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莆田市,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中部,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之地,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制史,歷代狀元21名,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譽。莆田與寶島臺灣隔海峽相望,是我國著名的僑鄉,有著名的湄洲灣,也是著名的“媽祖聖地”,媽祖精神傳承千年。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莆田古稱“興化”,為“八閩”之一,兩宋時設興化軍,明清時為興化府,現在為地級莆田市。莆田轄地歷史上基本穩定,但所轄縣由三變一,古有莆田、仙遊及興化三縣,明朝時興化縣併入莆田、仙遊兩縣,建國後於莆田設莆田專區,1983年設地級莆田市,2002年莆田縣撤銷,自此僅轄仙遊一縣。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仙遊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是地級莆田市轄縣。仙遊儘管沿海,但僅東南端一點與湄洲灣相接,緊鄰秀嶼港,全境以山地為主,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仙遊縣為千年古縣,歷史悠久且人文鼎盛,歷史上出現了四位宰相、五位狀元,自古是文化燦爛之地,曾有“科甲冠八閩”之稱。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仙遊古屬“七閩”“閩越”,秦時屬閩中郡,但實際並未置縣也無隸屬,仍為閩越部落轄地。秦末漢初,閩越無諸因反秦滅楚有功而被漢高祖劉邦封為閩越王,仙遊地為閩越王國轄地。漢武帝滅閩越國後福建地域才由中原王朝所直轄並設立建制,兩漢及三國先後屬會稽郡、建安郡,晉時屬晉安郡,南北朝屬南安郡。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公元568年(南朝陳時)置莆田縣,仙遊地域屬之,公元699年(唐朝聖歷二年)析莆田西半部置清源縣,此為仙遊設縣之始。清源縣設立後屬武榮州,不久武榮州改稱泉州,清源縣仍屬之。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李隆基下令改州為郡,泉州改設為清源郡,因與清源郡同名而改清源縣為仙遊縣,這就是仙遊縣早期從誕生到以仙遊為名的歷史。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仙遊之名有何來歷呢?相傳漢代何氏九兄弟於九鯉湖結廬而居、煉丹製藥,後於此羽化成仙,留下了“煉丹成仙、跨鯉昇天”的傳說,而仙遊之名就來自於此。相傳,何氏九兄弟成仙后以夢點化世人,九鯉湖也成為我國祈夢文化的發源地。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公元758年,清源郡又改稱泉州,南唐時改泉州為清源軍、平海軍,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陳洪進歸順大宋,宋廷改平海軍為泉州,並於979年析仙遊縣遊洋鎮及莆田、永福、福唐等縣地置興化縣並於此設太平軍,仙遊、莆田、興化三縣均隸屬於太平軍,公元980年太平軍改稱興化軍,此為莆田為二級行政區及“興化”之名之始。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宋初,由於中原戰亂大批百姓遷居仙遊,兩宋期間仙遊人口、文化、農業、經濟等各方面均得到了大的發展,尤其是南宋偏安後,仙遊被評為“望”,被稱為“東南之壯邑”。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元初,興化軍改為興化路,明清則為興化府,仙遊縣均屬之,而興化縣於1448年因人丁稀少而廢,其地分屬仙遊、莆田兩縣,興化府轄地未變,轄縣由三個變為兩個。民國初,興化府廢,自此無莆田無興化之政區名。建國初,仙遊、莆田均隸屬於晉江專區,1970年於莆田設莆田地區,仙遊縣改屬之,1983年莆田地區撤銷後成立地級莆田市,仙遊隸屬於莆田市至今。

仙遊,“文獻名邦”莆田唯一的轄縣,歷史悠久且為千年古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