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升級主題具備長期投資機會

華富基金 陳啟明

未來十年之後回過頭來看,當下一定是一個轉折點,科創板等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措施推進,代表了股票市場的地位提升。靠債務融資推動宏觀經濟發展的路徑已經走到盡頭,無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的負債槓桿率已經越來越接近極限,負債加上權益等於資產,負債那段已經發揮到極限,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完成,活躍權益市場未來一定是一個清晰的方向。

從這一角度上看,科技升級會成為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出路,也是未來的投資主線之一。順著產業鏈升級尋找投資機會是挖掘成長股的投資脈絡,雲計算代表著社會效率的提升,目前也許已經發展到中游階段,但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細分領域。除此之外,受益於國家政策推動的產業方向也是尋找成長股的好時機。例如新能源汽車從去年100萬輛增長到今年130萬輛,明年預計200萬輛,行業增速遠超GDP增速,在經濟轉型中獨佔鰲頭,有別於雲計算這類產業升級帶來的需求自然爆發,受益於政策支持的投資機會也應該密切關注。消費需求的爆發也是歷來誕生大牛股的方式之一,這也考驗著基金經理的投資敏銳度。陳啟明坦言自己對科技股的把握度相對更為敏銳,他稱中國發展到這一階段,更需要科技升級促進經濟轉型,自己更偏向從這一方向去尋找成長股。

海外經濟動能放緩

博時基金 魏鳳春

上週,市場對美債收益率倒掛的擔憂有所舒緩,全球股市小幅上漲,發達市場股市表現較好,日本股市因日元走強而小幅下跌。部分國家市場動盪引發避險情緒,新興市場股市匯率普遍走弱。受外資大規模進出的衝擊,A股港股周內先跌後漲,全周略有下跌;A股週期和消費相對較強。國內貨幣市場因季末效應有所轉緊,債市因境外利率走低和風險偏好回落而顯著上漲。展望本週,海外經濟方面,全球經濟動能趨於放緩,但流動性也在繼續放鬆。3月議息會議顯示美聯儲進一步轉向鴿派。國內經濟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1-2月仍處於低迷狀態,預計3月改善也相當有限,同比下跌10%左右;3月製造業PMI延續了1、2月好轉的趨勢。當前看3月食品CPI預計在2.2%,CPI總指數在2.0%左右。具體來看,A股方面,國內監管對新增散戶資金和題材行情的抑制或仍將延續,市場量能較難再次明顯擴大。海外市場環境和相關標的估值狀況,總體指向邊際更弱的資金流入狀況。PMI對經濟預期的改善有一定幫助,但綜合考慮下來短期向下的壓力或仍更高一些。港股方面,預計外部市場支撐相對有限。同時,A股大幅反彈也使港股估值更有吸引力,預計南下資金持續流入港股,增長預期的變化影響港股也更多,對港股保持積極。

PMI超預期

壓制對流動性寬鬆的進一步預期

廣發基金

中國3月官方製造業PMI50.5,高於預期的49.6,較前值的49.2回升,創5個月新高。經濟已經消除了大幅下滑壓力,但探討經濟回升為時尚早。3月PMI數據體現了很強的季節性效應。歷史上PMI存在較強的季節性規律,具體的體現是,由於開工季的到來,每年3月PMI數據都會較2月顯著回升,2006年以來從無例外。從PMI的分項來看,3月份生產數據的顯著回升是PMI改善的主要原因。我們按照之前的方法來觀察季節性效應,今年3月份PMI生產數據環比回升3.2,顯著高於季節性規律。比較起來,需求項目的回升弱於季節性規律。生產數據的顯著回升,除了季節性效應之外,我們猜測和一系列的穩增長政策有關。4月是宏觀經濟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驗證期,PMI的超預期反而壓制了前期市場對流動性寬鬆的進一步預期;風險偏好進一步快速提升概率也不高,外資的下一步流入在5月份;科創板受理進入常態,4月正式上市基本不可能,而海外權益市場的擾動反而會壓制風險偏好。建議迴歸基本面,同時關注市場回調後的買點。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關注高景氣的風電、計算機、券商、房地產、基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