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影片《地久天長》正在熱映,劇中充滿年代感的細節,引起了很多人的回憶。加上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影帝影后加持,這部影片在國內收穫了廣泛讚譽。更多人被劇中劉耀軍王麗雲夫妻的經歷所感動,而眼淚。

結局尤其令人動容。在經歷了人生一系列艱難之後,所有人似乎都迎來了新生。劉耀軍夫婦在老友沈英明家裡,慶祝乾兒子浩浩喜得貴子。同時,也接到養子劉星帶著女朋友回家的電話。結局很圓滿。

我在為耀軍夫婦感到高興和欣慰的同時,設想了一下劉星的未來。如果說劉耀軍夫婦和沈英明夫婦的生活曾在同一個維度下的話,他們的兒子,劉星和浩浩,長大後則已經完全不同了。

因為原本兩個相似的家庭,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路。

家庭狀況的分水嶺是劉星的意外死亡。同時,王麗雲也下崗了。他們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從熟悉的北方城市(有文章說是包頭),到了遙遠的南方(先是海南,後來到福建)漁村。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一、這個家庭物質上不富裕。

他們說不上貧窮,畢竟耀軍還是一個有一技之長的人,憑藉自己的技術,能夠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但在一個小漁村,也就是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罷了。

他們甚至都不敢給自己休閒的機會。看當地人在一起喝茶,耀軍也是滿心的羨慕:"你們好清閒啊!"

家庭的經濟條件,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影響。在這部劇中,在劉家,則影響很大。

隨身聽是導致劉星(此時是養子)離家出走的導火索。這是一件很有時代特徵的電子產品,它還有個時髦的稱呼叫walkman。當時在學生眼裡這是一件奢侈品,相當於現在最新款的蘋果手機。

如果現在班裡誰丟了最新款蘋果手機,那麼,一個從外地來的,家境不富裕的孩子,肯定會是首當其衝的被懷疑者。

不僅學生老師會有這種想當然的懷疑,被懷疑的孩子家長也同樣認可。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當耀軍麗雲夫妻倆在兒子的房間找到一個隨身聽的時候,他們驚呆了。"真是偷的沒錯了!"因為這個精緻小巧,散發著高科技金屬光澤的東西,和自己家的一切都那麼格格不入。"這不是這個家裡的東西。"

他們家根本買不起這樣的東西。兒子平時玩俄羅斯方塊的遊戲機,不過十幾二十塊錢。而隨身聽則需要幾百上千元。他們家是絕對不會買的。也不是買不起,但絕對不會買來給兒子玩。他們花錢要花在刀刃上,花錢是為了生存,不是為了生活。

如果劉家經濟寬裕,即使稍微狠下心,給唯一的兒子買個喜歡的東西,結果就會有很大不同。當老師找家長談話的時候,父母可以說:"肯定不是我家兒子拿的。因為我們有。不稀罕!"

這樣,即使劉星真的拿了別人的隨身聽,家長老師也會認為這不是"偷",肯定另有隱情,比如同學矛盾什麼的。

可現在,即使有同學矛盾,也被"偷"這個詞掩蓋了。兩個巴掌拍不響的事,被單方面負了全責。

說到這,肯定會有人說,這樣說太物質了。難道寒門就出不了孝子,寒門就出不了狀元嗎?肯定不是。這只是個誘因。接下來,如果父母能夠很好地和孩子進行溝通,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會導致離家出走。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二、家長的思維方式,逼走了青春期的孩子。

耀軍麗雲夫婦是那個時期典型的一對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確對待孩子,不知道尊重,不懂得溝通,卻把一切後果都歸罪到"青春期叛逆"上。

從學校回來,兩個人馬上就在兒子的房間翻箱倒櫃,尋找"贓物"。看到這裡,我不禁為這對父母感到悲哀,也預感到了劉星的未來。

父母完全不知道如何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最敏感,急切想擁有自己的獨立世界。自己的房間就是自己的獨立王國,是一種獨立的姿態。房間裡的東西,哪怕再亂再差,都不願父母去插手整理。

在孩子不在的情況下,用翻天覆地的方式去尋找孩子"犯罪的證據",會摧毀一個孩子的自尊心。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二三十年前有段時期,報紙電視都在討論,家長該不該不經允許"偷"看孩子日記。同時,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帶鎖的日記本。中學生們幾乎人手一冊。這就是孩子們的態度。

但家長也有自己的理由,說是為了孩子好,怕他們犯錯。結果卻往往引起更大的反彈。

耀軍麗雲擔心孩子犯錯,急於找到犯錯的證據,侵犯了孩子的隱私,也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正確的做法是,等孩子回家後,平心靜氣地通過交流,讓孩子說出真相。

隨後發生的事,進一步暴露了不會正確溝通的父母,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找到"贓物"隨身聽之後,父母認定了孩子就是"小偷"。於是,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為什麼要偷東西?"

孩子說:"不是偷,是他們……"

"不是偷是什麼?"

他們根本不聽孩子的解釋。只憑自己的判斷。但自己的判斷基本就是毫無根據。

被人懷疑,然後找到"贓物",那麼,就是"偷"。多麼簡單粗暴的妄加猜測。即使在法庭上,還允許嫌疑人為自己辯護呢,父母怎麼就不能聽孩子說話呢?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如果父母能靜下心來,認真聽劉星的解釋,就會發現孩子在學校受的委屈,甚至可能是校園暴力。

一個外地來的,家庭條件又一般的孩子,如果不善言談,學習又不拔尖,就會是一個老師不疼,同學不愛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更需要理解和關愛,而不是出了問題,一味指責,甚至對孩子施加暴力。

這不是耀軍麗雲夫妻獨有的問題,而是當時那一代父母的共同原因。在孩子面前永遠認為自己是絕對權威,不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能和孩子進行平等溝通。

所謂的青春期叛逆,不過是父母孩子之間缺乏充分理解交流引起的問題。

有人問竇靖童青春期時有沒有叛逆。她卻反問為什麼要叛逆?叛逆什麼?是啊,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理解自己,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麼,有什麼可叛逆的。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三、劉星的出走,還在於他想尋找真正的自我

劉星的離家出走,隨身聽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的原因是他在這裡沒有自我。

作為養子的劉星,是個不幸的孩子。他在被劉家收養之前,生活在福利院。沒有家庭,沒有父母親情。被劉家收養之後,也只是作為耀軍夫婦填補失孤的家庭和情感空白的代替品。

他叫周永福,但在被收養後,被迫要以"劉星"的名字和身份生活。因為不是親生的,耀軍麗雲顯然無法像對待真正的"劉星"那樣,付出全部身心。

就像耀軍要他對母親道歉時,麗雲說算了。耀軍說:"你好歹養了他這麼多年!"

是啊,"養這幾年"就是他們之間的全部。劉氏夫婦對這個孩子只有"養",沒有"育"。叫"周永福"時他在福利院吃飯睡覺,叫"劉星"時他在劉家吃飯睡覺。當他成年了,有身份證了,他就想出去自己找吃飯睡覺的地方。所以,他走了。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一個家庭裡,父親只知道粗暴打罵,母親只知道忍辱負重,和孩子沒有親密溝通,相互之間有道無形的牆。這是我們傳統原生家庭的狀態和結構。

收養一個孩子,也只是為了填補父母的情感缺失,也是為了家庭後繼有人,但依然不知道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培養親密關係。

我們通常說到孩子離家出走,關注的只是孩子該不該的問題,卻不去了解出走背後的原因,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人類需求的最高級階段,都是為了找到自我,成為自我。而這種需求,並不一定要前面所有需求都滿足了之後才會渴求的。是隨著心智的成熟就有的需要。這種需求如果在家裡找不到,做不到,他就要到外面去尋找。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和劉星的成長呈鮮明對比的是沈家的孩子浩浩。

由於父親下海經商成功,母親早早退休。所以他有安穩平靜,甚至溫暖的家庭,能夠呵護他一路順利成長,最後成為一名醫生。即使他內心的那塊兒傷痛,家人也一直小心地不碰觸它。等到他認為合適的機會,讓他自己去化解。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內心是健康的。不叛逆,不怨恨。積極、友好、平和。我們的社會不就是需要這樣的人嗎?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四、最幸福的孩子是那個沒有出生的孩子。

耀軍和茉莉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ta沒有出生,避免了很多不利於未來成長的家庭環境。

茉莉找耀軍商量孩子的問題。有兩個選擇,如果耀軍麗雲願意撫養,她就生下來,然後離開。如果他們不要,她自己再做決定。

如果茉莉生下孩子,把孩子交給耀軍麗雲撫養。那麼這就是另一個《穆斯林的葬禮》。也許還會更不幸一些。《穆斯林的葬禮》中,兩個對立的女人是親姐妹,而茉莉會是麗雲一輩子的敵人。

劇中茉莉去和耀軍商量孩子的事之後,兩個女人間就產生了類似第六感的反應,總覺得對方在冥冥之中不懷好意地看著自己。麗云為此還喝藥自殺。

如果耀軍真把茉莉生的孩子抱回家,這個家還不散了?

即使麗雲勉強接受,家裡的矛盾也會更深,相互之間的隔閡也會更牢固。孩子沒有成為撫慰,反而成為一顆定時炸彈。這樣的孩子會幸福嗎?

從這點看,耀軍還是理智的。他沒有為了滿足自己傳宗接代的願望,而盲目收下一個孩子。

耀軍不要,不代表茉莉也不要。這個疑問,導演很雞賊地留到了最後。

當大家都在等茉莉的孩子出現時,我相信,觀眾的心也和耀軍麗雲夫婦一樣,都在揪著。

如果出現一個小耀軍,那麼茉莉就會是一個身在美國的王麗雲。背後會有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茉莉懷著孩子來到美國,在求學期間生下孩子,然後作為一個單身媽媽,要學習,要工作,要在一個陌生的環境立足,這個過程該充滿了多少孤獨和痛苦,以及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

那樣的話,對孩子,對她自己,都將是終生都擺脫不掉的陰影。

還好,出現在視頻裡的是一個混血兒。影片內外的人們都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這個結果是理智的,是一個成年人思考後的結果。

茉莉是一個受過東西方高等教育的女性,她能在感性和理性之間做出正確選擇。她和伴侶的關係,不會像耀軍說的:"(和麗雲)我們倆都是為對方活著。"她不會執著於一份沒有未來的感情,更不會讓這份感情留下一個孩子。

《地久天長》:你看的是中年人的過去,我想的是下一代的未來

她的世界遠比麗雲的要豐富豐滿得多。

隨著電視劇《都挺好》的熱播,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再次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父母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決定性作用。同樣,在這部《地久天長》裡,我們依然能看到同樣的影響。

看這部《地久天長》可以懷舊,可以流淚。但走出影院,我們還要面對真實的生活,如何面對當下,如何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將來,是我們都該認真思考的。

因為未來裡有孩子,也有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