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都要拜師,才能得到同行的承認是什麼意思?難道就不允許有人自學成才嗎?

閬金文化


在相聲界,拜師這件事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含義。通過拜師獲得同行的承認只是其中一種而已,而且已經是過去時了;現在的相聲界,是否拜師已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了,同行是否承認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了,只要有真本事,觀眾承認你就行了。


在相聲起源之初,為了維持相聲這個行業的集體利益,沒有拜師的人是不允許以相聲謀生的,無論是在街頭還是在茶館都不允許;必須通過拜師獲得行業的承認才可以。為了維持這個規矩,相聲界的老前輩們發明了家譜這個東西,把所有同行都登記在冊,即使互相不認識,但是通過彼此的師父、師爺輩總能聯繫在一起,確保不會有外行人來搶飯碗。在這個階段,師父教徒弟都是口傳心授,想要自學成才基本不可能。

解放以後,相聲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行業規矩已經不適時宜了,大家搖身一變都成為了文藝工作者,甚至相聲藝術家;再通過口傳心授教徒弟的機會就少多了,因為一是沒多少人樂意學,又不分配工作;二是紀律也不允許,徒弟都是組織上給安排好的。組織上安排的徒弟很少有順心順意的,所以一些老前輩就通過自己挖掘的方式收徒弟。比如相聲前輩馬季先生就是組織上安排給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和郭全寶四個人一起教的,雖然師承關係上寫的是侯寶林,實際上四個人都是他的師父。姜昆就是馬季自己發現的好苗子,然後通過各種關係把他調到自己身邊的。


為什麼這個時期的相聲界能人不少,但是普遍基本功薄弱呢?因為沒有人從小教,大都是半路出家,在說相聲之前都是曲藝愛好者,僅此而已。

2000年以後,互聯網開始發達起來,各種相聲相關資料在網絡上都可以找得到,視頻也很豐富,所以一個愛好者想要自學相聲的話就容易得多,只要有恆心,有毅力,都能夠出人頭地。同時,各地也興辦了一些曲藝學校,可以通過考試的方式進去學習,所以大量自學成才,沒有師承的相聲藝人開始出現,其中佼佼者也不少。


比如郭德綱,他的大部分技藝都是通過自學和尋訪名師所得,真正由師父侯耀文教的能耐極少;還有德雲社總教習高峰,大部分的本事也是自學所得,真正由師父範振鈺教授的能耐也很少;還有張番和劉銓淼,他們就是通過北方曲藝學校學習的相聲,十多年來也沒有師父,但是在相聲圈已經小有名氣,上過春晚了。但是這些人最後都選擇拜師了,拜師的目的各不相同;比如郭德綱,拜師就是為了有一個靠山,得到一個名分;高峰拜師就是要一個名分;張番和劉銓淼拜師則是為了獲得師父的照顧,利用師父擁有的資源,尋求更大的發展。就算他們不拜師,一樣可以混口飯吃,只是沒有現在活的那麼滋潤而已!

現在還有大量的相聲演員沒有拜師,比如楊議,大小春晚上過無數,影視劇也拍了不少,活的挺好,但是人家壓根不想拜師;還有很多相聲演員沒有拜師,那是在等待機會,師父拜的好可以少奮鬥很多年,是一次重要的,改變人生的機會!


相聲演義


而相聲這門藝術你沒有師父,感覺就會像一個孤兒一樣,尤其再早那些年,想學相聲,想學好相聲,你必須得有師承,這樣才能被相聲同行之間認可,師承更像是在相聲領域的一張通行證,或者說是營業執照。

相聲本身內部是非常團結的,尤其在早相聲只是混跡在茶館天橋,混口飯吃,你一個新人來說相聲,搶飯碗,一定會受到排擠,不允許新人來搶飯吃,而如果新人想要融入這個圈子,融入最正統的相聲行業,他們唯一的方法就是“擺知”。擺知就是辦桌酒席,認個師傅,告訴他們我也是你們這裡的人了。如果沒有這個儀式,不去拜師,那永遠都是圈外人,不被行業所接受。例如馬三立當時拜師,就找了一個飯館,請了變戲法的,唱大鼓的,鼠來寶的,拉洋片的等,這些都是客人,主要的人是馬三立本人,馬三立的父親,馬三立的師傅,除了被拜的和拜的人以外,還要有引薦人,還要有保薦人


,就是保證這個孩子人品沒有問題,不會欺師滅祖之類的。“代師”是師傅有事情無法教徒弟時,由“代師”代替行師傅之責的老師。 這就是相聲行業裡的引保代。

郭德綱當年在天橋說相聲時候,一天也掙不了幾個錢,後來在一次相聲大賽中認識了侯耀文,並且侯耀文收了郭德綱為徒,郭德綱為什麼拜師侯耀文?一個是因為侯耀文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兒子,是相聲圈裡頂尖的家族,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事實也證明,侯耀文確實給了郭德綱不少的資源,也讓郭德綱的德雲社越來越好了。



所以相聲拜師更像是一個傳承,一個必有的規矩,你一個人天資再高,但是現在是抱團取暖的社會,相聲行業更像是一個大家族,你只有融入這個圈子裡,你才能得到社會和大家的認可。不然你終歸被相聲大潮所淘汰。


愛賀如初


相聲是從撂地開始的草根藝術,其生存環境較京劇甚至大鼓等劇場、茶館藝術更加惡劣,這迫使“吃相聲飯”的老一輩藝人不得不相互抱團,制訂出一些帶有排他屬性的“規矩”,以期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避免“什麼人都能來爭食”的危險,畢竟相聲這行的飯碗實在太小了點。

所謂“拜師”,就是要有“引薦”,即拜師推薦人(傳統上即便師徒早就認識也要有個象徵性的引薦人,而且一定得是有頭有臉的人),有“擺知”,就是一個正式的拜師儀式,徒弟要當眾向師傅磕頭,還要請客擺酒,有“周知”,即師傅發帖子遍告同行承認師徒關係,此後這個徒弟才能在圈內吃開口飯。

師徒這種事在相聲圈比較有趣,有的近乎買賣商號的師徒,徒弟不但要給師傅打下手,得的錢師傅要抽頭,初學時還要住在師傅家,給師傅全家打雜;也有的名義上是師徒,實際上分門另過徒具名目,甚至徒弟的“活兒”也不是師傅教的,拜師不過是買個“上崗證”而已;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是所謂“代拉師弟”,即某個年輕人情況特殊,找不到合適的師傅卻又具備演出能力,只能由一個平輩的同行替自己已故的師傅收徒,把這名年輕人算作自己的師弟。比如馬三立是壽字輩,輩分太高,他兒子馬志明雖然跟自己學藝但照規矩子不能拜父,又找不到壽字輩的師傅,只好由侯寶林“代拉師弟”,算作侯寶林師弟、朱闊泉徒弟,實際上少馬爺的“活兒”是家傳;同樣,曾經名噪一時的李文華因為業餘出身,直到因病喪失登臺能力也沒有師承,臨終前才被馬志明代拉師弟,算是找到了馬三立這個“組織”。

建國後相聲演員從單幹變成“吃小米”(進團),師徒關係一度變得似乎沒那麼重要,前面說的李文華一直沒有師傅,照樣可以成為著名相聲演員,也不影響他和多位有師承的相聲演員搭檔,但傳統的習慣還是很強大,不少人雖然照樣吃相聲飯,但一想到沒有拜師就渾身不自在,因此師承關係一直頑固地存在,甚至出現了“組織上給制定師傅”的事(馬季就自稱是指定給侯寶林當徒弟的,實際上他的“活兒”是好幾位老藝人傳授的,不止侯寶林一位),但引薦、擺知等的套路就不一定那麼講究了。近年來相聲又有從“大劇場”向“小劇場”轉移的趨勢,少數“師傅”掌握演出平臺的情況回爐,因此在某些“次級圈子”裡,“老禮兒”又開始講究起來,甚至“住師傅家打雜”和“師傅抽頭”這類一度認為“永久消失的陋習”,也耐人尋味地回潮。說到底,一度登堂入室的相聲在當代娛樂文化多元化市場中再度變成“小眾”,“保一畝三分地”的排他屬性再度被激活,師徒關係方面的某些特質自然也沉渣泛起。

業餘演員在今天這個時代也有很多可以把活兒練好的,而且由於新時代“師傅”畢竟不能壟斷所有平臺,所以“海青”(業餘演員)登臺也不奇怪,前面提到的李文華,其藝術生涯一直是沒有師承的,給馬志明量活的黃族民也是業餘演員出身,後來馬承認他是自己徒弟,但實際上圈內並不買賬。


陶短房


這個問題是我自問自答,因為問題太長,題目寫不下,所以自己回答來好好說一下。


經常都能夠在網上聽到說相聲的,哪個是哪個的徒弟,相聲界最重師承,論資歷排輩分很嚴重。關於這個問題,我很是想不通。

在古代,那些說相聲的,應該都是走鄉串戶,說白了就是行走江湖的。包括現在社會也會有一些人搭建臨時舞臺進行表演為生的人。

在古代,這些行走江湖的人,為了互相幫襯,取得名分很正常。不管是成為師徒,還是結拜為兄弟,都應該是取得社會關係的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是為了能夠生活的更好更安全。

在古代,信息非常不發達,一個人說相聲的素材有限,憑空設想,想不出來幾條搞笑的段子。只能一代一代人的積累,才會有很多的素材。師父為了從師父的那裡收集這些段子,應該付出了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的勞動作為代價,因此他們收徒把徒弟當兒子,在古代無可厚非。

而如今社會,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將我們每個人都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從網上四海的故事加工創造出好聽的藝術段子形成相聲。

所以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現在說相聲必須要去拜師才能學呢?難道不能自學成才嗎?

眼下,相聲界去拜師,在我的眼裡,僅僅是說相聲的人為了獲取更好的資源,能夠更好的走向前臺,面向觀眾。本質上不是為了學藝,而是一種獲取商業資源營銷的商業手段。

所以,我認為,只要你有自學成才的天賦,並且有營銷包裝的能力,完全可以開山立派,自學成才。只需要通過國家的工商的認可,而不需要相聲同行給你發一個說相聲的許可證。至於同行來說你沒有師承來攻擊你打壓你,那是隻是一種商業競爭而已。



在法律上和在道德上,你完全能夠不要師承,開始說相聲,甚至改變局面,辦理說相聲培訓班。這樣說相聲的人也不必把師父當成父親,只需要當成普通的老師就可以。

我是川東陳員外,如有疏漏,敬請斧正。


閬金文化


先解釋拜師學藝:在解放前,拜師學藝,是為了學到能養家餬口的能耐,不至於餓死。沒有名利的奢望,很單純。為什麼稱呼師父,天地君親師是我們每個人都應敬仰的,所謂天降甘霖潤萬物,地生五穀養眾生,國家有個好君王,黎民百姓享安寧。親指父母高堂,不言而諭。師道尊嚴是因:如果是父母有養育之恩,為師給了你養家餬口的能耐,讓你有一技之長而立生存之根。所以,師父有再生父母之恩。

現在,拜師者有了質的變化,名利纏身,學藝目的不純,不僅要拜,而且要拜有名望的,以借名人之徒為梯,成名成蔓。如果,你只想學藝,拜了個有本事,但不出名的老師,很難有出頭之日。我一哥們二把刀能耐,拜了個名師,很快就成為當地曲協一把手,原來是倆手衝前攛蟈蟈,現在是倆手背後成領導。就這麼現實,關係網、網網相連,刀槍難破,蜘蛛成精,炮轟不爛。所以,要想在這行裡混出個名堂,有個真理:三分能耐加對的平臺再加貴人扶持。自學成才可以說相聲,但要看你的天份,相聲看似簡單,實則很難,高人指點萬路通,盲人摸象悟不透。






演員楊澤平


會說相聲但不拜師,首先水軍就不答應。次之很多拜過師的相聲演員不答應。再次是拜入相聲門但不以相聲為生的人也不答應。所以票友下海演相聲,最終以此為業但不叩門,那是不為大家所容的。楊議拼命想叩門,楊少華八十多還拼命助演,就是以命相博,我是相聲圈裡人,“我說相聲上了春晚,我要正名,我不是業餘!” 相聲業者鄙視騎著圈兒邊的又有點紅的業餘者,現在的排外性特強!不壓於解放前。修家譜,搞攻擊,相互嘲諷謾罵,買通水軍造謠指責,搞輿論轟炸。體制內外是否要搞好相聲藝術?耍萌賣賤,葷黃兼具,搞好商演為目的,就是錢,一切金錢掛帥。而抱鐵飯碗的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工資混過來就行。但業餘者進圈不叩門就是違背行規,不尊師重道,為業內所不容。


看世界的天空


不光是相聲界,整個文化界都充斥著拜師熱,有的甚至完全用三跪九扣的古老方式,師,就掌控著徒的前途和一切,不拜師者自然擠不進“行業內”,自然,沒有高師指點,進步也確實難,可是有的高師也確實是培養了一些“小自己”,對百花齊放,學生和徒弟的自我發展,起到了扼殺作用,誤人子弟。例如:美術界搞美展,誰當 評委,誰的學生借光,而無意中排擠不拜師的人,媒體中那些選秀的節目,也同樣,評委老師就是參賽者的命運主管,豈不知文化界各行都是以感覺為主出臺的作品,好的作品無不是有鮮明的個性,給人以不同的感覺才能引人入勝,拍案叫絕,拜師熱無疑把文學藝術作品擠壓在幾個“大師”的範圍之內,以大師的好惡來決定作品的好壞,對國家的文藝發展有害無益,更扼殺新生力量的出現和發現,我國文化當前的現狀就說明了問題。拜師熱在個人上可以存在,但是文化要發展,在國家層面就必須禁絕拜師熱。


李大力46李達利


相聲講究“說,學,逗,唱"四門基本功,每門功夫都有許多傳統的段子和練習方法。一個門外漢沒有老師的傳幫帶,光憑自已的瞎捉摸,尤如盲人摸象一般,很難自學成才。在過去,相聲還是許多相生藝人的謀生手段,特別注重一些論資排輩的江湖規矩和行業道德。故特別講究一些師道傳承關糸,以維護相聲表演市場的繁榮和穩定。近來網上流傳的一些什公式相聲,打著相聲的旗號,卻沒有相聲的內涵,因此,廣大聽眾並不買帳,聽的人是越來越少。


弈海飄流


有啊,據我所知曹雲金就沒有師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416bf2d732073b1f94b14bb45251279\

潘龍江紅塵情歌創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