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的殷家大院

黃河岸邊的殷家大院

黃河岸邊的殷家大院

黃河岸邊的殷家大院

黃河岸邊的殷家大院

黃河岸邊的殷家大院

黃河岸邊的殷家大院

良田近千畝,房屋上百間,牲口遍地跑,商鋪六七家,如果不是殷家後人的回憶,單看這處破敗的古民居,很難想象到殷家曾經富甲一方的熱鬧景象。

這裡所說的殷家,曾是100多年前東阿縣魚山鎮後殷村的大戶人家,雖然如今的殷家大院早已荒蕪多年,但從那些斷壁殘垣中,文史專家仍然可以推斷和猜測出,這個家族的實力和影響力。

東阿縣文史專家劉玉新考證認為,從建築風格上看,這個大院應建於晚清民國初期,和該縣其他民居“裡牆土、外牆磚”的結構有所不同,該建築雖同樣以石頭壘砌地基,但房屋整體青磚到頂,這足以說明這一家族曾經的富裕程度。

輝煌 百年老宅做工考究時所罕見

東阿縣魚山鎮後殷村約有500戶人家,算是一個小鄉村。村東頭有黃河水在此經過,時下正值炎夏,村頭巷尾很少能見到村民的身影。

因為早已沒了最初的氣派和威嚴,村子裡這處破落的老宅子很少能吸引村民的注意,因此,想打聽一下有關老宅以及原主人的情況,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東阿縣文史專家劉玉新說,從外觀看,這處老宅始建於晚清民國時候,因為距離黃河很近,宅院房屋的地基除了用石頭壘砌而成之外,相比其他民居,又加高了一米半有餘,目的應該是為防止水患來襲。

劉玉新說,這處老宅一律是青磚到頂,可想而知,相比較於同時期民居的裡牆土、外牆磚結構,青磚到頂必然會讓房屋更加牢固,當然,這其中的造價肯定也高一些。

幾經努力,村中熱心村民殷慶坤,跟遠在北京的殷氏後人殷培厚取得了聯繫,因此也瞭解了這處大院曾經輝煌的過往,以及殷氏家族發家的不易。

年近九旬的殷培厚回憶說,老宅應該是其祖輩所建,100多年前,其祖父殷際連靠賣餅一步步發家,家族產業最鼎盛時,擁有良田八、九百畝,大型牲口十餘頭。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殷家老宅共同房屋近百間,讓人難以想象的是,老宅的幾處院落中,三層建築有2座,五層建築有1座,此外,還建有東西兩處四合院,其中,在西四合院,可以“前看瓦屋後看樓”,而東四合院裡,又建有地下儲藏室。

殷慶坤說,不要說是在他們的村子,即便是周圍十里八村,也是非常罕見的。可以想見,當時,這樣一處霸氣十足的深宅大院,承載了人們多少豔羨的目光。

如今,村子裡的人都已記不清,殷家大院的後人是什麼時候離開此地,從此不再居住於此。但大家都還清楚地記得,這處院子曾經被作為縣黃河河務局的辦公地點,待到河務局工作人員遷出後,這裡再也沒有人居住過。

佳話 殷氏家族善人善舉廣為流傳

白手起家的殷氏家族,迅速發展商業。殷培厚說,在他的記憶當中,家族曾經涉及的商業涵蓋熬製阿膠、造酒、造紙等產業,開設有油坊、皮革廠,甚至家族中還有兩艘專跑江南的運輸船隻。

也就是說,作為當時的大戶人家,用“富甲一方”來形容殷氏家族,絕對算不上誇張。

然而,現在村子裡上了年紀的人,在談論殷氏家族富足生活的同時,提及更多的是這個家族中那位熱衷做慈善的“殷大善人”。

殷大善人這個稱呼,是當時的人對殷培塾的通稱,他是老宅原主殷際連的另一個孫輩,同時也是殷培厚的哥哥。提起殷培塾當年的所作所為,殷慶坤現在還忍不住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殷慶坤說,早年前,殷培塾在村外空曠地建起30多間房,農忙時,這些房屋可以用來儲存農具和糧食,農閒時,便專供南來北往的人到此落腳。更多時候,房子里居住的都是無家可歸流浪在外的人。

同時,殷培塾讓下人制作了一大批棺材,免費提供給因家中貧困,無力為離世親人置辦後事的家庭。

時至今日,有關殷培塾大行善事的一個故事,還在村民間廣為流傳。殷培塾樂善好施,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哪怕是潑皮無賴,只要對方有求於他,他便應允對方的請求,很少有拒絕的情況。

坊間傳言,曾經有個土匪找到殷培塾,說是生活沒有著落,需要他拿出一些錢來救濟。見此情況,殷培塾沒有過問對方任何信息,而是直接差遣下人拿來銅錢無數,遞給來人,並且問其是否足夠,如若不夠,還可再提。

或許來人只是試探,或許是為殷培塾的大氣折服,最終的結果是,他沒有拿走一個銅錢便轉身離去,而殷氏家族也一如既往地興旺了下去。

(圖:郝立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