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肉燕是怎麼做的?

我在墾丁天氣晴


記得第一次看見肉燕的時候,我指著它對老闆說:“老闆,來一碗餛飩。”當時在店裡吃著肉燕的人都忍不住笑出聲,畢竟這個食物的確和餛飩有著相似的外表,外地人到了福州自然容易將兩者食物混淆,其實說起肉燕,在福建的火爆程度那真是難以想象,不僅是當地風俗中的喜慶名菜,一些有年頭的老店,一天就能賣出上千碗肉燕,那麼它到底特別在哪呢?

“肉燕”是浦城當地很受歡迎的一道傳統食品,相傳早在明朝的時候肉燕就誕生了,其創始人是當地一位告老還鄉的御史大人的廚師,他在為官的時候吃遍了山珍海味,看到尋常的美味佳餚也絲毫提不起興趣,於是他家的廚師為了讓自家大人能夠吃得下飯,便將豬腿上的肉用木棍捶打成肉糜,在裡面添加適量的木薯粉,再用擀麵杖將其擀成與麵皮大小無異的“肉麵皮”,並將其切成三寸方的小塊,然後再在裡面加入肉餡,做成現在的“肉燕”,御史大人吃完之後覺得從未吃到如吃口感的食物,連忙直呼“妙哉”,從此這道菜品便在當地名聲鵲起,久而久之成為了當地的特色菜品之一,在福建已經火爆了一百多年。

如前所言,肉燕和普通餛飩最大的區別,是它包餡料的那層“肉麵皮”,一碗好的肉燕的評判標準就在皮上,要想製作出正宗的肉燕,其麵皮選料一定要選用豬後腿上的精肉,這個部位的肉是豬活動得最多的地方,所以用它來製作肉麵皮自然是最佳的選擇,然後還要配上適量的蕃薯粉,肉與粉的比例一定要精準,再通過不斷地敲打和加工,打出的肉麵皮最後一定要呈現出薄如紙張,色澤溫潤如玉,用雙手拉扯的時候能感覺出麵皮的韌勁,這樣煮出來的肉燕才會吃起來唇齒留香。

其餡料主要就是鮮魚肉、豬後腿肉以及蝦乾、馬蹄等食材剁成碎末包入其中,再用大骨湯、蛋液以及調味料將肉餡攪拌均勻包入肉皮中,最後要食用的時候放入熬製好的大骨湯裡煮熟撈出即可,吃起來可謂是人間美味,不僅肉皮濃郁鮮香,其餡料也是一絕。

在福州當地有一種說法叫做“無燕不成宴”,足以見得這道傳統菜品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一般家裡每逢喜慶事情或者佳節的時候都會準備這一道菜來招待親朋好友。所以還在將肉燕誤認為是餛飩的吃貨們一定要了解清楚,不然鬧出的笑話可不是一個兩個,看完福州這道特色傳統菜品之後,你應該去親手嘗試一下如何製作,或許它真的不是你還停留在沙縣小吃裡的“十里香餛飩”。


百味食間


福建的肉燕又稱為“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風味小吃,可以說只要是逢年過節,婚喪喜慶,在福州,太平燕是必備的一道菜,其寓意是太平、平安之意。主要是以瘦肉,肉燕皮做成的!這裡要特意提一下:肉燕皮是肉茸和甘薯粉製成,不是麵粉哈~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特色的福州風味小吃要怎麼做吧~

開始製作之前,首先需要準備這些材料:

精肉,澱粉,糯米,植物灰鹼。

其次呢,開始製作的程序應當如下:

豬肉呢要新鮮的,最好是豬後腿精肉,在製作的時候要把這些筋膜、碎骨全部都剃掉。然後把這些挑好的肉用木棰反覆的捶打,並且加入適量的糯米糊、植物鹼以增強它的粘性,當然,捶打的時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力還要均勻有節奏,而且肉坯要反覆不斷的翻轉,邊捶打邊挑除細小筋膜、直到這個肉坯被打成膠狀的肉泥方可~

然後,把捶打好的肉放在木板上,均勻地撒上薯粉,接著輕輕的拍打壓延,直到它成型,這也就稱為鮮燕。接著把這個鮮燕切成16㎝長的卷,懸掛通風晾乾,這也就成了幹燕皮。最後,把肉包在這個燕皮裡,即製作完成,當你想要吃的時候,放到鍋裡注意下即可~(海峽網 黃小群)


海峽網


超級簡單又美味

用料

扁肉燕30個蔥適量胡椒粉適量醋適量鹽適量醬油少量

老福州-扁肉燕湯的做法

  1. 取適量扁肉燕,可以不用退冰。

  2. 將水煮沸後,加入扁肉燕。

  3. 配置調料(蔥,胡椒粉,醬油),醬油只要放一點點。

  4. 在鍋中倒入少許醋和鹽,待沸騰後起鍋。


啊金分享


要說肉燕,在福州小吃中可是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在福州的喜宴上,一定會有一道湯菜叫“太平燕”,就是用肉燕、鵪鶉蛋(傳統要用鴨蛋,取“鴨卵——壓亂”之意)等做的。如果是在婚宴上,這是一道大菜,這道菜上桌的時候,是不能吃的,一定要等新人來到這桌上敬過酒之後,新郎將“太平燕”中的青蔥用筷子撿起,這道菜才可以開吃了。這淵源是從哪裡來的我就不知道了,但這道菜,已經不僅是一道特色小吃,而是成為了一種福州民俗,飽含了福州文化的一道小吃了。

食譜熱量:200.5(大卡)

主料:肉燕皮2張,肉末150g
方法/步驟
  1. 乾肉燕皮備好。
  2. 取出一疊幹燕皮,先正中切成兩半。
  3. 取其中一半,這一“疊”的燕皮是三折的,順著摺痕,象右圖那樣切上兩刀,把幹燕皮切成餛飩皮的大小。
  4. 用同樣的切法,將需要使用的幹燕皮都一疊一疊切好。不用的幹燕皮,密封包好放回冰箱冷藏室。取乾淨的紗布,用水弄溼備用。這布呢,要弄得比較溼,但是可千萬不能溼得拎在手上都能滴出水來哦。
  5. 把剛才切好的燕皮,一塊一塊的碼在砧板上,千萬不能重疊。
  6. 把剛才備好的溼紗布,鋪在幹燕皮上。
  7. 如果布還不夠溼,不足以貼緊幹燕皮,那就用噴壺把水噴在溼布上,讓溼布可以貼合在幹燕皮,使幹燕皮充分吸收水份。
  8. 肉末中放入蔥薑蒜末,調入鹽、生抽、雞精,順一個方向攪打上勁,要把成為肉餡。
  9. 然後放入肉燕皮中包成皮薄餡大的肉燕。
  10. 鍋中燒開水,將肉燕煮熟。
  11. 在碗中放一些紫菜、蝦皮、蔥花、鹽、雞精。
  12. 先倒入半碗煮肉燕的湯,再將肉燕撈到碗中即可。
    注意事項
  • 肉燕皮噴水軟化時,水不要一次噴太多,不然肉燕皮可能被泡的太軟,不容易被包起來。
  • 蝦皮紫菜可以換成別的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榨菜或者其它調味汁。

生活分分鐘


在古代,人們窮人們沒有肉食,肚子裡沒有油水,有些窮苦百姓就去懸崖峭壁上尋找那些懷孕的最肥的燕子,一般三四月開春的時候燕子吃的最多,脂肪最厚,人們就拿來煲湯,紅燒,後來有個叫燕皮的村夫,他從小喜歡研究烹飪,就嘗試把燕子包在了餛飩皮裡下鍋煮制,沒想到味道極奇鮮美,大家就紛紛效仿,沒過幾年燕子就被吃乾淨了,有的人就開始改用肉餡捏成燕子的形狀,放進餛飩皮!為了紀念那時燕子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所以一直到今天大家依然用肉燕這個名字!就先編到這裡吧,學歷有限,實在編不下去了,哎……


簡單的小濤哥


肉燕的特別之處在於“肉包肉”,最難的就是肉和薯粉打成的“燕皮”,這個好像都是祖傳技藝了,普通家庭想做出“燕皮”是不太可能的。一般都是去老店裡買。至於餡料和做法到沒什麼太特別的,和餛飩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