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圖:張大千作品

中國山水畫其實並不拒絕色彩,早在謝赫提出的“六法”中就包涵了“隨類賦彩”的理論,唐以前的畫是絢麗多彩的,但宋元之後,隨著文人畫的興起,特別是水墨化之後的中國山水畫,色彩逐步淡出了創作的視野。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圖:張大千作品。

同時色彩的運用看上去很簡單,其實是個高難度的動作,因為把握不好,一上色就會有“火氣”,陷入豔俗。但隨著現代西畫技法的引入,不少畫家為此作了大膽的探索和試驗,他們很好地處理了色與墨的關係。張大千後期的變法就是以潑彩為主,開創了一片新天地。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圖:傅抱石作品

他們通過墨色的滲透、衝撞,水破色,色破墨,墨融色,水、墨、色相互交融,充分發揮了色彩在國畫中的視覺魅力,豐富了國畫創作的表達空間,很好地表達了畫家的某種情感與審美態度。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圖:關山月作品

吳冠中、林風眠為此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然而像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錢松喦、關山月、黎雄才、白雪石等大家雖以水墨為主,但有時也會用色,而且用得很大膽,他們是用色的高手,作品呈現出強烈的個性。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圖:關山月作品

有學者認為,如果中國畫的發展只在筆墨技巧上下死功夫,是否陷入某種死結?而融入色彩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更符合現代人們多彩的審美觀。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關山月作品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黎雄才作品

黎雄才雖然主張作畫時:不管重彩還是淡彩,務須以墨為主。但他用起色來還是很大膽的,恰到好處,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黎雄才作品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黎雄才作品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李可染作品

李可染除了《萬山紅遍》被人所熟知外,其他作品在用色方面,也達到了出神入化的高度。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李可染作品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李可染作品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錢松喦作品《花港漁歌》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錢松喦作品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石魯作品。沒想到石魯還有這種潑彩山水吧。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石魯作品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白雪石作品

學國畫:色破墨 墨融色

白雪石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