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楊家巷張氏先祖考略

張崇發

河津市城區有個城中村——楊家巷,村中有一個人口眾多的張氏家族。據張氏族人、80歲的張桂祿數十年考證,楊家巷張氏家族的老祖宗是張其昺,其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56歲時任河津縣五品知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62歲時續修《河津縣誌》。據張其昺墓碑記載,他在河津為官十載,66歲卸任。十年間,他重教育、勸農桑、修水利,政績突出,深受子民擁戴。他在河津縣城蓋學堂,祭文廟;在河津張家廟、西莊村一帶,買地數十畝,帶頭耕種,為百姓做榜樣;整修北山山澗水渠,利於防洪灌溉。

張其昺的祖屋

從乾隆四十二年張其昺當河津知縣起,張姓慢慢就成了河津縣城西楊家巷的大戶。張氏一族,主要居住在侯家衚衕至倉後頭水井北、東、南部,從南到北有牌樓院、書房院、中院、後院四座大院子,以後又增擴了兩座院子。

牌樓院是張其昺任河津知縣時的祖屋,大門額懸匾,上書“籲俊承恩”四個金色大字;上款:署河津縣正堂加二級(七品加二級,升為五品);下款:大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吉立。這個匾,是河津基層官員感恩張其昺不拘一格提拔、重用人才,而自發掛到張府大門上的。

張其昺母親仙逝後,乾隆五十一年(1786),朝廷在張其昺祖屋大門外,敕建旌表牌坊一座,二體三廈,三門四柱,木結構,抗戰勝利後被拆。牌坊上有正匾,上書“四母遺範”四個大字,系乾隆皇帝命當朝軍機大臣、大學士、狀元王傑(陝西韓城人)專為張其昺母親所書。四母是典故,指中國歷史上的四位賢母。朝廷表彰張其昺的母親集“四母”的高貴品質於一身,為朝廷培養了一個優秀官員。

牌樓院北房三間,南房三間(帶門洞),東西各有兩間廂房,是典型的四合院。北房、南房均有閣樓。北房為張其昺的住房,分家時按“長子不離本宅”的古訓,分給曾孫張金海。1950年族叔張桂祿讀高小時,曾幾次上閣樓玩耍,看到樓上藏有許多藍布套的線裝書,先祖傳言是《康熙字典》和《河津縣誌》;還藏有清代官員戴的暖帽與涼帽,放在籠屜一樣的帽盒裡;還有六七個過紅白喜事時手打和懸掛的紗燈。大量線裝書,後來被賣。“籲俊承恩”匾,被鋸開做了喂牲口的木槽。200多年的重要文物,由於無知而自毀,著實可惜。

據族叔張桂祿考證,從嘉慶後期到道光初期,牌樓院因院小人多,一些後人搬到書房院居住。書房院即筆者大伯父居住的院子。北房三大間,高大寬敞,摺子門,早期是張氏子弟讀書的教室。堂屋正北牆上掛著世系表,方桌上擺放著先祖牌位。

到了同治年間,牌樓院又有後人需要搬出,便在書房院後面蓋了一個新院。新院規模很大,一門兩院:進大門是照壁,照壁東側一個門,進去是一個大四合院;照壁西側一個門,進去又是一個大四合院。

以後,這個“新院”仍不夠住,再在“新院”前後,建了3個各自獨立的大院。

1963年河津老縣城拆遷前,楊家巷張氏的祖居,大院套小院,連成一片,蔚為壯觀。

張其昺的原籍

張其昺原籍丹徒,西周稱“宜”,春秋時屬吳國,名朱方。吳亡屬越,越亡屬楚,更名谷陽。秦時置縣,屬會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谷陽為丹徒。三國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改名武進,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複名丹徒。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丹徒入延陵,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丹徒。後歷朝均以丹徒命名。民國十七年(1928)七月,改名鎮江縣。1949年解放後,劃城區及近郊為鎮江市,農村為丹徒縣,1958年7月撤縣併入鎮江市,1962年3月市縣分置,恢復丹徒縣建制至今。1983年實行市管縣後,屬鎮江市。

張其昺:《康熙字典》總編撰張玉書丹徒張氏家族第15世孫

據現存上海圖書館的《京江張氏家乘》記載,張其昺字敬熙,號慎庵,太學生,例授陝西洵陽縣知縣,補南鄭縣知縣,後補山西河津縣知縣,敕授文林郎,生於康熙辛丑(1721)正月初一,卒於嘉慶丁巳(1797)九月十七,壽77歲,葬迴龍山。他是清朝名人、《康熙字典》總編撰張玉書之兄張玉裁的玄孫。

張其昺父親張成德,祖父張宗艮,曾祖父張宏載,高祖父張玉裁。

張玉書生於1642年,卒於1711年,字素存,號潤甫,一生橫跨明清兩代,其人生最為輝煌的年代是在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張玉書中了進士,後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作為文華殿大學士,可謂位極人臣。張玉書為官五十年,政績卓著。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親征噶爾丹,他隨從參與軍務。次年,他擔任《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他還數度主持治河水利工程,“久任機務,直亮清勤”,為康熙帝所重用。張玉書死後,朝廷追諡他為“文貞”。張玉書曾組織纂修《明史》,擔任總裁官。而他最為人熟知的功績,是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之間,與陳廷敬等著名學者一起,牽頭組織編定了具有重要地位的漢字辭書——《康熙字典》。

張玉裁也是清代名人,字禮存,號退密,拔貢生。生於明崇禎丁丑(1637)九月十五,卒於清康熙辛亥(1671)七月十四,是張九徵的長子,9歲通五經。清朝康熙五年丙午科鄉試中舉。殿試對策,敢於直刺部院督撫陋弊,極為聖祖康熙皇帝所賞識,讀卷者嘆曰:此長沙痛哭者書也。康熙六年,殿試欽點第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康熙九年(1670),張玉裁任會試同考官。分校禮闈,所得皆知名夙學的人士。據記載:張玉裁對於“時政有得失、輒諸當軸者,慷慨抗論,不少畏遜。引掖後進,獎籍清流,戶外之履常滿。”凡治理國家有失誤,他將中樞掌權的作為責任者,慷慨陳詞、直接議論、批評,毫不畏懼。對於寒門後生給予獎掖,對於有志向有才幹的人予以支持,因此他家門庭來來往往,士子們紛至沓來,熙熙攘攘,接踵而至。後來,張玉裁“引疾歸,遂不起。在史館方軌自持,未幾卒,年三十五歲。”葬句容縣週望山。

張玉裁、張玉書出身官宦人家。他們的父親張九徵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入鄉試,清順治二年鄉試中解元。順治十二年(1655)科中進士,博學有文名,曾官河南提學道僉,後官至衡水郴道。

張玉書、張玉裁這一輩,在丹徒張氏家族排第十一世。

張玉裁的長子張宏載,長孫張宗艮,重孫張成德,玄孫張其昺。張其昺是丹徒張氏家族第十五世。

張其昺的父親張成德,字若容,號涵齋,太學生。生於康熙丙子(1696),卒於乾隆乙丑(1745),壽七十四歲。例授縣丞,保舉兵部試用,例官陝西涇陽、渭南、城固、蒲城、咸寧等縣知縣,直隸邠州知州、山西直隸絳州知州。

張其昺兄弟三人,兄其昌,早年去世。他是次子,弟弟張其景過繼出去。張其昺育有三子,長子達志、次子達正、三子達慧,達正過繼給張其景,達慧(側室傅氏所生)早亡,只有長子達志育有一子,名張錫純。

張其昺元配江寧王氏,陝西長安令王端之女,敕贈孺人。生於康熙壬寅(1662)二月二十日,卒於乾隆庚申(1740)五月十八日。與張其昺合葬於迴龍山。

張其昺長子達志,字以寧,太學生,生於乾隆乙亥(1755)八月二十六日,卒於嘉慶甲子(1804),享年50歲。達志子張錫純,字宜魯,生於乾隆丙午(1786)六月二十四日,6歲時(1792)喪母,寄居沭陽縣,配沭陽縣汪氏,育有一子一女,子名盤庚。

張盤庚,生於道光二年(1822年)正月初六,是張其昺的重孫。張盤庚以後各代《京江張氏家乘》無記載【因《京江張氏家乘》編撰於道光五年(1825年)】。

張其昺的重孫張盤庚,是楊家巷張氏的高祖父

從張氏家族遷墳時發現的老牌位查看,楊家巷張氏的曾祖父(名字待考),生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比張盤庚小15歲。以此推論,張盤庚是張氏的高祖父。

前述:張錫純6歲喪母,寄居沭陽縣,配沭陽縣汪氏,育有一子一女,子名盤庚。盤庚的爺爺張達志,元配江寧王氏,繼配蘇州範氏。範氏生張錫純,並生二女,一女嫁山東曲阜。乾隆壬子(1792)六月二十五日範氏去世後,葬於迴龍山。而張達志去世後,卻葬于山東曲阜(估計當時在女兒家突然病故)。

張達志死前7年(1797年),76歲的張其昺去世。那時,張其昺身邊只有一個側室傅氏陪伴。傅氏親生兒子達慧早亡。張其昺一死,孤寂的傅氏便把寄居沭陽的張達志之孫、張錫純之子、張其昺重孫張盤庚,叫到自己身邊,並早早成家,早生後代。這就是張盤庚從沭陽回到河津,並15歲生子的緣由。

張其昺墓地,是楊家巷張氏祖墳地

張氏祖墳在縣城以北10裡地的西莊村西南方一塊高岡上,清乾隆年間名迴龍山。這塊祖墳地,原有10畝地大,為張其昺所買。民國三十年(1941)十月十六日,筆者父親張創正以長子張鴻發的名義,買了緊鄰祖墳地西邊高勝定4畝地作為墓地,地契至今保存完好。

在這14畝墓地中,埋葬著張其昺及元配王氏、繼配吳氏、側室傅氏及其後代,包括筆者高祖父母張盤庚夫婦等。幾十座大大小小的墳頭不規則地分佈著,其中東北方向一座古墓,就是張家的老祖宗張其昺與元配王孺人的合葬墓,距今222年。1958年前,墓前尚有高大的墓碑及磚碑樓。

1958年,碑樓被拆,“文革”中高大的墓碑被砸斷,後做了磨面機的底座。族譜原掛在族叔張澤柱家正屋大廳中央,每年春節拜年時,張家老小全在族譜前燒香磕頭。這張非常珍貴的族譜,後來讓一個晚輩媳婦扔到雨水裡清洗時毀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