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徵地有哪些補償,應該怎麼分配?

近來很多農民朋友問到了徵地補償相關問題,對於補償款的數額、分配方式和具體發放時間等都存在很多疑問;也有被徵收人朋友問到,補償款分配是否全由村委會說了算。

京尚拆遷律師今天就專門為大家講解關於農村徵地補償相關問題,希望能為各位農民朋友解開疑惑。如果有農民朋友確認自己遇到了補償款分配不公或補償不到位的情況,一定要積極依法維權。

一 農村徵地有哪些補償

根據現行《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集體土地徵收補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農村徵地有哪些補償,應該怎麼分配?

對於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徵收耕地的,根據被徵收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確定具體補償數額;徵收其他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對於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涉及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的,主要依地方政府出臺的相關規定,結合房屋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依照市國土房管局制定和公佈的評估規則和計算辦法確定具體補償。

二 徵地補償怎麼分配

根據現行《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即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由村委會以組織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的方式,共同決定具體的分配和使用方案,這部分補償通常會被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在法律規定最高佔比標準內留存用於集體建設使用,另一部分則分配到村民(主要是失地農民)手中。

農村徵地有哪些補償,應該怎麼分配?

另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直接計算分配給所有權人;安置補償費則以具體安置或現金補償等不同形式實現。對於需要統一安置的,款項支付給負責對被徵地農民事實安之的單位用於安置失地農民;對於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直接支付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用於支付保險費用。

對於這一點,京尚拆遷律師要重點說明的是,土地補償費是歸集體所有,而不是村委會所有;村委會和村委會成員也無權直接決定補償款的分配方案,而必須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表決產生補償分配方案並予以實施。對於徵地補償款的具體分配方案和發放情況,應作為村務公開事項向村民公佈,決不允許“暗箱操作”。

村委會未依法公開相關分配方案的,農民朋友可以主動申請村務公開,對於方案制定程序、內容或具體實施有問題的,農民朋友也可以向鄉、鎮政府舉報要求政府履行調查和監督管理職責;相關村務決定侵害村民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請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三 徵地補償由誰發、何時發

農村徵地有哪些補償,應該怎麼分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經過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徵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京尚拆遷律師要提醒各位農民朋友的是,實踐中很多補償權益需要被徵收人自己積極主張,如果徵地過後,有農民朋友久久未得到應得的補償的,或拿到的補償嚴重偏低極不合理的,一定要及時聯繫專業拆遷律師諮詢確認問題出在哪裡,早日將維權行動提上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