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曹魏:正始石經


《三體石經》刻於公元241年,原立於魏都洛陽南郊太學講堂西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故名。石經刻有《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是繼東漢《熹平石經》後建立的第二部石經。《三體石經》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的演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曹魏在洛陽立國後,太學再度繁榮起來。曹芳繼承皇位後,決心整理《熹平石經》碑石,並刻經石作為補充。於是就有了從正始二年開始刻制的《正始石經》。北魏時,地方官建寺缺乏石料,便就地取材,用了部分石經的石碑。東魏建都鄴城,統治者欲通過水路將兩種石經一起從洛陽搬遷到鄴城,但運至今孟州市境內時,遭遇塌堤,近半石經掉入黃河,運到鄴城時,《漢魏石經》只剩下52塊了。

三體石經的內容,主要是《尚書》和《春秋經》。《尚書》當即馬融、鄭玄所傳的二十九篇古文尚書。《春秋經》當即《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十二篇本《春秋石經》,而不是今文家的十一篇本。另外,《隸續》所錄三體石經有《左傳·桓公七年》9字,《左傳·桓公十七年》26字。馬衡認為《隸續》所收《左傳》遺字是試刻,非正式刻文。


《正始石經》刻於公元241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漢隸三種字體寫刻,又名《三體石經》。這是繼由大學者蔡邕書丹,皇帝親自訂正,內容包含《尚書》、《論語》等七部儒家經典的東漢《熹平石經》後刻立的第二部石經。由於《三體石經》不同於《熹平石經》僅用隸書一體,而是以古、篆、隸三種不同字體寫刻,因此在中國書法史和漢字演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刊刻石經的主要目的是“臺省有宗廟太府金墉故事,太學有石經古文先儒典訓”,以弘儒訓,以重儒教。此外,石經文字有校正文獻內容與文字、書體之功用,《魏書·列傳術藝》載:“又建《三字石經》於漢碑之西,其文蔚炳,三體復宣。校之《說文》,篆隸大同,而古字少異。”三體石經刻成後,與漢熹平石經並立於洛陽太學。現洛陽博物館館藏。

1895年,洛陽白馬寺村南龍虎灘發現《尚書·君奭》篇殘石110字,古文佔36字,初歸丁樹禎,後歸周進。1922年12月間,洛陽城東南三十里朱圪塔村發現《尚書·君奭·無逸》和《春秋·僖公·文公》殘石,而《君奭》篇正好與龍虎灘所出相銜接,原石大,估人從中折為兩段,共1771字,古文約580字,歸河南圖書館,後又出有《尚書·多士》和《春秋·僖公九年》殘石,共229字,古文佔76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