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某中学周末只给重点班的学生补课,你怎么看?

木幽书


我觉得这件事情,学校有学校的无奈,教师有教师的尴尬,学生有学生的委屈,家长有家长的愤怒。彼此似乎都有委屈,却又将陷入一个更大的委屈链。

学校为啥委屈?学校要求发展,就不得不迎合主流观点对学校的评价体系,要升学率,要重点率,可是这些指标怎么来?雨露均沾显然不是一个聪明的方法,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才是高效之举。所以学校要组织学校的优质师资来给重点班的补课。

教师为什么尴尬?面对学校的补课安排,非重点班的老师有什么办法呢?作为学校的一员,面对学校的这种安排心里再不舒服也得忍着。说出了就是没有大局意识。至于每年的评优评先拿奖金,不是重点班的老师也只能心里苦。

学生有什么委屈我们从学生的消息可以看出来。谁都不喜欢自己被分成三六九等,谁都不愿意去当那个三和六。这也是这个学生愤愤不平地举报的原因。这种补课方式伤害了学生。感觉自己像被学校放弃了一般。

家长的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谁都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被区别对待,都是一样的学费来学校读书,凭什么我家的孩子不能补课?而且这还是教育政策法规里明确规定过不能做的事情。

我一直有种观点,只要高考制度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那么就难以避免类似的新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规律会让这类事件层出不穷。


教育故事铺


看到这个问题我忍不住笑了~亲历,绝非杜撰:

儿子初高中,上的我们这里最好的学校,当时课下设了两类补习班,培优补差~重点来了,补差的学生不乐意了,闹着不来,因为很多人觉得,平时上课都可亏,现在还得用课外时间补更亏…家长觉得,名声不好听~后来取消…培优继续,后来,培优班被举报了,说,本来教育不公平,你们还开小灶,不是更不公平吗?~后来,都取消了…一部分学生,就花钱在外面补课,当然,也包括我家孩子~艾玛,太贵了,一对一,家教,小课…让我的钱包瘦了一大圈...高考之后,我家孩子考砸了,上了一个一本,他同学一直在努力学习的,基本都上了大学,那些闹来闹去的,也终于平静下来了



原来是这样好吧


我来说一下亲身经历吧,高中是市里面一所不错的高中,学校从九几年一直都是上俩个星期(封闭式全是住校生)然后放俩天假,一直以来当地都是知道这个学校的做法的,而是可以说周末是补课,学校并没有收费。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改变了呢?是某一个周末,陪读的家长想带孩子回老家吃酒,然后老师并没有批假,于是这个家长可谓是为学生谋来了所谓的“福利”,打电话给教育局投诉,媒体舆论,学校迫于压力,从此每个周末都放假。

就这样,学校的哪一届过上了周周放假的生活,其实老师也乐得其成,但是就那一年的期末来看,比起往届差了不少。第二年,学校拟重新周末上课,但是事情还没有成,又被人举报了,而且这次还说学校应该退上学期的所谓补课钱(实际上本地区学校收费是统一的)。没办法,学校迫于压力,又咬牙每个人退了俩百块钱。这些,由于这些举措,学校的老师不干了,毕竟每天早上七点过就得来学校,班主任更是六点过一起来出早操,所以学校的早自习就真的成为了早自习,以前还有老师守着,现在没了,然后三个快班稍好,自觉性比较高,其他班早自习真的就和菜市场差不多。那学期学校的状态真的非常不好,多次想重新开始周末上课,但是总会有人往上面投诉。

时间就这样来到我高三那年,这年,因为高三 可以正大光明的周末上课了,但是呢,还是有人有各种理由投诉,无奈下没办法,改为了周末自习,自愿上课。结果可想而知,快班几乎是每周一人不缺,而普通班甚至是有时候周末一个人没有,于是就出现了快班月考平均分甩普通班2,300分的尴尬。很多普通班的同学开始希望老师回来上课,但是已经过了俩年的舒服日子,老师们也不愿意再回来干这种自愿的事情了。因此,很多学生只能找外校的老师补课,然而只是徒劳。

最后高考出来,快班几乎全是一本一上,全校4个快班,30多个普通班共有400多个一本上线,普通班普遍2,3人本科上线已经是极限,而在往年,这个数字是15个左右。因此,很多人都戏称这是一台酒毁了的一届。

因此,一个学校好坏,旁人不应该指手画脚,更不要去打乱学校的教学计划。否则吃亏的一定是自己。(还是很感谢高中的老师们无偿补课那么久,本人没送过礼,班上成绩偏中下,老师还是对每个同学很好)。


初雨落江南


我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自己出钱给班级前十名额外印一些难度很高的卷子,其实成绩一般的学生连平时普通卷子都不做,每天让他们交作业都难,印给我们的这些卷子非常难,我当时年段第一做起来也有些吃力,这种卷子对成绩一般的同学来说没有什么作用,可语文老师还是被举报了,就是班级里倒数那几名的家长举报的,所以有些人眼里,他们不会管什么因材施教,他们只会觉得凭什么他优秀就给他的比给自己的多,这种人也会反对学校设置尖子班,明明是给成绩一般的学生讲慢一些多讲几遍,这些家长就会觉得凭什么给尖子班的学生讲那么快讲那么多难点,说白了就是我自己不行,所以比我强的都该死的心理


用户3478825392343


很现实的情况,多数老师会问:周末不给重点班的优等生补课,难道给非重点班的“普通生”补课?

本应是倒过来要做的事,现在只能这样了:排除校外辅导机构,另有可能举报老师节假日补课的往往就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或其家长。

上级严格禁止分重点班,我校基本就是这样做的。但校长要求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初三毕业生进行“纠偏式补课”,主要分“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四个辅导班,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自己较薄弱的学科辅导班,争取能提升一点成绩。

比较而言,这应该是最公平的辅导办法了——如果大家都光顾那少数优生,也是对大多数学生的不公平。

但结果是,学习好的百分之百报了相应的班,倒是那是差生,什么也不想报。

实在是上级明令禁止办重点班(暗地里还是有学校办),否则几乎所有学校都会分重点班,并把希望都压在“优等生”身上。


种金易


转的:昨天贵阳市中考改革实施意见一出台,立即引起了热议。意见表示将取消所有竞赛类加分和部分身份类加分。同时自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七年级起,全面实施新的考试评价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案。

意见指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将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它内容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各科目特点,采取笔试、上机考试、体育测试和技能测试四种方式进行。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取分数和等级两种方式呈现。一是以分数呈现的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含听说能力)、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体育;二是以等级呈现的科目,包括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

这个改革意味着以后不光主科要考试要计入中考成绩,术科也一样要考试,分数也在中考中有一定占比。同时,意见还指出,体育不再是初三统考一次,而是要年年考。我相信意见制定的初衷是很好的,是希望初中改变现有的只重视主科,唯分数论的现状,让初中能把综合学科的教学也抓起来,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意见一出台,家长们并不买账,尤其是2018年秋季读初一的孩子家长,他们的孩子将是受改革影响的第一批人。这两天朋友圈里炸了锅,到处是转发、投票加抗议。纷纷指责意见的出台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照现在的学习模式,孩子本来只需考几科都已不堪重负,如果增加到十几科的话,孩子简直不要活了。

作为母亲,我是不支持这样的改革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本想以这样的方式倒逼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却忽略了还有高考这根指挥棒悬在孩子头顶挥舞,学校为了升学率还是会逼着孩子死啃书包,减负简直是天方夜谭。况且,初中长期不重视综合学科的学习,初二以后基本不上美术、音乐课,初三更是不见综合学科的身影,语数外理化五科的作业从下午六点回家开始做起,不到夜里十二点休想做完,周末还要奔波在这样那样的补习班中,这样的状况 ,如果再加上综合学科的考试,恐怕真的只能增负而不能减负。

但是,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上级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步子不要一下迈得这么大。社会现实的不公平和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导致焦虑的家长们不敢不重视分数。在为了分数拼得你死我活的大环境下,让孩子不为功利去发展他们的兴趣真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改革能否从课程的设置和课堂教学的改变做起,让综合学科老师好好上上课,课时别被占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多设置一些真正让孩子喜欢的活动,艺术类重在学会欣赏、提升品味,政史类重在以史为鉴、学会思辨,地理、生物重在观察和实践操作……同时,建立起综合学科的相关社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在兴趣的驱使下真正的学点东西,也可以调节一下紧张的学习气氛,学校也要把社团做实,保证时间不被挤占,活动质量要有保证。至于统考,大可不必,一统考,再好的想法都会败给应试,学生综合素养的评定完全可以参考其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毕竟,人的天赋不同 ,综合学科是一种通识教育,是用来陶冶情操,提升涵养的,不必要求孩子门门精通。

这个改革意见我唯一支持的是体育一年一考,这样体育课的质量更有保证,孩子的锻炼时间也更多一些,不用在紧张的初三阶段突击体训了。

其实,我的孩子今年初三,不受这次改革的影响,但是问她想用什么颜色来形容初中三年的生活时,她的答案是蓝色和灰色,蓝色是因为初中三年让她懂得了很多,是一种深远而忧郁的感觉,而灰色则是学习方式带来的压抑感。我真心希望以后更多的孩子的初中生活能够有所改变,变成彩色的,变成一种珍贵的记忆。愿他们归来,仍是少年!


瑷厶


对学校补课这件事,相信大家都已看透:

补课吧,必然有很多家长、学生,甚至老师有意见,学校被状告的事并不鲜见。

不补吧,很多家长和学生照样会有意见,认为学校不重视教学,不少优生为此而转学的现象也不少。一旦没考好,不仅家长不原谅,也许上面还问责。

收费补吧,必然剜了某些家长"心头肉",学校无异于捅了个"马蜂窝",难以控制场面。

免费补吧,学校又拿不出钱,让老师干义务工,先别说效果如何,老师愿不愿意还难说。毕竟非上班时间,是老师休息的权利。

让学生自愿补吧,这做法听起来蛮人性化,但实际上学校很难操作。如果一个班就"自愿"那么几个人,补还不补?又该怎么补?如果全班都来补,好是好,但谁敢保证家长不说是被逼"自愿"的?

总之,无论学校怎么个“补",都是一个结果:错!

错就错在:无论学校怎么做,都不可能如所有家长之愿!

只给重点班学生补课的做法,其实"三味"学校也曾有过这情况:

2017年下期,学校招了4个重点班,是全县小升初时的前200名。为了不负上级和全县家长的厚望,当校决定对这4个重点班学生进行周末补课。当时也是收取了一定的费用的,这些学生的家长也很乐意配合,基本上没意见。可是才补了2个周末,部分平行班学生家长到学校甚至教育局反映,认为学校对学生不公平,并要求也要补课。没办法,学校只好在平行班采取自愿原则报名补课。但结果是难倒了班主任:有些班自愿报名仅10来个,咋补?班主任做学生工作吧,就会被家长视为强制补课,一旦被上告,校长也不愿担责!

全校停止补课嘛,那几个重点班,全县人在盯着要成绩呢。

咋办?


三味聊教育


我是一名教师,对于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从家长的角度看,肯定是不公平的。不管是重点班的家长,还是平行班的家长,从对孩子的期望开看,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的成绩好。你不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对家长来说,就是歧视。他们的心里一定是充满了焦虑,一定会反问,不给我孩子补课,他们成绩本来就差,这样下去和重点班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大吗?所以他们都很受伤。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实,平行班的学生未必想上课。越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越对上课没有反感,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越是差生,越是上课不认真,在教室里坐不住,所以,很多学校从实际效果来看,给重点班安排了更多补课,给差班不安排、或少安排补课。

第三,从学校角度看,为了提高升学率,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地给优等生上课,优等生的成绩越好,学校的升学率越高,等同于学校的办学质量越高。而安排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补课,一方面成绩没有较大提高,另一方面不好管理,在周末补课,万一出了事,吃不了兜着走。

第四,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说实在的,很多差班的教学,组织起来有些困难,正常的教学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周末的补课,是正常之外的任务,老师自然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更何况国家也禁止在周末补课,所以很多学校就没有展开差班的周末补课。

基于以上的因素,我觉得,尽管学校的做法有待商榷,但是,学校这么做有其现实原因,要让学校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路要走。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如果觉得有几分道理,请关注我,有商榷的,请留言。


木叶看人间


讲三个问题。

第一,重点班与平行班。不允许分快慢班已经讲了很多年啦,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弄不清啦,也不需要弄清楚。如果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学生接受、掌握知识的基本能力分别是1.2.3,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可以预见:上等生能达到的目标是4,中等生能达到的目标是3,下等生能达到的目标是2。如果将三类学生放在一起,我们只能依据平均水平,也就是中等生的程度——2为基础,3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下等生因为没有2的基础,所以无法达到3的目标,等于没学;上等生因为已经具备了3,所以整个学习过程近乎于浪费时间,同时扼杀了其发展;真正获准益只是中等生,然而他们受到基础的限制而无法登顶。这种三取其一而去二的做法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第二,补课。教师恐怕是当今社会普通职业里唯一不能在业余时间利用自己专业知识获得报酬的职业。从遍地开花的校外实习机构规模及数量来看,补课可以说是社会的刚需,可拥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公办教师却不能从事这一工作。更有甚者,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也被禁止,使学生家庭无法获得这种质优价廉的服务,而只能选择价格高且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的服务,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校外辅导机构与国家大佬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三,媒体。新闻工作者应当是具备很高职业素养的一群人,新闻报道应该是真实的、准确的、完整的,对社会舆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然而,当下的很多媒体却只顾搏眼球争利益,抓住某一点无限放大,已经成为了当下的医闹、校闹、各种耍赖索赔的幕后推手。媒体最严重的错误便是——引导社会往道德湮灭的路上越走越远。


Wind972561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悖论,个人认为相关部门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没有搞清楚什么是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已经不再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家长为了子女,花更多的金钱获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只是在对比那些不愿意花钱的家长,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吸收更好的教育资源也是对比那些不愿意吸收的学生,都没有错,只是选择不同,既然已经不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那么老师在付出劳动以后过得酬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教育部门也应该要整理清楚思路,非九年义务教育已经不再是普世教育的范畴,请不要用普世教育的条款去胡乱套用,家长们也认清事实,教育是一种资源,获取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这个只是个人观点,仅供讨论,不必要的人身攻击就此打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