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让手里持有货币不贬值?

川渝龙行天下


在过去的二十年,广义货币M2年均增速基本在15%上下浮动,真实通货膨胀率则在8%左右晃荡,除了投资房产可以稳定跑赢通胀,基本找不到第二种可以稳定盈利的投资品了。


到了2018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房价上涨趋势得到遏制,开始逐渐进入有价无市阶段。从租金回报率以及收入房价比两项指标来看,当前房价已经严重高估,具备腰斩之后再降一截的巨大潜力。


房产失去了投资价值,股市风险又高,能跑赢通货膨胀的方式,一定会有损失本金的风险。


我们先来简单罗列一下有可能获得高收益的理财方式:

1、股票;2、指数型基金;3、高风险的理财产品;4、债券;5、信托;6、P2P;7、数字货币;8、期货;9、贵金属交易;10、外汇;

毫无疑问,没有一个是真正安全的,想获得稳定高收益难之又难。


保持货币不贬值的可行思路如下:

1、能力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考虑创业,核心是有需求,能够拿下市场,有相关经验。


2、努力获得更高的收入,不管是用心工作,提升技能,还是更换工作,升职加薪,都是可行思路。如果是经商或者已经创业,则可以研究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及提升产品附加价值,获得更高的利润。


3、选择一个货币币值稳定的发达国家,兑换持有其货币并进行理财投资。


银行存款跑不赢通货膨胀,但是可以降低通胀带来的损失。民营银行五年期存款5.45%的年利率已经是当下保本保息的理财方式所能获得的最高稳定收益了。唯有收入的提升,收入的稳定增长,才能更有希望跑赢通胀。


财智成功


央行的印钞机每一天都在运转,平均每年的 M2 增速也在 15% 左右,每年货币真实的贬值幅度约为 7-9% 。想要让手头的资金不遭遇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风险是非常困难的,很多理财标的不亏损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是保值增值了。




在 2008 年之后,由于“四万亿”的刺激政策出炉,地产业成了巨大的资金蓄水池,房价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在巨大的诱惑之下居民也开始不再迷恋于储蓄,贷款买房很快就成了“新风尚”。在短短 10 年的时间内,多地的房价翻了数倍之多,让很多买房的居民尝到了甜头,这几年没有任何一种理财手段的收益能够与地产业媲美。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背后,也是一批批狂热的投资者在推波助澜。


即便是一直如日中天的地产业,在最近几年越发严峻的调控政策重压之下、在居民收入增速日渐萎靡的现状之下,多地的房价已经支撑不住,纷纷有下落的迹象,即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郊区的房价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很多三四线城市也已经开始不堪重负,前几年高价拿地的“地王”楼盘纷纷面世,面对严峻、紧张的资金流压力,除了降价还能怎么办?



<strong>

既然投资房地产已经靠不住了,我们又还能投资什么呢?怎样才能抵御货币贬值的风险呢?

<strong>

现在主流的投资标的都不是很安全,风险系数较大,很可能不但达到不到收益的目标,还会让本金都遭遇折损的风险。股票、基金、债券、期货、黄金、原油都是如此,在经济形势尚不稳定的背景之下,没有一项投资能够确保稳赚不赔,或许大部分人的收益水平还不如银行存款来得实在。


想通过理财的手段来抵御通货膨胀,那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对于投资具备天赋异禀的奇才。不过很显然我们普通大众注定会是资本市场中的“炮灰”。


不过也不是绝对没有办法,自己做生意、创业就是其中一条较为泥泞的坎坷路途。很多成功的店铺、企业家获利都是十分可观的,通过这条路也是最容易实现阶级的跨越。但是有太多的人在这条路途上折戟沉沙、甚至是背负巨额的债务。不具备足够的远见卓识,注定不会走得太长远。




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通过自己能力的提升为自己的薪水、未来添砖加码,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很多人都想通过外部的因素提升自己的收入,但是却忘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价值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要是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块黄金,就能具备资本和底气去谈薪水。


浮云微语

经济逆周期持续的时间仍旧会很长久,“大水漫灌”依然是应对经济下行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未来居民财富的缩水情况仍旧会比较严重,或许相比于理财,投资自己更有效。


浮云视界


看到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你吧~!

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让手里的货币不贬值,那无非还得继续投资了,不贬值都起码得跟得上通胀是吧,但是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比不上通胀率的,所以你不能不多了解一下其他的投资项目了,下面我说一下可以方向,作为参考一下也好吧。

一、股市投资

最近两个月,最热的投资不得不说是股市了,现在个个是股神,甚至大妈也出来推荐各种股票了,网上不是说这两个月人均赚超过5年嘛。在行情好的时候,股市一般都是可以赚钱的,但股市投资记得见好就收才行,要不就不得不承受像15年一样的股灾了。

二、黄金投资

不得不说,最近黄金也是迎来了一个好市道,这几个月来也上涨了不少,更重要的是黄金是一个很好的保值增值工具,两百多的时候我觉得是可以买进的,因为黄金的存量是有限的,在低位进去,一般也不会跌多少,但不涨的空间还是蛮大的。黄金投资不一定需要购买实物,还可以购买黄金基金或黄金系数,这提供了多项的选择。

三、外汇投资、期货投资

外汇投资的话现在一万多本金也可以玩了,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方式,而期货投资大多数需大额的资金,一般玩不起,风险也有点大了,所以搞一下外汇投资还可以,就算亏也不会全亏掉。

就说这么多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的,有什么好的观点,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靓君看世界


让货币不贬值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需要通过买房来实现,实际上买房也不一定可以实现资产保值,过去或许可以,但是现在却是真的不行。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货币不贬值呢?

那就是投资理财

买房是投资理财的一种,在过去时候可以实现货币的增值或者贬值,如今房价被严格调控,已经涨不动了,以后的几年房价更多出现的情况是继续稳定,只要房价稳定,那么投资房子等于资产不变,小幅度波动,不会具备升值的能力。

一,信托

如果有着足够多的资金(100万元以上),那么完全可以选择购买信托这样的理财产品,根据有关的数据统计,信托的收益率大致在7%,可以跑赢通货膨胀,在最大的程度上面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不过信托也是存在风险,需要谨慎。

二,定投基金

可以使得货币保值增值的基金主要是股票基金,指数基金或偏股型基金,小财建议选择指数基金更加好一些,指数基金在一定程度上面代表着某种指数的走势,比如大盘走势等等,风险和收益都大。

三,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在如今的投资市场行情下,也深受市场欢迎,比如投资某家公司,然后跟着分享公司上涨带来的红利,同样依然具备高风险,万一投资的公司业绩越来越差又该怎么办呢?

想要货币完全不贬值,就是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在投资理财中,如果想要投资理财的选择完全不贬值其实很难,可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投资理财产品,背后的风险都高,某些理财产品都宣称跑赢通货膨胀,其实却省略了风险,大家在理财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


小车说理财


现在很多人都察觉到了房价中的风险,觉得房子并不是最好的投资产品了。可是,如果不买房,如何让手里的货币不贬值呢?



说实话,这种情况很难。因为货币贬值相对于很多种标的物来说,是存在很多种标准的。

我们大概略的仅仅是指我们购买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出现不贬值,可实际上物价上涨最快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服务价格。

每个人的工资都是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的,或多或少影响着社会平均工资。因为社会的总体生活成本摆在那里,要想维持生活肯定要需要基本的工资或收入标准。

一些灵活就业或者纯体力的劳务劳动者,压根儿就没有用人单位给他们缴纳社会保险,各种风险都需要自己承担。因此,他们的收入标准会更高一些。

现在,纯体力的劳动者青岛市一般又称为小工,没有什么技术,只有体力和时间,一天250~260元。装修的专业人员,有的一天要价能达到600~700元。

如果拿到八九十年代,增长了不止100倍。因为当时的人力资源丰富,农村的劳动者很多,也没有什么技术,竞争激烈造成了当时的人工便宜。现在很多劳累的工作没人去干,因为我们都疼爱自己的孩子,通过十几年的学习,或多或少的他们都有一些专业技术,就有了更多挑选的空间。很少再有纯体力的劳动者,多数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

但是,我们购买服务没有期权类的产品。就是说,我们现在付钱预定未来几年后的服务,可能是更划算的行为。但是并没有这样的服务或者产品,顶多是有储值卡、预付卡、消费卡服务。但是,并没有大的金融系统锁定方式。

不过社会的借贷是有成本的,不可能说是明知借钱出去会贬值而故意借钱的。因此,银行的利率基本能够维持货币的本值的。现在蓝海银行、亿联银行以及一些地方性中小型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能够5%以上,可是由于其网点少,吸引存款力度不大,只能通过一些网上金融平台售卖存款产品。



这可能是最能够保值产品了,而且首先能够享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保证本息的安全。

财政部发布的五年期定期储蓄式国债,收益率才仅仅是4.27%。

至于信贷产品、基金产品,收益有可能会很高,但也有可能会亏本。主要看资本市场的表现。

至于股票,不建议新手去炒作。当然,来2~3年内很有可能会出现牛市,如果早期布局的人实现资产翻倍也是很简单的。可以通过购买股指型基金来布局。但是一旦陷入熊市,不及时撤出来会亏损严重。

所以,对于普通人想把一部分储蓄用于很久以后养老使用的话,还是建议使用银行存款或者购买国债、大额存单等方式来进行理财好一些。


暖心人社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如果在不买房的情况下,要让手里持有的货币不贬值,还是有办法的。

这些办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可购买一些贵重金属, 比如黄金、钻石等等;二是可储藏一些币值稳定国家的货币,比如美元、欧元、英镑等等;三是可购买一些股权或股票,长期持有,它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不断升高价格;四是如果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可购买一些土地储藏在那儿,也会保值增值;五是如果有投资能力,可进行一些好的项目投资,保持源源不断的收入,这样也可使持有的货币不贬值。


开伟观察


近二十年来,房产价格涨幅巨大,从住房商品化以后,几百元、几千元每平米的房产价格更是涨到了现在几万、十万元每平米。二十年间房价增长几十倍、上百倍。并且,被誉为了抵御通货膨胀、造就财富传奇、保值性最强的商品。引来一波又一波房产投资热潮。

房产近二十年来成为了最具有保值性的商品,那么,在不买房的情况下,有什么投资能够让货币不贬值吗?

首先,先了解为什么房产成为了近二十年来保值性最强的商品。

自进入市场化经济以后,市场的支付手段发生了巨变。原来使用“粮票”,而在市场经济下要使用货币。从物物交换的本质看,“粮票”与货币的是具有相同的性质,均作为物物交换的媒介使用。

在货币推行下,难道一时间所有的货币是发到居民手里面,不劳而获所得吗?并不是。而是通过一定的劳动、物物交换才能获得。并且在货币替换“粮票”的初期阶段,市场中的货币现钞也是极度匮乏。

货币总量小,与近二十年来房价上涨有关系吗?看似货币是货币,房产是房产,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等量关系。

市场中流动的货币总量小,所以计价市场中的商品价格就低。为什么?因为总量的货币等于总量的资源商品价格。或者说是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商品定价高,那么也就没有人购买此商品,所以在需求关系下,货币总量下,商品的定价普遍会低。

那么,房产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市场中货币总量少,人们能够承受的价格低,供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房产价格很低,一套房产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就能购买。这也是因为经济环境、背景所促成。

但是,市场经济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而发展经济就需要货币。

1990年市场新增货币5253亿元;1991年市场新增货币4100亿元;

1992年市场新增货币6100亿元;1993年市场新增货币9400亿元;

1994年市场新增货币12100亿元;1995年市场新增货币14000亿元;

1996年市场新增货币16000亿元;1997年市场新增货币15000亿元;

1998年市场新增货币13500亿元;1999年市场新增货币15400亿元;

2000年市场新增货币15600亿元;2001年市场新增货币18200亿元;

2002年市场新增货币31000亿元;2003年市场新增货币36000亿元;

2004年市场新增货币34000亿元;2005年市场新增货币45000亿元;

2006年市场新增货币47000亿元;2007年市场新增货币58000亿元;

2008年市场新增货币72000亿元;2009年市场新增货币135058亿元;

2010年市场新增货币115627亿元。

2011年至2016年,平均以每年同比增幅15%的速度递增,近两年来市场新增货币速度有所下降,降低至8%水平。

从货币的角度讲,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需求,平衡国际贸易关系。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讲,市场中的货币总量在不断的增加,而市场中的资源并没有出现大幅增加。这就存在着计价关系的影响。

货币总量增加,拉动投资,工作岗位增加,获得工资薪金的待遇提升,改变供需关系。在供需关系的改变下,房产价格提高。

当然,自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加更加促进着城市房产的需求。那么,在需求旺盛的城市,房价逐渐攀升,以至于现在万元每平方米、五万元每平方米、十万元每平方米。

所以,在双重影响因素下,房产成为了近几十年啦最保值的商品。

其次,市场中还有没有类似投资商品的机会。

我们了解了房产之所以成为了最保值的商品,是因为城镇化的背景以及市场经济需要所增加的货币总量呈现。

那么,市场中还有类似投资商品的机会吗?

从货币与商品的关系性讲,只要是资源性质强的商品,并且具有本土性那么就能够成为类似房产的投资机会。

有人说大宗商品,也有人说是黄金。但是,都不是。

从国际经济平衡的角度讲,之所以增加货币总量是因为有着劳动力、资源价格、经济水平的平衡需求。

简单做一个比喻,同样的工作,在美国能够获得100美元,但是在我国只能获得1美元。同样的一件商品,在美国购买是100美元,但是在我国却只要10美元。这就存在着经济水平的不平衡关系。

而经济不平衡关系,重要的是因为美元作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所致使,拥有着绝对购买力。但是其他经济体不具备。

当然,促进国际贸易、全球化贸易本就是全球人民的向往,所以,各个经济体至今就建立了“桥梁”汇率。

但是,汇率之间也是存在不平衡关系。同样的一项工作,在美国能够获得100美元,但是在我国却还是只能获得等量的货币汇率下的1美元。汇率也存在着失衡。

那么,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经济就存在着不平衡关系。而最有效的经济平衡办法就是增加货币总量。

那么,为什么有人说大宗商品、黄金并不具备房产所具备的潜力呢?在这里所指的不具备,是前几十年的不具备,没有房产的保值性、增值性强。

因为,大宗商品以及黄金具有着国际标价能力,并不是“本土”定价。这具有什么区别呢?因为一个是国际通用价格下的供需关系,而房产则是“本土”供需关系的呈现。

也就是说,“本土”的黄金、大宗商品的价格并不能单一由“本土”所决定,还存在着国际贸易以及国际价格的影响。但是“本土”房地产的影响更多的是“本土”供需关系的呈现。

所以,大宗商品、黄金与房产相比,并没有房产的保值性强。

那么,到底还有什么商品、投资能够成为除房产以外保值性强的存在呢?

两个点:“本土”、供需关系影响。

大宗资源类的商品,并不具有“本土”性。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投资:股市。

最后,应当如何投资才能够使手中的货币不贬值。

股市具有“本土”性质,因为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来自于本土市场。具有供需关系影响,因为有着自由交易的利处。

当然,股市中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具有强的保值性,而是只有一部分。这就好比“城市房产”与“乡村房产”,“城市房产”因为有着足够大的需求,所有能够保持着稳定性,要是人口常年净流入,那么价格势必也会上涨。

那么,“乡村房产”呢?本来人口就呈现净流出状态,各项水平没有“城市房产”质优,所以价格也不会太好。


厚金说


以目前货币的发行速度,每年不赚10%以上就谈不上保值。别相信什么TJJ的3%以内!

目前货币基金一年的利息在4%左右,余额宝上的一年定期也就不超过5%。这些都无法达到10%的增长速度。

因此,必须购买一定的债券,加上投资股票型基金,或者指数型基金,再配合购买一定的股票,才可以达到10%以上的增速。

当然,P2P也可以,不过风险更大,有可能血本无归!

当然,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你理财才理你


我个人认为要跑赢通胀 其实很难。

跑赢通胀,目前国内通胀是7.4%左右,在这样的通胀条件下,任何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可能跑赢通胀,并且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有风险的,只不过小一点。如果银行理财利息高于通胀,就相当于国家为老百姓的通胀买单,这是不可能的,如果题主敢于承担风险的话,可以合理的进场资产优化配置。

比如家庭收入30%购买保险。特别是香港投资型保险(因为香港的保险更全面一些),30%赶紧买入A股,债券、信托、资管、基金、结构性存款等等收益会比公募性质理财产品高一些,但一定要学会穿透看资产,如果自己不清楚可以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这个组合中长期跑赢通胀不难!一定要选中正规理财产品(正规不是无风险。最后一部分买一些黄金 ,美元外汇储备,以防万一。

中国最佳的买房时机渐渐错过了 ,想着如何防通胀 ,还是想着怎么开源更好。


么西么西情报所


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让手里持有货币不贬值?

首先买房并不一定就能抵御通货膨胀,日本九十年代房价一夜之间腰斩,无数家庭被因为房产被套牢,那时候的房产成了消灭财富的地方,更不要说抗通胀了。

房子在国人心里产生了抗通胀的约定俗成的概念是因为中国房地产十年牛市,每个人房地产持有人的账面财富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这是买房保值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没有任何商品只涨不跌,也没有只有上坡而没有下坡的路。

如何让手里的货币不贬值,不同的背景下,这个答案是不同的。比如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贵金属和商品更保值。在通胀率比较高的时候,比如5%以上,那么尽量将现金换做资本品,可以是股票,可以是基金,可以是大宗商品,总之,尽量减少现金的持有量。

如果是通胀率比较低的时候,甚至是滞胀的时候,那么手里持有现金是更加明智之举,减少投资,等待机会。

总之,没有一成不变的商品可以永远保持升值,需要根据宏观环境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