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民族和北方民族斗了几百年最远能到长城一线,而俄罗斯和别人打仗却能打到阿拉斯加?

手机用户328276914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地理和游牧民族的原因。

就地理上来说,中国很难继续向北发展。

往北,基本就是蒙古高原,远东和中亚。

蒙古高原和中亚都是不适合农耕的地方。

以蒙古高原为例,降水比最缺水的黄土高原还少,在古代根本就无法用于农业。

汉人是农耕民族,必须有适合耕种土地才能定居,所以蒙古高原和中亚都是不能北上的。

再说东北,天气过于严寒,但也是有一些土地可以农耕的。所以到了明末,东北尤其是今天辽宁已经有不少汉人移民了,吉林也有部分汉人,整个东北有几百万汉人。

然而,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游牧民族问题。

虽然东北可以移民,但这里异族太多,还都挺强悍。后来仅仅八旗就有25万以上的编制。

这些异族是地头蛇,你说要把他们斩尽杀绝不可能,大不了他们继续向北或者向蒙古高原躲避而已。如果出兵镇压,明军的规模也不可能很大,萨尔浒明军倾巢而出不过11万,未必对付得了这些异族人。况且就算一时将他们打散甚至歼灭大部,若干年后又会恢复人数。

而古代黑龙江和吉林仍然有大片的森林。这些森林地区难以农耕,必须长时间进行开荒才可以。

但在这些异族不断骚扰下,大规模长时间开荒几乎不可能。即便美国开拓西部,对付实力弱小的印第安人,也是使用了大量军队。

所以,汉人北上东北和外东北,都需要时间,尤其需要打败东北强大的异族才可以,这并不容易。

至于北上蒙古和中亚也是一样。即便抛出不能农耕不谈,这里敌人实力都很强。

蒙古高原常年游荡者几十万游牧民族,可以出动至少数到十数万兵马,不容易对付。

如果深入这些地区作战,粮食问题就难以解决。即便后来左宗棠从陕西运送粮食到乌鲁木齐攻打新疆叛军,经过河西走廊的运输线,一车粮食的运输价格是粮食自身价格的几十倍。光是准备粮食和运输的费用,就花费了数百万两白银,极其惊人。

所以,当时中国的国力,不足以承担这种远征。

相反,沙俄的情况就好得多。

沙俄经过100多年时间,打垮了喀山汉国后,打开了通往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道路。

这一路,除了冬季恶劣的气候以外,陆地通行其实没有什么地理障碍,只是过于遥远而已。

而沙俄的对手,也非常弱小。盘踞西伯利亚广大地区的西伯利亚汗国,人口只有18几万,还分散为无数部落互相攻打,勉强能够出兵数千人。

所以,沙俄花费50年时间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以西伯利亚汗国的实力,它不可能和沙俄对抗,太弱了。

所以西伯利亚,几乎是送给沙俄的。

而从西伯利亚到远东地区,同样没有地形的障碍。

1598年,沙俄消灭西伯利亚汗国以后,花费了50年时间一部部推进,建立很多据点。在1658年,沙俄在尼布楚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同时期夺取雅克萨并建城堡,基本控制了远东地区,并且和满清开始交战。

需要说明的是,沙俄也不是傻蛋,他们知道中亚和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力量强大,并没有敢于南下。

沙俄绕过蒙古高原和中亚,从它们的北侧逐步东进,占领了西伯利亚和远东。

沙俄完全征服中亚地区,是1895年的事情了,是和满清交手以后200多年后。

至于沙俄控制蒙古,则干脆是一战之前的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在古代,西伯利亚和远东在中国人看来完全没有价值。这里除了森林和皮毛以后,没有任何出产,也不能种地,根本就是废物。

只有头被门夹了,才会花费财力物力去争夺这个地方。


萨沙


那么,阿拉斯加现在是俄罗斯的吗?

不是吧。

当年的俄罗斯阿拉斯加,现在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而且,美国得到这块地没有付出任何武力,只是花了几百万美金,平均每亩地不到一分钱,就将这片土地据为己有。

(阿拉斯加州)


而且,美国人并没有想买阿拉斯加,而是当时阿拉斯加的主人俄罗斯求着美国政府从他们手里把阿拉斯加买过去。美国人是不愿意的,虽然价格很便宜,但毕竟这份土地没有和美国接壤,而且气候环境比较恶劣,除了一些动物皮毛,也出产不了什么东西。

(殖民者正在阿拉斯加打猎,发现金矿前当地殖民者主要的收入就是皮草生意)

而当地除了几万名土著人之外,只有几千名俄罗斯人在这里定居,可以说是一片几乎渺无人烟的荒地。

俄罗斯人为什么非要把这里卖掉呢?

这是因为俄罗斯人觉得这片土地守不住了,因为和英国关系紧张,他怕英国人从加拿大打过来,所以不如趁现在美国人有钱,英国人也没有占领阿拉斯加的想法,干脆把这片土地打包卖给美国。为此俄国政府还花了十万美金到美国政府去游说,最后美国政府勉为其难花了720万美元,把面积达151.88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买了下来。时间是1867年,距离这片土地属于俄罗斯刚刚过去68年,也就是说俄罗斯将阿拉斯加据为己有还不到100年的时间,就被迫将这里卖了。

(1867年,双方签署《阿拉斯加条约》)

你看,这里出现了三个问题:

第1个问题,沙俄没有能力继续占据阿拉斯加。

1853年,俄罗斯和英国在克里米亚爆发战争,双方在这里打得非常的惨烈。俄军总共动员了70万人,他的对手英、法、奥斯曼和撒丁联军总兵力为80万。

战争的结果是俄军阵亡14万人、英军阵亡2.1万人、奥斯曼土耳其军队阵亡17万人、法军阵亡9.5万人、撒丁国军队阵亡2000人。虽然在战争中俄罗斯人失败了,但是这场战争如此惨烈,让俄罗斯和英国之间结下了梁子。

(克里米亚战争)

此时俄罗斯在阿拉斯加地区统治基础极为薄弱,军队加上居民的总数不过只有3000多人,而南方的英国殖民地加拿大却有300多万人是他的1000倍!而且,加拿大这块殖民地对大英帝国忠心耿耿,所以俄罗斯人就害怕了,他怕万一加拿大派出个千八百人的军队远征阿拉斯加,这片土地就得易手,所以还不如给卖掉,就这样卖给了美国。你看,俄罗斯人并没有完全掌控这片土地的能力,他对这里占据的时间,取决于大英帝国的心情。

(阿拉斯加紧挨着加拿大,英军可以轻易占领这里)

第2,在这些年里他们对阿拉斯加没有做到有效控制。

俄罗斯占领阿拉斯加和占领西伯利亚情况差不多,派几百人走一遍宣布当地是自己的国土,如果没人反对,这里就是他们的了。

所以,这68年的时间,俄国人没有对阿拉斯加进行过有效统治。他们在1799年将阿拉斯加变成自己土地的时候,当时整个阿拉斯加只有700名俄罗斯人,人口密度大约2000平方公里一个人。

虽然人少,但是西方殖民者的习惯是只需要在一片土地上宣示主权,如果当地人没有反对,别的殖民者也没反对,这片土地就是他们的了。所以,1799年俄罗斯人宣布:阿拉斯加是俄国的了!

对面的大英帝国没提出抗议,于是阿拉斯加就是俄国的了,就这么简单。

(那时候西方人一个小小的定居点,再加上几个探险者的探索,就可以决定一片土地的归属)

当俄罗斯人宣誓主权之后,其实这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还生活着几万土著人,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俄国人。没关系,他们的意见不重要。

实际上一直到俄国花720万美元把这里卖给美国,当地的绝大多数土著人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仍然过着和以前一样的生活,甚至当他们见到美国人的时候,也没有感觉到和以前的俄国人有什么区别?毕竟都是白人

(如果俄国人这也叫占领,那么中国古代所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不是就可以说全世界都是中国的?)

英国人也干过类似的事:骗澳洲土著签英文转让协议。

土著们把自己卖了都不知道。

俄罗斯统治阿拉斯加的时间非常短,只有68年时间,和中原王朝对长城以北的控制时间不能相比

就算这叫占领,俄国人控制阿拉斯加时间也只有68年。而中国古代在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其国家领土往往都会超出长城之外很远。

比如汉武帝时期的漠北之战结束之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大漠以南都已经变成了汉朝的领土。

(汉朝对北方领土的经营,最远到达贝加尔湖)

汉宣帝之后匈奴人向汉宣帝投降,从那时候开始,南匈奴也变成了汉朝的领土。到了汉明帝时期,北匈奴逃往中亚地区,南匈奴成为草原上的主人,而南匈奴已经向汉朝投降,整个北方草原都已经成为汉朝的领土。

可见,题主认为汉族人只能北到长城沿线是不对的。还有就是,即便只算汉朝时期,中原王朝对北方草原的控制时间都已经超过百年,远比俄罗斯只拥有阿拉斯加68年长。

同时,俄罗斯人统治阿拉斯加是不被当地土著人承认的,当然也没能反对,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事。而汉朝拥有北方草原,是草原上生活的土著居民所承认的一件事儿。

高下立判!


历史风暴


其实在汉朝的时候,中原农业文明的势力范围,要比后来更北一些。有证据表面,在那个时候的气候,比现在的更加湿润。

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依据长城的地理位置,和400毫米降水线之间高度重合,而400毫米降水线,刚好就是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分界线,根据这种说法的解释,不是中原文明打不过游牧文明,而占据了那样的土地后,对农业文明也没啥用,所以双方的战线,就在长城一线稳定下来。上下两张图,大家可以自己做个对比。

这种只算表面经济账的观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用来解释俄罗斯人为什么可以打猎打到西伯利亚,也基本是严丝合缝。就因为当时世界上对毛皮的需求量大增,同时俄罗斯人又在搞发展,所以俄罗斯人才通过打猎获得收益,一直将打猎范围,延伸到了阿拉斯加。至于俄罗斯人和西伯利亚的原住民那些小规模的冲突,简直是不值一提,地广人稀,就是有冲突也不频繁。

其实中原文明十分看重长城,还是源于自己的狭隘,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或者就根本没有去找)和北方的游牧民族合作,也没有发明更适合的技术,让自己具备驾驭草原的能力。满清只是做了制度上的调整,就能够和北方的民族友好相处,这也显示出某些中原文化的不足。

短时间可以靠军事实力,长时间就要看制度和经济的能力。


圆窗观点


汉民族这个称谓有点小问题,汉朝时候打到西域的人可以称为汉人,唐朝时候就不好这么叫了。唐朝是个东亚范围的帝国,绝不仅仅是“汉民族”的帝国,他们的兵源和将领充斥着突厥、契丹、羌人等,满清也是一个混合性帝国,这俩都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现在的新疆和蒙古一带。

俄罗斯人能扩张,那就说明他们相对于当地人有很大优势,叶尔马克等俄罗斯征服者能一直往东再往东,就是他们能打,说什么他们靠狡猾会欺骗之类的,胡扯的,汉人不狡猾不会欺骗?

俄罗斯的扩张就是起源于欧洲的军事技术大发展在亚洲的影响,这次发展快速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欧洲最外围最弱的俄罗斯,也能在亚洲取得绝对优势。康熙集中了全国的火炮,也仅仅和俄罗斯的探险队雇佣兵等在东北亚打了个平手。

中原帝国往北或者往西很快就会无法前进,说明中原帝国相对于这些方向的敌人没有什么优势,在别人本土作战很快就不行了。哥萨克可以几百人就征服这些中亚和东北亚强悍的部族,中原帝国却必须要大军才行,大军的话补给就成问题,也就没法太远。归根到底还是军事优势不够大,或者压根就没有。

不要以为这些中亚东北亚的部族很弱,他们很多当年就是跟着蒙古人征服世界的,后来满洲人征服中国也有东北亚部族的身影,索伦人一直被满洲人征招进内地帮满清皇室打仗。

但他们在俄罗斯人的进攻下土崩瓦解了。时代不一样了,欧洲的军事技术进步太快了,蛮族的勇气已经无法抵消军事技术的鸿沟。


白完家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为啥要修建长城呢,还得从历史上的秦朝说起。要知道,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华夏的皇帝。当时的中国是汉民族为主体的,是靠农耕为主的民族。汉民族主要生活在中原广大地区,而北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经常侵犯中原大地,他们是骑马过来,民风彪悍。由于匈奴人居住地是草原,常常随羊或马迁移到有草地方,居无定所,物资贫乏。于是这些匈奴人就南下侵略中原,抢掠汉族的东西。在经济上汉族由于有许多小作坊小商户,因此在物质上是充足的。





在军事上,由于匈奴常常入侵中原,自秦朝以来,汉人及军队就与匈奴展开了激战,几千年了,打了多少仗已记不清了。就这样,汉人与匈奴打打停停,一直纠缠不清。没有匈奴后,女真族,突厥等民族也一直给中原汉族找麻烦。这些少数民族能骑善射,十分勇猛。而且这些人在马背上生存能力极强,渴了喝马奶,饿了吃天上飞的飞禽肉和地上跑的兔肉等等。多次的侵犯中原汉族,差一点让汉族灭亡。


自汉朝以来,各届封建朝代都为了北方少数民族侵犯中原大地而伤透了脑筋。不论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打击多少次,他们依旧会卷土重来,就象草原上的草一样,冬去春又来,很难防范。汉人与匈奴等交手,也是败多胜少。因为他们常常是骑兵进犯,来的快跑的也快。


为了对付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进犯,自秦朝开始就在中原边境修建长城。秦始皇统一华夏后,更是组织了大规模的人力修建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长城连起来,加上扩建和修缮,一条西起临洮东起辽东的万里长城出现了。长城的出现,对抵卸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为中原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环境。当然了,汉族人民为修长城付出了沉重代价,死伤了不少人。许多家庭破裂,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故事就是发生在那个时期。



另外,汉朝廷为了抵卸北方少数民族,相应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匈奴人由于离不开汉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汉人就开始收买匈奴人,并分化匈奴。最后逼迫匈奴人搬迁了,搬到了山西陕西以北地区,放弃了草原生活。实际被汉化了,匈奴最终也消失了。


说到俄罗斯人和别人打仗却能打到阿拉斯加这个问题。我想有这么几个原因,由于战争火器的不断进化,使用弓箭等武器失去了优势。俄罗斯正是两次凭借强大火力,消灭了当地的特林基特印第安人。还有地理位置的气候环境,俄罗斯所处的环境是很冷的,不是哪个民族都能适应的了的。加上俄罗斯入侵别的地方目的是占领,打到哪俄国人就移民到哪里。自然而然就成俄罗斯领土了,不得不说,俄罗斯是十分强悍野蛮的民族。阿拉斯加最终也被卖给了美国,成交价格是七百二十万美元。阿拉斯加也成了美国领土。




忆江南598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战争与和平从来是社会进步的主旋律,特别是战争在带来一次次血与火的灾难后,也在推动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

而战争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国家领土的扩张。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我国的战争频率就非常高,尤其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

不过有意思的是,即使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了数千年的拼杀,双方的对峙线也基本维持在长城一线,即使历史上中原王朝多数时间实力超过北方游牧民族,多次出现类似于霍去病封狼居胥,明成祖五征漠北这样的北伐壮举,但始终未能真正突破到长城以北。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人数远远少于中原王朝的沙俄哥萨克骑兵,却能够将侵略的足迹延伸到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尤其是白令海峡对岸的阿拉斯加。

那么同样是向外扩张,为何沙俄能比中原王朝走得更远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不同:

1、扩张方向不同

沙俄比中原王朝走得更远,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原王朝一路向北,而沙俄则一路向东。

看似只是方向的差异,实际上却造成了天差地别的效果。

中原王朝向北扩张,意味着要受到纬向地带性变化的规律。根据纬向地带性的影响,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而长城以北的地区因为气温过低,不适宜农耕文明的发展。作为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农业型帝国,中原王朝对于不适宜耕种的苦寒之地向来缺乏兴趣。

而且由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使得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更偏向于内敛而不是对外扩张。再加上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从来都是居无定所,飘忽不定。所以中原王朝更喜欢修筑长城来保护自己的扩张成果。

相比之下,一路向东的沙俄面对的问题似乎简单了许多,虽然沙俄自西向东,不断蚕食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受经度地带性变化规律的影响。

但是沙俄扩张的西伯利亚地区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几乎不受季风影响,所以其经向变化程度很小。这也就意味着哥萨克在芬兰和楚科奇半岛面临的气候几乎相同,至于同纬度的阿拉斯加就更加普通了。

所以哥萨克向东扩张的难度要远远小于中原王朝向北扩张。

1685年爆发的清俄雅克萨之战实际上就是两种扩张方式的激烈交锋,虽然清朝取得了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辉煌胜利,不过<strong>沙俄更有条件卷土重来,所以康熙皇帝选择了较为稳妥的谈判划界方式。

2、扩张方式不同

作为少数民族王朝,清朝彻底征服了蒙古各部,这也意味着清朝解决了困扰中原王朝数千年的游牧民族问题。

而在清朝之前,几乎所有的中原王朝,对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区域都束手无策。

自汉武帝开始,中原王朝对匈奴展开猛烈反击,旷日持久的汉匈战争前后持续130多年,匈奴最终被迫西迁,但中原王朝始终没能有效占据漠北地区;唐朝初期,国力再次走向强盛,唐太宗卧薪尝胆,终于一举消灭东突厥,并在东突厥故地设置都护府,将漠北地区纳入唐朝版图。

而13世纪崛起于漠北高原的蒙古帝国,自蒙古高原最终统一全国。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也只有唐朝和元朝短暂统治过漠北地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非中原王朝国力不济,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原王朝深入骨髓的天朝上国思维,对于不适合发展农业的边缘之地,中原王朝不仅没有欲望,更没有耐心进行统治。对中原王朝而言,因地制宜,以夷制夷的羁糜统治方式更加经济实用。

但是沙俄就不同了,作为半独立性质的武装,哥萨克骑兵和沙皇更像是互利共赢的关系。野蛮的哥萨克在鲸吞西伯利亚的过程中,对当地的原住民几乎全都是驱逐和屠杀的策略,特别是1643年哥萨克侵入黑龙江流域,当地的达斡尔族人被残酷屠杀。

虽然哥萨克不完全隶属于沙皇,但其仍然是沙俄的军队,因此沙俄在扩张中实施的是直接占领的策略。

应该说这种策略相比于羁糜统治而言更加深刻有效,这种残酷的屠杀方式保证了后方的稳定,也保证了他们在扩张过程中比中原王朝走得更远。

3、扩张目的不同

古往今来的扩张,几乎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但是由于战争性质的不同,导致扩张目的大相径庭。

今天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固然不是充话费送的,也不是天上掉的,而是通过祖辈辛辛苦苦血火拼杀得来的,但是却很少有主动扩张的。

特别是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原王朝从来都是被动挨打的角色。像明成祖北伐鞑靼瓦剌这样主动找事的,实属凤毛麟角。

中原王朝的扩张,尤其是向北方的扩张,几乎从来都是被动的。比如唐朝反击东突厥入侵,顺便把东突厥消灭了,然后东突厥故地成为唐朝领土。

虽然形势极其被动,而且反击北方游牧民族必然劳民伤财。但中原王朝之所以仍然抱着“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决心,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存在,确实对中原王朝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威胁。

也就是说,反击北方游牧民族,目的不在于扩张领土,而在于剪除周边的隐患,保护中原王朝的社稷。

这一思想的最典型案例是隋唐两代四朝君王对高句丽的讨伐,隋炀帝的那句“勿遗子孙忧”应该和“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一样被后人铭记。

而沙俄扩张的目的就很简单了,就是为了侵占你的土地,顺带收割一下土地上的毛皮。

从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开始,俄国就制定了走向四大洋的宏伟战略,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俄罗斯人不仅在寻找利润高昂的皮毛,更在寻找温暖的出海口。

事实证明,经济利益的驱使比一切因素都更为自觉,所以即使离家万里,哥萨克也能够将足迹伸向遥远的阿拉斯加,而中原王朝更多的只能以长城作为自己的战略支点。

所以中原王朝和沙俄扩张结果的巨大差别,绝对不是历史的偶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汉族老早以前就被管住了

秦始皇建立皇帝集权体制之前一百多年

秦孝公在商鞅变法中

就把秦国百姓办了户口

出门要有“介绍信”(路引)

等到秦惠文王要杀商鞅

商鞅逃跑因为没有介绍信被抓捕

你想想

老百姓怎么离开那块必须耕作的土地?

就是说个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失去了自由

那么国家可以组织军队、商队、探险队吗?

你看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唐僧拿着李世民的通关文牒去印度

郑和由朱棣安排七下西洋

总的来讲非常少的安排;

他们热衷修墙

最热衷千秋万代统治

然后炼丹永生

提前修陵寝。

人民没有自由

人口再多

整个国家也简单

儒追求做官

释追求空性无欲

道追求无为

中国文化太有特色

待在家里就可以有意义的完成人生。


透视线


*我们必须恢复秦汉时代进攻尚武的血性,秦王汉武统一六国开疆拓土,汉朝卫青霍去病千里之外灭杀凶奴,而宋代岳飞的精忠报国不过是抵抗外敌的悲剧英雄,明清的郑成功施琅也只是去收复台岛。

我们勇敢的祖先就有人定胜天的远古神话,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但唐朝开始中国人满于现状谦卑厌世,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宁做凤尾不做鸡头,中庸之道仁义道德毫无斗志血性,是因引进了佛教及崇尚了儒家,最终蒙满入侵,近代更几乎被日俄恶邻灭国,现在的中国功夫也都是在自淫自乐从不敢玩ko。

佛教过于无为且需人供奉,消磨人的意志且损耗社会财富。儒家不良的教义三纲五常应弃之,但其思想的精华,大同世界和而不同,积极有为努力进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的儒家思想才是值得我们推崇学习践行的。


用户77012039024


怎么说呢,俄罗斯能从一个小小的俄罗斯公国打到如今这么大的领土,其中必有其道理。但是中国汉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斗了几千年,是我们不行了吗?不能征服这片土地吗?

不是,而是中国人实在适应不了那疙瘩的气候,中国人的体质实在受不了这么冷的气候。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虽然出现过五胡乱华,但是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政府不了中原农耕文明。而中原农耕文明在大多数时间上都能保持对游牧文明的战略优势。

而历史上并不缺少汉族政权将北方游牧民族打的找不着地的时候。例如汉武帝时期,将匈奴打的远遁欧洲,从此匈奴分裂,汉族对匈奴有绝对战略优势,以致中原四分五裂依然能够压制游牧民族。

有如明朝初期数次北征元剩余势力,也能取得重大胜利。

为什么汉王朝明明数次将北方游牧民族打的趴下,不去将民众迁到这里,使得汉民族牢牢占据这里,使这里成为汉王朝的永久领地,彻底清除游牧民族对中央的威胁呢?

就是因为中国人不适应哪里的气候,不能将大量汉人迁到这里,保持对这片土地的控制。而每次汉王朝的进去这片土地将雄霸这片土地的游牧民族打趴下,甚至将这个民族消灭,但是汉王朝的军队只能无奈的退出这片土地,无法在这里保持强大的军事存在。

而由于汉王朝将这里的霸主打的衰弱甚至消灭,而又无法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片土地就会出现权利的真空,而新的游牧民族又会在这片土地上崛起弥补权利的真空!

这个基本就是根本原因!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长史君


如果你简单的看一下中国气候图,你就会发现,为什么长城会成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分界线。

再来一副:

看到这两幅地图,你会惊奇的发现,中国历史上的汉族,和游民民族的分界线和这个图有很大的关系。

那个时候的北方,比较寒冷,并不能作为一个粮仓,自给自足的存在(开发程度不够,明朝的时候吉林还是满族,明朝,朝鲜各占一部分)。如果去占领,移民,明显是亏的。无论是从防守还是从物资的角度。

再往北扩张,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蒙古和清朝,对再往北的土地,有兴趣,并进行占领。

再说说俄国人为什么能够占领阿拉斯加

俄国人并不是通过武力获得阿拉斯加的,而是在当地建立居民点,就自然而然的归了俄国。而且俄国和阿拉斯加的纬度,温度还是想近的。适应性应该会强一点。

喜欢就关注呗:侃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就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