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農村清明節上演古老的民俗活動 狂野彪悍場面壯觀全國獨一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汾城鎮南膏腴村,每年的清明節當天要舉辦一種古老的民俗活動,當地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雲集這裡,看大戲、品美食、瘋狂跑鼓車。

跑鼓車的鼓車,是鼓與車的集合,自重約1.5噸,車身車軸由槐木或榆木做成,非常的結實。

鼓車始於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由古時候操練軍隊時的戰鼓演變而來的。擂鼓進軍的操練保持了下來,逐漸演變成一種賽事,成為全國絕無僅有的跑鼓車文化。

跑鼓車流傳於呂梁山脈姑射山下襄汾縣汾城鎮的幾個村莊,如尉村、南膏腴、賈崗、三公等村。

當日下午,兩輛鼓車在村委會的大院裡,接受村民們的祭拜。

村子裡的負責人要上香,祈求跑鼓活動平安不出事。

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要在鼓車車輪上綁上黃表。

祭奠儀式上鞭炮齊鳴,村民們聽到鞭炮聲,都會雲集在村子路口,等著跑鼓車的開始。

給鼓車敬酒,也是一種平安的意思。

兩輛鼓車由村中負責人拉出村委會的大院,準備開始。

村民把這次活動捐款的人,扶上車,站在轅上,披上大紅花,在街道上游行。

下午天快黑了,南鼓在村子的南口就位,北鼓在村子的北口就位,拉鼓的人在村子跑鼓的路上分散開來,形成接力賽。

只聽咚咚咚,三聲跑響,跑鼓車活動就開始了。全村的青壯年都參與了進來,婆姨們也參與了進來,喊聲、加油聲、車輪聲、炮聲形成一種震天動地的聲音,很是嚇人。

一圈圈,一趟趟,只有一輛鼓車追上另一輛鼓車,跑鼓車才能結束。據說在歷史上,一家追的不停,一家跑的不停,一直跑了好幾天,跑出幾百公里,過了黃河,跑到了河南的洛陽,雙方才在調解下停了下來。這項活動已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當地村民眼中的狂歡節。攝影:張旦 原創作品 盜圖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