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身为人臣为什么敢登狼居胥山封禅祭天?

蓝星永恒


在讨论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前,先来把把霍去病与汉武帝的脉络。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少儿,卫少儿的姐姐可是不得了,正是后来的皇后卫子夫。所以汉武帝是霍去病的姨父。

汉武帝人如其号,是十分尚武的人。打小霍去病就是个很惹人喜欢的机灵鬼,加上他又勤奋好学,和汉武帝一样尚武,弓马娴熟,所以汉武帝对之视如己出,悉心栽培。霍去病整个成长过程就两个字概括“犀利”。


(霍去病)

除了自己有意栽培霍去病外,汉武帝也有意把他往军队方向引。因为汉武帝发现,霍去病实在是千年不世出的将才,不让他到舅舅卫青那里去历练历练实在是可惜了。

另一方面,霍去病自出生后,因为他的母亲的身份关系,生父霍仲孺一直不敢与其相认。霍去病打小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一直以来,汉武帝都扮演着严父的角色。甚至很多史书记载,霍去病私下里也是称呼汉武帝为皇父的,两个人的感情恰似父子。

如此看来,且不说那层亲戚关系在那,退一步说自己亲自养大栽培出来的人,难道汉武帝还信不过嘛?!

实际上,霍去病无论走到哪,都是事事想着代表汉武帝的利益,捍卫汉武帝的帝王尊严。因为汉武帝将他栽培成才的缘故,汉朝军中基本上没有人会怀疑霍去病的权威。潜意识就认为他就是汉武帝的颜面。


(霍去病)

晓得了这层厉害关系,如果还有人在汉武帝面前不知好歹地挑唆,恐怕汉武帝宰他都不带眨眼睛的。

“怀疑他就是怀疑联!不信去病,难道信你不成?!我汉朝被匈奴打得忍气吞声六十余载,仗你们打不了,如今去病他们打赢了,你们又在这嚼舌根子?!”

再者,霍去病是自小和汉武帝最亲近的人,朝廷君臣那些规矩,还有谁比他更清楚?!没有金刚钻,敢揽那瓷器活?没有武帝给他撑腰,他能或者说敢封狼居胥?!


(卫青、霍去病攻匈奴路线图)

退一步来说,狼居胥山深入漠北两千余里,仗打赢了,还有什么在匈奴圣地祭天更扬眉吐气,一扫前耻的呢?且不说漠北本就不是汉土,而今祭天只是告祭苍天漠北易主而已,因此也就并不存在僭越之礼。大汉的正统祭天当是在东岳之巅泰山,而非狼居胥。其次,你还指望仗打胜后,让汉武帝跋涉两千多里过去封禅吗?

所以,刚刚已经分析过了。封狼居胥是势在必行,卫青与汉武帝的君臣关系太正,只有代表汉武帝颜面的霍去病有身份,有地位封狼居胥山了。

我料想汉武帝在迎接凯旋归来的卫青与霍去病时,反倒不气,而是大喜道“去病不错,封狼居胥,扬我国威,给朕长脸!”


(汉武帝)

你要说汉武帝与霍去病感情有多深?

史书里有两次描述汉武帝的消极情绪用了“悲伤”二字。一次是太子刘据之死,另一次是霍去病24岁时病死,此外连卫子夫等枕边人死都未着过多笔墨。


不书公子


霍去病“封狼居胥,禅于姑衍”之事,确实让人费解。要知道,封禅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郑重的大事情,只有帝王才有权力封禅,只有在泰山和梁父举行的仪式才敢叫封禅,只有出现了祥瑞才适合封禅。霍去病一介臣子,而且当年他才21岁,虽说斩获匈奴7万人,远追匈奴2000里,但是毕竟没有什么祥瑞出现,他有什么资格封禅?又怎么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封禅呢?

(霍去病"封狼居胥")

先说封禅在那时候为什么是非常郑重的大事。

《史记》专门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记载封禅之事,可见这事多么重要。

我们来看看之前有哪些人封禅过。《史记·封禅书》记载,古代封禅过的帝王,有七十二位,不过都是尧舜汤武这样的人。像孔甲桀纣这样的,是没有资格封禅的。

后来齐桓公觉得自己的功业巨大,想封禅,管仲反对他,说古代只有受命于天的帝王,才有资格封禅。齐桓公还要坚持,于是管仲就给他列举了封禅所需要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世上没有过的“祥瑞”。管仲说,只有这些东西齐备了,才能封禅。齐桓公一看这么复杂,也就算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郑重其事地要封禅。召集了许多儒生研究如何封禅。结果那些儒生各说一套。秦始皇生气了,不听儒生的,自己上泰山、下梁父去封禅。在封禅过程中,遇到下雨,秦始皇跑到树下去躲雨,当时儒生还嘲笑他。

《史记》写秦始皇这样做,其实隐含着他德行不够,没有资格封禅的意思。

(霍去病前往狼居胥山)

既然《史记》认为,齐桓公、秦始皇都没有资格封禅,霍去病怎么会有资格封禅呢?

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是霍去病事先请示过汉武帝,汉武帝授意他这么干的。

汉武帝之所以授权霍去病干这件事,应该有以下一些考虑。

一是路途太远,汉武帝想去无实现法。汉武帝当然想亲自前去封禅,但一来路太远,去不了;二来天子出行,阵仗太大,不现实;三来霍去病虽然驱逐了匈奴,但是狼居胥山那些地方还不太平,汉武帝也不敢去。

二是汉武帝要找一种办法宣扬自己的功绩。对匈奴取得了如此大胜,不能就这样算了,总得要有个仪式吧。显然,汉武帝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仪式就是封禅。用最重要的仪式来纪念,也说明汉武帝对自己的功业很得意。

三是封禅之事虽然郑重,但是并没有明确的礼仪说明。比如说在泰山梁父封禅,那是在战国后期,齐国的儒生为了夸耀齐国搞出来的,古代的帝王封禅并不在泰山梁父。而且封禅需要什么礼仪,历史上也没有记载。孔子在研究“六艺”的时候,就老老实实说过,封禅的礼仪他搞不清楚。秦始皇封禅,诸儒生各说各的,也说明大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安排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禅呢?

(汉武帝封禅)

四是霍去病深受汉武帝的宠爱。霍去病与汉武帝是亲戚,少小年纪,就能建立莫大的功业,帮助汉武帝实现远逐匈奴的梦想。所以,汉武帝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他。再说了,他也不担心霍去病造反。霍去病如果在那些不毛之地造反,也没住的地方,而且会受到汉朝和匈奴的两方夹击。得不偿失,所以他绝对不会这么干。

五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禅于姑衍”与帝王的封禅意义是不一样的。霍去病这样做,只是为了告知天地,这一块土地被汉朝拿下来了,同时也是为了震慑匈奴,让匈奴从此不敢再南犯,没有“君权神授”这样一个意思在中间。

六是汉武帝自己会重新到泰山以及梁父封禅一次,以正视听。霍去病的封禅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的封禅在公元前110年。这也说明,汉武帝要通过自己亲自搞一次封禅,来抹去霍去病的历史影响。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封禅书》)


张生全精彩历史


霍去病的封禅狼居胥山与帝王封禅祭天是不同的。

汉武帝时期,年轻将军霍去病带领彪悍骑兵出击漠南匈奴,霍去病军孤军深入,在匈奴向导的带领下,一直追打匈奴人至漠北,甚至直接打到了匈奴的王廷,还占领的匈奴人自古敬为神山的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据现代考证为蒙古的肯特山,在汉朝时期,狼居胥山对匈奴人来说就是中原王朝心里的泰山一样,被称为圣山。霍去病追杀匈奴人至狼居胥山后,自己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封禅祭天,后被传为佳话,成为中国历代将领的终极荣耀。

中国古代历来对封禅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且只针对泰山封禅,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去封禅泰山,在正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并且两位千古一帝去封禅泰山都被人诟病,认为他们是没有资格的,可见封禅泰山对皇帝的要求之高。

在封建王朝里,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作出封禅的行为,那肯定是谋逆之罪,摆明就是造反,连皇帝封禅都要考虑自己的资格,其他人就更加不可能了。而霍去病封禅狼居胥山,不但没有得到汉武帝的惩罚,而且班师回朝后还晋升为骠骑将军,并且霍去病封禅狼居胥山还是汉武帝亲口说出的: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瀚海。

这句话的意思里带着对霍去病莫大的褒义,表达了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欣赏和赞扬,间接的表达了他对霍去病封禅狼居胥的认同。

为什么同为封禅,又有不同的看法呢,那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况决定的。汉朝至建朝开始就一直被匈奴威胁,而且从汉高祖开始就一直处于军事压迫,外交欺凌的状态,大汉对待匈奴的政策也一直是和亲为主,以此缓和汉匈之间的矛盾。

而汉武帝改变了对匈战略,以战为主,并持续进行对匈作战,逐步的改变了汉匈之间的不对等局面,而霍去病的北征匈奴应该是大汉王朝对匈奴最扬眉吐气的一次,不但攻占了匈奴王廷,甚至占了匈奴人的精神圣山——狼居胥山。

霍去病封禅狼居胥山的军事目的远远大于政治目的,他的封禅行为直接给与匈奴人一个响亮的信号,大汉王朝不再是以前那个靠和亲来维系汉匈关系的汉王朝了,霍去病的封禅行为很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人的自信心和嚣张气焰。

霍去病攻占狼居胥山在军事和政治上对汉朝全国的鼓舞是巨大的,并且在匈奴圣山上进行封禅更是一种莫大胜利,这种胜利是针对整个大汉朝的。所以汉武帝是非常高兴的。

最后从霍去病的性格来看,只有21岁的霍去病明显不可能有更多的政治述求,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不过他建立的不世功勋却是后世将军们无法企及的。


沉墨9527


作为天才将星,霍去病在短暂的生命里,发出了耀眼夺目的光芒。不过,对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之举,不断有网友发出疑问:为什么身为人臣的霍去病,敢于在狼居胥山上封禅祭天?这种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做的事情,霍去病做了之后,为什么汉武帝没有追究还下诏加封奖赏?

1、先来说说霍去病如何封禅、祭天

《史记》、《汉书》对霍去病封狼居胥有描述一致,全部是通过汉武帝的嘴说出来的,诏令意思大体如下:

(元狩四年即前119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征,有俘虏的匈奴兵作向导,携很少的军粮,轻装前进,穿越沙漠,渡河突出抓获单于的大臣章渠,诛杀了匈奴小王同时攻打匈奴的左大将,杀掉敌将,抢夺旗鼓。翻过了离侯山,渡过了弓闾河,抓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

说完这些战绩后,汉武帝说出为后世华夏军人所铭记的13个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在狼居胥山上祭天,在姑衍山上祭地,登高山以望戈壁沙漠。

重点来了:狼居胥山在哪里?与后世诗词中多虚指不同,《史记》、《汉书》均为实指。据考证,大体位于今蒙古国境内,还有人考证是如今蒙古国的肯特山 。姑衍山据考证位于蒙古沙漠以北,因为历史久远、地名变迁,具体是哪一座目前还没有明确。

在远离汉朝天子内宫的北地荒漠,天才将星霍去病封禅祭天,而且是通过汉武帝之嘴亲口说出来。这表明,汉武帝对这种行为是肯定的、赞赏的,甚至是需要大力弘扬的。否则也不会“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加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

2、那么,为什么汉武帝不追究还要加封?

对于信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皇帝眼中,对于十分看重“黄帝得上泰山封”的汉武帝来说,霍去病封狼居胥是向北方以匈奴为代表的游牧族群的昭告、宣言。

昭告:汉民族不会再同过去一样,更多依靠和亲嫁公主、送财送物等委屈求全,来求得一时的平安。

宣言:你有快马和利刀,我汉朝的将军和兵士马更快、刀更利,硬对硬地对打,最终胜利者是我们。

因此,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和姑衍山上的封禅祭天,与皇帝在泰山上的封禅意义不同、作用不同,根本不是同一种行为。霍去病封狼居胥完全出于军事目的,而不是政治目的,是对汉民族军功的宣扬,是对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族群警示。

3、天子封禅、祭天是怎样的?

天子封禅、祭天为儒家文化所倡导,春秋之前封禅者有72人,而据管仲在相关典籍中说,他记录下来的封禅者“十有二焉”:不论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还是尧、舜、禹、成汤、周成王全都是在泰山祭天。

而且以管仲的说法,“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

也就是:上古封禅时,要在祭器盛放郁山的黍,北里的禾;跪拜用的席垫,要用江淮产的三脊茅;东海的部族要送来比目鱼,西海的部族要送来比翼鸟,此后不召自来的吉祥物要有15种。

由此可知,古代天子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登泰山封禅的,限制极多。如果世人认为天子的德行不够,是不能封禅祭天的。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我们再来谈论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可知不仅目的和意义不同,而且表现形式也完全不同。


指动济南


自三王五帝传说之后,真正有封禅行为的有秦始皇和汉武帝,而在霍去病活着时,武帝还未进行封禅行动,其时对封禅也没有后来那么多的严格约束,汉武帝要封禅时已没有人能说出要采用什么样的礼仪,说明其事只是存在于书中,而封禅好像也不是皇帝专用,在《史记·封禅书》记载齐桓公称霸后想行封禅之祀,因管仲反对作罢,当时周天子尚在,而管仲反对的理由竟然是没有祥瑞和德行不够,说明未必一定要天子才能举行封禅。但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行为则很可能是汉武帝刘彻授意的。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武帝是他的姨父,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卫青出征,少年立功。离不开武帝的指导和有意玉成,不然哪来天降好事,次次胜仗?(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漠南之战,斩获敌人二千多人,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还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受封冠军侯。二次河西之战,可见汉武对霍去病的倚重提携之心,第二次河西之战出征,汉武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径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霍去病取得的战绩,武帝居功极大。


而霍去病走入武帝法眼的过程不同卫青,卫青因同母姐卫子夫得到武帝宠爱,受到陈皇后之母馆陶公主的迫害,才被刘彻注意,把他作为执行打击匈奴战略的操刀者,霍去病因“贵幸”得宠,在上林苑受训练,学习骑射和了解匈奴人习性,在他身上,隐约寄托着武帝的替身愿望,从某种程度说,因受到身份等限制无法上前线杀敌,武帝把霍去病作为自己去实现一些作战目标,把他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漠北之战前夕,汉武帝把卫青霍去病的进军方向一调再调,力保让霍去病遇上单于主力从而击破便是一证,又霍去病的队伍,从无大将名将制肘,只挑精兵劲旅给他也是一证。


既然心目中以霍去病为替身,让他大胜后封狼居胥理所当然,因地理形势限制,武帝绝不可能跑那么远去封禅,应该在出兵时就授意霍去病见机而动或者指定狼居胥山姑衍山进行封禅,以示汉兵威武。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在霍去病死后,汉武帝举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封禅,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众臣东巡至泰山封禅,因封禅礼仪缺失,便以祭祀太一的礼仪祭天地,霍去病有一儿子霍嬗,字子侯,不足十岁,这次封禅武帝就只带他一人参加,可为霍去病封狼居胥是皇帝授意的力证“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


南方鹏


门外乱弹:霍去病敢为 汉武帝默认

这个问题网络上帖子很多,作为门外者,不敢妄评。个人浅见,可从当事者:臣子霍去病与汉武帝刘彻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霍去病当时宣示决心,振奋军心,乘胜追击的现实需要与个性使然

漠北大战与匈奴左贤王部一役,霍去病以一万之损,斩敌七万多,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此次封狼居胥后,乘势挥师,兵锋直逼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至于为何敢于封禅,除了狼居胥山并非帝王固定封禅之地外,还应与霍去病的少壮气魄有关。要知道当时的霍骠姚仅21岁,可谓家国抱负,英气逼人!

二是汉武帝实现开疆拓土宏图伟业的历史需要与珍爱人才使然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时,武帝37岁,可谓正当壮年,宏图大展正堪时,霍去病封狼居胥,无疑大大契合了武帝雄怀远略。此后至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天山南北完全摆脱匈奴的统治。汉朝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今轮台东)。武帝时汉朝疆域达到空前辽阔: 东抵日本海、 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汉武帝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以爱惜人才著名于世。对于霍去病,更是珍爱有加。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武帝极其悲伤。他下令陪葬茂陵,谥封“景桓侯”,将霍去病坟墓外形修建为像祁连山之状,取义“并武与广地”,还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丰功伟业。


[七绝] 赞霍去病封狼居胥

狼烟滚滚杀声飚,所向披靡铁骑骁。

耀武扬威天地鉴,千秋彪炳霍嫖姚。


最后,纠正出题的一个说法:“封禅祭天”应为“封禅祭天地”。所谓“封”,即在高山之顶聚土筑圆台,增山之高,以祭天帝,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高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增大地之厚,以祭地神,报福广恩厚。《汉书·霍去病传》载“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是为完整而准确的说法


逹文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骠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这首《胡无人》让我们在千百年后,依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汉家将士,披坚执锐,开疆扩土,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英雄气概,从那时起,被封为骠骑将军也就成了武人最高的荣誉。

那是一个光荣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汉人,那个时候的华夏拥有着极高的文明,崇尚尚武,国力强盛,发出过“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和“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妾”的豪言壮语,在那个时候,身为中国人,享受着比当年美国人更甚的光辉和荣耀。

出生在那个时代的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放到以后的数千年里,也是不可多得的名将。他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史书《汉书.霍去病传》记载了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具体来说是这样的,“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大家看到这里就会想了,这霍去病不是胡闹吗?封禅的话,不是只有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吗?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说,“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这可是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干的事情啊,而且一般帝王还没有资格。两千多年帝制史上,去泰山封禅的帝王仅有六位,分别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玄宗、唐高宗、宋真宗。这里插一句,宋真宗封禅泰山在后世受到了极大的批评。


皇帝都不一定有资格,这霍去病身为一个将军,为何他就能“封狼居胥”而且皇帝还没有怎么他,还把他褒奖了呢?

其实霍去病封狼居胥和皇帝封禅是有区别的,就是所谓“积土增山曰封,为墠祭地曰禅也。”不是所有的封禅都叫封禅的,也只有封禅泰山才是皇帝的本职,所以说霍去病的做法,没有任何不合适的地方,他的这一行为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封狼居胥也成为古代武将领兵作战的最高荣誉之一。


只是可惜了霍去病英年早逝,他短短的生命像划破夜空的流星,照亮着整个中国大地,为那个光荣时期增添了更多的光芒。


关河南望


按理来说,古代封禅祭天是帝王才能做的事情,为什么霍去病也敢封禅祭天?难道是因为汉武帝宠信他,舅舅卫青一家地位显赫的原因?

当然不是,虽然汉武帝很欣赏霍去病的才能,但如果他敢做帝王才能做的封禅祭天,汉武帝不可能不惩罚霍去病。当霍去病班师回朝后,汉武帝重重封赏了霍去病,因为他的“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跟汉武帝的登泰山封禅有本质的区别。

古代帝王宣称代表上天统治万民,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正式确立了封禅的基本仪式,帝王封禅的地方一般首选泰山。按照司马迁《史记·封禅书》里面的要求,帝王封禅的条件是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皇帝就可以前往泰山祭天封禅,祈求上天保佑!

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不同于帝王的封禅祭天,这是古代武将的一种崇高荣誉,一般只有在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才会这样做,而汉朝时也认为一战而定之后应该告知天地,所以霍去病在把匈奴打得落慌而逃后,举行封禅祭天仪式符合汉朝的规矩。

既然符合汉朝的规矩,那么霍去病在大败匈奴的情况下,还在匈奴腹地2000余里的地方举行封禅祭天仪式,是一件长汉朝志气的事情,汉武帝高兴还来不及呢!


小凌说史


在古代中国,不管是文人还是军人,都有他们自己心目中的最高荣誉。一个文人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大门口挂着“状元及第”的御笔亲属匾额;一个军人,他们的最高荣誉绝不是皇帝的赞赏,亦或是位高权重,而是封狼居胥。

状元及第这里暂时不提,咱们重点讲一下封狼居胥。

什么是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大破匈奴,将盘踞漠南的匈奴一直打到漠北。这一年秋天,霍去病所率领的汉军追赶匈奴至狼居胥山。

按照匈奴人的惯例,每逢春秋两季是要举行祭天地仪式的,祭祀地点就在狼居胥山。可以说这座大山是匈奴人的圣山了,不过此时却变成了汉人的战利品。

为了羞辱匈奴人,更为了扬我军威,汉军主帅霍去病决定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仪式。

此时,距离华夏民族上一次封禅仪式,已经过去了将近百年。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在秦始皇的影响下,在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没过多久秦朝灭亡,汉朝的皇帝虽然也动过这个心思,终究没有施行。

霍去病的这场封禅仪式,开启了大汉王朝的一个新时代,所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便是封狼居胥的意义所在,也成了所有军人心中的最高荣誉。

封狼居胥之后,汉武帝对霍去病大加赞赏,能看到自己心腹爱将取得这样的成绩,汉武帝绝逼可以吹一辈子的!可是,还没等汉武帝吹,霍去病便在两年后去世。一颗将星轰然坠地,对汉武帝的打击可想而知。

十年之后,汉武帝在泰山开启了第一次封禅仪式,或许是致敬霍去病,或许是致敬对外战争中死去的大汉将士。

也许,汉武帝也想来一次封狼居胥的,可是当他展开地图的时候,又默默的把地图合上了。狼居胥山,对于汉武帝而言,终究是一场美丽的梦。这场梦,无数大汉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梦醒来时,谁敢犯我中华?

如果说泰山是中国人的帝王之山;那么狼居胥山,则是中国人的将军之山。以至于后世子孙,每当请缨杀敌,都会把封狼居胥作为自己的志向。既如此,霍去病又何罪之有?













祗树


古代祭天,的确是只有皇帝才具有的权力,普通人,上至亲王,下至平头百姓,哪个要是敢在这方面有僭越行为,那是大逆不道的死罪,是要连带九族被凌迟处死的!(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这样说就有人会问,那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怎么就在狼居胥山封禅祭天了?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还是唯一一个被汉武帝重赏的三路出征大军将领之一,难道汉武帝疯了,霍去病拿他皇帝的权力打哈哈,他还能笑得出来!

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之一,“武”功冠绝历史,自然不可能是酒囊饭袋,霍去病敢做掉脑袋的事情还能被夸奖,那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就是霍去病祭天封禅的地方――狼居胥山!

在霍去病打仗的狼居胥山,那不是汉朝的地盘,不但不是,狼居胥山是匈奴人的圣山,是匈奴人的精神寄托,别说一个外姓人外族人1在这祭天封禅,就是撒泡尿,恐怕都能尿道匈奴人心坎上!


因此,可想而知霍去病的这一行为在匈奴人心目中引起的震动有多大,这绝不是打几个胜仗,多抢掠一些东西就能愈合的创伤。

汉朝的大将在自己的圣山祭天封禅,这就相当于取信于天,奉天承运来收服你们来了,谁要不服,那就是大逆不道,不听自己笃信的神的意思。

这就相当于把匈奴人赖以生存的信仰打破了,霍去病并不是替自己祭天封禅,而是替汉武帝把汉朝的权威带到了匈奴人的核心。

这里面不涉及刀光剑影,而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在思想层面对匈奴人的征服,汉武帝不糊涂,这是好事,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处罚霍去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