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为何放着眼前的江南江北大营不打,却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众所周知,公元1853年,洪秀全等人以天京(今南京)为都城建立太平天国以后,仅仅过了几个月,这个新生政权就派出了两支队伍分别进行北伐和西征。其中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人率领两万主力经安徽、河南、直隶进行北伐,另一路由胡以晃、曾天养、林启容等人率领三万主力沿长江逆流而上进行西征。然而令很多人不太理解的是,此时的天京附近明明有清廷虎视眈眈的江南、江北大营,为何非要急着去北伐和西征呢?

太平天国为何放着眼前的江南江北大营不打,却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国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么必须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江南、江北大营的来头。江南大营由从广西(太平天国发源地)开始,就像牛皮糖一样一直尾随太平军的广西提督、钦差大臣向荣建立,最初大概有绿营兵一万多人(后来增加到上十万),地点就在天京东面的孝陵卫,目的是进可窥视天京城内一举一动,退可以遏制太平军往东向苏杭地区发展。在江南大营建立的同时,清廷就命钦差大臣琦善在扬州建立了江北大营,兵力大概也是一万多人,目的是扼守京杭大运河要塞,防止太平军沿此北伐或者往东北方向发展。江南、江北大营的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太平天国为何放着眼前的江南江北大营不打,却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江南、江北大营地理位置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两座大营如同两颗钉子一样钉在天平天国都城天京附近,那为何太平天国不将这两颗钉子拔掉后再去北伐和西征呢?原因很简单,当时太平军当时还没有那个实力。

太平天国为何放着眼前的江南江北大营不打,却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国

洪秀全等人从广西一路杀到南京,几乎都是在清军的不断围堵下进行的,毕竟清朝是已经有两百年历史的正统王朝,而且当时太平军号称五十万,其实能够作战的大概只有十万人左右,而且这些人擅长的是野战,并不擅长攻坚作战。江南、江北大营自建立开始,就在不停地修筑防守工事,在当时火炮还并不是很普及的时候,太平军贸然攻坚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亡,为了让太平天国有一个稳定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了缓解天京周围的军事压力,杨秀清等人毅然做出了北伐和西征的决定,而对江南、江北大营则采取防守的态度。

太平天国为何放着眼前的江南江北大营不打,却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北伐军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太平天国分别派出了大军北伐和西征,那为什么江南、江北大营的清军不对天京展开进攻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天京附近还有五万左右的太平军主力,另一个原因可以从美国来华基督教传教牧师的描述中看出来:“江南大营,不像军队,形同市集,吃喝玩乐,大烟娼赌俱全。”意思就是说,江南大营里面的绿营兵除了有少数像张国梁那样的猛将之外,其余大部分战斗力是相当不靠谱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一支清军能抵挡住太平天国的进攻就不错了,还要让他们去进攻天京,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从广西一路打过来的江南大营士兵尚且如此,未上过战场的江北大营士兵就更不用说了。

太平天国为何放着眼前的江南江北大营不打,却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国剧照

就这样,江南、江北大营和天平天国在天京附近除了有小规模的冲突之外,几乎是相安无事的对峙了三年。另一方面,太平天国在西征的过程中大大扩大了自己地盘,补充了自己的兵力,等到石达开、秦日纲等人的西征部队取得胜利回军天京之时(北伐部队则全军覆灭),才回过头来拔掉了这两个钉子,历史上也称之为“一破江南大营”和“一破江北大营”。

太平天国为何放着眼前的江南江北大营不打,却非要去北伐和西征?

江南、江北大营

可惜的是,这两个大营只是暂时性的被攻破,其主力并没有被有效歼灭,所以清廷很快就利用这些残兵败将建立了新的江南、江北大营。两年后,他们又被李秀成和陈玉成等人攻破(后人也称之为“二破江南大营”和“二破江北大营”),再加上曾国藩的湘军已经逐渐成为牵制和阻击太平军的主力,江南、江北大营也因此彻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二次被攻破以后,建制均取消),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