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驾崩,儿子就自相残杀,李渊为何沦为最惨的开国皇帝?

从秦始皇建立秦帝国以来,我国共产生了十几位开国皇帝,但要说最惨的开国皇帝,非李渊莫属了。皇帝死后,王子为争夺皇位,常会上演兄弟残杀的惨剧,但皇帝还活着,皇子就发生兵变、自相残杀的情况少之又少,而李渊则成为唯一一个还未驾崩,儿子就自相残杀的开国皇帝。

隋文帝死后,隋炀帝继承了帝位,但他不精心治理国家,反而荒淫无度,好大喜功,劳役人民,导致百姓怨恨,各地揭竿而起反对他。这个时候,作为大隋臣子的李渊并没有谋反之心,但在李世民的谋划下,李渊也被迫起兵谋反。

还未驾崩,儿子就自相残杀,李渊为何沦为最惨的开国皇帝?

在起兵反抗大隋的过程中,名义上李渊为起义军首领,但实际上天下是李世民、李孝恭等人打下的,军队也大多控制在他们手里,李渊虽不是傀儡皇帝,但手中权力受到儿子限制。这让他在儿子的争斗中,颇显无奈。

李渊有四个儿子,三子很早去世,剩下的则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和四子李元吉。三个儿子中,李世民能力最好,功劳最大,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也最高,李唐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的,李建成和李元吉虽有军功,但远不及李世民。

还未驾崩,儿子就自相残杀,李渊为何沦为最惨的开国皇帝?

李渊建立大唐后,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很早就确立李建成为太子,但随着李世民的功劳不断增大,影响力日渐提升,势力也愈加强大,明显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二人为太子之位,展开了一番较量。

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结成同盟,并不断谋害李世民,因各种原因,李世民都逃过劫难。但李世民不除,李建成寝食难安,因此李建成不会善罢甘休,他通过手中权力不断剪除李世民的羽翼,为最后致命一击做准备。

还未驾崩,儿子就自相残杀,李渊为何沦为最惨的开国皇帝?

太子的步步紧逼,让李世民有了危机感,也让李世民帐下的将领日渐不满,程咬金就曾抱怨李建成的种种作为,让秦王做好打算。终于李世民为了自保,和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谋划,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杀害。

玄武门政变后,李渊被迫封李世民为太子,之后又认清形势,将皇位传给了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李渊也因此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还未驾崩,儿子就上演自相残杀的开国皇帝,李渊之所以沦为如此地步,除了儿子功高盖主,掌握实权外,还与他自身有很大关系。

还未驾崩,儿子就自相残杀,李渊为何沦为最惨的开国皇帝?

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明争暗斗,李渊一清二楚,他曾为李建成谋害李世民,责罚过李建成,但责罚之轻,反而助长了兄弟之间的斗争。

关于太子之事,李渊也摇摆不定,他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但又许诺让李世民作太子,可又没有行动。正是他的这种做法,让李建成为所欲为、毫无顾忌,也给了李世民作太子的希望,导致兄弟之间的斗争愈加激烈,最终上演了家庭惨剧,李世民发动兵变,杀害了两个兄弟。

还未驾崩,儿子就自相残杀,李渊为何沦为最惨的开国皇帝?

如果李渊及早行动,惩罚和打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种种恶行,他们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谋划李世民,或者将李世民及早调离都城,让其到地方上做王,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惨剧也许能够避免,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不会发生。

可惜他的拙劣应对,模棱两可的态度和优柔寡断的性格,最终导致家庭惨剧的发生,使他亲眼看着儿子自相残杀,成了最惨的开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