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年工齡的人退休金能拿七千元?你覺得這樣的人退休前能拿多少工資?

白駒食場鳴鳳在竹


其實,並不是題主的養老金低,而是有些人攤上了好單位。

首先,

每個人的養老金都由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三方面組成的,產生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本地區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繳費工資基數和本地區社平工資比例,以及繳費年限。

按照題主的描述,我們可以忽略不計本地區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因為題主問的是身邊人,所以都屬於同一地區,比不比沒差別。繳費年限在這其中的作用並不是很大,雖然有所影響但是差異上下不超過1K,主要原因還是本人繳費工資基數。

其次,

我們來看看好單位的優勢。

在1995年剛剛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時,部分單位為了眼前利益,只給單位職工按照最低檔次也就是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進行扣繳,而一些當時盈利較好的大型國企就按照1.0或者最高3.0的比例進行扣繳,並且,我瞭解的一些企業,近年來普通退休人員月工資能夠穩定在7K以上,原因在於企業效益好,在強制要求單位繳存比例為個人比例的1.5倍之前,一直執行的是2.5倍的繳費比例。

另外,

還有一些企業存在職工退休補貼,可能有些人對外說的退休金中就包括一部分退休補貼,這些退休補貼同樣也只發生在一些效益好的企業中,一般在退休金的50%左右。


以上說的,還都是普通員工的退休金和退休補貼,隨著在職時的級別變化,退休金更高的大有人在。

那麼再來回答題主的主幹問題,

我們按照二線城市當前的社平工資基數6K來反推,退休金7K的人,在職期間至少工資為9K,工齡至少30年。雖然現在的社平基數較高,但考慮到我之前所說的個人和單位扣繳比例因素,差距不大。

如果再放低要求,那麼就是近10年月均薪水1W+就基本能夠滿足這個要求。

所以,不是你的退休金太低,而是他們的單位太好!


真真假面


每月退休金7000元,你不相信?開始我也不相信,但現在我信了。我們公司最近“亮”出了一個領¥7300養老金的。

趙博士是我們公司的首席育種家,中國農業大學畢業。說起退休,所有的有利條件都被他“趕”上了。

“知識青年下鄉算工齡”。趙博士1958年出生,1976年作為知識青年下鄉。

“77、78屆大學生學習期間算工齡”。趙博士1978年春天考入中國農業大學。

“事業單位工作期間視同繳費”。趙博士畢業以後一直在國家事業單位做農業科研,直到1998年下海拿高薪,上高社保。

基礎養老金。正常情況下北京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每一年工齡給一個百分點。趙博士42年工齡,可以拿到42%:

8467 ×42%=3556元



但趙博士的工資非常高,超過了北京市平均工資的三倍,所以他的“繳費基數”是北京社平工資的三倍。這樣他的基礎養老金就增加了一個係數,所以他實際拿到的基礎養老金為48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他個人賬戶餘額為190,000 ,按照公式被139除,每月1400。

過渡性養老金。趙博士“視同工齡”為22年,過渡性養老金1100。

三項合計:4800+1400+1100=7300元

這是我見到的企業退休養老金最高的。當然,事業單位超過7000的就比比皆是了。我身邊的人基本是9000、10000、也有11000的。

趙博士身體很好,雖然已經名義上退休,但實際還在公司工作,除了7000多養老金,工資每月是四、五萬,一分不減。幹到65歲,還能掙多少錢?

他家的兩個大房子,每個房子都是1000多萬。

所以作為我們凡人,還是不要細分析這些事,也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無奈。


種田博士後


閒看秋風為您答疑解惑。

第一,退休金拿到七千左右的工人還是很多的;第二,這些人上班的時候工資都不到五千五;第三,他們的工齡普遍都是43年。

下面逐一解釋一下這三方面的問題:

一,比如某央企,上市公司的一線工人最近兩年退休人員都可以拿到7000左右的退休金。原因很簡單,人家是一線工人,產生的經濟效益多,因此繳存的社保也多;退休以後拿的也多;

二,為什麼上班時候的工資反而不多呢?這就是國企與私企的區別。國企嚴格按照比例代繳“五險一金”,這些人每月自動扣除的五險一金高達一千多。所以,在崗人員的工資看上去就不如退休的了;

三,工齡問題。就一般工人而言,43年就是最長的了,十六七歲下鄉當知青,無論哪一年回城進廠,前面那一段都算工齡,也就是“視為繳費工齡”;

因此,退休金多少,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你原單位(公司或者工廠)效益怎麼樣?這個單位是不是足額為你繳存了“五險一金”。

據閒看秋風瞭解,不少單位給員工的工資開的不少,但是都沒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繳存“五險一金”。繳存的少了,退休金當然就不多了。

另外,員工的崗位也很重要。因為不少單位實行的都是“崗位工資”,同是一個單位,同時進廠,但是崗位不一樣,崗位工資就不一樣,退休金當然也不一樣了。

說白了,你的原單位經濟狀況怎麼樣?你原來是不是一線工人? 你的原單位是不是按規定繳存了五險一金? 最後才是你工齡的長短,這些因素放在一起,決定了你退休金多少。

最後還有一點,那些7000元左右退休金的工人,都有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也就是俗稱“企業年金”,每月三五百不等,加在一起,7000就差不多了。l

這樣說,您明白了嗎?


閒看秋風999


小麗瞭解的情況當前退休拿七千元以上的大部分都在發達地區,並且有一定級別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根據以往的數據分析,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退休基本能拿到80%的在職工資,有一些工齡長的能拿到90%的退休前工資。而一般的公司員工只能拿到35%左右的在職工資。2014年開始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也開始繳納社保了,20年以後的退休待遇都是按照自己繳納社保的多少來計算的。從表面上實現公平,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但是最終估計還是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拿的退休待遇好。因為國家規定的社保繳納標準是社會平均工資的300%和60%之間,對於工資差不多的公司員工和公務員來說,一般的公司員工最多隻繳納60%的社保,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則可以按照最高的300%的標準,這就決定了將來的退休工資差異還會不斷擴大。

對於一般的公司員工想拿7000元是非常困難的。小麗認為在發達地區月退休金能拿到7000元,估計也就是3%左右人才能領取這個待遇。而對於除了幾個特殊的一線和二線城市之外的地區,老年人60歲以後拿7000退休金的幾率遠遠低於1%。另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還從2011年以後開始繳納職業年金,如果持續繳納的話,等到退休能拿的錢還是差不多相當於公司員工的2倍左右待遇,有的甚至還會更多的。

小麗舉個例子假如本地的平均工資是6000元,如果按照公務員的標準繳納,退休以後可以拿到7320元,而按照一般公司員工的標準繳納(這裡指的是30年不斷交的話)最多可以領取5800元左右。總之養老金的差距還會繼續保持的,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需要考的,很多人考才能獲得相關待遇,這確實需要大家努力的。


養老金又漲補貼早知道


答,我先來回答你第一個問題。你問多少年工齡的人,退休後的退休金能拿七千元?我告訴你,一個職工,退休時的退休金能拿多少?與工齡沒有關係,與職工退休的年份和在企業裡擔任的職務,有直接的關係。同樣身份同時退休的兩個人,工齡因素,在這兩個人之間,對退休金數額的影響,是存在的,這種特定的、有條件的比較,與你提出問題的出發點,是沒有多大關係的。在企業裡,退休金拿得多的人,不是工齡長的人,而是擔任職務高、或者退休年份晚的人。一個44年工齡普通工人,和一個36年工齡科級幹部,同時退休,肯定是工齡短的,比工齡長的退休金拿的多。企業幹部在職時,職務工資高,個人徼費比例就高,退休時就能多算。我在回答你這第一個問題時,反覆強調,同一年份退休這個觀點,是因為,這個時代進程因素,比退休結算三個鋼性指標中的徼費餘額和工齡的影響力,要大得多。在老國企中,退的越早,吃的虧越大,時代越久遠,職工的退休待遇越苦不堪言,這主要是我們國家養老保險制度起步晚、以前物價上漲水平低造成的。這樣說你就明白了,08年企業裡一個正科長,當年退休時拿到手的退休金,沒有18年同樣企業裡一個副班長,退休時拿到手的退休金多。你想一想,時代發展的力量到底有多大?說了這麼多,還是要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你問的是退休金七千元,我來回答你:按照2018年度下半年結算,職工工齡不得少於34年、在企業擔任職務不得低於副處級。才有可能拿到這個數。如果職務再高點、企業效益再好點,那怕工齡再少點,也能達到七千元這個標準。

我再來回答你第二個問題。你問這樣的人,退休前能拿多少工資?現實情況是這樣的:退休工人退休金替代率,比例的高低,對退休工人而言是毫無意義的。沒意義歸沒意義,說還是要說清楚點。一個退休工人,他的退休金替代比例,受企業發展階段、企業經營狀況、個人在企業裡身份地位,影響很大。同一企業中,不同身份的職工,退休金替代比例差別是很大的。這種差別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替代率越高,說明退休前的工資越低,替代率越低,說明退休前工資越高。這和事業單位、公務員退休替代率比例分配機制比,截然相反。你所說的七千元退休金標準,退休前拿多少工資?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先要告訴你,職工在職時,職工收入的體現方式。企業職工在職時,工資收入分應得工資和實發工資兩個內容,應得工資是稅前的所有酬資,實發工資是扣除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稅後,職工實際拿到手的錢數。在效益好的國企裡,實際拿到手的錢數,對於中上層高管來講,他們是不當一回事的,他們只管年度兌現和個人所得稅。你說的七千元退休金標準,按2018年下半年份算,企業裡的普通職工,也包括生產骨幹和高級工人技師,從效益較好的央企看,沒有一個人能達到這個標準,所以,你身邊若有普通退休工人,說自己能拿七千元退休金,肯定是吹牛的。如果是企業幹部身份退休的職工,象中石化、中糧、中煤、中鐵、中建等,這些效益較好的企業,在職職務是正科副總以上的,現在退休,一般都能達到七千元的水平。這些人退休前,近10年平均月收入,按應得工資結算,是2.1萬元。為什麼要10年平均,因為企業效益時好時壞,不這樣算,就不能以理服人。七千元和二點一萬元,替代率只有三分之一,看似很搞笑,而事實如此。這也是我給你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回答完畢,個人觀點,僅供探討。


0老三兩0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以前由國家財政撥款,退休拿7千元很正常,但企業就難了,企業員工退休工資主要由以下幾方面決定;

1.員工工資收入多少和企業是否按照國家養老保險比例繳納,個人部分應發工資8%,企業部分按應發工資20%,交的越多退休工資越高。

2.企業年金單位是否繳稅,做為退休補充商業保險,企業交不交或交多少影響退休後工資收入。

3.退休前一年戶籍所在地社平工資,做為您當年退休基本養老部分,不同地區社會平均工資差距很大,會直接影響退休工資高低。

4、退休時的工齡越長,同等條件下您的退休工資會越高。

5.有些央企和國企,退休後的員工享受企業部分福利,退休時您擔任行政或技術職務,會有相應的退休工資待遇。


路燈下的老男人


我們國家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從2014年10月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後,都使用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了。

參保繳費人員退休待遇只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本人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等因素掛鉤。

個人賬戶養老金跟個人賬戶的累計儲存額和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相關。

如果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是6000元左右,按照社會平均工資300%繳費的話,最理想狀態繳費30年可以領取122.16%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也就是7320元左右。但是一旦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和工資增長率存在利差,那麼退休金就會越來越低。那麼利差達到4%,個人賬戶養老金就只能領取37.75%的社平工資了,這樣養老金也就5800多元。

其實我們這些年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非常快,而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一般都1%到4%,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貶值會越來越大。



實際上我們國家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間一般是1995年之後,在建立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前,我們的退休金就缺少了個人賬戶養老金這一項。於是國家規定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予以補償。

過渡性養老金根據過渡性係數和本人的繳費指數等因素,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各省市的計算方法還有別。

但總體來講,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1,每交費一年可以領取1%到1.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在1992年全面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國有企業固定工人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指數一般都是一。所以,我們的綜合繳費指數一般不可能達到最高值3。

一般來講,實施養老保險繳費以後,一直按照300%的最高繳費基數繳費,有四十年左右工齡的話,基礎養老金能達到60%的社會平均工資,過渡性養老金也能達到40%社會平均工資左右,再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只有這種情況下,養老金才能達到7000元。

真正能領取七千元的人,萬中無一。

不過,我說的是企業退休待遇的計算方法。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方法是另外一種方式計算。根據2014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計算方式,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以及職業年金。

由於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時間較長,而且相應的過渡係數是跟本人的職稱等因素掛鉤,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過渡性養老金一般比較高。像山東濰坊這位中學教師,退休養老金用新辦法計算出來是7781元。

但是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為了實現新老辦法順利過渡,目前還使用過渡期辦法,只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不過,除了上述四部分待遇之外,機關事業單位還有一些退休補貼,比如住房補貼、文明獎等各種獎勵待遇,各個地方並不統一。

總體來看,現在全國普通地區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者處級以上幹部,退休待遇超過7000元並不是很困難的事。

這樣的人群能夠佔到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20%-30%左右,因此,全國應該有五六百萬這樣的人群吧。

不過,相對於在職職工而言,還是企業的工資制度靈活。比如騰訊王者團隊一次性發放100個月的年終獎金,華為集團2017年人均待遇77萬元,可以說各有優點。

去企業工作過於市場化,需要殘酷的競爭;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需要按部就班,勤勤懇懇才能晉升,老師也需要認認真真教學,才能夠評上高級職稱。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都是對外公開招考的,嚮往這種工作和退休待遇的人可以通過努力去爭取這樣的生活吧。


暖心人社


簡單明瞭,通俗易懂的告訴大家答案:

目前的養老辦法計算養老金的高低主要與兩點有關係。

1、工作年限長短。

2、與平時繳費基數有關,就是在社保局申報年收入有關。交得多,個人賬戶積累才多,分月領取也較多。

所以該問答命題有瑕疵,目前月交7000,之前之後年份的繳費基數高低不清楚,高低都影響退休收入,需要到社保局打一個繳費對賬單才可能套公式算出來。如果有獨生子女證,還有5%的增發。


思想飛


工齡只是決定養老金的因素之一,實際上最重要的因素是您在職時交繳五險一金的數額,在職時交的多,退休後返的才多。在職時交多交少,職工說了不算,老闆說了算,因為五險一金雖然都入了職工的賬戶,但企業交的佔大頭,本人交的是小頭。企業性質不同,老闆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給職工交繳養老金的數額就不同。國企老闆,特別是那些財大氣粗的央企、大型國企老闆,他們肯定按最高比例給職工交五險一金,因為企業不是他的私有財產,是國家的,他自己早晚也要退休,也要領養老金,他們也為自己的後路著想。只要交繳比例不超過上限,就不違規,職工還歡迎,自己還撈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因此,不是真沒有錢的那種虧損國企,效益差的中小國企,凡是能交得起的國企,一般都按最高比例交,除非老闆腦袋瓜子進水了。而私人老闆考慮這個問題就不同了,企業是他自己的,給職工交五險一金的每一分錢,都是從他自己的腰包裡掏,而且他本人並不存在退休不退休的問題。因此,私企的老闆,給職工交五險一金一般都不積極,能不交就不交,能少交就少交。這才是企業養老金早澇不均的主要原因。


龍吟方澤


白駒食場鳴鳳在竹:我以我本人與兩位同事的參保繳費和退休時核定養老金的親身經歷回答你:

我和我那兩位同事,退休前是同一個縣農村信用社(現在改製為縣農村商業銀行)的職工,參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省級統籌(內蒙古)。

我參保繳費年限為43年,其中視同繳費年限24年,實際繳費19年,記入本人賬戶的個人繳費8萬餘元(原按本人工資為繳費基數的8%繳納,2008年後按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300%為繳費基數的8%繳納),2012年退休時核定我的養老金是5630元/月。經過國家六年調整增加養老金,現在每月7066元。

我的兩個同事,一個參保繳費42年,實際繳費23年,記入本人賬戶的個人繳費13萬餘元(原按本人工資為繳費基數的8%繳納,2008年後按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300%為繳費基數的8%繳納),2016年退休時核定養老金為7210元/月。經過國家兩年調整增加養老金,現在每月已到7800餘元;另一個參保繳費38年,實際繳費23年,記入本人賬戶的個人繳費13萬餘元(原按本人工資為繳費基數的8%繳納,2008年後按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300%為繳費基數的8%繳納),2016年退休時核定養老金為6405元/月。經過國家兩年調整增加養老金,現在每月6800餘元。

如果我們三個參加的市級統籌,每個人退休時核定的養老金都得減少2000--2500元/月左右。因此,參加職工養老保險,長交多得、多交多得養老金是對的,但退休計算養老金時參保統籌區的上年度社會職工平圴工資多少更是關鍵!

我們三位2009年起就按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300%為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費,退休前每月工資肯定超過當地上年社會職工平均工資的300%,具體多少就不說了,你懂得。

有一點請你注意:就是不論你是以什麼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都是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員,社保局在你退休時給你確定領取的養老金都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員退休時按月領養老金,是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記入個人賬戶金額、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的。比如兩個人,甲是在職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乙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只要這兩個人在一個參保統籌區(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社會職工平均工資一樣),參保繳費年限一樣,記入個人賬戶的金額一樣,性別一樣,退休日期一樣,社保局為他倆退休時確定的按月領取的養老金肯定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