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總統訪華。一次跨越大洋的握手,成為中美邦交正常化的里程碑。後來,尼克松在回憶錄中寫道,

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七年後,中、美兩國曆經艱難曲折,終於正式建交。

那時,改革開放的春風,為中國帶來的不僅是經濟的全面崛起,還有文化的全盤洗禮。紅旗漫卷西風,美國流行文化正是乘著這陣風,吹散到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1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對這個大洋彼岸的國度備感陌生。那些年,儘管中國人高喊著“打倒美帝國主義”的口號,卻對美國人茫然無知,更不瞭解他們的文化。

掛在嘴邊的敵人,就像一個符號,遙遠而抽象。

文化差異是一道鴻溝,需要隨著時間慢慢跨越。

20世紀80年代,中國老百姓第一次接觸到了美國流行文化。中國最早的一批電視觀眾通過電視機這扇窗戶,窺探美國人的生活。

起初,中國影視創作十分匱乏,不像現在影視資源應接不暇。電視上收視火爆的全是引進劇,除了大受歡迎的港劇,就是美劇,如《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神探亨特》。

《大西洋底來的人》是中國人最早看到的科幻題材電視劇,在1980年引進中國。

如今看來,這部劇人物造型老土,劇情毫無新意,在當年卻十分高大上。熒屏中,男主角麥克·哈克斯的臺詞“我是一根從大西洋飄來的木頭”一度成為流行語,他戴的

蛤蟆鏡是80年代的流行裝扮,誰要是戴上它,就是全村最靚的仔。

然而,央視引進這部電視劇的一大原因卻是因為它“乾淨”。作為一部科幻美劇,這部劇從頭到尾,男女主角竟然連一個吻都沒有,也幾乎沒有打鬥。即便如此,仍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大西洋底來的人》劇照。

同一時期引進的另一部電視劇《加里森敢死隊》則讓廣大中國青年熱血沸騰。

這部美劇中,主角們是來自監獄的囚犯,個個身懷絕技,在美軍的帶領下深入德軍敵後搞破壞。這讓幾百萬思想苦悶的待業青年大開眼界,他們模仿電視劇中的人物耍飛刀,打架鬥毆,抽菸喝酒,就差燙頭。

根據北京市的一份調查,當時大批青年經濟困難,無所事事,在社會上惹是生非,犯罪率噌噌往上漲。《加里森敢死隊》敗壞社會風氣,電視上一個“敢死隊”的名字,就鼓舞著無數青年走上街頭。那兩年,街上出現不少耀武揚威的流氓隊伍,其中的唐山菜刀隊,甚至引發了1983年的嚴打運動。

這部劇的價值觀,既不文明,也不和諧,在當時實在頂不住,只播了一半就停播。觀眾們看著屏幕上“本劇播放完畢”的字幕一臉懵圈,紛紛寫信質疑,從全國各地寄去的信件如雪花般飄向央視。

直到二十多年後,央視才透露當時停播的原因:

“這部26集連續劇播放一半時,被認為是一部打鬥胡鬧的純娛樂片,沒有多少藝術價值而停播。”

1988年引進的警匪劇《神探亨特》也在中國掀起收視狂潮。

這部劇向中國展現了當時洛杉磯生活的全貌,警探亨特喝咖啡,吃西餐,拿著槍走在加利福尼亞的街道,破獲一個又一個撲朔迷離的案件,各種娛樂元素應有盡有,讓觀眾大開眼界。

這時,中國人才知道,原來美國人是這樣生活。

戴維·莫利曾在《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一書中寫道:“沒有任何節目能夠聲稱自己只提供娛樂而無愧,因為任何節目都透露了關於社會的諸種訊息。這個節目的文本結構,已經含納了許多關於社會態度與價值的重要訊息。

《加里森敢死隊》一點也不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神探亨特》卻是一次成功的普法教育。劇中,主角每次抓捕歹徒後的一句經典臺詞耳熟能詳——“你有權利保持沉默,如果你放棄這個權利,你的話將在法庭上作為你的證詞;你有權請律師,如果你請不起,法庭將為你指定一名律師。”這部劇在不知不覺間將法制意識帶入改革開放後的中國。

電視的流行,不僅讓美劇進入千家萬戶,也讓美國動畫重返中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白雪公主》等迪士尼動畫片就曾在上海、北京等城市上映。但是,新中國成立後,迪士尼作為美帝的“毒草”遭到禁止。

1985年,迪士尼與央視簽訂協議,《米老鼠與唐老鴨》在央視播出,每天只有短短的15分鐘,卻是歷史性的時刻。時至今日,迪士尼已是在中國影響最大的美國娛樂公司之一。去年,迪士尼以713 億美元成功收購老牌電影公司20世紀福克斯,中國觀眾多年來的貢獻不可忽視。

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迪士尼樂園。

彼時,電視機方才開始普及,誰家裡要是有個電視,絕對是“土豪”,大家都想跟他做朋友。80年代,電視機是稀缺物品,兩三百元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就算有錢,也得憑票購買。

即便如此,電視機仍供不應求。1989年2月13日,《經濟日報》發表文章《彩電到哪裡去了》,指出400萬臺電視機的需求缺口加劇了全國市場的搶購

同時,外國電視劇出色的質量讓中國同行大受鼓舞,一些經典國產劇篳路藍縷,至今仍歷久彌新。

比如86版《西遊記》,歷經6年拍攝完成,經費短缺,特技破綻百出,卻不妨礙其成為重播最多的電視劇之一,作品和情懷兩開花。87版《紅樓夢》,由年輕的新人挑大樑,在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對服飾、道具、佈景費盡心思,請來曹禺、周汝昌等大家把關,還原出了原著的神韻。

這一時期的影視劇,很多都飽含匠人之心,並不遜色於美劇。

2

與美劇一起傳入中國的,還有美國電影。有資料顯示,美國電影現已佔據世界總放映時間的一半以上,佔據世界電影市場總票房的三分之二,其中,中國觀眾功不可沒。

改革開放前,觀眾在影院所看到的國產大片都是清一色的主旋律,劇情單調,洋溢著時代氣息,如《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等。《地道戰》中,村民們遭遇日軍偷襲之後,總結失敗教訓,書記和民兵隊長靠學習《論持久戰》就幡然醒悟,打敗了日軍。電影中臉譜化的敵人,既奸詐又無腦。

1982年上映的國產功夫片《少林寺》,在那個票價只有幾毛錢的年代,創造了過億的票房紀錄。改革開放後,中國電影市場的火爆,吸引著美國電影人的目光。

隨著美國電影的到來,為中國觀眾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選擇,誠如20世紀30年代一位英國人所說,世界每座電影院都是美國的大使館。美國電影正是其流行文化的標兵,具有不可忽視的世界影響力。

美國電影包羅萬象,1987年引進的美國歌舞片《霹靂舞》,就讓很多中國年輕人愛上了這一新潮的舞蹈,掀起了持續多年的霹靂舞熱潮。

頭扎綵帶、身著蘿蔔褲、腳穿高幫運動鞋的時尚青年在街頭巷尾起舞。迪斯科舞廳盡情釋放自我的青年們只想說一句好嗨哦。那時,霹靂舞的流行程度絲毫不亞於今日的廣場舞。

從廣州歌舞團走出的鄧志樂,以一首霹靂舞作伴舞的《雨中即景》登上1988年央視春晚。“嘩啦啦啦啦下雨了,看到大家嘛都在跑”的魔性曲風在一夜間走紅神州大地。

英年早逝的“霹靂王子”陶金以狂野奔放的舞蹈多次登上春晚,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他一直希望,拍攝一部中國版的《霹靂舞》,於是在1988拍攝了歌舞電影《搖滾青年》,影片中加入大量霹靂舞動作。

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風靡一時的霹靂舞。

然而,一心想大撈一筆的美國電影人偏偏遇上198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的萎縮,因為電視機、錄像機的盛行以及盜版商的猖獗,進口電影難以盈利。

80年代後期,由於政治動盪,中國官方暫時停止引進外國影視。改革開放之初美國電影、電視在中國市場如曇花一現,只剩下盜版商為中國青年提供了一方小天地。

90年代,遍佈全國各地的錄像廳,大有取代電影院之勢。70後導演賈樟柯曾說:“打架、逃課、看電影、打檯球,我覺得每一個小縣城的男孩子都是那麼過的。”

那時的錄像廳就像後來的黑網吧,悶熱的小屋子成為小青年消磨時間的好去處,幾十平米的面積擠滿了年輕觀眾,這裡有香港電影的江湖恩仇,也有美國大片的酣暢淋漓。

直到VCD流行,以及電影院東山再起,錄像廳逐漸步入低潮,僅留在那些迷茫青年的醉夢裡。那時的他們沒有鮮衣怒馬,不知燈紅酒綠,卻有最美好的青澀年華,不用擔憂未來在何方。

1994年,闊別中國銀幕多年的美國電影重返中國市場。廣電部出臺新規,以分賬發行方式,每年引進10部進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製片方35%,發行方17%,放映方48%。

1994年11月,哈里森·福特主演的好萊塢大片《亡命天涯》在中國上映。當時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不多,觀影人次僅139萬,到今日人們對影片的劇情也早已淡忘。

但是,片中哈里森·福特的縱身一跳,卻在中國的電影院掀起滔天巨浪。從此,美國大片再沒有離開中國市場,每年進口電影的數量從最初的10部逐漸增長,中國電影院重煥新生。

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亡命天涯》劇照。

3

西風東漸,美國影視劇的盛行還為中國人帶來了歐美流行音樂。

《泰坦尼克號》中的《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依舊》),曾讓老演員趙麗蓉在春晚小品中傾情翻唱。《貝隆夫人》的主題曲《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別為我哭泣》),至今仍是足球節目中阿根廷隊的專用曲目,此處心疼阿根廷球迷一秒。《人鬼情未了》中的《Unchained Melody》(《不羈的旋律》)成為那個年代的經典,很多年輕人都能哼唱幾句,馬雲也是這首歌的忠實聽眾。

在中國,西方音樂曾是一個敏感詞彙。

十年動亂時,中國樂隊不許演奏西洋音樂。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樣板團”的中央樂團直到美國客人基辛格到訪,才在一場小型的內部演奏會上,被允許破例演奏西洋古典樂。中國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甚至曾因受到美國人讚揚而遭到禁演。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歌迷對歐美流行音樂一無所知,再加上語言隔閡,外國音樂在中國長期沒有市場。

1985 年,英國的威猛樂隊訪華,在廣州和北京兩地巡演,反響平平。威猛樂隊還抱怨,中國的觀眾實在太不熱情。其實,當時現場除了一些大學生之外,大部分人都聽不懂英文歌,能來捧場就很給面子了。

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1985年,英國威猛樂隊訪華。

直到1987年,中唱上海公司終於引進了第一張美國音樂專輯——

邁克爾•傑克遜的《Bad》(《真棒》)。邁克爾•傑克遜的太空步,和霹靂舞一樣,成為潮流青年競相模仿的對象。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流行天王,MJ曾有意在中國大陸舉辦演唱會,卻一直未能如願。如今,已成為永遠的遺憾。

正版磁帶在中國的銷量並不樂觀,中國歌迷聆聽美國流行音樂的的途徑還是通過打口磁帶

所謂打口帶,是來自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積壓貨。他們將這些賣不出去的音像製品進行損壞處理(用專用機器切掉一段,還能正常播放),之後通過各種非正式渠道重新進入市場。這些“水貨”磁帶,被運到越南或香港,再轉運到廣東,之後由各地批發商散播到各地。

在娛樂匱乏的年代,有打口帶充當排頭兵,再加上盜版商的推波助瀾。中國的歌迷終於觸碰到歐美流行音樂的一角,人們漸漸知道了貓王、披頭士、滾石樂隊、老鷹樂隊和鮑勃·迪倫等等音樂人的名字。

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深受當時年輕人喜愛的打口帶。

時代的弄潮兒深受歐美流行音樂的薰陶,中西方音樂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相互交融。

1984年,23歲的崔健與另外六名音樂人成立了搖滾樂隊“七合板”,在北京的餐廳和旅館裡表演歐美流行音樂,並創作了第一張專輯《當代歐美流行爵士Disco——崔健獨唱集》。

兩年後,初出茅廬的崔健以一身邋遢的打扮在北京工人體育館用一曲搖滾歌曲《一無所有》,唱出了中國流行音樂的時代最強音。他在歌聲中不斷地追問,懷著一種對理想的渴望和對現實的反叛,據說他一開嗓,在場的藝術局領導便拂袖而去,對其嗤之以鼻。

少數人的不解阻擋不了時代的浪潮,一股來自西方的風暴在神州大地迴旋激盪。

4

歲月如歌,唱不盡中國四十年來滄桑鉅變,也道不完中美兩國之間恩怨情仇。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麥克盧漢所描繪的“地球村”已經出現。

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在文化軟實力的競爭中仍然任重道遠。只有兩百多年曆史的美國將其流行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在盈利的同時也飽受各國文化安全主義者的質疑。

影評人週黎明在主持中美電影人對話時,經常發現這樣一種不平衡:中方影人可能對美國同行的作品很熟悉,但在場的美國影人卻對中方影人知之甚少,即便對方是一名資深的中國電影人。中美電影業的差距可見一斑。

中國的流行音樂界雖然也曾誕生過國際巨星,但當某流量明星的粉絲為其花錢在iTunes(蘋果公司出品的媒體播放器)北美區屠榜時,得到的是全世界的群嘲。連iTunes也遭受用戶差評,只好將數據清零。

僅靠數據,不靠實力,沒有人會服氣。

回首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從紐約港起航,穿過大西洋,繞過好望角,到達廣州黃埔港,船員們心中充滿對古老文明的嚮往。

美國讓人恨,但這三件事你卻深深愛上

▲中國皇后號駛向中國。

那時候,美國人對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滿是疑惑和仰慕,並苦心孤詣地進行探索。

美國現代詩歌之父惠特曼就曾在他的代表作《隻言片語》中兩次提及孔子。美國詩人史蒂文斯的作品中也頻頻出現中國文人的形象:“在中國,一位老人坐在松樹的陰影裡。他看到飛燕草,藍的、白的,在樹蔭的邊上,被風吹動、他的鬍子也在風中飄動,松樹也在風中舞動。”

只是他不懂,為什麼“那些中國老人,不是坐在山池邊整理衣衫,就是在揚子江上仔細端詳自己的鬍子?”

兩個世紀過去,幾度輪迴,幾度春秋。

如今,中國對美國流行文化也不會僅是一味的羨慕和模仿,必將立足於五千年文明,厚積而薄發,讓世界驚豔。

參考文獻:

(加)馬修·弗雷澤:《軟實力:美國電影、流行樂、電視和快餐的全球統治》,新華出版社2006年版

(英)戴維·莫利:《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新華出版社2005年版

周溢潢:《中美關係風雲錄》,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伊北:《風尚六十年:中國流行熱潮1949-2009》,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年版

李曉園:《論美國影視劇在中國傳播的文化動因》,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塗志剛:《中央樂團在文革:被禁因美國人叫好》,新京報2013年07月08日

周黎明:《當劉慈欣遇到卡梅隆,電影還會遠嗎》,騰訊大家2019年2月1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