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舊時繁華的北大街

北大街商市,是以130米長的北大街為軸心的地區。它四面環水,形如蓮花,南面有吊橋與連蓉門(老北門)相通。唐貞觀三年(629),商市北面建造了蓮蓉橋。起始,有販夫走卒在此遊動;繼之,市面漸成氣候,造了簡單的房屋,出現了坐商;房屋連綴成片,形成了街巷。商市西面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建造長安橋,東面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建成黃泥橋。清代初期北大街周圍四座橋皆為石級拱橋,其中以蓮蓉橋規模最大。

無錫是我國四大米市之一。米市之名,首見於明萬曆二年(1574)的《無錫縣誌》:“米市在北門大橋。”大橋即蓮蓉橋的俗稱。當時的米市,規模很小,“只是米戶沿橋攔內側設攤,與四鄉布戶、絲戶及城中居民進行一些小額交易”(《無錫市志·糧食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這種小額交易,後來發展成無錫的支柱產業,造就了著名的八段米市。

明代中後期,特別是清代,長安橋及橋畔的布行巷(後改稱布行弄),已成為土布的集散地。本邑鄉鎮和江陰的船隻運來布匹易錢易米,運糧船卸去糧食後帶去布匹,布市和米市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還推動了各行各業的運轉。當時的無錫,“百貨奇集,因之傾動四方,省直之商賈,閩浙之珍奇,遠代的骨董,五等四民之服食器用,貨隨店分,人隨貨聚”(王永積:《錫山景物略》)

它在近現代史上曾兩次遭受兵燹。第一次是清鹹同年間,太平軍從江陰巷、彎巷攻打北大街,清軍則據守蓮蓉橋。冷兵器加火銃、土炮,雙方反覆廝殺,傷亡慘重,最後太平軍攻下無錫。三年後,李鶴章淮軍攻打太平軍,蓮蓉橋又經反覆爭奪,北大街房屋大多毀於戰火。戰後,吊橋、黃泥橋、蓮蓉橋和北大街都重建。重建後的街道寬3米,用65青磚砌成人字形街面。

第二次在抗戰時期。日軍於民國1937年11月25日佔領無錫後,多處縱火,將北大街在內的商業精華地區,盡付一炬。1938年蓮蓉橋和吊橋改建成平坡水泥橋,重建的北大街寬8米,中間為彈石路面,人行道用65青磚砌成。

雖然北大街商市遭受戰爭重創,但重建後的基本格局未變,仍是“一街”、“三沿河”、“一浜”和“五弄”。一街即北大街,三沿河即桃棗沿河、麻餅沿河和芋頭沿河,一浜即遊山船浜,五弄即笆斗弄、布行弄、壇頭弄、小邾弄和遊弄。


無錫舊時繁華的北大街

北大街是一條南北向的街道,南起吊橋,北至蓮蓉橋。時和綢緞莊胡壽康老人繪製的民國1928年北大街商店分佈圖上,當時有商店58家,包括綢緞、百貨、中藥、西藥、銀樓、南貨、茶食、火腿、茶葉、槽坊、土煙和油漆等行業。

北大街上最大的行業是綢緞莊(店),計有時和、日新、祥餘、永昌、大豐、懋綸、雲裳、鼎餘、方瑞和等11家。130米的街道,就有11家,密度之大,堪稱奇蹟。同行的競爭十分激烈,一年四季都在大減價,春季大減價剛過,就是夏季大減價,接著是中秋節大減價,然後又是迎接元旦和歡度春節大減價。一家實行加一放尺,另一家就會加二甚至加三放尺。幾家大綢布莊還會在報紙上登廣告,實行聯合大減價。競爭愈演愈烈,把錫城多數綢布店捲進去了,終於在1930年前後掀起了一場令人矚目的商戰。“時和”的胡壽康老人回憶說:“競爭空前激烈,‘時和’到處蒐羅又便宜又實惠的產品,照成本出售,有7分錢一尺的印花雪丁布,8分錢一尺的元洋紗,還有淨貼2分錢一尺的紡綢,等等。購買者都趨之若鶩,極受追捧。”翻開當年的舊報紙,可看到幾家大綢布莊的利潤變化:1926年“以懋綸為最佳,約可盈餘2萬餘元……時和、九餘、世泰盛各盈餘1萬餘元”(1927年2月6日《錫報》)。以後幾年,盈利此起彼伏,至1934年“盈利者當推時和、日新等獲利約二萬元以上,世泰盛、懋綸等亦可盈利萬元左右,其餘大多數均可維持”(1935年2月9日《錫報》)。可見,時和、日新的盈利已超過世泰盛、懋綸一倍。這場持續多年的商戰,造就了綢布業的“三巨頭一霸主”。三巨頭是創辦於光緒三年(1877)的“世泰盛”,創辦於光緒十八年(1892)的“懋綸”,創辦於民國14年(1925)的後起之秀“日新”一霸主是創辦於同治六年(1867)的“時和”。

北大街的百貨業是僅次於綢布業的大行業。計有裕康、永康、利康、實生、祥和、周信泰、福興祥、同泰昌等8家。五口通商後,各種舶來品登陸中國,諸如“洋裝”、“洋襪”、“洋傘”、“洋皂”、“洋油”、“洋火”等等,不勝枚舉。世界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和北冰洋,號稱五大洋。國人便把海外來的洋貨,統稱“五洋百貨”,經營這些商品的店家,便稱為百貨店。裕康百貨店是北大街也是本邑最大的一家百貨店,商品琳琅滿目,除銅錫器之外,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實,當時“裕康”等百貨店出售的不少商品,已非洋貨而是國貨了,如蜜蜂牌、英雄牌絨線,滬產名牌襯衫、汗衫以及錫城生產的毛巾、襪子等等。

1928年,北大街有同豐、大吉春兩家國藥店。這兩家加上原在北大街後遷至城內打鐵橋的李同豐參藥號,號稱無錫三大國藥號。“同豐”建於咸豐三年(1853),相傳系開發漠河金礦的鄉賢李金鏞創辦。“同豐”兼做批發和零售,銷售面向四鄉和江陰、宜興等小藥店。“同豐”出售的參茸很有名。拳頭商品“老山臺須”,產地為東北吉林二道江的老山參,確是“道地藥材”。大吉春參藥店創建於同治二年(1863),以丸散、飲片、膏子藥聞名,尤以人參再造丸為最。

北大街的西藥房有大陸、中英、太和、正威和新華等5家。與錫城其他街道比較,這裡是西藥房集中的地方。大陸大藥房始創於光緒元年(1875),老闆李少棠,是無錫最早的西藥房。按傳統,國人習慣吃中藥,歐風東漸後西藥傳入中土,國人對其認識有一個過程,因此,那時西藥店的營業額較小,為維持生計,一般還兼售照相器材、洋酒和化妝品等洋貨。大陸大藥房除出售歐美和上海新誼、新亞藥廠的西藥外,還獨家經營美國柯達的照相器材。據1934年的《無錫工商業名錄》說:1934年起,無錫西藥開始景氣,大藥房都以經營西藥為主體了。

銀樓有新寶豐、元元、寶興和寶豐裕四家。新寶豐銀樓是無錫三大銀樓之一(另二家是恆孚和楊慶和銀樓)。寶豐裕銀樓也頗有名,其老闆錢志鵬曾擔任同業公會理事長。說是銀樓,其實主要是賣買黃金飾品的。那時的習俗,即使是下層社會的民眾也會省吃儉用積攢錢,買點黃金飾品,因為黃金是硬通貨,不受紙幣貶值的影響。


無錫舊時繁華的北大街

那時,北大街有萬大和正大兩家南貨店。“萬大”老闆繆棟臣、繆殿芳父子,曾相繼擔承同業公會理事長,故在相當長時間內,“萬大”是南貨業的領頭羊。當時結婚酒席,一般是請廚師自辦的居多。酒席的鮮貨向菜場購買,乾貨則向南貨店購買。繆氏父子交遊廣,信息靈,經常能接到婚宴菜單,普通的一席約合一石米價,上乘的要二、三石米價,利潤頗豐。

北大街還有兩家老字號:老談源盛秤店和孫思泉香鋪。老談源盛秤店在江陰巷,北大街是分店。“老談源盛”確實是一家老店,它創建於清道光年間(18世紀40年代)。清咸豐七年(1857),錫金兩縣官府規定,都要以“老談源盛”的標秤作為標準定製,可見其質量之過硬。孫思泉香鋪的總店在城內觀前街,這裡也是分店。該店主營的是香,品種包括線香、安息香、香斗、末香、檀香等。作坊設在北柵街一條小弄內。各種香製成後都含有一定水分,那時沒有烘乾設備,都是放在作場外的空地上曬乾的,故這條小弄的空氣中便迷漫著馥郁的香味,居民便給小弄取了香弄的名字。在錫城的香店中,“孫思泉”的生意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