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漫流動且堅固

攝影師裡,陳漫像是個踽踽獨行的異客,似乎總不能入鄉隨俗。她每一次掌鏡,都結結實實與周圍撞擊,發生動靜,成為他者眼中的奇觀。她的視覺藝術於無聲處俘獲人心,怪到平衡,而她和自己那些作品一樣,飽含神秘又曖昧的表象,深層處與矛盾相伴共生,自由散漫裡承載著專注果斷。她的拍攝,從來只相信“沒有套路,只有flow”,不停變化著,在萬象裡流動,她亦能守住她孤獨豐盛的意志。

陳漫流動且堅固

黑色禮服 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陳漫流動且堅固

鑲嵌水鑽連身裙 Le Fame

簡單直接的闖入者

早期為《青年視覺》拍攝雜誌封面系列,陳漫起手就已令時尚界驚訝,她猶如不明飛行物驟然衝出水面,硬生生掀起來一股浪。“時尚界覺得我首先就不是個攝影師”,細細咂摸這句話,其實也不無道理,在中央美術學院的時候,陳漫每天學習鑽研的並不是攝影,而是繪畫和平面設計。大學裡,她接受著學院派傳統的藝術訓練,當這樣一個藝術範兒的技術狂初出茅廬,開始習慣性用後期去講述視覺效應的時候,時尚圈對她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千萬別找陳漫拍”,四周也出現了這樣的聲音,那時的陳漫意識到一件事:自己又無意間侵犯了一個擁有著慣性安全感的情緒體。這樣的事情,直到現在也依然存在著。並非是故意要與外界形成背道而馳的局面,只不過是她的習慣,一不小心擊中了環境的習慣。

“加得多了,我自然就開始想減”,於是也很突然地,陳漫一下子就跳到了自己攝影創作的“第二階段”,也就是一個所謂的“大頭照”時期,這段時間裡,她發明了好多極簡拍攝燈位,拍攝的都是像一寸照那樣的人像,畫面裡只出現一張大臉,然後也拋棄了她曾經狂熱的後期。當時的審美大環境,用陳漫的話說,是“柔美、瑞麗、追洋範兒”的,然而她所使用的,卻又是最簡單的光,最簡單的構圖,所以“環境們又驚了,那時候沒有人會像我這樣拍攝”。那一陣子,陳漫忽然又有了個“一燈大師”的名號,因為她常常僅用一盞燈打光。“我要的就是直接,直接,直接,坦誠簡單的存在,沒有形容詞,沒有廢話了,到此,我一直在用視覺語言解釋著自己”,她不是什麼時尚圈攝影圈的“本地人”,她更像一個外來的闖入者,沒有包袱,沒有什麼既定的生長規則,就是坦蕩蕩把原初的自己甩到所有人眼前。

陳漫流動且堅固

白色連身裙、紅色耳墜 Samuel Gui Yang

LANSUR蘭瑟真絲π 水亮鎖色唇膏 RMB168

沒有完美,只有準確

陳漫說 :“我最擅長的其實是畫人,我畫一個人,能畫得比拍的還像。”

她從兩歲起就開始畫畫了,對人物特寫,她不光有敏感的直覺,還有關於技術的多年訓練,“我對視覺行業太熟悉了,因為我特別早就開始畫人了,一張白紙,用一支很細的筆,一筆一筆描摹出來,相比較的話,拍照簡直就太省事兒了,而且我其實不是把一個人畫得很完美,我是要畫得更像他”。這就是陳漫口中時常提到的那種“準確”,很多人說陳漫追求的是風格,但她自己說,我追求的是準確,作品裡要表達的也是準確。準確地發現拍攝對象身上最能代表他自己的那個特質,準確地聚焦,準確地記錄和呈現,這就是她作為自己、以及一名商業攝影師的態度。

從最開始的重後期,到後來拍攝“大頭照”,再到更多地使用自然光,有時候連人工打光都不要了,陳漫始終在為自己做減法,減去對於目前的表達無益的東西,留下最有力呈現當下的東西,這也是為了追求一種準確。而做減法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少”,是為了達到一種平衡,在陳漫看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完美,只有平衡。

平日裡的她言語就不太多,工作的時候,她幾乎很少開口,沉默著,看上去有點不像是一次拍攝的主導和指揮,其實她時刻保持著視覺感受力,觀察得更多,想得更多,而沒有長篇大論的交流或囑咐。每次拍攝之前,所有內容她早就會想好,包括創意原點,拍什麼,怎麼拍,怎麼布光,什麼情緒,甚至哪裡出封面,哪裡出內頁,一切都已經在腦子裡成形,清楚明白了,她已經能看見最終成果的全貌,所以現場的她常常就是安靜,然後只用幾個簡單的詞做調度。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對陳漫而言,就像是一個終點,可那也是一個起點,因為她總是能發現拍攝對象的嶄新之處,無論是明星還是素人,她的視角都首先是“人”本身,而她所做的事情並不是重塑一個人,而是發現一個人。那些人從前沒在鏡頭裡顯露出來的樣子,不是本身不具有,而是沒有被發現,甚至連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但陳漫擁有這種銳利的洞察力,一眼就夠了,“我從小就這樣,我能第一時間就理解他們想要什麼東西,能比你看到更像你的你”,這是她的特異功能,也是她追求的準確。要說最幸福的贏家,大概就是那些被她拍攝、被她理解了的鏡中主角了吧。

陳漫流動且堅固

黑色禮服 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永遠在一起或永遠不

在國外,更多人把陳漫看作是藝術家,而不是商業攝影師,她的一些作品也被博物館收進了館藏系統裡,其中的一些作品,其實也並不純粹是藝術品創作,也都是在商業項目裡創作出來的,因為即使是為商業而拍的作品,她也不會就此摒棄掉藝術上的追求,所以商業和藝術這兩件事,陳漫原本就沒打算把它們倆分開。

許多在外部環境裡看似矛盾的兩極,在她這裡都可以融合,就像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視覺表達方式,也是陳漫一直追尋的,因為視覺在她心裡是不需要翻譯的語言,國際通行。雖然來自北京胡同打小就生活在四合院裡,但她堅持“中體西用”,東西混合。拍攝東方的元素,東方的意味,對陳漫來說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然而堅持和西方文化做連結,是她認為自己“不光應該做喜歡的事,更應該做比較對的事”。靈感更無謂東西方,靈感是隨處可見的,只要是有生命的,具有時間屬性的,一切,皆可以成為她的靈感,而技術只是輔助於靈魂的手段。

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漫,陳漫骨子裡是透著些散漫的感覺的她說自己的性格,就是典型北京人的那種“懶”,工作,是“事兒來了就弄”,別的沒想過那麼多。走到今天,她覺得自己都是被逼出來的姿態上陳漫也有一種自由散漫的鬆弛氣質,藝術家那種不拘小節但她又有很硬氣的、大姐大的氣場,工作裡,不像她自己登上雜誌封面時那樣,那麼明豔妖嬈,就是簡約舒服的、方便幹活的裝束。形態散漫,然而舉起相機的時刻,她又是無比專注,注意力完全投放在此時此刻的空間和鏡頭裡,讓自己透徹沉浸在一件事、一個點上,這個時候,她能獲得一種更大的自由感。也許對陳漫來說當下即是全世界了,因為追求本身就是很累的事情,她不喜歡去琢磨非當下的一切。

總有人問她,攝影是什麼,她的答案是 :“攝影就是你想和一個人、一個物體、一個場景、一個時刻,你們永遠在一起,或永遠不。在那一霎那,內心瞬間,她同時會擁有一種不易察覺的意識,她知道用肉體去承載的永恆是不存在的,所以她不得不舉起相機,拍下那一刻,就是為了能把那一刻封存在似乎能永恆的一種物質裡。成為攝影師已經十幾年,令陳漫最驕傲的仍是這樣的記錄瞬間,是她曾記錄下屬於時代的很多“這一刻”,把它們永久留存下來。

陳漫流動且堅固

一字肩連身裙 Fendi

Q:女性在你的鏡頭裡往往出現了人們意不到的一面,這是你賦予她們的嗎?

A:是她們自己本身就有的,只是有時候她們還沒發現呢。

Q:你喜歡的女性形象包含了哪些特質?

A:我覺得中國的女性美,主要是由內而發的,這種內在的不可說的美,是最美的。

Q:彩妝在你的作品裡通常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著?

A:是一種顏色視覺的表達。

Q:你心裡最期待呈現的那個自我是什麼樣子的?

A:可以隨時在溫暖的大自然裡,和動物們一起滾。

Q:從事攝影到現在,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A:對中國當代的這些面孔有一些記錄。

Q:最近和lansur蘭瑟彩妝合作推出一款跨界的設計包裝,並主導了微電影,其靈感來自於哪裡?

A:藍色在遇見紅色之前,都以為這世界沒有紫色。

✤本號同名公眾號:lofficiel-cn。

✤來源於時裝網www.lofficiel.cn,讓你的時尚高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