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不哄,哭累了就会睡觉?别再让不靠谱的育儿理念害了宝宝一生

导读:以“不抱不哄,让宝宝哭累了就睡觉’的方法对待1岁以下的宝宝,是否恰当?”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我不知道为什么在科学育儿深入人心的今天,还会有很多人相信这种言论,不光是老一辈的人,还有很多年轻的新妈妈也对这个理论深信不疑,她们认为“对待小宝宝,不要一哭就抱,不然就会惯坏的。”

其实,育儿这件事最怕的就是走极端,有时候错误的反面不是正确,而是错上加错。小婴儿大部分时候都在睡觉,又不是时时刻刻要你脚不沾地的抱着,那才是娇惯。所以,以“不抱不哄,让宝宝哭累了就睡觉”的方法对待1岁以下的宝宝,是非常不恰当,也是非常残忍的事情。

不抱不哄,哭累了就会睡觉?别再让不靠谱的育儿理念害了宝宝一生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宝宝在婴儿时期,只要他们一哭,我就会马上回应他们,一方面是听到他们的哭声,我心里很难受,出于母性的本能,我要去抱他们。另一方面我觉得他们在哭,表示他们需要我,我需要去抱他们。

“哭声免疫法”不靠谱

也许说到这个,有的妈妈还不知道什么叫哭声免疫法,其实哭声免疫法就是忍住不因为孩子的哭声去安抚他,让他自然停止哭声,养成“哭了也没人管,不如继续睡”的习惯。

“哭声免疫法”的创始人是美国一位儿科医生约翰·华生,他在《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一书中说道:“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约翰·华生把孩子当作冷冰冰的训练工具,他坚持孩子哭着哭着自身就能产生免疫。这个方法由于见效快,让妈妈省心省力,曾经风靡全美一时。但若干年后大家惊然发现:连他自己的孩子都有些精神问题。N年之后,那些信奉他的人深受其害,那些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此方法终于被欧美深深反思和摒弃,约翰·华生也曾被评为美国人最讨厌的人之一。

归根到底,哭声免疫法的失败在于没有积极的回应,违背了爱的本能。

不抱不哄,哭累了就会睡觉?别再让不靠谱的育儿理念害了宝宝一生

婴儿哭了不去回应,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婴幼儿的哭泣是寻求家长和养育人的一种呼唤。在对于婴儿来说,哭泣如果得不到回应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就像《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说的一样:哭声没有得到回应的宝宝不会变成一个“好”孩子(虽然他可能会安静下来);他只会变成一个灰头丧气的孩子,因为他觉得无法与你交流,也没有人来满足他的需求。

如果长期处于得不到回应的状态,孩子可能将采取保护性措施:不再尝试哭泣。看起来就变成了孩子是经过训练后变乖了,但实际上孩子是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了,因为他感觉不到安全感,只能采取回避的措施来保护自己。这对孩子今后的心理和生理发育会有不良的影响,会造成孩子长大后难以交流,由于无法融入集体而容易被孤立,一直缺乏安全感……

不抱不哄,哭累了就会睡觉?别再让不靠谱的育儿理念害了宝宝一生

孩子哭了该如何回应?

其实,对于沟通能力有限的小月龄宝宝来说,哭是他唯一表达自己诉求,让照顾者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的方式。如果爸爸妈妈愿意花时间,在每次宝宝哭的时候去了解、排查宝宝哭的原因,可以帮助爸爸妈妈深入了解宝宝的特点和需要,也为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

婴儿哭了,父母的及时回应比什么都重要,要让小宝宝知道你一直都在,他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在多次的互动之后,父母就可以从宝宝哭声中分辨出细微的差别,从而知道宝宝的真实需求。

不抱不哄,哭累了就会睡觉?别再让不靠谱的育儿理念害了宝宝一生


婴儿的哭需要满足的其实就只有两种:吃饱和安全感。

有条件能够坚持母乳喂养的,自然是最好的。因为这样既可以满足宝宝的食欲,又能够让宝宝获得安全感。没有办法坚持母乳喂养的,可以尽可能多地通过肌肤的接触来满足宝宝的安全感。

不抱不哄,哭累了就会睡觉?别再让不靠谱的育儿理念害了宝宝一生


如果把宝宝抱起了喂奶后,他还不停的哭,那就要分辨宝宝是因为什么而哭泣,首先排除是否因周围环境中存在让宝宝不舒服的事情,比如冷了或者热了、环境太嘈杂了、有刺鼻的味道等等,如果是,就帮宝宝增减衣物或者换个比较安静的环境。

有时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哭声,比如宝宝事先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而是突然高声大哭,于是拉直了嗓门,连哭数秒,接着是平静的呼气与吸气,再接着是大哭,进而产生一连串的哭泣与叫声。因为疼痛而哭的哭声是很突然很激烈的,同时宝宝脸上还会有痛苦的表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不抱不哄,哭累了就会睡觉?别再让不靠谱的育儿理念害了宝宝一生

除了这些以外,婴儿更多的时候,哭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这个时候母亲要尽量的关注他,给他适当的反应,而不是任凭他把嗓子哭哑,让他体会到他是被爱被关心着的,而不是被放任在一边的。

为人父母都很不容易,我们要多了解宝宝,多给宝宝爱的拥抱,才能满足宝宝情感上的需求。其实,宝宝爱哭的时间是很短暂的,随着他月龄的增长,等宝宝会说话以后,慢慢的,宝宝就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达他的需求和不愉快的情绪了,从而啼哭的现象也会慢慢减少了。等宝宝越长越大,他就会挣脱你的怀抱,喜欢自己玩耍了,到时你反而会怀念以前那个小毛孩在你抱起来就不哭的时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