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篡權奪位,司馬炎厚待曹奐,而劉裕卻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非常著名的書,有很多人對其中的故事感興趣,因此對於三國的歷史大家也都是十分熟悉的。但是當三國時代結束後,也就是到了晉朝的時候,大家對於他們的故事是否還熟悉呢?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那個時候的歷史故事。當時司馬炎篡權曹魏政權,對於當時的皇帝曹奐,他採取的是禮遇的政策,不僅沒有殺他,還好吃好穿的對待他,給他封地,並且允許他不必去帝都彙報,只需要快樂富足地過完一生就可以。但是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另一人身上結果就所有不同了。

同樣都是篡權奪位,司馬炎厚待曹奐,而劉裕卻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

劉裕篡權,那麼他又是怎麼對待當時的皇帝的呢?

當時的劉裕在當時也算是一個天才。當時的局面十分混亂,他就是那個能夠治理亂世的英雄。他能夠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方面是當時的皇帝太垃圾的原因,但是另一方面他自己本身的能力確實是夠的。在那樣一個混亂的朝代,劉裕不僅能文能武,更難得就是他能夠籠絡人心,從臣子到百姓,大家都說他的好,都非常敬佩他。當時,他的地位應該是處於頂端了。那麼他又怎麼可能甘心不走到最高,反而要受著一個不如自己的人壓制呢?

同樣都是篡權奪位,司馬炎厚待曹奐,而劉裕卻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

因此他秘密謀劃殺了當時的皇帝,不過他並沒有自立為王,反而擁護了一個新的皇帝。大家一定疑惑,難道他真的不想當皇上嗎?當然不是。因為古代人都很信一些迷信的說法,當時就有一種說法是這個江山只有經歷了兩個皇帝之後才會穩固,為了讓自己能夠坐穩江山,他就採取了擁護新的皇帝,之後讓他禪讓的策略。新的皇帝也知道自己的實力弱小,只能配合他。最終新帝也像之前的皇帝一樣,擁有了封地。

同樣都是篡權奪位,司馬炎厚待曹奐,而劉裕卻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

那麼他最終的結局如何呢?可以說很悲慘了。雖然有了封地,但是劉裕時刻提防他造反,所以他的生活並不如意。最終,也在劉裕的算計下死去了。

總結來說,劉裕得了大權之後仍然要時刻提防新帝的原因有幾個,一個是劉裕的兒子年齡還小,一旦劉裕有任何意外,他的兒子沒有什麼抵抗能力。第二,他出身卑微,本質上還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第三,他篡權比較倉促,還是有很多勢力對他虎視眈眈,因此他的地位也不是特別穩固。由於以上的原因,他一定要時刻防止意外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