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都要拜师,才能得到同行的承认是什么意思?难道就不允许有人自学成才吗?

阆金文化


在相声界,拜师这件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含义。通过拜师获得同行的承认只是其中一种而已,而且已经是过去时了;现在的相声界,是否拜师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同行是否承认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了,只要有真本事,观众承认你就行了。


在相声起源之初,为了维持相声这个行业的集体利益,没有拜师的人是不允许以相声谋生的,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在茶馆都不允许;必须通过拜师获得行业的承认才可以。为了维持这个规矩,相声界的老前辈们发明了家谱这个东西,把所有同行都登记在册,即使互相不认识,但是通过彼此的师父、师爷辈总能联系在一起,确保不会有外行人来抢饭碗。在这个阶段,师父教徒弟都是口传心授,想要自学成才基本不可能。

解放以后,相声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行业规矩已经不适时宜了,大家摇身一变都成为了文艺工作者,甚至相声艺术家;再通过口传心授教徒弟的机会就少多了,因为一是没多少人乐意学,又不分配工作;二是纪律也不允许,徒弟都是组织上给安排好的。组织上安排的徒弟很少有顺心顺意的,所以一些老前辈就通过自己挖掘的方式收徒弟。比如相声前辈马季先生就是组织上安排给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和郭全宝四个人一起教的,虽然师承关系上写的是侯宝林,实际上四个人都是他的师父。姜昆就是马季自己发现的好苗子,然后通过各种关系把他调到自己身边的。


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相声界能人不少,但是普遍基本功薄弱呢?因为没有人从小教,大都是半路出家,在说相声之前都是曲艺爱好者,仅此而已。

2000年以后,互联网开始发达起来,各种相声相关资料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得到,视频也很丰富,所以一个爱好者想要自学相声的话就容易得多,只要有恒心,有毅力,都能够出人头地。同时,各地也兴办了一些曲艺学校,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进去学习,所以大量自学成才,没有师承的相声艺人开始出现,其中佼佼者也不少。


比如郭德纲,他的大部分技艺都是通过自学和寻访名师所得,真正由师父侯耀文教的能耐极少;还有德云社总教习高峰,大部分的本事也是自学所得,真正由师父范振钰教授的能耐也很少;还有张番和刘铨淼,他们就是通过北方曲艺学校学习的相声,十多年来也没有师父,但是在相声圈已经小有名气,上过春晚了。但是这些人最后都选择拜师了,拜师的目的各不相同;比如郭德纲,拜师就是为了有一个靠山,得到一个名分;高峰拜师就是要一个名分;张番和刘铨淼拜师则是为了获得师父的照顾,利用师父拥有的资源,寻求更大的发展。就算他们不拜师,一样可以混口饭吃,只是没有现在活的那么滋润而已!

现在还有大量的相声演员没有拜师,比如杨议,大小春晚上过无数,影视剧也拍了不少,活的挺好,但是人家压根不想拜师;还有很多相声演员没有拜师,那是在等待机会,师父拜的好可以少奋斗很多年,是一次重要的,改变人生的机会!


相声演义


而相声这门艺术你没有师父,感觉就会像一个孤儿一样,尤其再早那些年,想学相声,想学好相声,你必须得有师承,这样才能被相声同行之间认可,师承更像是在相声领域的一张通行证,或者说是营业执照。

相声本身内部是非常团结的,尤其在早相声只是混迹在茶馆天桥,混口饭吃,你一个新人来说相声,抢饭碗,一定会受到排挤,不允许新人来抢饭吃,而如果新人想要融入这个圈子,融入最正统的相声行业,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摆知”。摆知就是办桌酒席,认个师傅,告诉他们我也是你们这里的人了。如果没有这个仪式,不去拜师,那永远都是圈外人,不被行业所接受。例如马三立当时拜师,就找了一个饭馆,请了变戏法的,唱大鼓的,鼠来宝的,拉洋片的等,这些都是客人,主要的人是马三立本人,马三立的父亲,马三立的师傅,除了被拜的和拜的人以外,还要有引荐人,还要有保荐人


,就是保证这个孩子人品没有问题,不会欺师灭祖之类的。“代师”是师傅有事情无法教徒弟时,由“代师”代替行师傅之责的老师。 这就是相声行业里的引保代。

郭德纲当年在天桥说相声时候,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后来在一次相声大赛中认识了侯耀文,并且侯耀文收了郭德纲为徒,郭德纲为什么拜师侯耀文?一个是因为侯耀文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儿子,是相声圈里顶尖的家族,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事实也证明,侯耀文确实给了郭德纲不少的资源,也让郭德纲的德云社越来越好了。



所以相声拜师更像是一个传承,一个必有的规矩,你一个人天资再高,但是现在是抱团取暖的社会,相声行业更像是一个大家族,你只有融入这个圈子里,你才能得到社会和大家的认可。不然你终归被相声大潮所淘汰。


爱贺如初


相声是从撂地开始的草根艺术,其生存环境较京剧甚至大鼓等剧场、茶馆艺术更加恶劣,这迫使“吃相声饭”的老一辈艺人不得不相互抱团,制订出一些带有排他属性的“规矩”,以期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避免“什么人都能来争食”的危险,毕竟相声这行的饭碗实在太小了点。

所谓“拜师”,就是要有“引荐”,即拜师推荐人(传统上即便师徒早就认识也要有个象征性的引荐人,而且一定得是有头有脸的人),有“摆知”,就是一个正式的拜师仪式,徒弟要当众向师傅磕头,还要请客摆酒,有“周知”,即师傅发帖子遍告同行承认师徒关系,此后这个徒弟才能在圈内吃开口饭。

师徒这种事在相声圈比较有趣,有的近乎买卖商号的师徒,徒弟不但要给师傅打下手,得的钱师傅要抽头,初学时还要住在师傅家,给师傅全家打杂;也有的名义上是师徒,实际上分门另过徒具名目,甚至徒弟的“活儿”也不是师傅教的,拜师不过是买个“上岗证”而已;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是所谓“代拉师弟”,即某个年轻人情况特殊,找不到合适的师傅却又具备演出能力,只能由一个平辈的同行替自己已故的师傅收徒,把这名年轻人算作自己的师弟。比如马三立是寿字辈,辈分太高,他儿子马志明虽然跟自己学艺但照规矩子不能拜父,又找不到寿字辈的师傅,只好由侯宝林“代拉师弟”,算作侯宝林师弟、朱阔泉徒弟,实际上少马爷的“活儿”是家传;同样,曾经名噪一时的李文华因为业余出身,直到因病丧失登台能力也没有师承,临终前才被马志明代拉师弟,算是找到了马三立这个“组织”。

建国后相声演员从单干变成“吃小米”(进团),师徒关系一度变得似乎没那么重要,前面说的李文华一直没有师傅,照样可以成为著名相声演员,也不影响他和多位有师承的相声演员搭档,但传统的习惯还是很强大,不少人虽然照样吃相声饭,但一想到没有拜师就浑身不自在,因此师承关系一直顽固地存在,甚至出现了“组织上给制定师傅”的事(马季就自称是指定给侯宝林当徒弟的,实际上他的“活儿”是好几位老艺人传授的,不止侯宝林一位),但引荐、摆知等的套路就不一定那么讲究了。近年来相声又有从“大剧场”向“小剧场”转移的趋势,少数“师傅”掌握演出平台的情况回炉,因此在某些“次级圈子”里,“老礼儿”又开始讲究起来,甚至“住师傅家打杂”和“师傅抽头”这类一度认为“永久消失的陋习”,也耐人寻味地回潮。说到底,一度登堂入室的相声在当代娱乐文化多元化市场中再度变成“小众”,“保一亩三分地”的排他属性再度被激活,师徒关系方面的某些特质自然也沉渣泛起。

业余演员在今天这个时代也有很多可以把活儿练好的,而且由于新时代“师傅”毕竟不能垄断所有平台,所以“海青”(业余演员)登台也不奇怪,前面提到的李文华,其艺术生涯一直是没有师承的,给马志明量活的黄族民也是业余演员出身,后来马承认他是自己徒弟,但实际上圈内并不买账。


陶短房


这个问题是我自问自答,因为问题太长,题目写不下,所以自己回答来好好说一下。


经常都能够在网上听到说相声的,哪个是哪个的徒弟,相声界最重师承,论资历排辈分很严重。关于这个问题,我很是想不通。

在古代,那些说相声的,应该都是走乡串户,说白了就是行走江湖的。包括现在社会也会有一些人搭建临时舞台进行表演为生的人。

在古代,这些行走江湖的人,为了互相帮衬,取得名分很正常。不管是成为师徒,还是结拜为兄弟,都应该是取得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是为了能够生活的更好更安全。

在古代,信息非常不发达,一个人说相声的素材有限,凭空设想,想不出来几条搞笑的段子。只能一代一代人的积累,才会有很多的素材。师父为了从师父的那里收集这些段子,应该付出了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的劳动作为代价,因此他们收徒把徒弟当儿子,在古代无可厚非。

而如今社会,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将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从网上四海的故事加工创造出好听的艺术段子形成相声。

所以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现在说相声必须要去拜师才能学呢?难道不能自学成才吗?

眼下,相声界去拜师,在我的眼里,仅仅是说相声的人为了获取更好的资源,能够更好的走向前台,面向观众。本质上不是为了学艺,而是一种获取商业资源营销的商业手段。

所以,我认为,只要你有自学成才的天赋,并且有营销包装的能力,完全可以开山立派,自学成才。只需要通过国家的工商的认可,而不需要相声同行给你发一个说相声的许可证。至于同行来说你没有师承来攻击你打压你,那是只是一种商业竞争而已。



在法律上和在道德上,你完全能够不要师承,开始说相声,甚至改变局面,办理说相声培训班。这样说相声的人也不必把师父当成父亲,只需要当成普通的老师就可以。

我是川东陈员外,如有疏漏,敬请斧正。


阆金文化


先解释拜师学艺:在解放前,拜师学艺,是为了学到能养家糊口的能耐,不至于饿死。没有名利的奢望,很单纯。为什么称呼师父,天地君亲师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敬仰的,所谓天降甘霖润万物,地生五谷养众生,国家有个好君王,黎民百姓享安宁。亲指父母高堂,不言而谕。师道尊严是因:如果是父母有养育之恩,为师给了你养家糊口的能耐,让你有一技之长而立生存之根。所以,师父有再生父母之恩。

现在,拜师者有了质的变化,名利缠身,学艺目的不纯,不仅要拜,而且要拜有名望的,以借名人之徒为梯,成名成蔓。如果,你只想学艺,拜了个有本事,但不出名的老师,很难有出头之日。我一哥们二把刀能耐,拜了个名师,很快就成为当地曲协一把手,原来是俩手冲前撺蝈蝈,现在是俩手背后成领导。就这么现实,关系网、网网相连,刀枪难破,蜘蛛成精,炮轰不烂。所以,要想在这行里混出个名堂,有个真理:三分能耐加对的平台再加贵人扶持。自学成才可以说相声,但要看你的天份,相声看似简单,实则很难,高人指点万路通,盲人摸象悟不透。






演员杨泽平


会说相声但不拜师,首先水军就不答应。次之很多拜过师的相声演员不答应。再次是拜入相声门但不以相声为生的人也不答应。所以票友下海演相声,最终以此为业但不叩门,那是不为大家所容的。杨议拼命想叩门,杨少华八十多还拼命助演,就是以命相博,我是相声圈里人,“我说相声上了春晚,我要正名,我不是业余!” 相声业者鄙视骑着圈儿边的又有点红的业余者,现在的排外性特强!不压于解放前。修家谱,搞攻击,相互嘲讽谩骂,买通水军造谣指责,搞舆论轰炸。体制内外是否要搞好相声艺术?耍萌卖贱,荤黄兼具,搞好商演为目的,就是钱,一切金钱挂帅。而抱铁饭碗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工资混过来就行。但业余者进圈不叩门就是违背行规,不尊师重道,为业内所不容。


看世界的天空


不光是相声界,整个文化界都充斥着拜师热,有的甚至完全用三跪九扣的古老方式,师,就掌控着徒的前途和一切,不拜师者自然挤不进“行业内”,自然,没有高师指点,进步也确实难,可是有的高师也确实是培养了一些“小自己”,对百花齐放,学生和徒弟的自我发展,起到了扼杀作用,误人子弟。例如:美术界搞美展,谁当 评委,谁的学生借光,而无意中排挤不拜师的人,媒体中那些选秀的节目,也同样,评委老师就是参赛者的命运主管,岂不知文化界各行都是以感觉为主出台的作品,好的作品无不是有鲜明的个性,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才能引人入胜,拍案叫绝,拜师热无疑把文学艺术作品挤压在几个“大师”的范围之内,以大师的好恶来决定作品的好坏,对国家的文艺发展有害无益,更扼杀新生力量的出现和发现,我国文化当前的现状就说明了问题。拜师热在个人上可以存在,但是文化要发展,在国家层面就必须禁绝拜师热。


李大力46李达利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每门功夫都有许多传统的段子和练习方法。一个门外汉没有老师的传帮带,光凭自已的瞎捉摸,尤如盲人摸象一般,很难自学成才。在过去,相声还是许多相生艺人的谋生手段,特别注重一些论资排辈的江湖规矩和行业道德。故特别讲究一些师道传承关糸,以维护相声表演市场的繁荣和稳定。近来网上流传的一些什公式相声,打着相声的旗号,却没有相声的内涵,因此,广大听众并不买帐,听的人是越来越少。


弈海飘流


有啊,据我所知曹云金就没有师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416bf2d732073b1f94b14bb45251279\

潘龙江红尘情歌创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