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外戚藤原氏与橘氏的斗争——阿衡事件

仁和三年(887年)八月二十五日,光孝天皇选定了自己的七男为下一任天皇,二十一岁的宇多天皇(源定省)皇籍复归,受亲王宣下。在此之前,光孝天皇曾把自己所有的子女全部臣籍降下,赐姓源氏,是为光孝源氏,于是才有了源定省皇籍复归的一幕。在日本皇室漫长的历史中,这并不是第一次的赐姓源氏,在光孝源氏之前,还有嵯峨源氏,仁明源氏,文德源氏,清和源氏和阳成源氏。同年八月二十六日辰一刻被立为皇太子,酉一刻践祚。同日,光孝天皇崩御。在宇多天皇本人的日记中可以看到,在光孝天皇临终前,曾左手握着宇多天皇的手,右手握着藤原基经的手,嘱咐藤原基经要辅佐宇多天皇。(《日本纪略》:“八月二十六日,丁卯,立为皇太子,即日受天祚,年二十一。” )

日本天皇外戚藤原氏与橘氏的斗争——阿衡事件

藤原良房

仁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还未举行即位仪式的宇多天皇移御东宫。 十一月十七日,宇多天皇于大极殿即位。在这一天,举行了除目仪式,参议从四位上橘广相被升为正四位下,而这位橘广相,就是下文提到的阿衡事件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日本纪略》:“八月二十七日,戊辰,皇太子移御东宫,阵列之仪,一同行幸,但无警跸……十一月十七日,丙戌,即位”)

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即位不久的宇多天皇便任命藤原基经为关白,这是关白首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第一位人臣摄政为藤原良房,第一位关白便是藤原基经了。在包括《日本纪略》在内的四种史料中均记载了此日任命藤原基经为关白,其中《政事要略》记录了当时诏书的原文,名为《赐摄政太政大臣关白万机诏》:“诏,朕以凉德,奉兹乾符,临凤扆而如履薄冰,抚龙轩而若涉渊水,自非太政大臣之保护扶持,何得恢宝命于黄图,正旋机于紫极哉,呜呼三代摄政一心输忠,先帝圣明,仰其摄録,朕以冲眇重以孤茕,其万机巨细,百官惣己,皆关白于太政大臣,然后奏下,一如旧事,主者施行。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但是,《皇代历》与《一代要记》却记为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下发的诏书,《愚管抄》则是记为十九日。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看《太政大臣辞摄政第一表》便可知晓。其中有如此的记录:“臣基经言,伏奉去月二十一日诏书,万机巨细,关白于臣者……仁和三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由此可知,十九日或二十九日下发诏书的说法为误记。这当然不是藤原基经真心要推让关白一职,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但是在橘广相所作的下一份诏书中却出了大问题。

日本天皇外戚藤原氏与橘氏的斗争——阿衡事件

藤原基经

在仁和三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藤原基经上表辞摄政后,宇多天皇令橘广相再次起草诏书任命藤原基经为关白。闰十一月二十七日,朝廷下发了名为《答太政大臣辞关白敕》的诏书,其中有这样的内容:“敕,太政大臣藤原卿……宜以阿衡之任,为卿之任,先帝右执卿手,左抚朕头,托以父子之亲,结以鱼水之契,宛如在耳,岂而忘乎?援笔哽咽,言不多及。”其中并没有和前文一样使用“关白”一词,而是出现了“宜以阿衡之任,为卿之任”这句话,其中的“阿衡”二字,便是阿衡事件的开端。

“阿衡”一词源自于中国,原来是指商代名臣伊尹,橘广相借“阿衡”一词,可能是想展示一下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但藤原基经却对于“阿衡”一职的职掌产生了质疑。

仁和四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原月雄和善渊爱成对阿衡一职进行了考证。但在《北山抄》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右少弁藤原佐世告诉藤原基经,阿衡一职“无典职,不可关白官中庶务”藤原基经听闻后十分愤慨,停止了政务处理,导致万机壅滞。宇多天皇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右国家之事,一日万机,而自去年八月迄于今日,未奏太政官所申之政云云。”

日本天皇外戚藤原氏与橘氏的斗争——阿衡事件

橘广相

六月一日,左大臣召文章博士橘广相及右少弁藤原佐世,助教中原月雄对论,并召博士们研究阿衡一职究竟有无职掌。博士们得出的结论是“阿衡殷三公官名,准周代不典职”“阿衡者,三公官名,无所职当”。在商议阿衡一职是否右职掌时,政务依然壅滞,“万机之事无巨细皆壅滞,诸国诸司愁恨万端。”从中可以看出,藤原基经的罢工,对于朝政是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但是为什么藤原佐世敢于向藤原基经说出会引起极大纷争的话呢?

橘广相在宇多天皇即位之前,曾经将女儿橘义子嫁入宇多天皇宫中,并生下三名皇子齐中亲王,齐世亲王与齐邦亲王,这让藤原基经视橘广相为绊脚石也是不难想象的。所以,阿衡事件,极有可能是藤原基经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其目的便是为了除掉作为宇多天皇外戚的橘广相。

《公卿补任》中有“六月二日重赐关白诏,依阿衡事也”的记载。在六月五日,参议左大弁橘广相上书辩解,认为阿衡虽是三公称号,但只是在周代没有职掌,后代三公的职掌是无所不统的。

日本天皇外戚藤原氏与橘氏的斗争——阿衡事件

宇多天皇

因为公卿们的意见不统一,仁和四年六月一日,宇多天皇派遣左大臣源融去劝说藤原基经,希望藤原基经按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的无阿衡字样的诏书行事。在宇多天皇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使左大臣就太政大臣之第曰。如前诏心且行万事也。”但是,左大臣源融的劝说并没有起到作用,仁和四年六月二日早朝,源融称藤原基经表示未确定阿衡职掌之前,拒绝行政。宇多天皇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录:“二日。早朝左大臣还奏曰。昨暮仰彼太政大臣。奉诏已毕后。语奏此事。未定阿衡之趣者不能行政”无奈之下,六月二日(一说七日),宇多天皇重新下发了一份诏书,其中有“然而朕之本意,万政关白,欲赖其辅导。前诏下而奉旨作敕答之人广相,引阿衡,已乖朕本意。”的文句。强调了是橘广相背离了宇多天皇本意。

九月十日,在宇多天皇的日记中,宇多天皇感叹道“朕之博士是鸿儒也。当以太政大臣令摄政之诏书。令此人作之。其诏文华虽遗丽。而徒有阿衡之句。是则群邪所托意。于是公卿以下枉称有罪之人。”

十月十五日,橘广相被定罪。根据《政事要略》所载《勘申左大弁正四位下橘朝臣广相犯罪事》中“而奉旨作敕答之人广相引阿衡,彼已乖敕本意,宜勘申其罪者。”“仍从远流请减一等,徒三年。身带正四位下以正四位下一阶当徒二年,余一年,合赎铜二十斤。”

经过这一番事件过后,人人皆知藤原家威势之盛,在事件后不久,藤原基经之女藤原温子也进入了宇多天皇的后宫,可惜的是,藤原温子并没有生下男子。藤原基经成功地排挤了橘广相,并将其定罪,也巩固了关白的政治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