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的孩子能創造驚喜,管了的孩子卻“誤入歧途”,這怎麼回事?

拉倒最後,有普通父母升級“大神”級父母隨堂考,看看你的LEVEL!

好端端的新睡褲,小七竟然用剪刀給它掏了個窟窿!

不管的孩子能創造驚喜,管了的孩子卻“誤入歧途”,這怎麼回事?

而且不止一件,是很多件!這絕不是激情犯罪,小七就是一小慣犯!

不管的孩子能創造驚喜,管了的孩子卻“誤入歧途”,這怎麼回事?

所以作為家長,此時不給她立規矩,難道還等著更多的褲子變破爛嗎?

“不可以剪褲子!立刻把剪刀收起來!”

想必很多家長都會這麼做。

因為我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用我們的人生閱歷來教育孩子這個世上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1、何為“正確”?何為“錯誤”?

“新褲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剪著玩的。”這是我們家長認為“正確”的世間道理。

不過ISIS的行為在他們看來是絕對的正義之舉,可從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卻是不折不扣的反人類行為——凡事無絕對的對錯,都得看自己的立場。

從父母的立場來講,我給你買新褲子是為了好好地照顧你,養育你,所以你就得好好聽!完全服從!但從孩子的立場來講,TA需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探索這個陌生的世界。

所以,當我們苦口婆心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麼的時候,我們正叉著腰俯視孩子,用自認為的“我是對你好”的木棍橫七豎八地架在孩子周圍,然後滿心認為孩子只要按照我們搭出的框架成長,就一定能成為龍鳳。

不管的孩子能創造驚喜,管了的孩子卻“誤入歧途”,這怎麼回事?

可對於孩子來說,這樣做的我們其實只是個仗著自己個子大欺負TA的大小孩而已。

因為TA只要這一句話就可以把“大小孩”家長逼得沒話說:“我只是好奇剪了幾刀,你就把剪刀拿走了,可是將來看到鄰居家的孩子會剪各種作品了,你又嫌棄我笨手笨腳什麼都不會!”

那時到底該怪誰?

2、“大神”的破解之道

按照慣常的做法,我們不過是個只會使蠻勁的大小孩,說明我們和孩子還處在一個層次上,所以想讓問題得到解決,得往上一層思考。

看看“大神”老子會如何做。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要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試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

世間萬物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探索,就是TA的運行規律。

應該“有所施為”,但不是各種限制。

我收起了小七剪壞的新褲子,然後給了她一筐穿不了的舊衣服。

“這些都是你穿髒了穿舊了的衣服,也沒辦法給別人了,你就隨便剪著玩吧。”

“記住!只能剪這裡面的衣服,其它的衣服都不能動。”

小七想了想,很高興點了點頭。

當天,她就把一條舊打底褲剪了很多破洞。

本以為這事就這麼結束了。

但最近她的行為卻讓我深刻明白了“大神”老子的智慧:

她在對舊衣服進行破壞之後,開始了創新——所有的服裝和髮型,都是五歲多的她親手給娃娃們設計、剪裁、搭配的!

不管的孩子能創造驚喜,管了的孩子卻“誤入歧途”,這怎麼回事?

不管的孩子能創造驚喜,管了的孩子卻“誤入歧途”,這怎麼回事?

原材料:口水巾+T恤+打底褲

雖要有所施為但又要“不加自己的傾向”。當時我僅僅對她說了上面的話,也幸虧只對她說了上面的話。如果我不斷說:

“你這洞剪得不均勻!(評價)”

“剪掉的碎布要扔進垃圾桶裡!(強調規矩)”

“就知道剪破洞,都不知道看會兒書!(否認)”

我絕對看不到小七這些充滿創意的作品。

就因為尊重她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這些舊衣服才重新實現它們的價值。而我也在這種“無為”中,讓自己從蠻橫的“大小孩”,升級成了一個大人。

升級“大師”隨堂考

01、1歲多孩子要翻垃圾桶,正確做法是

A.告訴髒,不許碰

B.洗乾淨垃圾桶

C.把垃圾桶拿走

D.讓孩子隨便扔

02、2歲孩子要玩土,正確做法是

A.髒,拉走

B.給他撿樹枝瓶蓋

C.只讓看別人玩

D.陪他一起摳泥巴

留下你的答案,看看誰是“大神”!

不管的孩子能創造驚喜,管了的孩子卻“誤入歧途”,這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