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喜歡的點個關注!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德國日本都是二戰的戰敗國,尤其德國,戰敗兩次,每次戰敗都被掏空降低,但是就這麼神奇的崛起了兩次,還有日本,同清朝光緒新政同一時期,崛起,沒落為什麼兩國國家能同時間的起飛?

其實他們的崛起並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一個情況。國際因素國內因素都很重要,自身的努力和外界的扶植,共同造就了日本、德國戰後的崛起。

現在這篇文章,不好意思,晚上喝了很多紅酒,但是手癢,忍住不住,還是要談提下這個問題: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首要原因,蘇聯的退出,德國篇:

二戰結束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和以蘇聯為首社會主義陣營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二戰後,德國被一分為四,後來美英法佔領區建立聯邦德國,蘇佔區成立民主德國,之後慈父立馬扶植德國統一工人黨,建立了蘇聯模式的經濟體制。可東德這個政府完全由蘇聯一手操縱,完全是個蘇聯代言人。當初蘇聯想出強拆德國工廠這一招的時候,美英法迅速跟進,也想把德國的家當都搬回家去,但是來晚一步,全被美蘇瓜分完了。

民主德國被蘇聯人搬了個精空,空到什麼地步呢?據統計,戰後的每個東德人要負擔蘇聯2500馬克賠款,而西德人卻得到140馬克的重建補助。

說良心話,東德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之間,依靠德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確實是高速發展,國民收人翻番,是整個戰後重建大軍的龍頭。可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東德開始出現一些弊端, 但這時候勃列日涅夫和東德領導人絲毫沒有考慮到民主德國的實際狀況,就制定了一系列跟西德鬥氣的五年計劃、十年計劃,結果這些不可能的計劃就演變成了東德的大躍進。

看著每天大放衛星、熱火朝天,實際上全國人什麼事兒也沒幹。工業生產停滯, 農業生產歉收,人民只能靠著看電視劇裡面的領袖演講過日子。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同樣德國,兩種生活:

慈父海拔蘇聯那套大清洗弄到德國來,以便加強蘇聯共產黨對民主德國的控制。東 德間諜“斯塔西”在蘇聯克格勃的調教下成了世界頂尖的情報部門,他們的口號是“我們無處不在”。大家對那位向猶太人下跪的 德國總理勃蘭特一定都印象深刻,但是這位華沙之跪的主角是怎 麼下臺的呢? “斯塔西”安排了一個臥底在他身邊做助理,把勃蘭特不太檢點的私生活捅給了報社。

連東德的總理下場都尚且如此,東德的百姓還能撈著什麼好? 一時間民主德國的政治氣候就成了西伯利亞型的——冷得人連一 句話也不想多說。

隨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了——東德政府為了完成蘇聯老大哥制定的五年計劃,給每個東德人增加了十分之一的勞動任務,還不給加工資。東德人民實在是受不了了,怎麼辦?揭竿而起唄。

好了,多的我就不說了,之後兩德重新統一。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比較幸運的西德;

德國最發達的萊茵河沿岸經濟區、魯爾區幾乎全部都在德國西部,這些地方自中世紀時代就城市林立、商貿繁榮,在工業革命後又是較早進行工業化的地方,本身底子就要比德國東部好得多。

由於當年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節節敗退,蘇聯軍隊率先攻入了德國東部境內。二戰末期幾場最慘烈的戰役幾乎都發生在德國東部,包括令蘇軍平均每天傷亡2500人的柏林戰役。與此同時,盟軍也對德國東部實施了狂轟濫炸,例如德累斯頓大轟炸造成25萬人死亡,整個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德國東部的經濟建設與基礎設施在戰爭中遭受了毀滅性打擊,二戰結束時的德國東部可以形容為“一片廢墟”。

加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資助,尤其是對西德的食物支援計劃,計劃第一天就支援103743袋麵粉,第二天為200000袋,8月15日結束,一共2598202袋麵粉。雖然美國也參與了打結德國行動,但是幸運的是,美國只打結了德國科學家,機器設備依然還保留完好,這樣擁有技術的美國可以迅速的讓西德從新發展起來。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在這麼一對比下。東德從上到下可以說內心感到極度不平衡,東德所有人都覺得,西德有免費的麵包,有免費的糧食,有免費的棉被,我們這什麼都沒有,我們好歹也是偉大的日耳曼民族,為什麼不把蘇聯趕走?讓美國人或者英國人單獨進來。

不僅如此,當時很多膽子大的東德的人開始逃離,尤其是大量的知識階層逃離了東德,在得到東德那麼多精英的情況下,西德更發達了。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日本篇:

1940年前後,為了確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勝利,日本實行“國家總動員體制”,將全國所有資源都用於為戰爭服務。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日本在1945年戰敗投降,這套體制卻有幸被保留下來,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美國軍隊佔領日本。為了瓦解日本軍事力量,美軍開始對日本政府和企業進行改革,軍部被撤銷,內務省被認為是核心政府部門被解體。那麼美國佬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冷戰”背景下美國對日本的扶持。

戰後,美國從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需要出發,把日本作為遏制東方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加以扶持和改造。在美國的帶動和影響下,日本上千億美元的戰爭賠款被免除。美國在日本推進民主改革,其內容包括審判戰犯、修改憲法、改君主專制天皇製為君主立憲天皇制、控制發展武裝力量、解散舊財閥集團、進行農地改革和建立以自耕農為主體的小農經濟等。這些改革有利於消除生產關係中軍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殘餘的影響,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朝鮮戰爭期間,美國把日本作為其在朝鮮戰場的戰略物資供應基地、武器軍械的維修地及戰鬥部隊的集結地,這為處於困境中的日本工業提供了很大的市場,刺激了日本經濟的復甦。

第二,日本製定了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戰略,穩步推進經濟的發展。

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日本製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在20世紀50至60年代確立了“貿易立國”方針,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促進出口,獲得了大量外匯。1960年,日本政府制定“收入倍增計劃”,提出用10年時間,使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都增加一倍。1964年1月,日本政府又出臺了“社會發展計劃”,重點解決高速增長帶來的通貨膨脹、農業衰退及公害問題。1965年11月至1970年7月,日本出現了長達57個月的經濟高漲期。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第三,重視國民教育。

明治維新後,日本就很重視發展教育,戰前已普及了四年及六年制教育;戰後,到1950年,已實現九年義務教育的完全普及,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99%。1956至1978年間,日本的教育經費在行政費用中佔比達20%—23%,名列資本主義國家之首。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的普及,為6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而為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使日本成為高學歷的社會奠定了基礎。

第四,注重新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戰後初期,日本的科技水平遠遠落後於歐美髮達國家,政府確立了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方針,關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向。1950至1977年,日本引進國外先進技術15066項,用十多年的時間吸收了世界各國用半個世紀開發的幾乎全部的技術成果。可以說,日本趕超先進國家,走的是一條捷徑。日本之所以能如此順利地吸收新技術,源於它一貫以來對國內科技事業發展的重視。日本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是由私人壟斷企業、國家研究機關和高等院校同時進行的,這種科研體制便於將科技成果及時應用於生產實踐,實現其價值。日本的大中型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科研機構,研究人員佔全國科技人員總數的一半以上;國家和大學也設立研究機構,由此增強了日本消化外來先進技術和自主開發新技術的能力,這也是日本戰後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沈 sir的最後結語:

這篇文章,不用多說,總結一點,一個班級讀書差不要緊,重要的是跟對人,你和讀書好的一起玩,再爛最後也不會爛到哪裡去,你說你本身讀書就是倒數的,還和一個流氓混混一起玩,最後的結果,就是作死!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幾乎“倒閉”,為何幾十年後又成為發達國家?

沈sir原創!嚴謹剽竊!如有發現!舉報封號!喜歡我的!點個訂閱!愛上我的!加公眾號!給個打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