个师父,怎么样?敢不敢赌?」那二位笑而不语。

第四位小姐姐梳着时下最流行的双鬟,一发声,果然技压伶,而所唱的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正是王之涣风靡天下的《凉州词》。王之涣大乐,对那二位说:「你们两个卢瑟,看我说的没错吧!」三人相视大笑。


那一年,大唐诗坛上的那场“华山论剑”


春风不度玉门关

小姐姐们被笑声打扰到,一脸懵逼,还以为自己的哪里举措失当,于是来问三位。等哥仨把缘由一交代,小姐姐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是遇到大偶像了啊,秒变星星眼,纷纷表示:「这顿酒让我们来请好不好?」三位一听,这哪能拒绝,于是欢饮终日,尽兴而归。

这段故事记载于唐人薛用弱的《博异记》,可以看成是当时诗坛的一次华山论剑,千载之下,犹让人神往不已。后世明清的戏剧家多有将此事编成剧本者,其中以《旗亭记》为名的就有多种。伶人所唱的四首诗,除了高适的作品在今天知名度稍低,其余三首都可以说是千古绝唱,尤其是《长信秋词》和《凉州词》,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士祯语)。


小伙伴们好啦,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喜欢的小伙伴记得【关注】点击

【赞】 呀~,

大家还有其他想法可以在【留言区】一起交流呀~~

您的每一次赞就是小编更新的动力~~么么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