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平原为啥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看过这些璀璨的稀世珍宝我信了


夏代乳钉纹铜爵。1975年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之一,当为稀世珍宝。它高22.5厘米,爵长流,尖尾,束腰,腹底椭圆形,有半环形鋬,三足细长,外撇。腹部一侧有五枚横排的乳钉。由于该爵形体较高,加之流尾间距离较长,因而产生一种舒适洒脱之感,由于历史悠久,造型精美,被誉为“华夏第一爵”。

夏代绿松石龙形器。2002年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华夏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它头大身细,龙身全长约65厘米。呈波浪状,龙尾处逐渐隆起,伏游的样子非常生动。绿松石龙形器的龙头,被放置在一个梯形托座上,托做也是由绿松石片镶嵌而成,上面有多道波纹像是龙须,龙头为扁圆形,嘴部略微凸起,龙头上的嘴,鼻眼耳等部位,均以绿松石片和玉块组合而成。

夏代镶嵌绿松石铜牌饰。1984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高16.5厘米,宽8-12厘米。盾牌形,面微凸起。正面以长方形绿松石片规整地镶嵌成兽面纹。铜牌两侧上下又相互对应的四个半圆形穿孔,可系绳子。该铜牌制作考究,在背面没有任何依托的情况下由几百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历经3000多年未松动一块,足以显现其镶嵌工艺之高超,是极其罕见的艺术珍品,更是中国发现最早、最精美的镶嵌铜器。


夏代七孔玉刀。1975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长65厘米,宽9.5厘米。该玉刀呈长方形,通体抛光细腻,两端有对称的锯齿,刀面近两端处有明显的网状斜纹作为装饰,刀刃的厚度仅有0.1厘米,刀面的上部有等距离排列的七个圆孔,是目前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形制最大最精美的一件。据《左转》的记载,“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在古人的心目中,祭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这把七孔玉刀,既是典型礼仪用器,更是权威地位的象征。

商代母鼓铜方罍。通高50厘米,肩宽33厘米,重约23千克,1963年洛阳北窑出土。通体为龙纹、云雷纹组成的浮雕兽面,腹部饰有龙纹组成的垂叶纹,器盖似四面起坡的屋顶状,四角及罍中部有突起的扉棱。母鼓方罍的盖内铸有铭文‘母鼓’二字。专家认为“母鼓”应是鼓国女子嫁与母氏男子所得的称谓。而这件商代晚期的酒器之所以出土在西周贵族墓葬中,应是该贵族参与灭商战争而获得的战利品。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高36厘米,1977年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出土。该鼎长方体形,直腹、立耳、柱足,四面腹部和腿上部均饰兽面纹,云雷纹衬底。兽面纹铜方鼎铸造精良,纹样流畅,器身的兽面纹饰常常带有突出醒目的浮雕特征,衬托出王权的威严。这件高大精美的铜鼎,堪称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精品力作。


西周叔牝方彝。1960年洛阳郊区小李庄出土。呈长方体,是一种典型的西周早期盛酒器,盖、身、座饰以云雷纹为地的三层半浮雕花纹,其盖、腹主体花纹为饕餮纹,唯口沿下、圈足及盖顶上饰一周凤鸟纹,纹样繁密工细,铸造精工。该方彝的盖及腹内铸铭文“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郭沫若据器型和铭文考证“当是武王或成王时器”,铭文中的“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当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叔武,为国内仅见的王室重器。

西周青瓷罍。高27.3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12.5厘米,1964年洛阳北窑出土。该瓷器灰白色胎,表面均匀施以青釉,其花纹朴素大方,保存完整,是目前发现早期原始青瓷中的艺术精品。

春秋“王作”铜鼎。高40厘米,2002年洛阳市西工区第27中春秋墓出土。这件铜鼎器型高大,制作考究,其腹部内侧铸有“王作鼎”铭文。据此确认,这是洛阳地区目前为止发现唯一的周天子自作器。

战国错金银铜鼎。1979年洛阳市西工区小屯村出土。此鼎由盖、器合成扁圆球形,三蹄足。盖正中有一铺首衔钮,钮旁边有对称的鎏金蟾蜍一对,鼎口沿一侧有一极少见短管流,两侧为附耳。盖顶、口沿,流及附耳皆为错金银三角支纹,鼎足饰卷云及三角云纹,盖中及鼎腹郭饰皿银为瓣、皿金为芯的四瓣花。整个器不仅花样图案对称工整,而且嵌金银亦对称和谐,装饰华丽,造型精巧玲珑,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见证了东周王城的辉煌。

东汉石辟邪。1992年在汉光武帝陵旁边的油坊街村挖水渠时出土,重达8吨多,是汉代青石雕刻的艺术杰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石辟邪。其雕刻精美,造型伟岸,前所未有;它昂首挺胸,步履矫健,那充满自信而豪迈之势,给人一种强烈的阳刚之美,状伟之美。曾到国外展出,给西方观众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东汉鎏金青铜羽人。通高15.5厘米,1987年河南洛阳东郊汉墓出土。羽人头顶长角披发,头戴面饰,高鼻深目,凸颧宽耳,肩背生翼,双膝下跪,两手捧中空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连体插物架,通体鎏金,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羽人,又名“飞仙”,是一种肩背出翼、两腿生羽、大耳出颠的人物形象。羽人出没于阴阳两界,关照生者, 慰藉死者,不仅是长生久视的榜样,更是那个时代引导众生与亡魂飞升仙界的使者。

东汉釉陶熏炉。通高28.2厘米,直径12.2厘米,2004年洛阳王城公园东汉墓出土。熏炉分上下两层,表面施褐釉。下层为浮雕虎形座,虎作侧头咬盘状。虎背驮柱盘,盘柱中部浮雕菱形纹,上层为镂空浮雕执钺力士、豪猪、凤、虎、蛇的山峦形炉盖。其中力士左手按住豪猪颈部,右手执钺举过头顶,怒目圆睁,正欲砍向豪猪。整个熏炉构思精巧,趣味横生,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曹魏白玉杯。高11.5厘米,1956年在洛阳市涧西区出土。白玉杯由一块上好的和田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洁白,通体光素无纹,线条流畅优美,堪称曹魏三国时代难得的玉器精品。三国时代推崇简朴的生活风尚,玉器也简朴自然,这件白玉杯正是这一时代风格的真实写照。


曹魏正始石经。1922年出土于洛阳市偃师县佃庄乡大郊村,高75.4厘米,宽50厘米。《三体石经》建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三体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具有极高的书法和史学研究价值。

北魏永宁寺泥塑佛面像。1979年出土于洛阳市偃师县,她是永宁寺木塔塔基遗址中造像最精美的一件,佛像虽毁坏殆尽,原有的彩绘也无情脱落,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丽,她的嘴角微微上扬,笑容神秘而端庄,将佛家的圆融、宁静、慈祥和大度尽显无余,令人叹为观止。一件残缺的佛面造像,犹如残缺双臂的维纳斯,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唐代三彩骆驼。1981年洛阳龙门安菩墓出土。高88厘米 长76厘米 。昂首,颈上曲,张口嘶鸣,作缓步行走状,尾卷附于臀部。背上垫黄、白、绿花毯,双峰间搭兽面驮囊,上载丝绢、小口瓶、鸡头壶、干粮袋和肉块。体施红釉。这件骆驼造型优美,形体异常高大,釉色亮丽莹润,动态极为传神,虽不象三彩马那样神骏,但却给人们一股稳健、执着、不畏艰辛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显示了唐三彩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艺术表现手法。


唐代三彩黑釉马。通高73厘米,1981年洛阳龙门唐墓出土。马能役善战,又较容易驯服,在古代的军事、农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唐代尚马之风极盛,唐玄宗曾挑选西域良马和中原骏马,令画师摹绘。三彩工匠运用娴熟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惟妙惟肖的各种骏马形象。这匹黑釉马膘肥雄厚,造型矫健有力。唐三彩黑釉马极为罕见,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唐代三彩灯。1987年洛阳市吉利区出土,国家一级文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盛唐时期开放、自信、包容的风貌。莲花灯器型端正,釉色斑斓,由灯盏、灯柱和灯座三个部分组成。最上面是灯盏,它由盏碗、莲花瓣盏托和托盘组成,内外均匀施有棕、绿、白三种釉色,像一朵盛开的莲花,造型十分优美。托盘下面是竹节状的灯柄,中部饰仰覆两朵荷花,两侧点缀多周连续小圆圈纹,被放置在一个倒扣的底座上,饰有宝相花和力士的纹饰。

唐代彩绘陶马与驯马俑。1988年洛阳唐墓出土,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唐代驯马表演的场景。马的形态令人叫绝,它左前腿凌空踢抬,其余三蹄紧扣地面,后跨明显下沉。整个身躯分明在向后使劲,那内曲的马头,张口嘶吼的样子,仿佛是想尽力挣脱缰绳的羁绊。而驯马俑的存在,使人与马处于高度紧张的对峙状态,相互较量的复杂局面被凝固在了这一瞬间,给人一种力与美的高度统一,静与动的绝妙和谐。


清代银鎏金六世班禅像。高74.1厘米,是一座不可多得的造像艺术珍品。只见班禅头戴鎏金尖顶通人冠,眉间白毫处原镶嵌红珊瑚,弯眼,嘴角内收,面庞丰颐,神态寂静慈祥。身披袒右袈裟,内穿交领坎肩。右手当胸,拇指食指相拈,施说法印;左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双腿相盘,呈吉祥跏趺坐。仰覆莲花座通体鎏金,上部饰一圈联珠纹,莲瓣挺拔饱满。

清代的鎏金铜观音。高90厘米,观音即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崇奉的四大菩萨之一。该观音为汉式风格造像,其面相方圆,衣纹流畅,装饰自然。右手置右膝上,左手置于身旁,姿态优美,神态悠然,引人驻足流量,赞叹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