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在苏联的寒冬中冻死几万人,他们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

西米168008538


俄罗斯的寒冬,可以说是在战争史上无解的存在。18世纪初期,瑞典和沙俄有过一次战争,当时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亲自率军攻打莫斯科。但不幸的是遇到了俄罗斯的冬天,军队因为严寒损失三分之一以上,这也导致了沙俄反攻,最终瑞典以失败告终,瑞典国王被迫流浪。



有了瑞典人的教训,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在进攻俄国时,仔细研究了瑞典人失败的教训。于是准备了充足的物资,准备在冬季来临之前攻下俄国。但不幸的是,俄国人采取了回避战术,硬生生的把战争拖入了冬季,最终即便是拿破仑攻下了莫斯科也无济于事,拿破仑也以失败告终。

进入到近代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海狮计划受挫之后,选择暂时放弃英国,转而准备拿下苏联,并且为此制定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一个错误的时间发动的错误战争

1940年7月底的时候,纳粹德国的重要高层已经开始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直到12月的时候,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出台。

巴巴罗萨计划初步拟定德军将于1941年5月进攻苏联,这样德军就能在苏联严冬来临之前拿下苏联。但进入到1941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猪队友意大利请求希特勒出兵援助攻打希腊。



原来意大利在1940年10月出兵50余万进攻希腊,结果第二年3月希腊以20余万兵力将意大利50余万军队围困在了阿尔巴尼亚。无奈之下,墨索里尼厚着脸皮向德国求援。

希特勒为救意大利,于1941年4月6日派遣了德国第12集团军进攻希腊。虽然在此期间,英国也有大量军队支援希腊,但德国还是在短短的24天之内,击败了希腊和英国的联军。

德国援助猪队友意大利虽然取得胜利,但实际上这件事是一个策略上的失误,导致了进攻苏联的计划被推迟近两个月。



1941年6月22日,德国550万大军,190个齐装满员的师,分三路进攻苏联。北方集团军仅用两个星期便深入苏联境内400多公里,彻底占领波罗的海领域。南方集团军和中央集团军配合,在9月份歼灭苏联军队66万人,生擒6万余名苏联军官。

德国中央集团军作为重点突击集团,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推进,号称钢铁洪流的装甲部队使得苏联防线迅速崩溃。同年9月德军便占领了乌克兰基辅,并且准备集中兵力进攻莫斯科,



战争初期,苏联确实因为兵力不足,以及准备不充分被德军打的兵败如山倒。但经历了过多的失败之后,苏联人很快意识到了冬天即将到来,所有的物资都会成为维持生命的必须品,于是斯大林下令苏联军队坚壁清野,实行“焦土战略”。

所谓焦土战略就是苏联军队以大炮摧毁道路和周围的居民点,并且组织军队放火焚毁村庄、城市和周围的一切。因此德军在进攻过程中,虽然不断地占领土地,但土地上已经没有了任何资源。

即便是莫斯科保卫战时,苏联也在斯大林的指示下,将莫斯科所有能够转移的设备和物资运往了其他地区,不能运走的物资随时准备销毁。因此即便是德军有可能攻下莫斯科,也不可能得到任何补给。



结局到了冬天已经很明显,希特勒重蹈拿破仑覆辙。因为自己准备不足,加上苏联的交通落后,而且在当地又得不到任何补给,最终在12月6日被苏联反攻,损失超过50万军队,苏德战争从此陷入僵局。

纵观俄国历史上的三次重大入侵事件。每一次到达绝境,俄国人以空间换时间的时候,都会选择坚壁清野,实行焦土战略,慢慢将对方拖入严寒的冬季。当然很多人也曾说,如果没有猪队友意大利的意外情况,德国很可能会按照原计划进攻苏联,或许也不会败的这么惨。大家怎么看呢?


我是越关


休息整备的时候当然可以烧木头取暖了,但总不能打仗的时候也烧木头吧!再说了,刚砍下来的木头烧不着,因为里面水分太多了

开门见山,先解释下德军为啥不烧木头取暖。

至于德军为啥不烧木头,有人解释说苏联人为了阻止德军入侵,采取兼并清野的措施,将莫斯科周围的树林都砍光了,所以德军没有木头烧 。

这个解释真的很扯,即便是到今天为止,世界上的树木总数还是比人多,而且是多很多,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对于世界上树木的数量,目前有很多估计,但最少的推算全球也得有4万亿棵数,而莫斯科周围就是大森林,苏军砍得过来吗?(莫斯科郊外有大量的森林)

再说了,就算苏军把树砍光了,这么多树总得运走吧,要是放在原地不等于替德国人砍树嘛!而运这些木头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苏军忙活的过来吗?

如今大多数中国人都用上了天然气做饭,对于砍柴烧火都不太熟悉了。其实刚刚砍下来的木头是烧不着的,因为木材里面有大量水分,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可以用作燃料。砍木头本身就是一件很费劲儿的事情,砍完了还得处理后才能用,德军难道不打仗了?

德意志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民族,做事之前都要经过详细准备的,德国人是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德国在进攻苏联的时候是做了大量的后勤准备的,尤其是针对苏联的冬天,德国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在莫斯科郊外的德军,看起来德军的御寒装备还是不错的,大衣手套都有,而其周围也有很多是树)

由于意大利的拖累,德国在进攻苏联之前出兵巴尔干半岛,这导致德军对苏作战日期推迟了数个月。在开战之后,德军高层多数将领都主张直取莫斯科,但希特勒认为这样会造成孤军深入,因此决定在拿下整个乌克兰后再进兵莫斯科。

基辅战役一直打到1941年的9月低才结束,此时距离苏联的冬天已经不远了,德军于是赶紧马不停蹄地发动了莫斯科战役。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前后投入月170万人,而苏军也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军队,并动员了全城居民参与防御工事的修建。在苏联军民的奋力抵抗下,德军最终折戟莫斯科。

对于德军的失败,很多人将其归咎于天气,认为是苏联寒冷的冬天是导致德军失败的根本原因。但是这个解释太过于偏执,苏联寒冷的天气确实是导致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绝对不是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莫斯科的纬度是非常高的,甚至比中国的北极漠河的纬度还要高,按理说这里应该非常冷。不过莫斯科的冬天虽然很冷,但是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冷。

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莫斯科的气温要高于纬度更低的中国东北。而在1941年的那个冬天,其实在入冬之初时天气还不算太冷,当时温度还没有突破零下10°。并且针对苏联的冬天,德军也是做了大量的准备的,事实上德军的御寒物资要比苏军还齐备。

在进攻苏联之钱,希特勒原本就有在冬季之前拿下莫斯科,逼迫斯大林和谈的打算。不过战事的顺利程度还是大大出乎希特勒的预料,于是这更加坚定了他拿下莫斯科的决心。

对于苏联的冬天,德国高层是做了充分的应对的,不仅在德国本土制作了大量的棉服、棉被、手套、皮靴、防冻爽、枪械润滑油,并且在攻占苏联的工业城镇后,德军也立即下令当地工厂开始生产御寒所用的军需物资,所以德国是不缺乏过冬物资的。

不过虽然物资堆积如山,但德国人却是在运输上遭到了巨大的障碍。

由于苏联国土辽阔,德军的后勤保障压力是西线战场的数十倍。这里面除了路途更长以外,苏联落后的公路基础设施也让德军运输部队几乎崩溃。

当时在西欧,德国和法国都已经普及了柏油公路,德国甚至建立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这为德国的闪电战和后期运输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苏联在这方面就落后很多,苏联许多公路都是土路,一旦下场大雨就变成泥潭了,履带车开起来都费劲儿,卡车就更没法走了。并且苏军在撤退时还破坏性的拆除了大量铁轨,这导致德军想依靠铁路进行运输的方法也无法实现。

(大雨过后,德军的卡车陷在了泥泞的土路上)

鉴于运输困难,德军只能优先将弹药运送至前线,但即便如此,德军的御寒保障还是比较完备的。不过到了12月底,莫斯科的气温突然开始降低,一度到达了零下三四十度,这在莫斯科的气候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在这种温度下,就算是穿着大衣也能被冻死。

面对寒冷的气候,被逼无奈的德军将士只能点燃所携带的汽油取暖,而此时苏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而且由于西部许多重要的工业基地被德军占领,苏军的御寒衣服甚至还不如德军。


但是早在天气降温之前,苏联就已经开始反攻了,此时莫斯科战役马上就要结束了,德军的溃败显然不是因为这场寒流造成的。

当然,寒冷的天气无疑是德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无需回避,但我们也不要刻意放大气候因素,这样不利于我们去了解战争的真相。


千佛山车神


哪有那么多树木可烧呢?

当时前线有上百万德军,如果每人每天烧0.1立方米的木材取暖,整个莫斯科会战期间就需要消耗上千万立方米木材。这几乎等于俄罗斯2018年1月到7月全年木材出口额,莫斯科周围可没那么多木材。

要知道,全世界森林每公顷的木材量为110立方米,1000万立方米的木材需要9.1万公顷森林提供,约等于910平方公里,莫斯科附近也没这么大面积的森林。

而且,苏联人和德国人打的可是焦土抗战,别说树木,连柴禾棍都被清理了。

苏德战场是二战期间战斗最惨烈的战场之一。

这种惨烈不仅体现在双方人员的损失上,物资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而且这些物资不仅有敌人摧毁的,还有很多因为带不走而被自己摧毁的。

当时,为了打败德国军队,苏联执行了焦土抗战的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物资。

(人们烧毁了自己的家园)

单单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当时苏德战场上是多么惨烈!

而这一切,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的一周内就开始执行了。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苏联就成立了战时疏散委员会,并且在一周内制定对人员和设备的疏散计划,以便将大批物资和人员运输到大后方。为此,在战争开始后的3个月之内,共计有超过1300家工厂被疏散到大后方,数千个集体农场的设备被移走。同时,数百万熟练工和技术人员也随设备一起转移了。

当然,苏联能够如此高效的执行转移任务,和他们战前充分的准备是分不开的。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铁路系统就被要求必须在一夜之间转化为战时状态。既不能给敌人留下火车头和车厢,又要依靠铁路系统将西部工业区的设备和人员尽可能快速的送到乌拉尔山附近。所以,战争虽然爆发的极为突然,由于有应急预案的存在,以铁路为主的苏联运输系统,还能够几乎不受影响的高效运转。

遗憾的是,德军的攻击太过突然,在闪电般的攻击下,前线苏军往往还没做好应战准备就被消灭了。德军迅速向苏联国土纵深推进,让很多工厂没办法及时迁走。

于是苏联决定主动破坏掉那些迁不走的工厂,与破坏基础设施同时进行,不把它们留给德国人使用。

当时苏联的撤退计划是这样的:在苏军撤走的前10天,必须开始拆除设备,撤离人员。在苏军撤走前的24小时,爆破小组已经安放好炸药准备随时对工厂进行爆破。在苏军撤退的同时,当地开始执行爆破任务。

就这样,苏军每撤出一地,就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然后一座座建筑物被夷为平地。

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以电力为例,在德战区内有超过80%的电力设施在苏军撤走后被毁坏,以至于这一地区的发电能力由战前的257万千瓦下降为30万千瓦。

就这样,苏联西部地区的电力设施、通信、铁路、公路、工厂等被一一摧毁。等德国人打过来的时候发现,这些从来没有被炮火波及的地方也已经满目疮痍了。而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依靠当地的资源实现补给,只好千里迢迢从大后方把物资运过来,这给德军的持续攻击造成了很大困难。

而苏军为了能在莫斯科地区成功抵御德军,早在入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行坚壁清野。周围树木被砍伐一空,即便有遗漏的也不能解决德国人的取暖问题。

烧煤就更别想了,苏军撤走前几乎炸塌了所有煤矿,导致整个德占区的煤炭产量下降了97.9%,德国人妄图使用煤炭来取暖的想法也破灭了。

公路、铁路、桥梁尽数被毁,德军的后勤物资运输都难以为继,更不要说从大后方运输取暖材料了。甚至,苏联人在撤走的时候把庄稼都烧了,德国人哪怕想使用柴禾都没地方拾去。

所以,那个冬天莫斯科附近的德军注定被冻成狗了。


历史风暴


1941年的二战,德国撕毁了和苏联的条约后,就带着精良的武器和军备袭击了苏联,而在7月,苏联人民就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团结起来了,一起对抗法西斯,为自己的民族而战。

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战斗能力顶级的德国失败了,苏联人民经过斗争翻转了局面,在1945年五月,成功占领了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了。

这场战争德国失败的原因既有天气原因,也有德国在资源方面的弱势原因,还有苏联的战争动员能力的原因。

但是首要原因就是苏联极度寒冷的天气状况,很多德国士兵被冻死了,那德军为什么没有用有效的策略应对这一点呢?面对寒冷的天气,为什么不就地取材,燃烧丰富的树木资源取暖呢?

苏联的寒冬是非常难捱的,气温一般都是零下几十度。这场战争从秋天打到了冬天,之前的雨天已经让后勤补充变的困难,低温天气到来后,德国士兵还穿着单薄的军装。而苏联方面,不管是军人还是普通百姓在撤离的时候都将所有可用物资烧掉了,所以利用苏联人民的资源是不现实的。

那么很多人就会问了,苏联的自然资源很丰富,广袤的原始森林是最好的取暖源,为什么德军不砍掉树木,生火取暖呢?

一、军队过于庞大

首先,德国的军队可不是简单的小型队伍,德国是一支百万人的大军,这么大规模的行军,打仗所需的物资都是需要提前预备的。

面对无法控制的天气状况,德军的战斗力必然大大减弱。虽然莫斯科周围的森林茂密,但是面对的是百万人对树木的需求,前方战场的人可能还有干柴可拾,那些后面的队伍呢?在大规模战役下,树木再多也满足不了全部人的需求。

二、树木潮湿,助燃物不充足

再从气候上说,苏联的冬天并不是干冷,反而是有点类似我国南方冬天的湿冷,树木都是有点潮的,能点燃都很不容易。再加上有那么多人都要生火,即使有柴木,也要有足够的汽油可以助燃,不是凭意念就可以点火的。

而前文也提到了,苏联百姓和军队在转移的时候,会毁掉所有的可用物资,所以树木也都会被烧掉。这时候德国御寒的物资也无法及时送到,储备的汽油肯定也不多,生火取暖从根本上就行不通,原材料和助燃物都极度缺乏,且得不到及时补充。

三、战争激烈,硬性条件不允许

最后一点,生火取暖的确可以在短期让士兵们御寒,不至于落得在异国他乡冻死的下场,但只能让他们挨过一段时期,并不能永久性的问题。

只有双方停战了,才有条件生火,德国士兵总不能一边打仗,一边燃烧树木,又不是在表演节目。

在残酷的战场上,只能冲上去和敌人厮杀,燃烧树木的方法完全不能帮到德国士兵。德国最擅长的就是打闪电战,而自然原因和苏军的强悍把战争时间拉长了,于是数万士兵都被冻死在苏联,最后德军失败了,很多德国士兵的尸体都被大雪掩埋。

总而言之,燃烧树木生火取暖的方法根本不能帮助德国取得胜利,因为关键的问题是物资匮乏,得不到物资的补充,就算有再多的树木和汽油来生火也无法帮助德国士兵,燃烧树木取火只是一个短期内的解决方法,而且很难被实现。在寒冬中数万人失去生命的根本原因是这是一场没有准备好的战役,他们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也没有考虑怎么应对寒冷的极端天气。


小小嬴政


希特勒对苏联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苏联没有迅速崩盘,深入其境的德国官兵面临寒冬的考验。拿破仑曾经的失败,德军指挥官们都没有忘记,他们在1941年11月上旬已经清楚无法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击败苏军,德军不得不打一场冬季战争。

苏联的冬天有2大特点,很不利于军事上的行动,一是来自极地的气团让地表特别冷,二是苏联的土地变得泥泞难行。德军也是运气差,1941年苏联迎来天气突变,这一年的冬天异常寒冷。

1941年的寒冬,让德国人在苏联境内受尽苦头,然而官兵们还不得不在接下来的2个冬季里继续吃苦受冻。题主在提问里说“他们为什么不燃烧树木取暖”,关键是他们有没有机会来烧树木,这分几种情况。

首当其冲的是德军“没有足够树木来烧”,比如莫斯科战役里,苏军实行“坚壁清野”政策,郊外的树林、房子全部被摧毁,想烧木头取暖可不容易。

“有树木烧”有会怎么样呢?其实,也没什么大用,德军被冻死,跟这个可没多大关系。我们都清楚德军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围着火炉来烤火的,他们要在冰天雪地里跟苏军作战,打仗的时候可不会来“篝火派对”。

打个比方,在寒冬的苏联冰雪里,1个德军士兵守住一个散兵坑,才是活命的根本所在。在郊外,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忍受冰原的寒风,只有在散兵坑才是温暖的家,至少可以挡风、可以取暖。士兵们为保卫这些坑,会几近疯狂的战斗,因为被赶出来就意味着冻伤、冻死的风险。

苏联的寒冬那不是吹出来的恐怖,经历苦难的德国人才能深刻感受到。1941-1942年冬季存活下来的德国官兵,无论是是党卫军还是国防军,都被办法荣誉奖章以证明他们为国贡献,这个奖章被官兵们取外号为“冻肉勋章”。

通过军需部门的生产以及对犹太人的掠夺,德国官兵的冬季服装相对还是比较齐全,但是他们必须要把自己包裹好,否则很容易失温或者冻伤,不适应水土的话,很快就会死亡。

此外,在严寒的苏联冬季里,战斗的频繁、身体的伤口往往让德军官兵精疲力竭,让他们一不小心就患上呼吸疾病,以至于更容易被冻死。他们如同生活在冰雪沙漠里,曾有士兵这样写道:“歌声与精神与我们同在。”


子屠龙


苏德战争的爆发

二战前期,纳粹德国为了希专心攻打欧洲大陆,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甚至还和德国参加了瓜分波兰的勾当,

可是当纳粹德国不到两年就占领了欧洲大陆之后,希特勒想到了自己的盟友苏联,盯上苏联的高加索油田,再加上希特勒得知苏芬战争当中,百万苏联大军拿打一个芬兰小国打了两年之后,他觉得他又能力“背信弃义”了。

于是在1941年6月22日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分三个方向以闪击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袭。

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情报方面出现误判导致准备不足,再加上大量的指挥官在“肃反”运动当中被清洗,苏联即便号称500万红军,成千上万门大炮和飞机坦克装甲车,它仍是个无头巨人,依然一路溃败。

德国凭借优势兵力和著名的闪击战术长驱直入,不到四个月就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占领了苏联的大粮仓乌克兰,在基辅和明斯克消灭苏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终于在1941年的9月末打到了离莫斯科只有12公里远的伊斯特拉,莫斯科甚至整个苏联的局势可谓千钧一发,命悬一线。

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莫斯科保卫战

即便斯大林采取了种种措施,例如签订枪毙战俘家属的狠命令,号召全民总动员,甚至亲自坐镇苏联,也依然没有阻挡住纳粹德国的虎狼之师,打开莫斯科的大门,苏联和德国开始打起了巷战,每一处废墟都是争夺的战场。

然而这个时候德国的进攻的速度慢了下来,因为在废墟当中,装甲部队毫无用武之地,每一处废墟下都有可能会藏有射杀德军的子弹。


终于苏联挺到了1941年的冬天,此时德国由于御寒措施准备极其不充分,由于严寒而直接被冻死的德军就高达数万人,军备武装器械有的更是因为天气的严寒而失灵,就这样,苏联在莫斯科挡住了德军进攻的步伐,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苏德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苏联是在严寒的冬天有老天相助下,莫斯科保卫战才止住德军闪电般的进攻,从而使苏德战场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光因为严寒就被活活冻死几万人,因为冻伤而导致非战斗减员的更是不计其数。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苏联有着广阔的森林资源,为什么德军不燃烧苏联的树木取暖呢?

有些人用苏军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来说事儿,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苏军实行斯大林的“坚壁清野”没有错,那也都是战略物资,武器补给弹药不给希特勒留下,苏联总不能说把森林所有的树木砍下来然后再搬走吧。

苏联也没有那么多的运输车能运走这些树木,就算有,当时苏联的道路交通很不发达,运输能力也上不去,就算这些条件都具备,从意义上讲也没有必要啊,有这些条件运一些有用的战略物资好不好。



坚壁清野的目的,显然不是仅仅通过把物资清空,从而防止落入德军手中这么简单,它的主要战略目的在于拖长战线。团不过先发育,以空间换取时间,大大增加德军运输补给的难度,从而达到拖住甚至拖垮德军的目的。

讲明白了“坚壁清野”的实质之后,就要阐述一下不燃烧树木来取暖的原因,不只是一两点就能说完,涵盖的方面挺多,本人就将这些原因总结为几点。

严寒当中,当时苏联的树木,不是说烧就能烧的。一般情况下,无论在哪砍树然后烧,都要把树砍完之后,等树的水分减少得差不多了,再去烧,谁家砍树都不是砍完就烧,那烧不着的。

这还没有考虑外界的环境,要是在当时冷冬数九的苏联的话,就算树再没有水分也很难燃烧,首先让它达到着火点就很难。

那么说到这问题又来了,有人就问了,德军可以用喷火器,燃烧弹什么的,让树木燃烧起来岂不轻轻松松?别着急,我下一点就解释这个问题。

就算能燃烧,也不能真的解决保暖问题,还会暴露目标。当时的莫斯科保卫战,苏德战场视野开阔,当时的德军是不可能像咱们中国古代打仗似的,在地面上安营扎寨,然后晚上烧起篝火,那当时德军可是500万大军,都在地面上建军营,首先德军最见长的机动性就会受到影响,其次那目标也太大了。


真要那样的话,苏联派一个飞机小队来一串燃烧弹下去,德军瞬间就是升级版的火烧连营了。所以他们会修建临时的战壕或者是战坑,既能相对保暖和能够安全的休息,又不至于暴露目标,成为苏军战斗机的活靶子。

既然大军要注意隐蔽,燃烧树木取暖从本质意义上就是万万不可取的了,一旦有火光还有燃烧的烟出现,这就相当于给苏军变相发信号呢。

还有就是,当时的德军宁愿缩在战事坑洞中不出来,也不会出来砍树燃烧木材的,因为前者能保暖,后者只能取暖,保暖跟不上,就算你在外面烧了整个一片森林,也照样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如果说以上的原因是外界条件决定的客观因素,那么接下来的原因,就是由于希特勒决策的漏洞所导致的主观原因了。

希特勒的进攻苏联的战事方案,其实还是比较无懈可击的,唯一的漏洞就是没有考虑到猪队友意大利,会拖累德军,使得德军进攻苏联的计划延迟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差足以影响战局。

意大利作战水平是青铜水平,希特勒是知道的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为此即使前线战事吃紧,也要分出几十万的德军去保护意大利。可是希特勒做梦都想不到,谁都打不过的意大利还比谁都不安分,在这节骨眼上,墨索里尼还去巴尔干半岛搞事情,结果还没打过希腊,甚至还要被希腊团灭,这给希特勒气的,于是有派了李斯特将军和12个师去摆平希腊。


要不是有这件事,希特勒春天3,4月份的时候就去攻打苏联了,冬天之前战斗妥妥的就结束了,为此希特勒还考虑到了节省物资和运输,就没让工厂大量赶制冬天御寒的羊绒军大衣。所以说德国的羊肉价格没有出现波动,苏联情报组织通过这一现象断定,德军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进攻。

可是最终希特勒也不顾这些了,依然对苏联发动大举进攻,他们入侵苏联的时候可都是穿着单衣呢,甚至还想打算打完仗了再穿着单衣回去,没想到还要见到冬天。

直到冬天他们也依然穿着单衣,后来希特勒知道这个情况了,急得又是拍脑门又是拍大腿,赶紧号召后方大量征集冬天御寒的所有服装,那个时候德国后方几乎全是女性了,因为男人但凡成年都去打仗去了。

所以1941年冬天的时候,经常会看见德军指挥官,穿着女性妮子大衣,带着女生的羊皮手套在前线指挥战斗。


大家想想,指挥官都穿着这么囧,当兵的想必有很多是根本连棉衣都穿不上的,就后方支援的那点衣服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毕竟那可是550万大军都没有御寒的衣服穿。

德军的运输能力还远没有强大到二战后期美国那种令人恐怖的能力,所以说大军一时半会是不能都穿上保暖的军装的,刚才都说了,连保暖都不能保证的话,靠燃烧树木取暖,不仅杯水车薪,还不现实。

希特勒没有好好吸取拿破仑和一战德国的惨痛的教训,即便在苏联通过燃烧树木能保证大军不被冻死(事实上做不到),也依然无法挽救最终的败局。

希特勒进攻的苏联的战事方案,不考虑意大利的话,确实是很科学的。但是希特勒进攻幅员辽阔的苏联这一策略,是失策也是致命的。

苏联当时又被叫做“帝国坟场”,当年拿破仑入侵沙皇俄国的时候就折在这了,拿破仑当时都已经占领莫斯科了,不过他发现他面对的是被一场大火烧的不剩下啥的空城,当时占领莫斯科的时候也是冬天,拿破仑没想到,莫斯科是俄国沙皇故意派人放火烧的,目的是拉长拿破仑大军的战线,毁掉拿破仑大军的补给,顺便在利用严寒冻死他们。



事实证明,这些目的俄国沙皇都达到了。拿破仑决定放弃莫斯科,撤回到法国,他的大军返回的路上可以说是相当惨,有冻死的,饿死的,被伏击致死的,还有过桥的时候发生踩踏事件被活活踩死的挤掉河里的......等拿破仑之前的60万大军撤回到法国的时候,就剩下几万人了。显然,希特勒没有好好吸取拿破仑的教训,贸然去惹人家苏联。

希特勒要是冷静一点,应该要考虑到后期补给线要拉长的问题,苏联不同于欧洲别的国家,闪电战是灭不了它的。

被闪击战接连不断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当然也没有考虑后期会像一战的德国那样,陷入应对两线的夹击而作战,他更没有想到,日本方面不知道哪根筋错了,像个精神病一样,偷袭珍珠港,跟美国杠上了,使德国多了一个大boss级别的对手,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失败。


策神历史


希特勒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苏联的冬季竟然有如此寒冷,虽说不是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但造成德军战斗力下降以及冻死冻伤的德军也是非常多的。

有人说不能穿棉衣吗?不能就地取材?

如果在东北待过的小伙伴就会知道,即使是穿着齐全,棉衣棉裤全穿在身上,如果半夜出去也很有可能被冻僵,如果是城市市内还好,周边有房屋抵挡着冷风,但是如果是在野外,再遇上白毛风,那就听天由命了,毕竟一整晚都在郊外,没有御寒的物资。

当时的德军也曾用过飞机运送棉衣,但是因为数量有限,短时间又无法生产出大量冬装,所以德军的御寒效果非常不理想,德军缺的不止是棉衣,更多的是夜晚御寒所用的棉被,况且在郊外又没有足够的帐篷以及御寒的靴子。

不要说人,就连一些武器的攻击力也大打折扣,都被冻住,其实德军所有枪支弹药准备齐全,唯独没有想到这寒冷的冬季,德军自认为有信心在冬季来临之前攻陷苏联。

然而被意大利拖了后腿,加上这年苏联的冬季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最后导致节节败退,很多人反问,自己没有御寒的冬装,难道就不能燃烧树木取暖吗?

其实我们能想到的德军早就已经想到,据说当时的气温已经达到零下三十多度,积雪厚度已经盖过膝盖,许多树木已经被大雪压垮,在当时的情况想要生火取暖,可能性极低,甚至可以说连树木都没有,湿淋淋的树木怎么燃烧?

为什么说没有树木?

因为当时的苏军抵御德军的进攻意志非常强烈,甚至达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莫斯科居民在得到命令撤退时,将家中所有的御寒物资全部烧毁,有的直接将房屋毁坏,不仅如此,斯大林下令将所有的树木砍光,能运走的运走,不能运走的就烧光。

因为德军闪电战实在太快,如果不做好长久抵抗的话,很可能如希特勒所愿,不到几个月就会被德军攻占。因此苏军这一招实在太精,后因种种原因,德军战败,最后也因为苏联寒冷的冬季造成数万士兵被冻死冻伤。

苏联在清理战场时更是派出了5000人,德军士兵堆积如山,很多都被大雪掩埋。


羽评郡主


进入苏联的德军有数百万之多,且战争一直在进行,他们原计划用闪电战击溃苏军,然后从苏联那里取得战略物资,因此过冬的御寒衣物准备不足。苏联确实有很多原始森林,德军也可以伐木取火,但是在前线是不能一直采用伐木取火的方式保暖的,因此很多士兵还是被冻死了。伐木取火只能满足一时之需,不可能所有士兵都围在火堆旁烤火,战斗时、防守时都会冻死人的,要知道苏联的冬天零下三十度左右,人一离开火堆很快就会被冻死的。冬季作战还是要穿保暖服,这样才能保证部队的机动性,如果依靠伐木取火或者焚烧汽油取暖,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德军进攻苏联时,最开始进展很快,德军击溃了百万苏军,但是苏联的地盘太大了,它的战略纵深十分的深,德军不得不孤军深入,一旦深入苏联腹地,补给线就十分的长了。德国本来战争资源就不足,加上千里运输,更是力有不及,因此在莫斯科会战时无数德国士兵被冻死冻伤,部队战斗力大减。苏联采用了当年对抗拿破仑法军的方法,也就是坚璧清野,将一切能带走的物资都带走,带不走的就地焚烧掉,德军在苏联腹地要人无人,要粮无粮,要物资无物资,因此十分的被动。派遣大军去伐木,然后烧火取暖,这只能是宿营或者防守时可行,一旦与苏军交上火,伐木取暖就不现实了,只能在战斗中战死或者被冻死!

德军要想获得战争物资,只能是从本土获得,这就需要千里运输。苏联的冬天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汽车运输不仅慢,还容易受到苏军的飞机轰炸。德军的工业大部分都用来生产坦克了,因此德军的飞机并不多,在极端天气下采用飞机运输保暖衣也是十分不方便。据说德军大本营给前线生产了170万套棉衣,但是受运输的限制,很多都没有运到前线;飞机空投的设备多数找不到了,因为那个时候全球定位系统还没有,空投设备的风险十分大。可以说德军的后勤保障不力导致了苏联的冬天大规模的杀伤了德军士兵,而苏联也充分利用了冬天的优势两次击败了强敌,第一次是拿破仑的法军,第二次则是希特勒的德军。


大秦铁鹰剑士


其实人在求生欲望很强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干得出来的,德国军人也是人,但是无奈条件不允许,只能是活活的被冻死,想想一眼望去都是绵绵不绝的大雪,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躲避的地方,连树根都被士兵给刨出来吃掉了,树木更是找都找不到,就算可以找到,在零下三十度的温度下面,能不能烧着还真的是一个问题,除非用汽油,估计在那种温度下汽油都已经冻住了。



关于苏德之间的战争,很多人一直认为天气是苏联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而不是苏联军人的奋勇拼搏,很显然这是错误的看法,首先德国因为战略部署上巨大的失误才会造成久战攻不下苏联,这样的失误是致命的,其次苏联一直都在顽强的抵抗,这为苏联争取到了太多的时间,不然根本不可能可以拖到那么恶劣的天气。



德国一直把自己的闪电战当做招牌,但是在打苏联的时候,很显然这样的战术没有发挥的很出色,当初希特勒定下的计划就是在入冬前拿下苏联,时间拖得越长对德国越是不利,但是大战之初德国的重心似乎就错了,德国不是先集中兵力直接打莫斯科,而是兵分三路,一路打圣彼得堡,一路打莫斯科,一路打乌克兰,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乌克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处遇阻,就导致处处艰难。



曾经有人建议放弃乌克兰,直接打莫斯科,但是德国并没有采纳这建议,最后就导致德国战线太长,最后被拖死了,而苏联呢?更是举全国的兵力去抵挡德国的进攻,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策略直接把德国人的后路都给斩断了,苏联在大战前把很多地区的居民都战争前线往后迁移,不给德军留下一砖一瓦。



很多人就问,德国在打入苏联之后为啥不去烧杀抢掠呢?因为苏联对居民的迁移,导致德军所到的地方一片凄凉,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更加不要说抢农民的食物了,而当时的德军就算是抓到了苏联的俘虏也是直接放了,因为俘虏跟在后面还要给他吃的,自己人都不够吃,哪里还有多的给俘虏吃啊,当时的德军尸横遍野,连一个像样的躲避大雪的房子都找不到,更不要说烧树木取暖了。


史中醉


其原因有两点,1、德军打苏联当年准备用的是闪电战,所以没有准备冬装。则冷死几个人是正常的。2、 当年苏联的战斗准备是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通通烧掉。

你这个问题也问的有些错误,因为他们在攻打苏联前期是燃烧过当地的树木,树木烧完当然是什么都没有的,所以他们开始消他们的装甲车机油,而机油不可能一直烧,因为德军也不是万能的。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