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畫魚,他的魚乾肉質爽滑十分誘人,卻不如這條被解剖的魚

他畫了3條魚乾美味誘人,卻輸給他拍出80萬的魚,看後只覺不解!

冷軍算是中國畫壇的新生代力量,國內畫壇或許對於國畫看倦,對於冷軍這種超寫實畫作有了青睞。不論是冷軍的肖像畫系列還是食物,都讓人大開眼界,甚至有人稱冷軍畫作為照相機膠片!其實看過冷軍畫作的人都知道,冷軍的畫可不止膠片這樣,放大看分辨率是一般膠片也難及的。

兩人都畫魚,他的魚乾肉質爽滑十分誘人,卻不如這條被解剖的魚

很多人被冷軍畫作震撼,其實這真的得益於冷軍的技法,並不是世人盛譽。冷軍在畫人物前都為靜物寫實,最早的吸鐵湯匙賣了41萬,那時候冷軍一日都對著湯匙,就如同齊白石畫蟲魚一般,日日觀察,所以得了精髓。或許是冷軍年紀輕輕時就已有這股鑽研勁兒,所以壯年就有如此高價之作,不像齊白石一樣生前十元賣畫都沒人買,死後卻被捧到了極致。

兩人都畫魚,他的魚乾肉質爽滑十分誘人,卻不如這條被解剖的魚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冷軍曾作了一幅畫,畫了3條魚乾看起來肉質爽滑十分美味誘人,但卻不如另一個人所畫的這條被解剖的魚。雖然兩人都畫魚,但是看了兩幅畫後只覺意外不解。先來看冷軍畫的魚,那是3條魚乾,一眼望去只覺得肚子咕咕叫。這3條魚雖說是魚乾,但是放在竹編子裡整個配色卻更和諧。魚乾整體為白色,微微泛黃卻又有光澤,看去就知道這魚才幹了沒多久,正是新鮮下飯的時候。

兩人都畫魚,他的魚乾肉質爽滑十分誘人,卻不如這條被解剖的魚

然而再從細節看,冷軍的魚乾把魚的骨骼感繪得毫釐畢現,即便是魚鰭也能覺得摸著扎人,而那盛魚的竹編子,窟窿大小不一,甚至於魚頭和魚尾處不願的鹽漬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光線明暗處理也使得畫作立體,整幅畫看去只覺得是照片,這比湯匙看起來更逼真。

兩人都畫魚,他的魚乾肉質爽滑十分誘人,卻不如這條被解剖的魚

當你再看周松的這條魚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意外,這樣的魚意境來看不如冷軍的魚乾,為何能拍出80萬?周松畫的這條魚一眼望去只覺血腥,甚至有些人已經腸胃不適。但其實這個寫實程度就已經證明其厲害之處,忍耐著不適來看這分割的魚,內臟均被解剖,尤其是血腥的暗紅色與盤子的光潔無瑕更能對比強烈。而點睛之筆則是魚身上那片魚鱗,透明卻又沾染血色,這樣真實的場景與衝擊感不是所有畫家能有所展現的。

兩人都畫魚,他的魚乾肉質爽滑十分誘人,卻不如這條被解剖的魚

婉清觀點:其實周松令人矚目之處就在於他不走尋常路,以這種新鮮非常規叛逆的畫作讓人記憶深刻。普普通通的畫太多,雖不說要標新立異,但也一定要有特點,超寫實主義的畫家那麼多,如果只比真實感那就差了一大截,畢竟我們國畫之特色就在於寫意,不僅意境夠,還有有深度。所以這也是為何雖然冷軍魚乾美味誘人卻輸給他這拍出80萬的魚之原因,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