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大家好,我是老郑。“郑在别处,穷游各地,行摄天地”。

上一篇讲到张掖的七彩丹霞,丹霞是美的,浓缩的大西北地貌特征,丰富的矿物色渲染,讲述着天老与地荒。有人说,好色张掖,七彩丹霞,但这样的美只能依靠我的想象和记忆,却无法用相机还原。我看到一位老摄影家,用玛米亚中画幅相机,使用各种专业滤镜不停的调试,也只能不停的摇头。我理解这样的无奈,那就自拍自乐吧,记录到此一游。

在美景面前,人人平等,美景深受自然与人为的影响,山体南北朝向和日出日落以及你所处的位置这三者关系,还有一些譬如越界罚款500元的告示,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无解是国庆人头攒动的影响,让摄影师的三板斧瞬间丢弃,了无用武之地。

中午我们从七彩丹霞回到青旅,感觉意犹未尽,我提议要不去看一看平山湖大峡谷?老罗和老杨没有意见,这一个地方并不有名,到底啥样,我们都没有数,但他们俩信任我对景点的基本判断力。于是找了一个司机,顶着烈日再次往张掖东北郊区方向出发。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汽车在峡谷中穿行,眼前看到的是真正的西部风景,这是我们三个江南人从来没见过的风景。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中途停下来小解,老郑一个江南书生,从来没见过如此粗犷的西北地貌风情,一高兴索性躺地上来一张,调皮了。太棒了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峡谷安静,溪水一缕,似乎流不长,荒芜中,就我一人,阴凉处有风,生怕背后有马贼,冷不丁的回头看。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将时光退回到两亿年前,此时的祁连山区正挣扎着从海洋、海岸带变成陆地。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一回眸,就是之后的五千万年间,强烈的地壳运动使祁连山拔地而起,其北麓和龙首山南缘的两条深断裂之间的地块断陷为盆地,这就是河西走廊的前身,而龙首山—合黎山北麓,则断陷形成了平山湖盆地。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沟沟壑壑,起起伏伏,构成了美的空间。走在这气候和流水塑造的奇观里,每时每刻,其实都在演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依旧如水”的辩证。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老郑无法想象,经历了多少被挤压被流放被碰撞,才有了如此粗犷而柔软。无法想象,需要在荒漠中修炼怎样的孤独,才有如此柔美的外在与强大的内心。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峡谷的底部十分奇特,緃横交错的沟壑,万千景象变幻无穷,令人步步惊叹。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从观景台顺势而下,山势也愈来愈陡,下到谷底,只见峡谷两侧的山头刀砍斧劈似的耸立而起,悬崖绝壁直冲云霄,万年的风刀雨剑毫不留情地在崖壁上挖开了数不清的孔洞,那是古老岁月留下的痕迹,在那高空密布的孔洞里飘散出缕缕引人遐想的神秘之气。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给自己留一张影,以后再来的可能性,不一定了。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最后,感谢朴实厚道的司机向导,让我们有一日300里的南征北战。容忍了我说停就停,说走就走的仙人气质。

一路上我不停的摇下车窗,不由的赞叹:"这里的河谷真美啊~"

“美吗?”司机问。

问:平山湖大峡谷和七彩丹霞可以一天游完吗?

答:可以的。如果要是在暑假来的话,早上7点钟出发去平山湖,(上午在平山湖还是很凉爽的,毕竟观光车送到指定的观景台后,各位是需要徒步的。)中午12点左右就到市区了,午饭过后,可以去宾馆休息,睡个午觉,16点半左右可以出去去丹霞了,到达大概是17点半左右,有兴趣,可以等待日落(暑假日落较晚,大概在9点左右),回到市区差不多22点的样子,这样规划保证了休息时间,还玩的尽兴~

郑的西北行(5):在张掖市七彩丹霞的北面,发现一个更燃的地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