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火點著的是糧食酒,點不著的是酒精勾兌的嗎?為什麼?

不忘初心281979511


能用火點著的是糧食酒,點不著的是酒精勾兌的嗎?為什麼?

近年來,白酒營銷真可謂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編造出各種區分“糧食酒”與“酒精勾兌酒”的方法忽悠消費者。

本問題涉及的“能用火點著的是糧食酒,點不著的是酒精勾兌酒”就是這些說辭中的一個。

事實上,是不是能用火點著,主要決定於酒中的酒精含量,也就是所謂酒度,與是不是“糧食酒”毫無關係。

因為,有一個基本事實,白酒營銷商總在千方百計進行掩蓋,那就是所有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除了酒精和水分,其他成分主要是一些沸點相對較低和易揮發的雜醇、雜醛和雜酸。這些成分含量極微量,濃度都是PPM(百萬分之一)級別,除了跟酒的風味有關(人的味覺實在是太敏感了,即使再低的濃度也有可能區分出來)外,幾乎沒有其他影響。

當然,有一些製造工藝不好的白酒,這些雜醇雜醛含量稍高,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比如容易導致頭疼(所謂上頭),甚至產生毒性反應。

因此,國外一些蒸餾酒製造過程,除了蒸餾純化外,還可能附加其他去雜工藝,比如,伏特加。

而國內某些品牌白酒,為了追求風味,卻在千方百計偷偷添加這些成分。

因此,影響蒸餾酒能不是被點燃的主要只能是酒精濃度。

那麼,多少酒度的白酒才容易被點燃呢?

這還涉及一個有趣的故事和一種酒精度標準。

PROOF的故事

國外的白酒(蒸餾酒)標籤上常有兩個酒度標識,一個是國內也是國際上通用的 酒度標識方法,即酒精與總酒量的容積比(%ALC/VOL),即ABV酒度。

比如,53°茅臺,就是每100毫升酒中含有53毫升酒精,47毫升水。

另一種標識是PROOF。像下圖中的這款伏特加,就標識為100°PROOF。

Proof,在英語裡原本是“證明”的意思,在這裡是有些國家酒精度的標識方法。

有趣的是,酒度的這種標識又恰恰來自於“證明”。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賣酒嘍,好酒,絕不摻假的好酒嘍”,阮小二吆喝道。

押運生辰綱的酒鬼英國士兵們蜂擁而上:“你說你的酒絕不摻水,誰知道真的假,你拿什麼來證明(PROOF)?”

阮小二不慌不忙:“都是酒鬼,怎麼證明(PROVE),大家心知肚明,拿火一點看能不能點著不就清楚了!”

大家都知道,很早以前,買酒最擔心的就是買到假酒,就是摻了水的酒。

早在16世紀,那時候還沒有酒精濃度的概念,英國士兵就是用點酒的方法來鑑別酒有沒有摻假。

具體方法還不時直接點酒,而是點火藥——用酒淋溼少量火藥,然後點燃被淋溼的火藥。如果能點著,就是沒有摻水的證明(PROOF),就可以被認定為已經經過證明沒有摻假的烈酒(PROOF spirits)。

英國的PROOF

白酒一直是歐洲國家之間重要的貿易商品,英國政府當時也通過課以重稅來控制喝酒(濫飲曾經在英國造成過幾次社會問題,比如杜松酒風潮,因而英國政府曾經嚴格控酒甚至禁酒)。

如何來徵稅呢?通過酒中的酒精含量,濃度高的稅重,低的稅輕。

如何來PROOF酒精含量?就才用了英國士兵的點火藥方法,能點著的就是PROOF spirits。

因此,PROOF成了英國政府官方的酒度標準。

後來經過測試得知,在常溫下,低於57.15%ABV的朗姆酒淋溼的火藥就不會燃燒,於是這種酒精濃度的朗姆酒被定義100°PROOF。

火藥測試法到1816年被比重測試法取代。

到19世紀,英國通過了PROOF的白酒酒精含量的精確測定,定義為12/13酒精與水比例,或923 kg / m3,即相當於57.15%ABV為100 °PROOF。

57.15%ABV非常接近4 /7≈0.5714,簡便期間,將100°PROOF spirits 定義為4/7ABV。

這樣,ABV度數乘以7/4就能轉PROOF度數。

比如,100%的純酒精,PROOF度數就是100×(7/4)= 175°.

而(40%ABV)的低度白酒PROOF度數就是40×(7/4)= 70°。

美國政府的PROOF

美國政府在1848年左右也採用了PROOF酒度來計稅。

但是,比英國的簡便,直接將50%ABV定義為100°PROOF,即PROOF度數為ABV度數的2倍。

這種伏特加標識的就是美國的PROOF.

法國和歐洲的PROOF

法國科學家Joseph-Louis Gay-Lussac在1824年開發的法國使用,後來也被歐洲廣泛使用的PROOF酒度:

將100%ABV直接定義為100°PROOF ,100%純水定義為0°PROOF,即PROOF度數與ABV度數相同。

以上故事說明,世界人民早就知道蒸餾酒能不能被點燃只能是酒精含量的證明PROOF,與酒精來源,酒的品質和風味完全無關。

只要是蒸餾酒,無論是伏特加、朗姆、威士忌、龍舌蘭,甚至白蘭地,在PROOF面前是平等的。


掙脫枷鎖的囚徒


首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是釀造純糧酒的釀酒人,對於這個自然知道,聽我說一下。

無論是純糧酒,還是酒精勾兌的酒,只要其度數夠高,達到五十多六十度以上,都是可以用火點燃的。當然我們大概是可以從點燃酒來判斷一下到底是酒精勾兌的酒還是純糧酒。

有兩個方面可以用作區別酒精勾兌的酒和純糧酒。第一就是聞氣味。酒精勾兌的酒因為其添加的是化學香精,因此點然後酒的味道聞起來比較刺鼻,比較噁心到感覺,幾乎聞不到屬於白酒的香氣。

而真正的純糧酒點燃後再聞,其味道飄散著淡淡的糧食清香,有一絲酸味,還有發酵的糟味。這與酒精勾兌的酒區別非常大,大家可以試試。

第二就是看點燃後火苗的顏色。酒精勾兌的酒火苗呈暗紅色,總之看上去不正常,燃燒也不集中,有點類似於煤氣罐快沒有煤氣的時候點火的樣子。而純糧酒的火苗則很均勻耐看,一般呈淡藍色,看著很舒服。

我是一個純糧酒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並私信我討論美酒,下面一些自家酒坊的照片發給大家看看。




古惟藏風酒154047589


首先可以明確的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用【能用火點著的是糧食酒,點不著的是酒精勾兌的】這個標準來做判斷,肯定是不對的。

首先白酒能不能點燃的這個事情,基本上可以說只與酒精濃度、點燃方式和室溫有關,跟這個酒是不是所謂的純糧釀造這個說法沒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講越高濃度的白酒就越容易被點燃,50%濃度以下就不太容易被直接點燃了,需要溫度比較高的環境。

其次就是“糧食酒”和“勾兌酒”的這個界定了,我們一般意義上的“糧食酒”指的大概就是那種傳統的,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糧食加酒麴釀造的酒,也就是一般意義上說的“固態法白酒”。這種酒一般不會特別的便宜,因為時間長、出酒率低是客觀條件。

但是“勾兌酒”這個概念就比較模糊了,其實幾乎可以說市面上所有的酒都是勾兌酒,因為廠家請的調酒師做的就是這個工作啊,勾兌只是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已。最簡單的思考一下,一個酒廠不可能所有釀酒車間出來的酒都一個滋味,但是也不可能每次都弄個新名頭賣出去吧,所以為了質量、風味統一,那麼【勾兌】這個調節味道、平衡酒體的過程是不可或缺的。

而被人們詬病、抵制的所謂的“勾兌酒”,我覺得指的應該就是單純食用食用酒精和香精之類的調配出來的酒。但是由於白酒98%的成分是水和酒精,那2%左右的微量風味物質決定了酒的味道,一般人是很難分辨出其中的區別的。


所以單純以點火的方式來判斷是沒什麼用的,而大多數分辨的方法基本就是基於個人經驗而言的。如果處於健康的考慮,基本上少喝酒、不酗酒才是比較管用的辦法了。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這個說法有點扯了,點不點的著,跟酒精含量有關係。


先要說一點的是,今天我們喝到的酒,追根溯源可以說都是糧食酒,酒精都是從糧食裡面來的。因為就目前的生產工藝來說,確實有可能從化工原料(乙烯、纖維素)合成酒精。但是不行啊,成本不靠譜啊。最靠譜的,還是從澱粉來,澱粉的原料無外乎各種糧食種子和根莖,除了高粱、小麥、玉米、大米,還有土豆、木薯和紅薯這些。只不過,有些釀造出的味道不太好,就是做了其他的非飲用的用途,僅此而已。


至於能不能點著,這得看酒精度啊。在多年前,白酒確實都能點著,因為那個時候白酒的標準基本上是53°,偶爾有42°,後來才出現了38°這種度數,最開始還被戲稱為女士酒。所以呢,最初的白酒都是可以點著的,那就是因為裡面一大半就是酒精啊,後來度數越來越低。也就很難點著了。


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反證,那就是黃酒,是不是純糧的。誰去點點試試?


雪碧裡面也沒有檸檬啊,那大家為啥還要喝這個飲料呢。其實勾兌的未必不好,純糧的也未必就一定好。舉個例子,超市裡13塊錢一瓶的白牛二,肯定要比農村自己烤出來的苞谷酒要好喝一些,如果有人非說苞谷酒好喝,那就真的是抬槓了。苞谷酒除了辣也沒沒啥感覺了。


植物人史軍


能用火點燃的是糧食酒,不能用火點燃的是酒精酒?

酒能不能點燃是看它所含酒精量的多少,度數越高,酒精含量越高就越容易點燃,度數低酒精含量低就越不能夠點燃。這個和是不是糧食酒沒關係!

一般大家所說的酒精酒是液態發酵而來,度數也較高,經過勾調也還是能夠點燃。所以這個依據是錯誤的,不能用於判斷酒是不是糧食酒。如果想用點燃來判斷是不是糧食酒,首先可以看顏色。我們自己的酒點燃後,火焰是藍中帶紅色的,越燒越旺,最後是能夠完全燃燒盡的!


再燃燒的過程中還可以聞氣味,點燃後有種糧食淡淡的味道,但是裡面夾雜著一些
酒糟的味道以及絲微糊味兒。下面上兩張我們自己點燃的圖片。



如果想要分辨酒是不是純糧食酒,最簡單的就是你倒一點兒再碗裡,放置它一兩天,糧食酒的話你會一直都聞到酒的香甜味道,而酒精酒會隨著揮發很快就平平淡淡!我自己平時候送酒一天裝幾百斤酒,手上一直都會沾有酒的味道,能夠聞到淡淡的酒糟香味兒,有時候弄得多了,洗完澡以後手上面還能聞到很淡淡的味道。



一酒酒肆


怎麼分辨純糧食酒的方法裡頭,沒有用火點著能不能著火這一個說法。

只要是高度酒都很容易點的著。著火主要是因為酒精,不管是食用酒精還是純糧食酒,其含的酒精都是可以點著的,所以要點火度數一定要高。52度以上就很容易點著。

純糧食酒一般度數都比較高,所以容易點著的幾率比較大。

低度酒一般勾兌的比較多,所以一般比較難點著的酒都是勾兌酒。

這桶酒拿回家,喝了讓你覺得暖和,再冷的話,點起火來也能取暖,都是純糧食酒,請笑納。



用戶106572238931


我是國營酒廠工作後自釀酒近四十年,首先燃燒否與勾兌酒和純糧酒無關,與濃度有關。另看了很多同仁的…忍不住說下:如何識別酒?首先是工藝,大體分液態和固態.發酵蒸餾酒還有發酵但不蒸餾的酒如黃酒,蒸餾統稱白酒。現見大夥說的多半是小曲清香白酒,煙臺小曲操作為範,……太多一下說不了,說喝吧:一品,二聞,三喝。一品:酒有酸甜苦辣麻五味,如品素茶般,進口純,下嚥綿,回味淨是關鍵。舌尖,舌面,舌根,舌邊味有層次為上。二聞:……三喝:不口乾,先醉四肢頭不上,不惡醉(二十四小時全恢復)為上……


獨孤徬徨


有幾個觀點需要講清楚。

第一、只要是白酒都是糧食做的。

不論是傳統固態發酵發的“糧食酒”,還是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原料都是糧食做的。都符合國家相關食品法規和標準。且全世界很多烈酒就是這種用食用酒精來做的,比如伏特加。

只是這種工藝與我國傳統用酒麴加入糧食中,在固態情況下糖化發酵同時進行不同。食用酒精勾兌的酒,是將玉米等為原料先糖化,再將糖化液發酵成食用酒精。這種做法出酒率高。且時間短。所以成本很低,市面上這種新工藝的酒佔75%以上。

第二,只要酒達到一定條件就可以燃燒

一定的度數和一定的環境溫度

一般情況下40度左右的酒就可以燃燒,但需要環境溫度比較熱的情況下。所以,不論是你說的“糧食酒”,還是“勾兌酒”,只要條件合適都會燃燒。

第三,所有的酒都會勾兌

白酒蒸餾出來都是60多度,甚至更高。所以哪怕是茅臺也會加水的。同時勾兌只是一種工藝,就是通過加入各種不同批次,品質等的酒,或者水、或者其他物質,讓酒的成品達到一種統一的感觀條件。


老三說酒



本不會回答這類無趣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幾天來一直在眼皮子底下晃盪,就來一番顧左右而言他的回答!



有一次去某個鄉鎮,在一間不大的小店買飲料的當口,碰見個顧客,要求店老闆給他介紹一瓶純糧食光瓶白酒,準備給他老爸洗老寒腿,貴點也行。並說前一天買了一瓶北京二鍋頭,標註的是五十六度,可回去怎麼點火也不起火,怕是酒精勾兌酒。我聽後和那個小青年聊了幾句,對他說,你頭天買的酒已經和酒精勾兌沒有什麼關係了,是純粹性的假酒。白酒點燃起火和酒精度有關,和白酒釀造類型無關。酒精度越高,燃燒越充分徹底。市場上十來塊錢的北京二鍋頭,標註的是五十六度,百分之八十是假酒,也就是缺度酒,一般只有十幾度二十來度,在偏遠農村存在量很大,也就是有些人遇見點燃不了的白酒。小青年聽了若有所思地要我介紹一款既便宜又實惠還能點燃的白酒,我給他推薦了綠瓶五十二度的牛欄山二鍋頭,雖然這款酒是液態法釀製,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酒精勾兌酒,但燃燒效果比較好。

酒精不是洪水猛獸,糧食酒也不是靈丹妙藥,搞清釀酒工藝,才不會盲目跟風,盲目懷疑。


慶陽酒說99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無論是酒精酒還是糧食酒都可以用火點燃。我們可以通過就是看點燃後火苗的顏色來分辨酒精酒和糧食酒。

酒精勾兌的酒火苗呈暗紅色,總之看上去不正常,燃燒也不集中,有點類似於煤氣罐快沒有煤氣的時候點火的樣子。而純糧酒的火苗則很均勻耐看,一般呈淡藍色,看著很舒服。

平時喝酒還是建議多喝純糧食酒,適量飲用純糧食酒對身體還是有一定益處的。我老爸以前愛喝便宜的糧食酒精酒,現在我工作了,就不讓他喝哪種酒了,每次回家都帶幾箱雙溝珍寶坊君坊給他喝,他也說好酒和差酒就是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