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逼上兴趣班的孩子,如今感谢父母吗?

薛小落


如果说当时我不是特别理解父母非要“逼”着我去“优秀”的话,那么现在,当我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在我自己的育儿路上,我是真的理解了,而且,非常感谢父母当初硬着心肠的“逼迫”。

我是80后,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为了生活,父亲朝九晚五工作,母亲三班倒工作,两人所赚的钱也差不多就是家庭生活开资了。那时候,文艺活动还是贫乏的,而文化程度在当时也算不错的父母所理解的“孩子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也不是唱歌跳舞乐趣什么的,而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幼儿园时期,他们就让我在学校里组织的唱歌班和笛子班里唱唱歌吹吹笛子也算是有个小才艺就行了,并没有报其他艺术类兴趣班。


在我小学二年级时,父母给我报了一个作文班一个奥数班两个兴趣班。每周六的上午和下午我都要去学校上课。当时真的是很不情愿啊!难得周末,真的很想很想休息很想很想出去玩啊!没办法,父母给报了班,我也不是叛逆型的孩子,就只能乖乖去上课了。

上了1个多月后,我觉得无聊了。作文班我还是挺喜欢的(这和当时的老师还是有关系的,特别会讲课的一个女老师,还会带我们出去公园什么的找写作素材,挺有趣的),但是奥数班就比较枯燥无味了,除了各种公式还是各种公式。于是,我就跟父母讨价还价了,能不能只上一个写作班,把奥数班给我退了。父母表示十分理解我的“辛苦”,但是没法同意,说辞是为了我以后能“算术好会去买东西“!咳,现在我也知道啊,他们已经交了学费了呀,没办法退的好嘛。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想给我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啦!

在后来的学习之中,写作班和奥数班的功底都给了我非常大的助力,特别是我真的喜爱上了写作,阅读理解能力也不错。高考也拿到了高分,顺利考入了中文系,毕业后也选择了与文有关的工作,那真的一生与写作文结缘了。


现在,我也做了母亲,就更理解父母当初的决定了。感谢,感恩父母,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尽其所有让我成长为一个有梦想的人。

祝爸爸妈妈健康平安,有一个快乐的晚年。

------------------------------------------------------

更多真实的育儿体验,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育儿路上遇见你),漫漫育儿路,苦与乐的坚持,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儿路上遇见你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很有发言的资格,

因为我就是当年被母亲逼上兴趣班的孩子。

十年以前,那个时候我的母亲给我找了一个小提琴老师。小提琴可以说是在乐器之中最难的乐器,我当时学也不是非常的好。我的母亲每次上课都会陪我一起去,她就坐在旁边听老师讲课,回家以后就会监督我练琴,几乎是每晚都要练上一遍。我个人认为母亲是有一些刚愎自用的,她老师觉得我拉的不对,觉得和老师上课讲的不一样。她一般骂我声音是非常大的,整栋楼都能听见她对我怒吼。有的时候她更会大打出手,最严重的一次是把我的鼻子打出血了,还有一次玻璃杯差点砸到了我的头上。

我当时就是真的想放弃了,但是却始终说不出口。我就在想,一个月都学下去了,如果现在不学那前面交的学费就太亏了。然后慢慢地,一年,两年,五年,就再也丢不掉的。同时,我的母亲也想让我通过特长生来考南京市的重点初中和高中,初中我读的是南京市第一中学,并且加入了一中的交响乐团,成为了里面最差的一个小提琴手。那是我还没有想走专业的艺术路线,当时我的愿望是科学家,当然艺术这个圈子花钱也太多了。但是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的成绩确实不太好,考不上好的高中,于是我还是考了艺术。最后我凭借小提琴的演奏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市第九中学。进了九中以后,我就是走了艺考路线,加入了文艺班。学艺术真的花钱不得了,我更是不敢放弃了。我找了很多老师,练习了很长时间,最后以非常好的艺术统考成绩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虽然说我母亲当时的严厉惩罚让我很难过,但是我从没有想过因此放弃这个兴趣。我母亲也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所以也让我一定要有一门手艺。所以我到现在都会坚持练习。虽然我的母亲非常严厉,但是有些事我也不能忘。有一年大学,南京城堵车非常严重,但是我的母亲依旧坚持带我去上课。无论再冷的冬天,我母亲都会骑着她的电动车准时到老师家上课,这些事和那些打骂比起来,我觉得我是更加富有的人。再次感谢我的母亲、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


且占丹枫系钓舟


当年被逼上兴趣班的孩子,如今感激不感激父母不知道,但技多不压身倒是体现出来了。

同事的女儿,从小就被逼着上书法班,每次都是送去的时候哭,从书法班回来,还得每天完成老师规定的书法练习内容,他爸爸特别严厉,只要写的不好,就打手心,孩子每次都哭的眼睛通红。这一练习就坚持到了他初中毕业,高中学习紧张好像就没再刻意练了。孩子考上大学之后的第二年吧,孩子特别兴奋的往家打电话说,自己的书法作品被推荐到了去参加比赛了。从那之后她从原来被逼练,变成了自觉自愿的去学了。她不管是钢笔字还是毛笔字写的都很漂亮。


还有个是学校新来的同事。学校举行大型文艺汇演,让每班都要出节目,可把我们这几个老师难为坏了,不要说排节目了,就是教我们,也不一定学得会呀。正在犯难的时候,新来的小姑娘说“我来吧”,她从网上搜舞蹈让我们选,看哪个适合,然后她来改,来教。对她来说轻车熟路,我们都很好奇,大学她学的汉语言文学,怎么还会编舞。聊天才知道,她从四岁开始就被家长送去舞蹈班,为了练舞每天偷偷的哭,自打上了初中,以学习忙为由,自己就一次都不再去舞蹈班了,连上大学都不走艺术这个专业。谁知道到教学了又派上用场了。后来她被县艺术文化中心聘走了。


被逼着学的时候都反感,但用到的时候都会感谢当时的努力和付出,特别是现在社会,多样本事就多条路。(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春日苍穹


我现在开始觉得爸妈逼上兴趣班就跟逼我们学习一样,不逼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我就属于反面教材,我爸妈从来不逼我,学舞蹈两天半觉得太疼不学了,学写作觉得自己没有想象力就算了,学心算现在也就是买菜能用的上,导致现在一无所长,每次面试填特长和爱好想半天都编不出来!

前一段时间出差无聊看着小猫挺漂亮跟着画一画,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还可以画画,当然跟专业的不能比,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还是挺满意的😁 然后就想着为什么我小时候我妈没发现我这个潜能让我学画画呢,如果当时我妈逼我会不会现在就有所成就呢,当然想象只能想象,谁都回不了过去也预知不了未来,一切从现在开始也来的急。所以,现在想学什么可以自己逼自己,我们比那个时候更成熟,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加油↖(^ω^)↗





Mia育儿


我来说说我闺女的故事吧。女儿现在高三学生,报考的是播音主持专业,她比别的同学多一个优势是她英语好,所以别人都报汉语播音,她除此之外还报考了英汉双播,而且考试效果还不错。

她在参加艺考后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妈,你得让弟弟好好学习英语啊!你现在就开始让他听英语吧,就像我小时候一样,每天给他听,先磨耳朵。……



弟弟才一岁四个月。

我说你比妈妈还着急呢。怎么现在不怪妈妈当初逼着你听英语了?

她说,现在终于明白老妈当初对我的严格要求多么正确!要不是老妈帮我打下这个良好的英语特长,我现在怎么会考英汉双播呢!

是呀。不仅高考中靠英语好找到了优势,就连中考也是靠英语好提高了总分。英语好确实让她尝到了很多甜头。

想想当初我坚持让她学习英语的经历,感慨万千。从她上小学开始,我给她报了英语辅导班,注重听说的那种,鼓励孩子大胆开口说,说的是美式英语。

老师要求每天听录音。不管孩子在玩还是在吃饭,都放开英语让她听,不要在意她听了多少,记住了多少,直管听就好了。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但是却遭到家里爸爸的反对,他不喜欢一大早就放着英语,说了一堆厌烦的话。结果让孩子也产生了排斥心理。有段时间真的停下来了。

但是我又坚持给播放。而且早起叫醒孩子的铃声也是新概念英语课程。

当时不仅孩子在学习,我也跟着学习。我背新概念课文,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背而已。我一遍遍背不过,孩子却说:妈妈好笨,我都背过了!我让她背诵试试,果然一字不差。这一下让她找到自信,开始背诵新概念课文,跟着录音背,语音语调模仿的惟妙惟肖,有一次她坐后座背诵英语课文,爸爸以为是广播呢!

当年逼着孩子学习英语,并没有多想,只是跟着社会大环境,有点跟风学习的意思。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年级越来越高,她在这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她自己也对英语学习很有自信。

自己尝到了甜头,就开始督促我早早给弟弟灌输英语了。这就是我家的故事。


俩宝好妈


大多都在分享被逼上兴趣班的孩子,如今是否感激父母。我来个反向回答。说说,完全放任自由,不用上兴趣班的孩子会怎么样。

我就是这个孩子。应该说我有个非常快乐的童年,我爸妈给我好多自由,我感兴趣的,学,没兴趣了,不学,因为这样,小时候我随意放弃了几个自己原本有潜力具备的才能,现在想起,会有些后悔当初没有继续学下去,都半途而废了。

但我这些才艺因此没得到更好的发挥,其实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我形成了一种,随性而至,兴趣突然来了,总能找到千万种美好的理由去做,但一旦兴趣没了,我也能理直气壮找到学来无用或做来无用的理由来轻易放弃的习惯,也就是没学会坚持。这样势必影响我的个人发展,待我学习心理学,开始有了自我觉察,才把这个习惯调整过来,开始修炼坚持。好在,我察觉到了。

我们知道,学一样东西,即使你确实适合学,确实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都会经历一个倦怠期,甚至厌恶期,这个时候,如果再坚持下去,可能就能柳暗花明,还能萌发一种更深层次的兴趣,作为孩子,他的自制力还没完全形成,更容易放弃,这就需要父母的狠心坚持,也就是我们说的逼迫。但也不是无论什么兴趣,逼迫就好,还要看这个要坚持的东西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兴趣不是越多越好,适合自己孩子的才好。

所以针对这个话题,我的个人观点是,如果父母强迫你坚持的,确实是你本身具备潜力,才能,是他让你走过倦怠期,走过厌恶期,继续坚持往前走,让你的才能得到发展,学有所获,那要感激父母,感谢他们助你赢得一个丰富你生命的特长,助你习得坚持。

但如果你父母逼迫你做的,并不是你真正适合的,而是他们将自己所期待的,强加在你身上,还因此造成你一定的心灵创伤及对所学产生的排斥,厌恶,那就不一定是感激了,我们只能理解,并与他们,与自己做和解,让自己所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找到心灵自由。

这个题目的切身感受分享到这里,不知是否能与你有共鸣。


悠遥若水


我觉得从小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长大肯定会感谢父母。因为我现在就更后悔没有任何特长。如果父母给我报个舞蹈班,钢琴或者古筝班,哪怕是写作班书法班都可以,最起码我有一样拿的出手的,在日后都是很加分的。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有活动,需要挑选会弹琴会跳舞的女孩子,班级只有一名女生会,在全班都羡慕的眼光中去参加活动,在全校万众瞩目下表演,这样的女孩子从小就有表演机会,经常锻炼练就了从容不迫的本领,自信而且喜欢表现自己。对以后得成长有很多利好因素。而普通女孩只有羡慕的份,也是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普遍都不好。



上班之后,发现如果哪个同事有个技能的话,(比如唱歌,跳舞,拉小提琴,弹吉他),很为本身加分,人缘也会好很多,在年会上露一手的话,同事们都会刮目相看。所以在年少的时候去学习一个兴趣是多么重要啊!

哪怕你不是很感兴趣,被逼无奈学的,日后你也会感激父母。如今的那些出类拔萃的孩子们,哪个不是头悬梁锥刺股才有今天的满腹经纶,如果没有十年如一日的训练,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有了前车之鉴,对待我的孩子,我会给他报很多兴趣班,当然不是让他学很多东西,而是让他在尝试了各种班之后,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当然在自己的兴趣之前去学效果反而会更好。

我觉得有句老话说的好:“技多不压身”。小时候多学多吃苦,总比长大了一无是处,再去学东西好。而且小时候记忆力和耐力都比成人好,成年以后在学东西反而没有小时候记得牢固,很多东西小时候学过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所以我支持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


小阔少妈妈


下面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来谈谈吧!

一、没有目标,随心所欲被逼型

当年我只上过3个兴趣班,一个是4岁时去学弹电子琴。这个是被逼的,因为当时还太小,什么都不懂。家长让去就去。而父母也只是因为看见别的孩子都学,就给我报了名。对我也没有报太大期望。当时应为年纪太小,对老师讲的不能够理解和接受,回到家中,家长也不不会,更谈不上引导了,当时学习的条件比较差,上课都需要带着自己的琴去,我只记得我还没有自己的琴高的感觉,这样最后越学越难,当然学不进去了,就放弃了。

二、家长希望通过上兴趣班,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型

当时,我已经上了三年级了,刚刚开始学习写钢笔字。这时候,父母认为要想钢笔字写得好,练好毛笔字非常重要,就给我报了。一开始学的时候,我写的字经常被老师展出,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书法的学习的确是一个非常磨性子的事情,又和个人的阅历有关,当时自己的臂力也不行,时间长了,好像觉得不能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三年级以后功课慢慢就复杂了,所以放弃了。

家长大概觉得我也不是这块料,就没再逼我。

三、一时兴起,以为有潜力被逼型

四年级刚开始,学校开始让学生办手抄报,为了让自己的手抄报漂亮,我经常照着画画,模仿的有模有样,家长一看,似乎觉得我再绘画方面有兴趣,可以培养一下,就给我报了个绘画班。但其实我自己这个时候,对于构图、对于事物的空间关系、对于色彩的运用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及从小就学绘画的孩子,每次看到他们画的画,空间比例协调、用色搭配大胆,充满想象力,我就觉得很自卑。一度让我怀疑人生。所以无论怎么逼我我都不愿意学了。

现在看着身边的朋友有各种各样的才艺,很是羡慕,也常常对父母说当年上兴趣班,你为什么不逼我学?父母问:“逼你你就会学吗?”

我想了一想,答案是不会!因为在那个阶段,孩子根本不懂,父母单纯的逼孩子,而不了解孩子每一个阶段的特点,不会引导孩子发现兴趣,挖掘潜能,再怎么逼孩子都没有用!


灵风飞舞80


让我来说,我爸爸妈妈很爱我,然后呢,有时候在一些事情上,甚至比较溺爱。我很喜欢跳舞,但不喜欢书法,一开始这两个班他们都给我报了,但是书法我不喜欢啊,我就偷偷躲厕所,写字鬼画符。老师告诉了家长,然后,我爸妈就帮我退掉了,真爱大概如此吧。

接下来舞蹈,我很喜欢舞蹈啊,但是我讨厌基本功啊,于是我一哭闹,爸妈也帮我停了。

所以现在,我一无所长,公司要有活动,我都是默默看着羡慕别人的份。

幸好,爸爸妈妈那么溺爱,没长歪歪,

现在我的女儿,我就是后妈,我一定要让他坚持,长大后的她,希望会感谢我。


可乐嘉姐


不知道被逼上兴趣班的孩子会不会感谢父母。我作为没被逼上兴趣班,也没上过兴趣班的一员说一下我的3点看法。

1.不管自己承不承认,有特长总比没有特长好。最近听信一句话“没有白费的努力”。你之前的付出总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回报你。你或许学的画画,当你语言描述不清时,寥寥几笔就能让人看懂。毕竟图像比文字更容易让人记住。或许你学的钢琴,当遇上心仪的姑娘,大家都跃跃欲试,正巧旁边一架钢琴,你弹上一曲《献给爱丽丝》。她的芳心暗许。

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

2.不管你承不承认,你总比没上过兴趣班的人更能坚持,更有耐心。大家都知道,无论学画画还是学钢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练习和经验积累的。单凭这一条,就能超越同龄人一大截。努力决定你的下限,天赋决定你的上限。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你拼上限的时候。


3.不管你承不承认,你的视野更开阔,内心世界更丰富和更有感染力。换句话说,你内心戏很足,更容易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你看的是世界名画,练得是世界名曲,说得是世界名人。总之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来表达情绪。


兴趣不只是为了兴趣,是为了能力的培养,关注头条号“正大气象”,了解更多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