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已经减负的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佳佳朱佳


那么多原因,我想说的是,在择优考试上,应该会越来越难。

有考纲压制考题范围,但是,在套路与反套路,压题与反押题的竞争中,考题大致会成波动上升的趋势。真题的流露,会导致一部分原来是很难的题,由于老师的逐年重视,导致反套路讲解题方法,所以一些中高要求的思维方法会变成基础要求。因为大部分都会了,也就默认大家都会。

这样对人的计算速度有了要求之后就会有大量立足于基础的衍生结论和方法。因为这些结论会提高解题速度。

所以从这个方面,我也是支持高考改革的,不仅仅是考核方式,更主要的是考试内容的轻微调整。

学习压力大是因为很少去认真。大部分人都是没有一个专注、反思的品质,包括我自己。现在越来越不爱去钻研一个东西,越来越喜欢轻而易举的去获取答案。最简单的就是,问题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是答案,其次才是整个解题过程,平分标准以及蕴含的解题思路。所以我们是举一反一,甚至还在同一个地方摔到,达不到境界。

客观(大家都提到了,我也不想说太多)

1.人多坑少,教育资源和受教育人数不匹配,大家都想送小孩去好学校,所以竞争大

2.教育方法或者说思维的老套。我不是不赞成传统教育方法,但是动不动抄课文,抄生字十遍,抄公式五十遍,抄单词,抄真的有效吗?抄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显现,例如题海战术等等。

3.不走心或者说是不用心。几本参考资料,必然至少有30%重复题目。每次考试和平时试卷,总会有一些题做过十几次,然而,该会的早就做吐了,不会的还是不会。所以,在习题甄选上,希望相关教研组能够多费心。在教学上,不要过分重量,而重质,不重做新,而重扎实做会。也就是说,注重方法教学。

未来的假想:

90后乃至00后生育观念、婚姻观念的改变会不会导致人口数量和日益增加的教育资源相持平导致教育竞争不那么激烈?现在国家有普及高等教育的意图了,但是那时候,用人单位若还是唯学历论,其实也对当下情况并没有多大改观!


树木也要树人


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想举例说明一下,前些天看了一个新闻,学生报到时候,一小学老师就有通知各位家长,学生当天可以不到学校报到,只要家长到即可,但是必须带上孩子的寒假作业报到。不同年代,可没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可老师也更狠了,没做完作业的家长和小孩在教室拼命的赶寒假作业,那场面本人表示第一次见到,这社会居然还有没完成寒假作业不能报到的?

还有一个更加奇葩的新闻,一个13岁的小男孩小金在18日开学第一天,小金只上了半天学,便因未完成寒假作业,被班主任要求回到家写作业。21日,小孩在家附近坠楼身亡,留下了四封遗书,家长痛不欲生。

四封遗书如下:

“虽然不喜欢你,经常拌嘴,”但是小金还是将第一封信写给了姐姐,偷偷夹在姐姐的平板电脑内。姐姐说,文字很简短,但已表露要走的意思,还让她不要伤心难过。令她意外的是,文中最后提示写给姨妈的信在妈妈卧室电脑台上的红领巾下。

“你是第3个对我好的人,”他在给姨妈的信中写道,同样安慰姨妈不必伤心难过。并提醒在衣柜里(妈妈的)有爸爸妈妈的信。

“爸爸妈妈,我知道你讨厌我,我走了,请不要伤心难过,”在给爸爸妈妈的信里他如是写道。文中同样在最后留下了写给爷爷奶奶的信的线索,在自己抽屉身份证下压着,他将最重要的一封信同自己的身份证摞在一起。

“最放心不下就是你们两个,”小金牵挂着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的身体,他在写到,因自己无法达成爷爷奶奶的期望,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跟两人话别,并将自己在春节期间收到的不足500元“利是钱”留给了两位老人,就此绝笔。

而在工作中,同事也经常吐槽,自己家两个小孩每天辅导作业都到了晚上十一点甚至十二点,作为孩子的家长,压力也是非常大,但也无可奈何。有的甚至觉得辅导作业都要折寿十年了,因为太痛苦了。

令人讨厌的我经常调侃他们,这不就是二胎的好处,辅导作业都是双份的?

而我也庆幸幸亏生在了80后,同学之间家庭情况都差不多,学习压力也没这么的大,小学生就要做作业到十一二点,忒吓人了吧?

试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是由于学校教育体制的原因?由于社会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大?还有由于什么呢?

欢迎看到问题的亲们,谈谈你们的看法?


佳佳朱佳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都是80后的孩子在上小学或结婚早的在上中学。他们又是一个孩的多,每个家长都想望子成龙。所以现在的小学生有的就学7一8门课外课。如舞蹈,书法,画画,钢琴,表演,演讲,国学等,有的在加上英语,语文,数学等。各学科每周一节至两节不等,周六周日全天在上四节课。有的孩子中午吃饭都没时间。二是学校各种考核在以学生的分数为基准,老师就得多讲,多留作业,不然知识面达不到,考核就落后,奖金,先进就没份了。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比较难,应从国家层面上加以解决。大学的入学是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还是从小学到高中硬性规定,减少课时,增加社会活动。还是对需要补课的可以在学校进行,费用统一收取。取缔社会一切补课场所?总之要统盘考虑,不能操之过急,不然老百姓不让。


壮志凌云274383217


这是个好问题。

中小学生学习压力大,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其实,现在的教育政策,很多都给出了相当减轻孩子负担的措施,至少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上。但执行是另一回事,比如要求初中生课后作业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可以说,我了解到的没有一个!相反,初中生作业做到十点半以后的,是绝大多数。语文老师说只有四十五分钟题量,数学老师说只有半个小时题量,英语老师也说只有半个小时题量,其他各科也都有题量。而且,那只是老师以为可以做到的题量,学生往往具体得花成倍的时间。

再加上中考的择校分数要求,特别是等级制,和据说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百分七十的学生惧怕自己发挥不好成为落选普高的学生,而还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惧怕自己发挥上不能上本地重点高中,耽误了自己的人生。不是百分之百,很多都是重合算的。真正稳上重点的只有百分之五的学生,而对自己失望,无所谓职高的,也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也就是在中考面前,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无法淡定。高考就更加了。

其实,我觉得减负不是解决压力的办法,很多人是背五十斤跑不快,不背东西,还是跑不快!

我们的教育还是没有走出知识传授的旧路,学生学得不得要领,没有方法,也不会在压力面前调整。而教育部门只会向老师、学校施压,转嫁给学生。领导和社会给家长施压,家长也把一部分压力发泄到学生身上。学生除了课业,还有培训的压力。

对了,压力大,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时代发展了,要求也高了。


喜乐会cs


学生的压力大主要是由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家长的焦虑造成的。

一、我国的教育体系单一,学生的读书出路也非常单一。

这里我先介绍一下德国的教育体系。

德国的幼儿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大纲,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教育幼儿,普及最基本的社会常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德国的小学,学生没有功课负担,上午上课,下午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学校做感兴趣的事情,学校从来不强制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主要靠老师的评价,几乎没有分数评价。

德国的初中和高中学习完成后,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上职校,毕业成为技工,走上社会工资待遇相当高,受社会尊重。另一部分则选择继续考大学。

德国的大学宽进严出。德国的大学基本上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考试大纲,开学初,教授给学生罗列出一学期的各种书单,学生按照书单上的推荐,去努力刻苦的钻研学习,他们考试前也不划考试重点,主要靠你平时的读书和学习,去通过考试。

不难看出,德国的教育尊重每一个孩子,也面向大众,让人尽其材,材尽其用。也难怪德意志民族有理性,务实,逻辑性强的优秀品质。

大家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教育,所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冲着高考这一条路去读书,你拥我挤,情愿不情愿都得学。

所以,我们应该先调整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结构问题,让我国的教育就像我们现在的超级市场一样,个性化,多样化一些。

二、家长的焦虑,也是加重学生学习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985.211毕业的学生收入高,工作好,这是一个现实,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家长攀比也如,虚荣也好,焦虑也好,都一股脑儿地去埋头苦学,挤高考这座独木桥。

小孩子那里去想什么未来,什么工作,他们只要高兴每一天就好,若不是家长和老师整天追在后面要作业,他们才懒得学呢!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大家讨论评论,谢谢!


遇见美子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家长,我觉得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没有实质上的减轻,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倒是真实的。

学生减负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是都是雷声大雨点儿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2018年底,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生减负的具体措施,这次看来是要动真格儿的了。但是从开学这一个月来的情况看,这些措施基本没有落实到位。


首先是宣传力度不到位,教育局还没有下发专门的减负文件,也没有对减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不管是校内负担也好,校外负担也好都还是一切照旧。

学生负担减不下来,学生压力大,其原因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学校不敢减,另一方面是家长不敢减。最想减负的是学生,但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没有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学生就像一个被教师和家长操纵的木偶,没有自主权。

学校不敢减负是因为升学率指标的硬性任务。学校要想被社会认可,只有看升学率,看考入名牌学校的学生数。学校没有了升学率,学校的生存就存在了问题。所以学校必须要抓升学率,那就必然要对学生的学习抓的严,抓的紧。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最重要的也是升学率和教学成绩。没有了升学率的教师工作前景也是不光明的,尤其是私立学校的教师有可能失去工作。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抓的不紧,比如说不留作业,家长也不会认可这位教师的。他们会认为教师没有责任心,甚至耽误学生前程,误人子弟。家长找到学校要求换教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我们学校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二年级的一位教师管理学生不严格,还经常不留作业,家长认为这位教师对孩子的学习不负责,有家长组织全体学生家长天天找校长要求更换教师,校长经不起这样的闹腾,没办法只能将该教师调整到其它岗位。

学校和教师要想被家长认可,只有提高学生成绩,好成绩的背后,必然是题海战术,强化训练。所以,学校和教师不会真正给学生减负。校内减负,家长不会答应。


谈学习聊教育


(1)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好的,但执行起来相对较难。

(2)各学科都留有课外作业,题目难易不等,有些偏题怪题出现,有的家长不知所措。

(3)现在有些学校实行了弹性学习。但是有的家长却安排孩子课外辅导学习,孩子往往是上完一课就赶往下一个地方上课,减少了孩子的许多休息时间。

(4)学生学习课程进度的快慢,对学生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学中为了赶进度,往往忽视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常常带有一些问题教学新的课程。

(5)乡村的孩子为了选择较好的学习环境,进城上学。造成一些班级的学生人数多,大班上课。学生学习的压力有所增加。


趣学英语园地


都说是中小学生减负,怎么叫减负?首先是必须合理,请注意首先是教材和试题合理,所谓合理不是越高深越好,越超出年龄理解范围越好,而是针对自己国家的国情,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学生的数量和素质等等来具体施教,如果从根本上就错了,那就谈不到以后了。其次同班学生做同样数量的作业,往往是熬夜搞得自己很累的学生,考试成绩反而不一定好,而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业反而做的快,睡的早。我想大家上学时候可能都有这个感觉吧。然而努力求学是没错的,头悬梁锥刺股这个词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个人认为,该减负的不是学生,或者说不仅仅是学生,学生家长更是重灾区,中小学学生的家长,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工作,压力很大,有多少家长真的能在完成了一天的自己本职工作后陪孩子熬夜辅导作业,还要说家长有点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更多的就是直接开始崩溃了吧,转天继续送完孩子上学后,又开始忙碌的工作?还要在休息的时候带孩子去补习班。这是孩子上学还是全家上学?(已经把金钱,学生家长的工作状况,等等具体情况抛开了)所以感觉学习减负应该是全民减负。从根本上解决吧,单谈学习减负没有用。另外说句公道话吧,教师的负担也挺重,教师已经不能称为职业了,因为在学生走向社会以前教师真的是孩子更高级的父母,影响学生的一生!


天津一人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学生、家长都是压力山大,根本原因还是教材导向问题!搞什么西方启发式教育,要求大量的课外阅读、自我摸索、课前预习、高难内容、无用课程,占用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大量时间,甚至牺牲了学生的体育课、音乐课,牺牲了孩子们的玩耍时间,严重占用了孩子们的睡眠时间。解决方法就是摈弃西方文化思维,撕下素质教育的伪装,还原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全面改革教材,坚决避免高中、初中、小学知识点交叉重复,坚决抛弃掩掩藏藏到处问学生看见了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规律的教材编写理念,坚决摈弃大多数学校学生做不到的实践实验讨论阅读写作等要求,每个知识点都在教材上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使教材变成离开老师学生也能自学的指南,而不是催生课外培训机构、教辅材料等教育衍生产业的工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师、学生、家长都累,穷富教育差距不断拉大的教育现状!


静思80369614


学生学习负担来自于谁?明确说,不是老师,我是一名老师,至少有发言权!学生学习的压力首先来自于国家用人政策和高考政策,这些直接导致太多的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老师如果真的给孩子减负,造成成绩下降,学生恐怕都会站出来指责老师。其次来自于教育部门的评价机制!怎么评价老师的好与坏?教学成绩!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绩效考核,都是唯成绩论的!事关金钱,哪个老师敢怠慢?第三,是学生现在的心态,太多的学生厌倦学习,更喜欢享受,喜欢玩乐,偏偏家长一方面娇惯孩子,处处满足孩子的欲望,另一方面却又要求孩子不学却得高分,简直是笑话!

我不但是老师,也是孩子家长,虽然没有娇惯孩子,但孩子却自娇!吃不下苦,付不了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