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國:在龍門看農民畫

錦繡中華,不僅美在山水之婀娜壯麗,更美在文化藝術的異彩紛呈。在祖國的南端,源遠流長的粵文化不僅孕育了發達的經濟,更澆灌出獨具特色的藝苑奇葩。

今天,“文眼聚焦”為大家奉獻“粵風文韻”專題,精選兩篇佳作。從龍門農民畫觀民間藝術之美,從書院書室觀文人雅緻之趣,民風淳樸,文氣悠長,角度各異,精彩紛呈,以管窺粵風文韻大美之一斑。

外出採風,安排我們在龍門只待一天,讓我頓感索然。好長一段時間來,常有人跟我說起龍門,說那裡的南崑山、桂峰山、溫泉小鎮,都是極其清涼好玩的去處;那裡的舞火狗、舞春牛、點燈,則又是極其獨特的地方風俗;還有建龍圍、煥文樓、翁泉,無不值得一看。如此多的景緻,卻讓我們在那裡只待一天,能盡興麼?

汽車一出惠州,大雨便卷地而來;車到龍門,卻風雨驟歇,頭上清出一汪藍天,讓人的心裡也頓然清涼起來。稍事休息,縣裡的宣傳部長安排我們先去觀看農民畫。畫而冠以“農民”,很容易地就想象出它的泥土氣息。我對於凡帶泥土氣息的事物都感興趣,即刻欣然前往。

首先去了文化館。館有四層,專門闢出二樓隔作了若干間畫室,供一些農民畫畫師在此間作畫、授業。這裡是龍門農民畫的一個重要基地。能在這裡佔據一席之地的都是在農民畫創作上有了相當成就的高人。政府將這些畫室免費提供給他們,供他們潛心創作,也可帶些徒弟。一兩個、三五個,不等。他們授徒也都是免費的,而且不設門檻,誰都可以報名來學。政府自會給他們補貼。我們一路走去,每間畫室裡都看了看。畫室統一規格,大約二十餘平方米,三面牆上滿滿地掛著室主人的作品,角落裡堆著畫布,兩位學徒模樣的在學畫。學徒的年紀都不小了,已近中年,且大多為女性。他們學畫的時間也許還不長,顏色線條都還顯得稚嫩,但都極為專注、認真。任我們在裡面喧譁品鑑,他們完全不為所動,連頭都沒有抬一下,只是靜靜地、一筆一筆一絲不苟地畫著。他們的神情令人感動。能這樣沉下心思努力的人,假以時日,終會有成。

在二樓轉過一圈,發現龍門農民畫都是沒有題識的。他們完全沒有中國畫創作“留白”的講究,只管將畫面填充得十分飽滿,連半點縫隙都沒有;顏色皆大紅、大綠、大紫、大黃,極盡絢豔。這樣飽滿而絢豔的畫面給人的視覺造成極大的撞擊力,一種喜感撲面而來,而在飽和的畫面上任何款識都會顯得累贅。但也有例外。農民畫畫家王漢池先生已經畫了三十多年,對農民畫創作的各種技藝爛熟於心,但王老先生並不滿足,總還想有變化。他想到的是將龍門山歌糅進畫裡面。

龍門山歌也是極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一首山歌即是一幅畫作的立意。他打破龍門農民畫沒有題識的框框,有意打亂某種格局,淡化了那樣刻意的平衡與和諧,留出空白,將山歌題寫在上面。在他的畫室迎門處掛著一幅剛剛完成的作品,名為《接新娘》,畫法依舊,畫面很有喜氣,新娘子一襲紅裝,美麗又端莊,一左一右的伴娘都把頭歪向一邊,著裝一紅一綠,互為映襯,接親的隊伍也各具形態,這些都跟其他農民畫畫家如出一轍。不同的是他在畫的左上方留出一塊空白,把那首山歌題寫在上面:太陽一出圓噹噹,金光燦爛照四方;新娘美豔賽豆腐,又白又嫩又端莊。有了這首山歌,畫面頓時生動起來,少了幾分呆板,顯出與眾不同的藝術魅力。

接著驅車到了中國農民畫博物館。這是一座由民營企業家出資修建的博物館。在這裡,能看到龍門農民畫的發展脈絡,也能看到他們最優秀的一些代表作。據介紹,龍門縣的農民畫作者數以千百計,遍佈城鄉。他們大多不是科班出身,對於創作卻都很自信,因為筆下表現的題材都是親身經歷過的生活,有著切身體會。只需看看這些畫作的題目:《淋菜》《榨油》《摘豆角》《蓋新房》《磨谷谷》……無不帶著一股濃烈的鄉土生活氣息。想來這些農民畫畫家都是些心地善良寬廣的俗人,他們在畫作中著意濾去了生活的艱辛,只是盡情地渲染鋪陳一種歡樂氣氛。一個家裡,一間餐廳,掛上一幅農民畫,那份喜色能讓滿室生輝。

龍門農民畫有不少表現的是當地風俗,最常見、最著名的是舞火狗。

有一個傳說,說瑤族峒主幼年喪母,是靠吸吮母狗的奶水長大的。狗對瑤族有哺育之恩。後人為了紀念狗的大恩大德,就有了舞火狗的活動,是一種祭祀,也是青年男女們的一個節日。每年中秋的夜晚,少女們齊集在祠堂門口,她們在肩膀和腰上都綁了黃姜葉,頭戴竹笠,竹笠上插著點燃的香,謂之“火狗”。隨村人一起祭完祖,“火狗”們就排著隊,且歌且舞,到每戶人家的灶房和菜園去舞拜,小夥子們此時則不可上前,只能遠遠放鞭炮助威。至夜,各村的“火狗”隊彙集到一處,舞至河邊,將身上的披掛統統除下扔到河裡,站在水邊將手腳洗乾淨了,然後男女彙集,隔水對歌,至明方歇。再然後呢,舞過三次火狗後的女孩子就可以住進“妹仔屋”,可以在晚上等候男子約會了。舞火狗實際上是瑤族女孩子的成年禮。

這是一個非常浪漫、充滿人情味和洋溢青春氣息的活動。想想看吧,秋夜、朗月、舞火狗、男女隔河對唱、妹仔屋裡月下約會,這都是多麼具有畫面感的場景。舞火狗成了龍門農民畫畫家們常常拿來創作的題材。每次創作,自有新的角度,新的立意,無有雷同。

炎夏的龍門,隨處有陰涼,到了南崑山中,更是涼意襲人。夜宿自然保護區的度假村,窗外大樹肅然,極為幽靜,一波波的山風從窗口灌進來,涼爽至極。我坐在燈下,翻看著縣裡贈送的《龍門農民畫作品集》。與一些只為招商和旅遊而作的宣傳品不同,這本畫冊用的是藝術形式來表現鄉風鄉情。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我靜靜地把一本畫冊翻讀到底,直至夜深,興盡而眠。

窗外的山風響了一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