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在工廠上班的70後、80後月薪只有三、四千卻不敢輕易離職?

不去理睬這浮躁的社會


因為中年人離職、跳槽的成本太高。一旦跳不好,全家人跟著遭罪。

還因為每個月固定收入帶來的安全感。三四千也是錢,耗子皮也是肉。像一鍋溫水,哪怕溫度不那麼高,但是在寒冷的冬天,也會給人帶來安逸和慰藉;

還因為大多數中年人在足夠漫長的職業生涯中,認識到了自己真實的能力,不會再有更多的妄想和希求。畢竟,不會游泳的人,換個游泳池不代表他就一下子就會游泳了;

還因為他們已經學會了握緊手中擁有的東西,他們不再去追尋那些不確定因素,認為保持穩定好過冒險奮進,認為人生能夠保持現狀就已經需要竭盡全力,再無半分餘力去追逐更多。

還沒有成家立業的年輕人擔子輕,說實話他們年輕的人生還沒有獲得什麼,所以也就不怕失去什麼。因而,跳槽、轉職對他們來說並無太多的成本可言,跳槽的代價無非就是割捨一些以前熟悉的工作和同事,那沒關係,到新公司認識新同事也沒什麼麻煩的,接手新工作也沒什麼難度,最關鍵的是,年輕本身就是跳槽最大的資本之一;

而中年人大多已經成家立業,房貸車貸、供小養老,柴米油鹽,已經把自己未來三十年的人生安排得明明白白…… 中年人的離職,對自己可能只是一個職業變動,但對家庭的影響不亞於一場地震。

這離職成本,能一樣麼?

其實捫心自問,多數人每次企圖離職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出於同一個原因:對當下的狀態不滿意。

薪資、待遇、平臺、機遇、人際關係……

只要你在社會上工作,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如意,因為沒人有義務非要對你好,非要圍著你轉。所以,自然會有不爽的事情發生。

但,這樣的生活不滿意,那怎樣的生活才算滿意?

這個問題卻很少有人能夠準確地回答。(「不上班」這個理想不算哈……)

有些人反反覆覆跳槽,五年換十份工作,做來做去都是初級辦事員,很常見。

這樣的人,多半是缺乏目標。因為沒有目標,所以不知道什麼樣的做法是正確的,對自己有利的。所以總是會隨著心情跳槽、離職、找新工作,最終毀掉自己的職業生涯。

我一直都堅持一個觀點:

不論你是九零後,八零後,抑或七零後,都不建議大家很唐突的離職,或者是沒有目的的離職。這種離職沒有意義,只是把你的職業生涯打斷、打亂而已,長遠來看沒有好處的。

比如:

如果你現在確定有更好的機會、更廣闊的平臺和高出一大截的薪資待遇,那麼可以放心地開始新工作,追逐新夢想;

但如果下一份工作的月薪較之以前的漲幅沒有超過30%,然後你又只是因為前一份工作做的倦了膩了煩了所以想換工作,勸你還是三思——這種情況的離職,很可能只是重複上一份選擇的失敗而已……

所以,如果你覺得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無從下手,就先從設置一個目標開始吧。

有了目標,框定一個自己想要的結局和人生,才能一步步走向自己想抵達的地方!


吉姆妮成長日記


我是75年的北京農村人,在城區一帶打工23年了,工資一直比最低工資高一點兒,現在新長的工資到了4000多。20多年來一直在食堂裡打工,8小時有雙休沒加班,幹別的也不會,除非是工時長沒休息的體力工作否則恐怕換個工作掙的更少。北京最低工資是2000多,當然實際上打工最低工資都在3000往上。主要原因是家裡負擔不重,我就一個孩子,否則休息時肯定得乾點副業。再一個一般70後小時候都受過苦過了10多年窮日子,所以現在就沒有什麼高消費的慾望也就不必為此而努力掙錢。


朝陽夜雨


我離職了,早在那年改革開放初期,我就從領導崗位離開了,下海那時叫,我就是願意幹,我自己想幹的工作,抓緊時間賺錢,到現在2019年,五六十歲的現在,要不你就在領導崗位骨幹,普通的六十年代的人們一般,因為那時我們在文革後期教育環境不好,那時也亂沒方向,都在改,像夜大高考剛開始。所以,很多不敢競爭懦弱多數,不得升遷機會。現在要想找工作換換多掙錢,難上加難。又加上身體不好,也老年了。心也不高了,能過去得了。這就是6070年代的人。


劉晉8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爸爸媽媽很樸素,也很勤勞,白手起家,供我和弟弟上了大學,在老家也蓋了新房子裝修好了,他們在工廠上班十多年,最開始的時候,一個月才幾百塊的工資,即使現在也只有四五千一個月,就是這樣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節省,才有了家裡今天這番光景。

我想70後、80後的思想沒有現在90後、00後那麼複雜,他們沒有過多的念頭,就是每個月都有工資無論多少,夠吃有剩就行,加之隨著時間的推移,年紀也越來越大。幾年前我問爸媽,現在很多廠的工資都比你們現在高啊,為什麼沒想過換工作呢?自從出來打工到現在一直在一個廠裡上班,不膩嗎?我媽說,膩什麼,你是來賺錢的,又不是來享受的,去哪裡還不是一樣,又不是不發工資,我沒什麼手藝也沒讀多少書,換工作還要重新適應學習,又沒有什麼大前途,想那麼多幹嘛,踏踏實實上班就是了。

問題很現實,但是我更看到他們那一代人的質樸,腳踏實地。當然,現在時代不一樣,機會也更多了,對於年輕人來說,有大目標就好好把握機會,覺得自己就想過安安穩穩的生活,我覺得也無可厚非,工人平凡的一生也很可貴。


泛微華南運營總部


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很多人做的工作其實根本不需要基礎,或者只需要很短的培訓就可以,這就是可替代性,這樣的工作其實就是力氣或者時間換錢。如搬運,送貨,工廠操作員,營業員,你做10年和1個月區別不大,所以工資也不會有多大差異!而這些做久了之後,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會改變,因為這樣的收入限制了人的思維,未來的規劃會按照收入進行調整的,就像小時候大家都有各種理想,到長大後現實就是賺錢生存,而你不做這些工作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也沒有試錯的成本時,隨著時間增長,人就會認命,就會越做越久,麻木也習慣了!


混跡在臺企的歲月


說的就是我,80後。央企工人,月薪4000。16年工齡、正式職工、各種保障齊全,工作按部就班不需要操心、不需要著急!休息時間多。公積金+養老每月到賬都是3000多。離職?開玩笑!多少人等著我們離職好給他們騰位置進廠!出去打工?月薪給我2萬我都根本不考慮!我是差那點錢的人嗎?


PPSS


我就是70後,在廠一干就是十五年。廠裡換過好幾個單位,單位裡什麼事都幹過。說句調皮話,我的腦子還好使,愛動手,敢幹,對機械有什麼沒有懂的話,我吃不下,睡不著,到懂為止。我廠的機械多,都進口的品牌,英文字,機械相當複雜。有學三、四年還不能動手的人。對我一個相當於小學文化的人,難度你懂的。不懂的抄下來,去書店看書,早上去書店,晚上才出來,不吃喝也要弄懂。經過漫長的三年努力,堅持。終於看到了春天。工資上去了,人也輕鬆了,領導也會把你看得重了。

現在也對廠裡有感情了,還有等社保,等退休。


djx171311


我是85的,你這個問題我有點接受不了,我也沒有多少文化但是不管到那個三四千還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有力有氣的,還沒到那個程度



3.4千。既然不高。如果單位為你交5金。到手有3.4千也不錯了。這批人基本無技術。工作簡單。再說也基本到中年後了。如果跳巢。是很難再找到工作的。即是能找到工作。基本不會比原工作條件好。這部份工人基本都是以保證現工作為主。不會有非分之想。如果有的話早就辭職了。


用戶59297049459


因為離職後找不到工作的是大多數人,現在的市場招聘線是35歲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