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韭菜园(一)

长沙的地名千奇百怪,不说外地人搞不懂,就连很多长沙人,甚至在长沙生活半个多世纪的老长沙人,都不一定能说得清楚。如长沙城内有“小瀛洲”,很出名,但为何城内会叫“洲”,明明四周也没有水?如“东茅街”“肇嘉坪”“碧湘街”“六堆子”又有何来历?如果外地朋友来问这些问题,估计很多长沙人都会略显尴尬。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历史上的韭菜园,盛产韭菜吗?

我也有过这样的尴尬,长沙城内有个地方叫“韭菜园”,这里还有叫九如巷、黄土塘、桐荫里、教场坪的地方,看起来都很有来历。韭菜园是街区的名称、也是一条街道的名称。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每次提起这个名字我就真的眼前浮现一个菜园里的大片韭菜地。心想这里一定盛产韭菜,是个菜市场。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后来在这里找不到大片的韭菜地,慢慢的才开始质疑这个幼稚的想法,终于,才逐渐对这一带地名的来历捋出个大概。

韭菜园,作为一个街区,它位于芙蓉广场以东、袁家岭以西的区域,五一大道贯穿其中。论及韭菜园的历史,传说清朝时这里确实曾有一片韭菜地。民国以前的老长沙城不大,主要有九座城门,城东有浏阳门、小吴门两座。而韭菜园这一带就位于两座东城门之间的城郊,这里曾经有条泥土路,泥土路以东的大片土地上,盛产韭菜,这也是此地得名的来由。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古代长沙驻军练兵的重地

那时因为是城郊,又盛产韭菜,能种庄稼。这里的人主要是农民,以农业为生。但也有不同,位于韭菜园西,城门外的大片区域,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被开辟为军营驻地,练兵的场所,后来虽然一度荒废,但清朝顺治时又被重修,直至清末这里还成为了新军的驻地,它就是教场坪(教厂,后称校场坪,校正街)。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1911年辛亥革命后,长沙革命紧随其后。长沙的起义新军分北路、东路两路进攻长沙城,东路起义新军就是从校场坪出发达到小吴门的。但这一路起义军在小吴门受到巨大阻力,最终晚于北路军进城。

这里的地名“桐荫里”,听着也很有韵味,这个名字也和此处古校场的身份有关。“桐”指梧桐,“荫”指树荫。有资料记载,明朝时的一位唐姓大督居住于此,并在其住宅后建草堂,周围梧桐树茂盛。到了民国时期这里居民渐多,形成街巷,就以此为名了。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民国时此地鱼龙混杂

说起清末民初的韭菜园一带,用“鱼龙混杂”来形容再贴切不过。首先,粤汉铁路此时陆续建设并投入使用,距离韭菜园西不远设立了小吴门火车站,后来在韭菜园北又设立了汽车站。而在1913年至1921年期间,在谭延闿的推动下,又建起了途经此地的长潭军路(公路),这是中国第一条标准化的现代化公路,韭菜园路就是长潭公路的一段。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所以民国时期,韭菜园一带的交通发展很快。交通站点的建立,及其军事训练基地的优势,给韭菜园带来了更多的人流量,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一,这里的农民利用长沙城区近郊、交通便利的优势,大量种植蔬菜、水稻等农作物,出售到长沙城,这一时期菜农占居民人口的近30%。也许他们种植的蔬菜中,就有一大部分是韭菜,也许韭菜园的得名还于此有关,也并非没有可能。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第二,这里的交通枢纽位置,也带动了服务业、仓储业等商业的发展。有车站,就有行人和游客,有人群的流动,就有黄包车夫、码头工人、理发、饭店、旅馆等。尤其仓储业的发展迅猛。交通运输枢纽是商品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必然有着巨大的仓储需求。而在火车站东的校正街一带及九如巷,既有场地宽敞的优势,又有“九如”如此有吉祥寓意的地名,于是乎这里在30年代建起了十多家运输行和堆放货物的仓库,成为名副其实的仓储物流中心。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图/心口

第三,韭菜园、校正街一带是新军驻扎之地,在清末朝廷为培养新军,就已经开始再次兴办军事教育,建武备学堂。此外,1906年在此处的汤公庙还办起了官立第26小学堂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当美国传教士要在长沙布道时,他们选择了在韭菜园建立湖南圣经学校,与其北边一墙之隔,还建了一个协和神学校。在圣经学校的南侧还有一个涵德女校。1921年的时候,毛泽东就曾介绍其弟媳到涵德女校就读。这三所学校的大致位置就在今天的韭菜园路华美欧大厦至金烨融府一带。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第四,即是军事重地,这里自然也建有一些军队将领的公馆。最著名的要数程潜公馆了。解放前程潜是湖南省政府主席,据说民国时程潜在长沙有两处公馆,一处位于白果园,另一处就在韭菜园的陈家山。湖南能和平解放,程潜的起义功不可没。当时中共地下工作人员为说服程潜起义,应没少往韭菜园的程潜公馆跑。

在此处的桐荫里附近,20年代时还有几位军官联合省立一中的创始人符定一,创办了衡湘学校,即私立衡湘初级中学,这所学校就是今天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的前身。今天,校名虽变,但校址仍在原地,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了。

老长沙往事 | 风雨韭菜园(一)

第五,如此重要又混杂的地方,也是革命的摇篮之地。除辛亥革命后长沙新军起义是从此出发,解放战争后期地下党员在此与程潜商议起义事宜外。在民国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是中共领导农民起义及中共领导下的长沙近郊农协会、中共近郊区委机关所在地,其驻地就在圣经学校。(图/心口、陈慧芳及网络)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