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吃饺子的习俗是来自闯关东吗?

六安寒江雪


东北人对饺子有多爱?几个民间谚语可见一斑,“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哈哈!连冬至、夏至都要吃饺子。其实,何止冬至、夏至呢?东北人在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是要吃饺子、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饺子。春分、立秋、中秋等等无不吃饺子。所有节日、节气都是东北人吃饺子的理由。

那么,东北人吃饺子的习俗起于何时,源自哪里呢?是不是闯关东的人们带到东北的呢?应该说不是,但一定是从山东传过来的,只是比闯关东要早得多,至少要追溯的宋代。

关于饺子的记载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只是那时的饺子写作“饺儿”或者“饺饵”,饺子之名是由饺儿或饺饵演变而来。而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滕州挖掘春秋时期的“薛国君”墓时,就发现个一个铜簠(音fú,古代祭祀器具)里装着一种类似于饺子的食物。有人推断,饺子这种美食可能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因为位于山东滕州的薛国是夏商周三个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历经1500多年。就是说,饺子的发源地不但是中原,而且是山东,东北人吃饺子的习惯就是从山东传过去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个“靖康之变”,北宋两位皇帝钦和徽宗父子都被来自东北的金国军队掳走,北宋自此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建都杭州,史称南宋。于是,金国便占领了江北大部分地区,与整个东北连成一片,建立金朝,并分别在北京和开封建立都城。

由此可见,南宋时期,整个北方一度被金国统治,关里关外,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当然会相互影响。而发源于中原的饺子,自然被来自东北的游牧民族统治者所喜爱。因此,东北人吃饺子的习俗,并非“闯关东”才被带到东北,而是早在宋代或更早就已经传到东北,是有一定道理的。


若愚趣谈


东北吃饺子的风俗,始于大金,学自大宋。

而吃饺子的风俗在中华大民族源远流长。公元前两千多年虞舜时期,河南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为区分节气,有了春节。但当时的春节,不是二十九或者年三十,而是腊八日。这一天,为祭祀会做供点,五谷为面皮,和馅为食。到三国,开始加入汤水,称作馄。南北朝时期,传入陕西山东等地,仍以汤水为主,开始加入菜类冲拌。到北宋,开始叫做“角儿”。大金掠二帝及大批臣民,角儿开始传入东北地区。到元代,北人有称角儿叫扁食。到明代,取“交子”之意,开始有饺子的叫法,清延续至今。

所以,现在南方吃饺子,仍大多采用汤水为主,习惯叫馄饨,云吞。而中原一线的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汤水沥干两个方法都食用。东北一线,多沥干食用。

所以,饺子不是东北风俗,确切地说是古中原风俗。南北朝时,既有“天下食”的记载。

东北吃饺子,和闯关东没有任何联系。


回到大秦


东北除了坑蒙拐骗上头条,其他时间谁tmd注意东北啊


六米TT


北京人不也吃饺子么?他们也闯关东?


锦瑟6974


饺子是伟大的食品,是中华饮食中的明星。不管是不是闯关东的产物,我都爱吃,现在就在吃酸菜馅的。


加州霍克郡人


我们东北人吃饺子,还要什么习俗吗?


凤轻尘1


不是,东北吃饺子很早就有,和闯关东不发生关系!!


颜扎彦博


饺子就是一种饮食做法,不你家吃米饭吃汤圆吃火锅是啥原因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